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 所属活动: 常州龙城分舵练级2023第06场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奖励孩子

开场:

【自我介绍】

尊敬的各位师父,亲爱的伙伴们;

大家好!

今天是我TF2-1的过级分享,感谢大家工作之余还坚持参加活动。

我是鱼乐儿,我的三个标签是快乐的学习者、朗诵爱好者、一级拆书家。其实后一个标签是大家给我的奖励,被奖励的感觉真好!

我们成人喜欢被奖励,孩子更喜欢被奖励,当孩子取得成绩或完成任务时,我们是如何奖励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分组】

为方便学习交流,我们先来分下组。根据今天到会人数,分2组:丹丁舵主这边4人一组,宋老师那边4人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完成学习后,我们会运用奖励三问法,不仅让孩子得到合适的奖品,还能引导孩子产生正确的动机,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孩子自我成长,提升孩子的内驱力。

【图书介绍FAB法】

【过渡语】这“三问法”来自哪里呢?它来自《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一书的第18页,如何奖励孩子?

F特点

这本书是赵周老师所著,他是影响百万人的拆书法创始人。不用说在写法上它就有“好拆、好学”的一大特点。赵周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实践家,在书中引用大量真实案例,可信度高、容易吸收。他在书中将“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科目积累、学习习惯”四大模块比喻为好吃的“大包子”,形象生动、饶有趣味,吸引读者广泛应用。

A优势 这本书的优势在于提供的工具能落地实用,容易上手。豆瓣评分高达8.9分,被家长当作教育手册。相对于同类书籍来说,该书比较全面细致,有理论阐述、有案例分析、有问题答疑、有学后演练。循序渐进,引人入胜。

B利益1

这本书会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试问:我们有没有担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我们有没有在辅导孩子学习时性情暴躁?我们有没有想到孩子学习时不要来烦我们?孩子取得成绩后又该如何奖励?等等。如果您有这些困惑,学习这本书就对了!您一定会从中受益,帮助您消除这些烦恼。

B利益 2

这个拆页讲的是关于如何奖励孩子?如果我们运用书中的奖励三问法,不仅让孩子得到合适的奖品,还能引导孩子产生正确的动机,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孩子自我成长,提升孩子的内驱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渡语】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片段,看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R原文片段——《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第18页

美国一所小学为了鼓励阅读,跟学生们说只要完成每周阅读任务,就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一位学生的爸爸是行为经济学家,知道这件事后去找校长,说千万不要这样设计反馈,这只会激励出一群讨厌阅读的胖子。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巧克力是最棒的东西,要为它而努力,而阅读成了为了拿到巧克力而不得不忍受的苦工。

这就是奖励带来的“动机转移”,本来孩子阅读是为了享受阅读本身,却因为糟糕的反馈设计变成了为了奖励而忍受阅读。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着类似的情况。

那么,什么样的反馈不会导致动机转移呢?这里提供三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问自己必须设奖励吗?其实有些事情完成本身就是奖励了。

第二个思路,让目标完成后的奖励和目标本身是同类。

第三个思路,围绕关系(而不是用实物)来奖励。

比如,我们要设计实现阅读目标的反馈,以下这些奖励就不错:

A.一本新书

B.搞一个图书中角色形象的化妆派对。

C.读完了就可以给爷爷奶奶讲。

D.完成目标,爸爸陪你讨论这本书。

E.一张兑换券可以兑换,和爸爸妈妈同一个房间睡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语】好的,看到很多小伙伴已经看完了,我接下来作进一步分享。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什么?他告诉我们奖励孩子要考虑三个维度,奖励是否值得?奖励是否与目标关联?奖励是否能培养良好人际关系?如果奖励合理恰当,孩子便会获得良好的动机。

【Why】

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片段呢?学习后我们采用合理的奖励方法,不仅让孩子得到合适的奖品,还能引导孩子产生正确的动机,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孩子自我成长,提升孩子的内驱力。如果不这样做的坏处是:我们也许会茫然,不知道孩子做的事情是否需要奖励?奖励是否偏离原有事情本身?如果奖励目的不明确,让孩子曲解奖励的真实意图,反而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到底是为什么所学,为什么所做?孩子搞不清楚。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个片段,当奖励孩子时,是该奖励他一本书,奖励他一个大礼包,还是该奖励他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答案很清晰明了。

【过渡语】曾经我就做过奖励不当的事呢。

【案例】2018年秋季刚开学,我家来了一位小客人,二年级小学生,她叫小蜜果,是我朋友家孩子,他们夫妻到山西忙工程,把孩子放我家两月。

这孩子特爱吃肯德基,但不爱学习。开学第一天放学回来不写作业,可想而知她多厌学吧?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无奈之下,我只好用肯德基奖励她,这招还真灵!每次作业做好带她去吃。结果学习成绩呲溜溜往下滑,身上肉突突长。两个月过来,她妈妈大吃一惊,拗了她小脸蛋转一圈,肉嘟嘟的。考试卷都是红叉叉。

