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蜀汉分舵 2016年第47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在对话冲突发生时处理得两全其美 学习目标: 学会在对话冲突应用对比说明法代替沉默或言语暴力的技巧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叫钟小苹,从事医疗销售,我的三个标签:分享,自我成长,快乐;本次的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运对比说明法引导我们寻找继续对话的方法,解决各种难题。Feature:这本《关键对话》是由1位知名的组织行为学博士,3位知名演讲师和企业咨询顾问合著而成,用一种不可思议的全面性,对关键对话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Advantage:这本《关键对话》是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本书的优势在于理论和实战并重,实战方面也采访了大量500强企业,从而全面、系统、实用、实战。 Benefit:大家现实生活中,遇到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要你的另一半浪漫些,对方却还是像根木头,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沉默以对,还是尖刻批评,抑或拍案而起呢?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教会你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各种难题。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并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以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重要的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            “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它的关键所在。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者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平时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         

  “我不希望看到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该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有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诚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当谈话逐渐升级到失去理智时,除了沉默或言语暴力的非此即彼的傻瓜式选择,还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向自己提问,从“心”开始,明确对话的目标和动机。             也许要问,什么情况都需要这样吗?显然不是,我在乎和对方的关系,或我希望继续对话下去的可以运用。 

    两全其美的办法是什么呢?作者在片段里提出的对比说明法,即我想要和不想要实现的目标,具体步骤:第一步,‘亮底牌’:阐明自己对话的真实目标,表明这是我想要的;第二步,‘竖警示':明确对话时最不愿出现的目标,表明这是我不想要的;根据前两步“我想要的、不想要的”的对比说明,接下来第三步,‘给思路’ :结合前两步寻找如何继续进行对话的方法,请对方给出积极反馈。 

       当女儿因为分享玩具与其他小朋友产生矛盾,越跟女儿说道理,她越不分享,还发脾气时,我快失去耐性和理智时,就可以运用对比说明法:第一步,我想要的:“我希望女儿可以学会分享,体会到分享的快乐!”;第二步,我不想要的:“不希望用身份去强迫甚至威胁她分享,让她受委屈和不开心”;第三步,”我如何才能和孩子平等交流,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分享,另一方面自己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而不是强迫她去做呢?”这样向自己提问后,可以引导我找到与女儿对话的方法。

       如果我们不明确对话目的和动机就匆忙进入谈话,会增高谈话结果的风险,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职业的稳定和升迁等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法):想想最近有没有遇到这样的经历,因为跟家人\朋友\同事\社群伙伴就某件事情进行对话交流,随着交流的进行气氛越来越紧张,情绪和言语也越来越激烈,最后演变成一场争辩不休的语言暴力,或者沉默不语甚至冷战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当时发生了什么?请在小组内分享。 各个小组讨论2分钟,

现场案例:

(1)小伙伴分享的自己经历:室友A觉得自己是失眠,我本来想去安慰她,告诉她其实她不是失眠不要想的那么严重,结果最后两个人就这个室友A否是失眠的问题争执起来,双方都很生气,最后那个室友A直接开门出去了,气氛相当的尴尬。

(2)何老师分享一个朋友的经历:他的一个朋友和男朋友谈恋爱,到了见双方父母的时候了,男方希望除了爸妈以外的其他亲戚也一起来见面聊聊,女方觉得这样的话给她的压力很大,所以她只想父母见面就可以了,两个人因为这个吵起来了。


A1反思加工:想想看,根据刚才拆页中给出的建议步骤,最好怎样处理你刚才分享案例中的问题?问自己“我想要的是....,我不想要的是.....,我要怎么说,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呢?”    

    每人1分钟,组内分享,简单讨论5分钟,然后我将请1人用2分钟来分享,组长控制时间。

现场案例:

(1)室友失眠,另外一个室友想去安慰她,在具体说之前可以运用三步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交流后希望能缓解她的焦虑,我不想要的是让她误会我不能感同身受,引起双方的争执,我该怎么说,一方面能让她拜托失眠的困扰,另外一方面不会觉得我是在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