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分组】
各位拆友大家好。我是今天3-3过级的Luna。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我是一个易经爱好者,一个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我还是一个教育诊疗的推动者。希望下一次再见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三级拆书家。
为了方便大家讨论,我们先进行一个分组。今天12个人我们分两组吧。韩老师到陈老师这边我们是一组好吧,请张兮吾老师做个组长。其余就是第二组,请舵主给做个组长。
【书籍介绍】首先,大家请跟我来到一个初三男孩航航家。航航是我的学生,上进、努力、听话,但是成绩一般,再过四个月他就要参加中考了。
【事件场景】
航航成绩中等偏下,英语尤其差,上了小课,还经常不及格。他家跟省重点高中镇江中学隔条马路,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航航能考到镇江中学,接送方便,也有面子。可是,从目前情况看,分数差得不是一点点。今年提前放寒假,妈妈觉得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晚饭后,娘儿俩在客厅里商量着制定一个超长寒假的逆袭目标。妈妈一边说一边在本子上写:中考总分得有600分,英语要考100分,其中口语听力29分,笔试成绩72分。在一旁听着的爸爸不屑一顾:目标年年定,学校定,家里定,可是似乎没有什么用啊!
【提问】你是不是也帮孩子制定过各种目标?你是不是也觉得不定目标不踏实,而定了目标其实也没啥用,孩子压根就不会按照它去做呢?
【影响】
这就要说到要不要制定目标,以及制定了目标之后怎么去执行的问题了。毋庸置疑,好目标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自驱力。如果没有目标,孩子会没有方向,也会缺少自主性和掌控感。目标执行不好,孩子还会养成拖延、找借口、说大话这些坏习惯。
【解决】
我今天带来的两个拆页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第一个是如何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第二个是如何帮助孩子执行目标。两个拆页之间是先后发生的递进关系。两个拆页都来自《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作者是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
【学习目标】
第一个拆页是“如何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好目标”。学完这个拆页,咱们能帮孩子制定出一个说得清、看得见、做得到的学习目标。学完第二个拆页,咱们能通过挂图和数据等工具,让孩子轻轻松松把目标执行下去。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看第一个拆页,看完的伙伴请示意一下。
下面表格中是我儿子道道的假期学习目标,之前列的学习任务都是实现下列目标的必要安排。当这些目标是孩子认可和期待的,他才会对学习时间排表产生认同。
目标没有设定好、目标没有沟通好、目标没有跟进
这些跟目标有关的事情,我们不能期待孩子自己搞定,这就需要学习力教练了。
给孩子定一个好目标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些目标都有什么问题:
“多多努力提升语文成绩”
“增加原文阅读量,培养语感”
“两周内完成所有暑假作业”
“6个月背过3000英语单词”
“每天练习跳绳”
作为目标,这些都不合格。
我从前在阿里巴巴管培训,给新员工第一天上课的时候都会强调一个基础习惯:做任何事,在行动之前,先定目标,并且设定的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
我们常常感叹,定目标的技能不该在工作第一天才学习,应该在幼儿园就训练。
正因为学校从来不教这个,所以大量的人厌烦定目标,害怕讨论目标。
【what】
这段拆页讲的如何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好目标。好的学习目标有三个标准:说得清、看得见、做得到。这三个标准脱胎于管理学的smart五法则。Smart法则大家都知道的吧?好多,既然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学生的学习和成人的工作不一样,他们大部分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都是被学校安排好的,我们今天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制定专门的标准---“说得清、看得见、做得到”,这三个标准能让孩子的学习目标更清晰、更加准确、并且可以实现。这样孩子就不会定下诸如“提高语文成绩”这样空泛的目标,也不会定下“一周背1000个单词”这样做不到的目标。下面我们来用三个标准检测一下,以下哪个算是好目标:
拆书家:提高做题速度,算不算个好目标?为什么?
张军:不算,说不清、看不见。
拆书家:上课积极主动算不算好目标?为什么?
