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青岛五月份分舵线上拆书过级20230218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意见不同时,如何达成统一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韩新波,我有三个标签:1.心理学习者 2.教育培训者 3.终身学习者。

今天拆书的主题是《意见不同时,如何达成统一》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X分钟

通过几个方向来介绍这本书,书的名字是《关键对话》,给大家一个场景去想象一下。

【场景】

小丽和老公要去旅游,老公想自驾游去云南,小丽觉着周边游就可以了,因此争执不下时,最后旅游的事不了了之了……

【提问】

大家想一想,平时遇到类似的事情,是怎样解决的呢?你是选择委曲求全,还是互不相让,闹得不欢而散呢?是否想过未来要如何避免类似事情发生呢?

【影响】

像上面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经常上演,甚至大家都已经觉得习惯/无所谓了,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因为这些事情不解决,或者解决后产生新的问题,经过慢慢的累积导致恶化,让有些人的婚姻破裂,朋友关系出现问题,亲子关系变得疏远......

【解决】

《关键对话》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在有分歧的讨论中达成一致,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并辅以大量的案例进行讲解。来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难题。

本拆页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方法,通过倾听了解对方,找出背后的实际目的,做到建立共同目标的效果。

【学习目标】

跟随我学习完本次RIA现场学习的方法,能够在现场运用“达成统一三步法”,写出剧本故事,并在剧本中实现统一目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关键对话》P81  

当我们发现对话陷入僵局的原因在于,我们期望实现的是一个目标,而对方希望实现的是另一个目标。我们认为这种矛盾永远无法调和,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把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等同起来。实际上,期望目标是一种策略,策略带来的结果才是实际目的。换句话说,我们总是把愿望或目的和策略混为一谈,这就是问题所在。

例如,下班回家后我说我想去看电影,你说你想待在家里休息,于是我们便开始争论起来:“看电影”,“看电视”,“看电影”,“看书”等。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是因为外出和待在家里是完全水火不容的对立选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本拆页讲的是如果双方因目标不同而陷入僵局的解决方式,寻找背后的实际目的,进而达成共同目的。

【强化概念讲解——概念与案例折返】

本片段给我们提出两个概念: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

生活中我们因为和对方目标不同不能达成实际目的,产生不同意见和分歧。

了解对方期望目标背后隐藏的实际目的后,来调整双方实际目标的差异,实现达成双方的实际目的。

那么什么是期望目标,什么是实际目的?

例如:

我想去看花灯,而老婆想去看电影。看电影和看花灯是期望目标,但实际目的不一样,我看花灯想增加家庭互动,而老婆看电影是一家人看温情电影,增进感情。

两人的实际目的是隐藏的,同时也具有一致性的,但因为没有及时沟通交流,看不到实际目的,进而导致双方产生分歧。

概念与案例折返

“期望目标”是行动策略或者说是手段。而实际目的是通过手段达到的结果。

简单来说,“期望目标”就是手段;“实际目的”就是结果。

同时要区分一件事:某个词在当下场景下,可能是期望目标,但在其他场景下,或许就变成为了实际目的,所以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在某个场景下不是绝对的,而是要结合场景和看场景的条件来确定。

我找了几个场景,大家可以体验一下。通过场景,结合你的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

比如:

场景1:妈妈让小明快点找工作,因为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了。各位小伙伴,请问“赚钱”和“工作”哪个是期望目标呢?

小伙伴说;在赚钱是期望目标,

这个场景下,“工作”是期望目标,因为工作的实际目的可能是赚钱或者实现自我价值等等。

如果是其他场景,可能赚钱是期望目标,买包和买车成为了实际目的。

赚钱在这个场景,是实际目的。我们要根据场景来确定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

如果大家还不清晰,可以根据场景慢慢走下去,再有什么问题就会越来越清晰。

场景2:丽丽觉得自己身材太胖,想变的更苗条,她要找一家健身房去锻炼身体。请问“身材变苗条”和“锻炼身体”哪个是“实际目的”?

