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大家周末好,我是勤公子。欢迎大家来到我的拆书过级2-4。
等会会有讨论,如果需要分组,我给大家分组。
今天的主题是:让行为发生
今天我共带来两个片段,首先明确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大家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片段学习后,就可以在当我们个人或他人的行为没有如期发生时,采用片段1的解决行为问题的核心要素去检查,从而找到本质问题,并设计出下次再遇到此类情况的解决步骤;而当我们自己想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就可以运用这个片段2的方法将原本耗时费力复杂的行为,设计成简单易操作的微小行为,以便于生活中更容易实施。
我选的这两个拆页,第二个拆页是对第一个拆页的补充,使得行为更容易发生;第一个拆页通常用于单次行为或简单行为的发生,第二个拆页通常用于惯常行为也就是习惯养成,或复杂行为的发生。这两个拆页相互结合可以使得我们个人和他人的行为都能够如期发生。
【F(feature)满足好奇心,作者是谁、书中核心】
我今天节选的两个片段均来自《福格行为模型》,其作者福格是行为设计学创始人,深入研究人类行为超过20年,帮助超过12万人毫不费力的实现了个人改变。
这本书揭示了驱动人类所有行为的3个关键要素,掌握了这3个要素的精髓并且好好运用,不仅能够帮助个人习惯养成,也能够让我们帮助他人让其行为发生,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A(advantage)建立安全感,重点比较,豆瓣、必推、销量、历史、同类书籍】
这本书豆瓣8.6分;
与其他同类型书籍相比,书里有大量的行为案例,且给出了具体可实操落地的福格行为步骤,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自我管理类书籍。
【B(benefit)利益,可以解决学习者什么问题】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给自己立了很多flag,每周读一本书,每周健身三次,每晚10点前睡觉等等,可能有一些实现了,也可能有很多没有如期实现;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我,是你的方法不对;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学生老是不按时上课,你的同事老是不按时参会,你的孩子老是不洗碗筷,你很想让他们改掉,有什么办法呢?
以上这些问题,这本书都能给到我们答案,这本书里的方法可以使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都能够如期发生,今天这两个片段就能解决以上问题。
那我们下面就来学习第一个片段,解决行为问题的核心要素,请大家阅读原文,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读完的公屏敲1。
原文开始P41-P42———————————————————————————
在家庭中应用福格行为模型时,可以请家人来帮助你。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家务问题往往会让人们产生争执。我和我的伴侣丹尼对做家务的看法就很不一样,我觉得“差不多就好”,而丹尼认为“需要给房间彻底消毒”。于是,清洁浴室变成了一个大麻烦。丹尼无法忍受家里有霉菌,但我们的浴室排水系统不好,你肯定也猜到了,这样很容易产生霉菌,所以他一直都要求我用完浴室后要清理干净。但大多数时候我都没有照做。事实上,我极少这样做。
有一天,丹尼要我和他一起去浴室看看,接下来他所做的一切展示出了行为设计的真谛。“我们都希望浴室保持干净”,他说。我同意。他看出我有一些打扫浴室的动机。于是,他接下来问的问题跟能力相关。他问我:“清理浴室有什么困难吗?”我说我不明白他的要求具体是什么意思,是要我用浴巾还是用拖把清洁地面?应该清洁墙面吗?丹尼这时顿悟了,他没有说清楚他到底想要什么,抽象行为对我来说实在太难做到了。而他接下来的做法既聪明又简单。他向我演示了一遍具体要做的事。他带我走进浴室,然后说道:“好吧,你关闭淋浴器后(提示),把浴巾从架子上拿下来,把它放到地上,像这样踩着拖几下,接着再把浴巾扔到脏衣篮里就好了。”丹尼展示的动作很简单,这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做到。这一切只需 10 秒。看他展示完具体要做的事情之后,我对任务难度的感知发生了变化,突然就觉得这件事很容易做到。
自从丹尼演示过后,我每天都会清理浴室。为什么呢?首先,我本来就想让浴室保持整洁,也希望让他开心。所以我已经有了一些动机,但却觉得这很难做到。在他演示之后,我才发现清理浴室很容易,这个行为立刻就到了行动线上方的位置。长话短说,现在的情况是:我知道自己不擅长做家务,所以我会说“演示给我看你希望我做什么”。他演示完,我的能力也就增强了。
————————————————————————————————原文结束
看到大家都读的差不多了,没读完的没关系,跟随我的思路看一下这个片段讲了什么?