罗老师:不算,说不清、看不见。
每天读书5000字,十分钟读完,算不算?
大家:算。说得清、看得见、做得到的好目标。
拆书家:对,只有同时符合这三个标准的目标才是好目标。
【概念对比强化讲解】
看来大家对好目标有点感觉了。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家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你让孩子制定个暑假学习目标,完成后一看,全是每天几点到几点干什么。这是不是学习目标?
小韩老师:不是。
拆书家:对,这不是目标。几点到几点做什么,这是学习计划。那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有两点区别,一是重点不同:目标是你要达到的结果,计划是你为了达到这个结果的一系列步骤;二是顺序不同:一般先制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一系列的计划。
【案例辨析】
接下来,我们通过案例来辨析一下,哪些是学习计划,哪些是学习目标:
例一:雯雯说,我要多做数学题目,每天做一套试卷。这是目标还是计划?
答:计划。
例二:雯雯说:我要提高课堂专注力,减少走神次数。这是计划还是目标?
答:这是目标,但不是一个好目标。
例三:雯雯说:我要练习跳绳,20天后达到2分钟260个。
答:这是目标,并且是一个说得清、看得见、做得到的好目标。
大家很聪明,很快明白了。罗老师,你觉得什么是目标,什么是计划?
罗老师:目标是方向,计划主要是具体任务。
拆书家:比如呢?罗老师能举个例子吗?
罗老师:目标是纲领,计划是为目标服务的。
拆书家:你这总结都也太牛了!
【why】
我们刚才说到好的学习目标要符合说得清、看得见和做得到这三个标准,为什么呢?原因有二:
1、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好,他们对抽象的、含糊的东西无感,只有清晰的、具体的、最好是有画面感的、能用数字表示出来的目标才能被他们真正感受到。不信你问那些成绩并不好的孩子,他们说不定也敢制定“考不进北大清华大学誓不为人”这样的大目标。
2、另一方面,不考虑这几个标准,孩子日后在执行目标的时候会因为太空、太虚、太难而无法落实,甚至产生挫败感,影响孩子的学习信心。
【how】
那家长具体怎么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适、科学的学习目标呢?敲黑板划重点了:以下所有步骤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商议的结果,而不是家长自说自话想当然地代替孩子定目标。
Step1:分析当下现状,包括学习现状和所能支配的时间。比如你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哪门学科薄弱,薄弱点在哪里。我们还要跟孩子一起分析他能支配的时间,在完成学校作业、必要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外,他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支配。否则,你让ta学三小时,ta说只有一小时,双方从一开始就开始对立了。
Step2:确定大致方向。就是未来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个方向不需要太准确清晰,比如考取某所学校,提高英语成绩,提高数学做题速度就算是大致方向了。
Step3:制定具体目标,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其实我们很多家长帮孩子制定的目标就止于第二点,就是确定一个大致方向。在分析了当下现状和大致方向之后,我们要花时间认真制定符合说得清、看得见和做得到三个标准的具体目标:
① 说得清: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清晰。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就是说得清的目标。
② 看得见:目标要能被量化。增加阅读量是个不可量化的目标,每周读书5小时就是个可量化的目标。
③ 做得到:指的是目标要有挑战性但不能让孩子恐惧。一个月背200个单词是个有挑战但是能达到的目标,一个月背完1500个单词就把孩子直接送进了恐慌区。
【反例转正例】
还记得一开始讲的我的学生航航的故事吗?妈妈帮他制定了中考600分,英语100分的学习目标。我们用“目标制定三步法”看看妈妈在帮他制定目标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她没有做第一点,跟孩子一起分析当下的现状,孩子每天有多少时间可以支配,薄弱学科和薄弱知识点是什么。第三点做得也不好,制定的具体目标不符合说得清、看得见和做得到三个特点。
她该怎样运用“目标制定三步法”帮孩子制定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呢?