“身材变苗条”是实际目的,

是的,非常好,“锻炼身体”是期望目标,因为是通过锻炼身体达到身材变苗条的实际目的。是通过期望目标这个手段达成的。

场景3:家里没有菜了,要去家附近的超市买菜。请问“去超市”和“买菜”哪个是实际目的?

买菜是实际目的。

对的,“买菜”是实际目的,“去超市”是期望目标,因为去超市可以有很多的实际目的,比如:买零食,买日用品,买厨房用品等。通过去超市这个手段,达到买零食买日用品的结果。

场景4:小明现在的学习热情高,原来认为自己沟通不好,想提高沟通能力,大家思考下“学习”和“提高沟通能力”哪个是实际目的?

“提高沟通能力”是实际目的,

对的,“提高沟通能力”是实际目的,而“学习”是期望目标,因为可以通过学习,提升很多能力(沟通能力/情绪管理/抗挫力等),其他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手段达成。

不管是期望目标还是实际目的,都要结合场景来确定才有效果,不要看到词语,就贴上标签,因为不是绝对的。比如学习是期望目标,到了另一个场景可能变成了实际目的了。

以后不要看到一个词语“学习”是期望目标,到了其他地方也把学习当成是期望目标,和这次学习就偏差了,起不到促进作用了。

以上几个场景便于大家理解两者的区别,实际目的是通过期望目标这个手段达成的。

生活中的使用前提是:双方因不同意见产生分歧后的场景下使用,如果只是自己想,没有产生分歧的时候,不用考量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

双方产生分歧达成不了一致,需要双方沟通找到有一致性的实际目的,来达成共同目的。

【HOW】

意见不同时,如何达成统一,下面就是“达成统一三步法”的三个步骤:

1. 营造谈话氛围:调试心态,停止争议,,营造谈话氛围。

先把沟通环境预设好,否则会适得其反。明明想把谈话氛围做好,但前期预设没有做好,会让谈话氛围很糟。

2. 识别实际目的:识别/区分双方的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

要了解/识别对方实际目的后,讲出自己的实际目的,可以找到对方和你的实际目的里的一致性是什么,才能走到第三步。

3. 达成共同目的:找到双方都接受并可以达成共同目的。

需要探讨/确认双方实际目的中,符合达成共同目的所需要的条件。当找到一致性后,这个条件就初步确定了。
用“达成统一三步法”,我们就能够放下争议,确认双方的实际目的,找到新的行动策略,为后续的合作打造良好的沟通基础。

【WHY】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也经常发生在身边,有些人无计可施选择逃避,有些人深陷泥潭,痛苦不可自拔,面对这样的生活状态,很可能导致生活一团糟,我们的幸福指数在下降。

“达成统一三步法”可以在意见不同时,双方冷静面对,找到共同目的,即能增进关系,还可以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事情得以更好的发展。

【举例】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可以通过这个例子。结合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看到两者的区分。

去年想让孩子学兴趣班,老婆想让孩子学围棋,我想让孩子学画画,结果因为意见不同,争执不下,导致孩子学兴趣班推迟了好几个月。

如果能够回到原来那个时候,我会用三个步骤解决这件事。

1. 营造谈话氛围:调试心态,停止争议,,营造谈话氛围。

先平静下来,把沟通环境预设好,否则会适得其反。

2. 识别实际目的:了解双方的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

例如:我问:你想让孩子学围棋,我想让孩子学画画。你让孩子学习围棋的目的是什么啊。

老婆:我想让孩子安静一点,磨磨性子,锻炼开拓性思维,对未来好。

我说:我让孩子学画画,提升审美,想让她安静做事,多一项技能,未来工作学习都可以使用。

期望目标:老婆:学围棋。我:学画画

老婆的实际目的:安静一点,磨磨性子,锻炼开拓性思维,对未来好。

我的实际目的:提升审美,安静做事,多一项技能,未来可以使用。

3. 达成共同目的:找到双方都接受,可以达成共同目的的结果。

综合分析:孩子现在对画画有兴趣,对围棋没感觉,让孩子能安静下围棋,可能会适得其反。锻炼思维,现在年龄太小,认知需要累积,锻炼思维可以在等等。

但孩子喜欢画画,能安静坐下来,符合我们的共同目的,审美观和技能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好。

