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原书第2版)》 所属活动: 福州筹备分舵第九次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学习者和评判者的区别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在遇到问题或与他人冲突时,能觉察自己是处于评判者状

开场: 大家好,好久不见,已经过了一个年了,和大家说新春快乐有点迟了,今天我将进入三级的拆书打怪,我选择的片段是源自《改变提问改变人生》.今天我将用场景介绍法来介绍图书: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有遇到这样的事情:上班的路上,时间紧迫,十字路口排了很长的队,好不容易快过红绿灯了,你一着急,一不小心就撞到了前面的车;在家里,孩子玩你的手机,不小心就掉到了水里。遇到这类事情,你之前的反应是什么?你一般说什么话?心情会怎样呢?
是不是自责、懊恼、愤怒,或者暴跳如雷,对着他们大声吼叫质问责备,或者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等等.可是我们的生活中不停的发生着许多事情,我们对此无法选择,但如果都用上述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和睦,工作的状态,生活质量等,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一个身处评判者位置的人,是无法帮到其他任何人的,当然也不可能帮助到自己。《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思路,在生活中遇到令人不快的事件时,我们可以进入自我观察者的角色,变得中立,心态开放,区分自己问的是学习者问题还是评判者问题,并做出选择。这样,原本一团乱麻,让你烦躁抓狂的事情就会变得明朗起来,你就可以心态平和的、有效的朝着解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者/评判者问题
评判者
错在哪儿了
该责怪谁
我怎么这样
我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
这事儿这么发展下去就更糟了
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笨、那么烦人
我怎么才能掌控这一切
何必白费劲

学习者
什么是可行的
我对什么负责
我想要什么
我能学到什么
事实真相是什么?这件事有价值的地方何在?
对方在想什么、有何感受,他想要什么
大背景是什么
有哪些可能性

我们所有人都会提出这两类问题,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自己要问那类问题,每时每刻都可以选择。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的生活中不停的发生着许多事情,都是既成的事实,对此我们不能改变,也无法选择,但是我们能选择——如何处理已经发生了的事。几乎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刻,都会面临着在学习者道路和评判者道路之间做选择,我们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向自己提问,会把自己置身于评判者或学习者的状态,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其实是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做这样的选择。
从拆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评判者问题并不能解决事情,反而会使自己或他人“陷入泥潭”,而学习者问题,会帮我们看到新的可能,更客观的看待事情,能让事情朝着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要想能选择学习者的道路,首先要能区分评判者问题和学习者问题。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两组问题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感受一下,想像一下,你遇到不开心的事件时,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注意自己的呼吸、心跳、肌肉、面部等身体各个部位有什么不同感受,情绪上有什么感觉。我开始问喽:
错在哪儿了
该责怪谁
我怎么这么失败
我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
这事儿这么发展下去就更糟了
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笨、那么烦人
我怎么才能掌控这一切
何必白费劲

学习者的回复归纳:感觉血压升高,呼吸、心跳加快,肌肉紧绷僵硬,有什么东西堵在自己的喉咙,不舒服,很难受,情绪上,紧张、气愤、失望、烦躁……

谢谢大家的反馈,好,那现在给大家几十秒的时间,请大家清空刚刚的那些问题,让身体放松,然后想像一下,你遇到不开心的事件时,你问自己另外的问题,你会有什么感受,同样的,注意自己的呼吸、心跳、肌肉、面部等身体各个部位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情绪。
事实真相是什么?
我对什么负责
我想要什么
我能学到什么
这件事有价值的地方何在?
对方在想什么、有何感受,他想要什么?
有哪些可能性
我可以作出什么选择?
现在的状况我最好做什么?
对刚提的这些问题,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习者回复的归纳:平静、身体放松,心态平和,感到有力量,有方向感,不会迷茫,也没那么焦躁了,有目标了。。。。。。