第一步,分析当前现状。航航离镇江中学的录取分数线还差不少,其中英语是最薄弱的一门学科,才60分,英语主要问题是词汇量不足。寒假里,每天网课加作业需要5小时,去掉正常休息、锻炼和其它学习时间,每天可以拿出两小时背英语单词。
第二步,确定大致方向。考取镇江中学,提高英语成绩。
第三步,制定具体目标。我们要记住好目标的三个特点是说得清、看得见、做得到。我们以英语为例,看看怎样制定一个有效的目标。
拆书家:多看语法书算不算?
小韩老师:不算,说不清、看不见。
拆书家:背英语作文算不算?
小李老师:不算,说不清、看不见。
拆书家:每天背英语单词50个,句型十个,默写错误少于三个。算不算?
大家:算,说得清、看得见、做得到。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人会说,制定符合说得清、看得见和做得到的目标,已经很完美了,为什么还要啰里啰唆做第一点和第二点呢?
如果不分析孩子的学习现状,我们制定的目标就缺少针对性。比如英语成绩不好,他可能是语法问题,也可能是词汇不足的问题,如果我们盲目让他刷题,是不是缘木求鱼啊?如果不分析孩子能支配的时间,我们容易把孩子逼得太紧,导致孩子产生抗拒心理。
那第二点是为了帮助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不遗漏、不重复,考虑得更周全。
【where】
目标制定三步法,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阶段性目标,也可以用来制定一个具体科目的目标,还可以用来帮助孩子解决一个特定的难题。那些三两天就可以达成的目标,就不需要这个三步法了。如果可支配时间太少,天天711,也不太适合使用这三步法。
通过以上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目标制定三步法”。今天是2号,再过两天孩子就开学了,明天就是定新学期目标的最完美时刻,各位想不想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可以是某一个具体学科的提升计划,也可以是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大家可以先思考五分钟,把关键词句写在纸上,写完后在小组内相互分享。大家可以参考航航妈妈的模板。
【分享】
拆书家:我看张老师的小本本上写得密密麻麻,看样子是准备好了,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张兮吾:我平常会写毛笔字,写好古诗挂到墙上。今天晚上回家,我就用这个方法卷一卷我儿子,2023年让他背古诗,我写一首,他背一首。
郑老师:你儿子多大啦?
张:四周岁了,他时间多的是,我看他记忆力也还不错。
郑:要跟孩子商量,否则扼杀自主性。你打算写多少首折磨他啊?
张:对对,要跟他商量,至少假装跟他商量。我打算给他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50首。
拆书家:你这个目标符合三标准吗?
张:三标准,我来想想。一年背150首古诗,说得清、看得见。是不是做得到呢?一年365天,每两天背一首,可以180首。好像150首是有点多了,那就一周一首,一年50首吧!
拆书家:切记不要你制定让孩子执行啊,一定要跟孩子商量啊。
【过渡】:
感谢卷王的分享!
很多家长以为制定了一个好目标就万事大吉了,孩子做不到是他自己缺少毅力、不够勤奋、不够自律。其实制定一个好目标只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能不能很好地执行目标是更重要的那一步。
在阅读第二个拆页之前,我们先做一个自测:请仔细阅读下列表格中的每句话,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1分表示不符合,6分表示非常符合;打完分后算一下总分。1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这个自测题能帮大家了解你和孩子在执行目标方面的态度和方法,总分30分,得分越高越好。
得分25分以上请举手,perfect!说明你和孩子能认真对待并执行目标,严肃且有方法。李老师和小韩老师都是25分,太棒了!
15-24分的也不错!说明你和孩子能认真对待目标,但可能还缺少点有效的方法。
15分以下的伙伴不要气馁,今天的内容就是为你准备的。学完今天的内容,你就能成为孩子得力的助手和教练。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拆页2,阅读完成请举手示意,1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拆页2《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P14页 作者:赵周】
确定了目标,就要跟进。不然目标就是个假大空的笑话,孩子也会养成不尊重目标的坏习惯。但要是每天追问孩子,不仅麻烦而且惹人生厌,所以用上这个工具吧。
举例:为孩子背诵20首古诗而定的目标挂图:
【what】
这段拆页讲的是用“目标跟进四步法”来帮助孩子执行目标。孩子制定目标后,要将大的、抽象的目标细化成具体可见、可以落实的每日计划,并用工具进行跟进,这样便于孩子重复看到目标,重复收到及时反馈,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励自己更好地向目标靠近。
【学习目标】
学完这个拆页,咱们能用挂图、数据区跟进目标,让孩子轻轻松松去执行目标。
各位平时用什么好办法或者好工具去跟进、管理孩子的学习目标的呢?