所以让她先学画画,一年后有绘画基础后,能够静下来,再学围棋锻炼思维。

达成的共同目的:最后我们一致决定让孩子学画画,可以让孩子能安静做事,磨练性子。

【WHERE】

经过以上的例子和一些场景,可以知道这个方法的适用:夫妻沟通,亲子互动,朋友聊天,以及工作进度推进等因为目标不一致,产生分歧/争执的场景中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编剧本】

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我们学了在意见不同时,如何达成统一的三步法。

下面邀请在场的小伙伴自己编一个小故事。因为需要每个人自己去编小剧本,不需要分组。

小伙伴要结合未来一周或一个月可能会发生的场景编一个小故事,只需要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两个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和当事双方的对话、动作,心里声音等。

剧本中要使用“达成统一三步法”的三个步骤。各位不要忘记是:

1. 营造谈话氛围。2.识别实际目的。3.达成共同目的。

可以把重点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的小剧本。

我看大家都讨论完了,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

下面这个表格里面的条件要满足啊。大家有没有对小剧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分钟以后,下面由美君小伙伴分享他的小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剧本

剧本名称合作的花朵如何开放

时 间:明天下午

地 点:工作室

人 物:角色A:我 角色B:丽萍

起 因:合伙人一起探讨如何创业

经 过:

丽萍和我探讨创业的思路,她认为产品怎么赚钱怎么来,产品质量能过去,能多卖货就行,好多直播商家都以次充好,做的也挺好的。没出问题。不然前期投入资金太多,压力太大。

我得想法是,产品质量必须为重点,可以薄利多销,体验到产品好,企业才可以更长久。只要能够保证运营成本,少赚点。以我们的流量来说,没有大问题。

我们以前沟通过几次,但因为理念不同,没有达成结果。

我决定用“达成统一三步法”和朋友沟通,就运用“1.营造谈话氛围;2.识别实际目的;3.达成共同目的”这三个步骤。

结 果:

我们找到了此次对话的共同目的,以质量为主,低价打市场,使这次沟通更高效、成果很满意。

对 话:(可以有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

我:丽萍,我们再这样沟通下去,结果还是一样;我们先暂停,放轻松,平静一下,我认为我们可以达成共同的目的。1.营造谈话氛围

丽萍:好的,我们平静一下,我们探讨的目的是想把事情做好。

我:你为什么要放下产品质量呢? 2.识别实际目的

丽萍:我认为赚钱就行。(期望目标

我:你的意思就是先赚钱,再抓产品质量。

我:我认为我们要保证质量,薄利多销,未来赚钱。(期望目标)

朋友的实际目的:

丽萍:我们在直播间买东西时都挺好,买回来后很多都不好,但直播销售依然火。而且投入资金压力大,先赚钱为主。然后再抓产品质量。

我的实际目的:

我:产品质量是企业经营下去的根本,没有质量,不能谈经营企业。

3..达成共同目的

以次充好,很容易伤害顾客,对公司/产品宣传也不好。我们付出相同的时间/努力和心血,应该扎实走好每一步。如果因为质量导致公司失败,就得不偿失了。

资金前期投入少一点,减少压力,薄利多销来推广产品,让更多人体验到产品效果,增加口碑效应,以现在粉丝的数量,只要口碑好,销售业绩也没问题的。

达成的共同目的:那我们先以产品质量为主,把口碑做上去,用现有的粉丝扩大销售量,就这么定了。

我们就按这个方式来,创业是为了成功而创业。坚定走好每一步,做长期的战斗准备。

【结束语】

本次拆页的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而意见不同的处理方式决定事情的好坏结果,学会此方法对我们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及沟通都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让我们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他人。

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通过使用“达成统一三步法”,让我们的人生轻松,满足,成功,快乐。

我得拆书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