好的,谢谢,通过上面两组的对比,已经知道了评判者和学习者问的问题、身体反应、情绪等方面的不同,下面我来分解下具体的行动步骤:
1.暂停、进入自我观察者角色,识别刚刚身体的线索(呼吸平和还是急促、心跳平稳还是快速、胃部疼痛还是舒适、肩膀放松还是僵硬、面部是否通红发热、身体有没有发抖)
2.深呼吸,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以及我们表达这些想法和感受所用的语言——也就是问了什么问题(比如:负面情绪还是正面情绪)
3.根据问题,判断自己是处于评判者状态还是学习者状态。
4.如果是评判者状态,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感受吗?这是我想做的吗?”
5.问学习者的问题。

预防性讲解:
有朋友可能会有疑问:我觉得自己不太可能一直处于学习者状态,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评判者了,怎么办?
虽然处于学习者状态时是能高效的解决问题,但是我们毕竟是人,人无完人,难免会有可能成为评判者,关键是我们是否会一直处于评判者状态,当你的自我观察变得更敏锐,更可靠时,就能看到,到底是什么问题挡住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去路,然后,就可以设计出新的问题,进入学习者的状态,这样,我们就掌握了提问,而不是被问题而掌控。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能让我们即使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做出明智的选择。你会发现,我们把评判者问题转换为学习者问题就比较容易了。所以,我们需要接受自己会时不时的划入评判者的状态,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我自己的一部分,这样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我举一个例子:刚刚我需要用手机录音,所以就把手机的声音和网络全关闭了,同时我又需要给钱丹发照片。于是,我就先关了网络,然后打开微信,给钱丹发照片,可是我发现——怎么照片发不出去呢?我才反应过来,网络被我关了,心里就在骂自己——我怎么这么蠢?心情也很不好,烦躁。我发现好像不太对劲,所以停下来观察自己,发现当下心跳很快,血向上涌,很不舒服(第一步)情绪是烦躁的,对自己说的话是批评,是评判者状态(第二、三步),我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感受吗?这是我想做的吗?”——回答不是(第四步)。问学习者的问题——我该怎么做才是最有效的?需要重新打开网络,发照片,再关网络,最后录音(第五步)。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案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教学习者编剧本
现在进入A2的催化应用部分:请大家编一个小故事,设计出有人物、有情节、有场景,有双方对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包括了使用今天拆书片段,时间五分钟,五分钟以后,我们请代表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她的剧本。
时间:今早 地点:家中挂电话
丹:庆,我们昨天约好了,今早去金鸡山公园散步的,可是你看这天气怎么搞的,突然雨这么大,计划都泡汤了,哎~,怎么回事,都是老天爷,和我们作对啊。
庆:对啊,真是气死人了,害得我们这么好的一个计划就没了。
丹:看这天气不太可能好了,算了,下次吧,太可惜了,都是这个天气害的啊~
时间:下午 地点:拆书现场
丹:今天学了这个片段,我觉得自己需要暂停,好好想想,刚刚和庆都处于评判者状态
庆:对啊,我们都在抱怨
丹:是啊,应该深呼吸下观察下自己的情绪想法还有问自己的问题,确实都处于评判者状态。
庆:是啊,我们可以问:怎么做不会再遇到这样的事呢?或者会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
丹:以后可以先看天气预报再决定
庆:是,当下也可以冷静下先看看一天的天气预报,知道今天下午会放晴,也就是早上下一会,那就可以缓一缓,约下午见面。
丹:是哦,也可以约在室内作为备选方案。
谢谢两位现场编了一个这么生动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有做评判者的时候,这是人性中很自然的状态,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时,可能双发都会处于评判者状态,只是如果一直被评判者所掌控,那么事情就没法解决,所以,当双方处于评判者状态时,首先醒悟过来的那个人就会占绝对优势,可以通过自我观察、留意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根据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的状态以及自我提问的问题来判断自己所处的状态,然后选择成为学习者,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