大雄:我孩子跑步用咕咚。
张军:我用的是表格,完成之后划对勾。
拆书家:不错,你们超过了90%的家长了。
【why】
定下了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孩子们已经有了努力方向了,为什么还要细化行动计划,找个竞争对手,还要弄个工具来跟进目标呢?这几个步骤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目标重复被看见、被提起,让动作重复被做,直到成为习惯。
人是很容易被眼前的数据影响的。举个微信跑步的例子,某天你走了9800步,还有200步就到10000了,你是不是想着在家里转圈也要把那200步凑上?如果有个工具纪录学习数量,孩子是不是也有这个心理? 有个人今天做得比你好那么一丢丢,是不是很快就激发了你的斗志?
如果不用目标跟进四步法,孩子就失去了参照和反馈,做着做着就懈怠了,或者直接半途而废。
【how】
那么如何跟进目标呢?我们需要四步走:
1.分解目标,降低恐惧心理。将大目标进行分解,以天为单位执行。比如,阳阳要在12天内背20首古诗,他可以分解为一天两首。再比如我的学生航航想要用50天背800个英语单词,他可以把它分解到每天20个。
2.寻找对手,激发求胜心理。目标分解后,可以寻找一个竞争对手组队前进。如果现实生活中有合适的人选,那更好,如果没有,可以像阳阳一样,弄个虚拟的小毛驴,或者浪浪山的小猪妖。
3. 选择工具,迎合自主心理。看到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家长第一个动作就是催,其实家长的催促会造成孩子的厌烦和抵触。如果用工具提醒孩子,可以减少亲子冲突,还能培养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和自驱力。我们要找个工具来记录学习数量,可以像阳阳一样弄个挂图,可以弄个张老师那样的打对勾的图表,也可以像大雄一样,直接用网上的app。
4. 更新数据,满足成就心理。目标需要被看见,数据需要被更新。家长不要代替孩子更新数据,这么有成就感的事,让他自己完成更有心得。家长要是怕孩子忘记,可以定个闹钟,每天按时提醒。
再次敲黑板画个重点,以上四个步骤,都需要家长跟孩子协商,不是家长单方面完成,否则孩子会因为被强迫而缺少自主感,执行过程肯定会大打折扣。
【举例说明】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目标跟进四步法”,我来举个真实的例子帮大家强化一下:主人公是泡泡和他妈妈,泡泡是我学生,他妈妈是我见过的少有的懂教育的家长,比大多数老师都在行。
上了初中后,泡泡从小学的学霸变成了一个中等生。妈妈帮他分析原因发现,初中生泡泡变得害羞了,上课不好意思举手,而老师总是叫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他成了班上的小透明。不被老师注意到,泡泡上课经常走神,遇到不懂的也不主动去问,成绩下降就不奇怪了。寒假后,妈妈给他制定了一个“上课积极举手,每周发言20次”的目标。他该怎样利用“目标跟进四步法”来把这个目标执行下去呢?