【How】

那这书里是如何教我们去奖励孩子的呢?我归纳一下有三问法。

一问奖励的必要性。孩子这件事有必要奖励吗?有些事就是孩子必须完成的,那就不用奖励。比如写作业。必须完成,就是孩子该做的,无需奖励。

二问奖励的关联性。奖励的物质和本身这件事有关联性吗?比如孩子看完了安徒生童话,我们再奖励格林童话就很好了。如果像原文提到的奖励他巧克力,这和阅读无关,不是为了提升阅读力而阅读,而是为了吃巧克力而阅读了,奖励的动机出现错误。

三问奖励的亲密性。奖励可以培养良好关系吗?比如孩子看完一则小故事,可以让他讲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让他讲给小朋友听,或者一起策划,角色扮演,在活动中促进关系更加亲密。

【反思】现在学了三问法,感觉我对小蜜果的做法不妥。

第一问奖励的必要性。对她写作业有必要奖励吗?没必要。

第二问奖励的关联性。这奖励和学习有关吗?毫无关系。肯德基是美食,和学习一点都不沾边。

第三问奖励的亲密性。促进我俩之间关系了吗?没有!虽然她吃过喜滋滋的,和我套近乎,但我心里还是遗憾,觉得对不起她父母。

现在再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上,我有解决办法。

第一问奖励的必要性。做作业需要奖励吗?直接否定。我可以和她父母沟通一下,让她父母知道这事就好,她父母让她做,她还不做也没关系,我也不用担心,到学校让老师去惩罚她。

第二问奖励的关联性。奖励如何关联?对于作业做得好的,奖励她拼音读本,选择趣味性浓的,既可以让她熟练拼音,还能提高她语言组织能力。

第三问奖励的亲密性。奖励如何能促进我们之间的关系呢?可以奖励她和我玩拼音组合游戏、数字游戏,在游戏中增加我们之间的感情。

【过渡语】这样对比,这个拆页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奖励变得容易而不盲目

【Where】

这个拆页适用于家里有学生的家长,尤其从幼儿开始,有了良好的奖励方法。孩子容易被激励,也容易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明白奖励的真正意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激活经验

【过渡语】听了我的小案例,大家是否也有许多关于奖励孩子的一些故事呢?

【显像提问】我们现场来了许多宝爸宝妈,您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您去接孩子时,孩子一出校门,拿着得高分的卷子喜滋滋地在您眼前晃着,您一高兴说:“宝贝,走!咱今天不回家吃饭,直接奖励你去吃个大餐吧!”或者说:“儿子,你想买啥玩具,我给你买去”……

不过,我也注意到了,我们现场还有的是单身青年,那同样可以参与分享,您也可以回忆一下小时候爸爸妈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或者身边有亲友如何奖励孩子的?都可以说一说。

【指令】

现在请大家在各自小组里交流,谈论的是当孩子做出让我们满意的事情时,我们曾经是如何奖励他们的?效果如何?时间是2分钟,小组分享结束后派代表公开分享。

小组分享进行中……

好!小组分享时间到。我们有请陈芳老师来分享一下,时间是1分钟。

陈芳老师:我家女儿前几天回来很高兴,让我们要拖住下巴,不要惊喜地掉下来。原来是她在学校参加比赛进入常州市决赛了,被评为阳光少年,校长亲自为她颁奖。我们一听还真嘚瑟,非常开心,奖励她去吃好吃的火锅。

【小结】首先感谢陈芳老师的分享,也恭喜您的女儿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也为之高兴。通常我们都会这样奖励。让孩子吃得开心。

A1+ 反思加工经验

【过渡语】我们今天学了赵周老师奖励“三问法”,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再遇到同样的场景,您会怎么做呢?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来,时间是2分钟,写好后我们请一位代表分享。

便签内容包括以下三问:

一问奖励的必要性。孩子的这件事是否值得奖励?

二问奖励的关联性。奖励如何与本身事件有关联性?

三问奖励的亲密性。奖励如何促进孩子良好关系?

好!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有请陈芳老师把刚才的案例重新加工一下。时间是1分钟。

陈芳老师:学了这个便签,我感觉奖励她吃火锅是不太合理,我们可以带她去选一些书籍,因为下面接下来的比赛一定有难度,需要更多的知识去应对挑战。我们需要奖励她书。

讲得非常好,看得出您听得很认真仔细,吸收到了这种方法,谢谢您的精彩分享,祝您孩子决赛取得好成绩!

结束语

好!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如何奖励孩子?运用的是赵周老师给到的三问法:一问奖励的必要性。事件本身是否需要奖励?二问奖励的关联性。奖励与本身的事件是否有关联性?三问奖励的亲密性。奖励后是否增加孩子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在刚才的反馈中,已经看到大家有所收获,相信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在奖励孩子的方法上有章可循了。

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的照射,每一棵幼苗都需要雨露的滋润。愿我们的孩子都在合理的奖励中成长,都在规则的环境中提升,孩子的张张笑脸会因我们的奖励而绽放。

在此,感谢赵周老师为我们提供的这本书,也感谢大家一起陪伴学习。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