1.分解目标: 第一周课堂举手10次,平均到每天两次;第二周12次,然后慢慢增加。
2.寻找对手: 泡泡决定用他的偶像梅西来陪他达成目标,梅西每天举手两次。
3.选择工具:妈妈打印了一个像拆页里小毛驴那个图标,贴在冰箱上,红色是泡泡,蓝色是梅西。
4.更新数据:每天吃饭前,泡泡亲自到冰箱上把一天举手的次数记录下来,每周统计一次数据,每月再统计一次。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复杂的目标需要跟进,这个可以理解,像举手这样的简单目标,给孩子讲好重要性就行了,还需要这样大动干戈吗?心理学研究表明,能让我们把一件事情坚持下去的,不是毅力和恒心,而是习惯。目标跟进四步法能提醒我们将一个简单的动作重复做,直到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的数据更新都是一次反馈,是对自己小小努力的一个奖励。
【where】
目标跟进四步法,既能帮助我们执行一个大目标,也适用于短期的小目标,还可以用来养成一个好习惯以及戒掉一个坏习惯。但是,对于短期就能实现的小目标,就不需要这么做了。
【案主案例】
1、回忆经历
刚才我们学习了“目标跟进四步法”,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场景,在过去生活中是否有过跟进孩子学习目标的经历?先请大家1分钟思考一下,只需要回忆以下场景,现在开始。
2、案例小组内分享
Ok,我看大家基本都想好了,那么接下来,请各位在小组内分享你们的案例。8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3、案例选择
刚刚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己的案例,那么接下来2分钟,每组选出一个更具有普遍性,更能产生共鸣的一个案例,两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4、各组案例分享
第一组:
张军老师:让女儿自己在挂图上更新学习数据,但是她没有完成就划勾了。
拆书家:你的问题是用了挂图跟进目标,但是她不能认真进行数据更新。第二组呢?
第二组:
韩老师:我跟女儿定下健身目标,也用了咕咚来记录,可是过了两天就再叫不动她了。
拆书家:韩老师的问题也是用了跟进工具跟进健身目标,但是孩子还是执行不下去。
5、案例确认
拆书家:两个案例都不错,我们举手表决,哪个案例更普遍、更典型?
(一组:二组结果是8:4)
6、案主重述
好吧,张老师,看来你的案例更有普遍性,那你就是我们今天的案主啦!张老师的课题是“如何用目标跟进四步法来让孩子认真执行学习目标”,那接下来有请案主来讲述一下他的案例:
我女儿成绩不拔尖,每次寒暑假,我都帮她定学习目标,包括看纪录片、语数外作业,健身等。我把日期和任务打印出来,贴在墙上,给她打卡。刚开始我把表格给他,让他完成之后自己打勾。后来我发现,他没有做完也打了勾。有一次我布置他写50道题目,他才写了几条就打了勾,甚至有一次,暑假才过了三分之一,他就把表弄丢了,找不到了。后来,我就不高兴了,要求他必须把表格拿给我打勾,不让他自己打勾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每次放假反而头疼。
【追问本质】
拆书家:案主的案例大家都清楚了吧,接下来我们进入一个共创的阶段。请大家根据案主讲述的案例,还有哪些你要了解的,有哪些是你还不清楚的。大家可以进行提问,这个环节的任务是通过提问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以及帮助案主追根溯源,而不是提供解决方案和答案。大家尽量多使用开放式的提问,5分钟时间,现在开始!
罗老师:听你这么说,我觉得你已经分解目标了,也使用了工具去跟进。那你孩子为什么还是不能认真执行呢?
张老师:难道是因为她没有竞争对象?
郑老师:张老师,你当时是怎么跟孩子聊执行目标这事的呢?
张军:哦,这个我好像没跟她聊,我说你就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好像问题出在了这里,我太独裁了。
拆书家:很好,罗老师和郑老师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我看张老师似乎有所感悟了,方案马上就快出来了。
郑老师:张老师,你这个假期目标是自己做主给孩子定的,还是跟孩子协商的?
张军:有的目标是这样来的,我一下子想不起来具体的例子,就是我跟她说这一项,她可能有点抗拒心理,然后我就去说服她,把这一项加到那个表格里。
张兮吾:张老师,你在制定目标和跟进目标时,还有什么别的满足孩子自主性需求的措施吗?
张军:好像没有,这么看来,我忽视这个问题了。
罗老师:你们家的学习目标的数据更新是谁做?是家长更新,还是孩子自己更新?
张军:一开始是孩子自己更新 ,发现他造假之后,就改成我更新了。
罗老师:孩子把表格弄丢了,你的表格是不是比较小,不显眼?
张军:是的,就是一个普通的A4纸。看她把表格弄丢了,我挺生气的,又重新打印了一份。
张兮吾:她弄丢过几次?
张军:不止一次。
韩老师:为什么会弄丢呢?是故意弄丢的还是无意的呢?
张军:你这么一问,我怀疑她是故意的吧!
韩老师:那弄丢表格也许是她的小小抗议吧!
【明确本质】
拆书家:时间到。我把大家刚才追问张军老师的问题写了几条在白板上,大家结合张老师的回答,整合一下信息,帮助张老师分析一下她女儿为什么在更新学习数据时会有虚假行为?
---制定学习目标时,孩子做主多还是家长强加的多?
---孩子有没有选择竞争对手呢?
---谁更新学习数据?
---弄丢表格几次?
---是故意弄丢了还是无意中找不到呢?
……
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张老师女儿更新数据不认真呢?
讨论结果:目标不是孩子喜欢的,她的不认真是抗议。
结合案主的回复,大家觉得案主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
讨论结果:郑老师:在制定和跟进目标时,张老师没有给与孩子充分的自主权。
【明确问题】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张老师在跟进孩子学习目标时,缺少对孩子自主性的尊重。结合我们今天分享的“目标跟进四步法”,我们还发现,他也忽视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竞争对手激发孩子的好胜心。
【方案共创】
那么接下来就请各组讨论一下,并运用“目标跟进四步法”,共创出一个解决办法,帮助孩子认真对待学习目标。
方案分享:
下面我们各组选一名代表,把你们小组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第一组先来。
张兮吾:我们一组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点尝试:
1、充分给与孩子自主性,目标要共创,不要独裁,更不要阴谋。
2、工具的作用是代替家长去提醒,要足够大、足够显眼。一张白色的A4纸,的确不够醒目,弄丢也不是不可能。
3、做得好要鼓励。
感谢张老师,下面我们来听听二组的方案。
小韩老师:我们小组有两点建议:
1、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考虑时间,假期的上午十点前,尽量不要给孩子安排她不那么喜欢的任务,否则会引起她的排斥心理。
2、在执行任务时,可以有交换。比如,她今天不想背单词,可以用写一篇作文,或者读书半小时来交换。总之,尽量要让她心甘情愿去接受,不要让她反感和排斥。
【询问案主】
拆书家:两组的方案都棒极了!其实一组和二组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主性问题。案主的本质问题是孩子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孩子的本质问题是“我的目标我却做不了主”。
拆书家:张老师,两组的案例你觉得哪一个方案更适合你,更能帮助你解决问题?
张老师:两个方案都非常好。为此我伤透了脑筋,一直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斗智斗勇,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
【A2作业】
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成果,让大家更好学以致用,下面我来给大家布置作业了:
还有两天就开学了,大家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目标跟进四步法”帮助孩子执行一个目标呢?请把具体的方案发给我,我很愿意分享你的成就!
作业案例:张老师---养成孩子睡前阅读的习惯
① 分解目标:每天睡前读书20页,记录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允许与父母商议置换任务,但是一个月不超过三次。)
② 寻找对手:秦桧,每天读书20页并记录一句印象深刻的话。
① 选择工具:长一米,宽80厘米的挂图,贴在书桌对面的墙上,红色是女儿,黑色是秦桧。
② 更新数据: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是更新阅读数据,连续十次如实更新,增加一次任务置换。
【总结语】
OK!That’s all for today! 今天我们学习了“目标制定三步法”,三个步骤分别为:分析当下现状---确定大致方向---制定具体目标。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目标跟进四步法”,四个步骤分别为:分解任务—寻找对手—选择工具—更新数据;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在未来用目标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的过程中,我们一定有话可说,有办法可想,真正做孩子的学习力教练!
以上是我今日分享,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