【what】这个片段是告诉我们什么?
这个片段说的是,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我们自己和他人行为没有如期发生时,我们就可以运用本片段的解决行为问题的方法,来使我们的行为如期发生。
【why1】学了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每天有很多事情想要做,但可能没有做成,比如想要下班要跟父母视频问候一下;也有些事情呢,是我们想让别人做的事情,比如想让孩子把乱丢袜子的习惯改掉;
以上无论是哪一种行为没有如期发生,只要学了这个方法,我们就能进行分析,找到根本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why2】如果不学这个方法有什么坏处呢?
如果不学习这个方法,当我们自己的行为没有如期发生时,可能会无从下手,也可能怀疑自己的记性不好、缺乏责任心呀等等,因为失望而责备自己致使自己更加的消极悲观;如果是他人行为没有如期发生时,我们可能从对方的动机入手,认为对方不想做这件事情,责备对方,解决不了事情的本质问题,也有可能使得双方产生隔阂。
【where1】这个方法适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这个方法适用在,想让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如期发生时,提前进行逐步分析做好预警;也适用在当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没有如期发生后进行逐步检查做好改进。
【意译】我们大部分人的浴室呢,不会那么容易长霉菌,所以大家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能感觉生活中运用的比较少,那我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一些小小的物品摆放常让人们产生争执。我爸妈就以前因此常闹的有点不愉快,爸爸觉得“差不多就行”,而妈妈认为“必须摆放整齐”。于是,门口鞋子的摆放就变成了一个大麻烦。我妈妈觉着门口没有玄关,鞋子在门口横七竖八的很难看,所以我妈妈一直都要求爸爸脱完鞋后要放好。但我爸爸极少这样做。
有一天,妈妈要爸爸和她去门口看看,接下来她所做的一切展示出了行为设计的真谛。“我们都希望家里保持整洁(动机)”,妈妈说。爸爸点头。她看出爸爸有一些摆放鞋子的动机。于是,妈妈接下来问的问题跟能力相关。她问爸爸:“把鞋子放好那么难吗?”爸爸说:“我不明白你的要求具体是什么意思,是要我摆放整齐呢?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具体要求呢?”妈妈这时恍然大悟,她一直没有说清楚她到底想要达到什么效果,爸爸不清楚什么叫放好鞋子。而我妈妈接下来的做法既聪明又简单。她向爸爸演示了一遍具体要做的事。妈妈带爸爸来到门口,然后说道:“好吧,你进门换上拖鞋后(提示),就把鞋子直接放进鞋柜里,再把鞋柜门关上(行为)。”妈妈展示的动作很简单,这一切只需 5 秒。看她展示完具体要做的事情之后,爸爸对任务难度的感知发生了变化,突然就觉得这件事很容易做到。
自从妈妈演示过后,爸爸每天都会把鞋子放进鞋柜。因为爸爸就想让家里保持整洁,也希望跟妈妈相处愉快。但却一直不知道什么叫放好鞋子。在妈妈演示之后,爸爸才发现把鞋放进鞋柜很容易,这个行为立刻就到了行动线上方的位置。现在的情况是:爸爸知道自己不擅长摆放家里的物品,所以爸爸会说“你希望我怎么做,演示给我,我就会知道了”。妈妈演示完,爸爸的能力也就增强了。
【how】说了那么多,我们来看看这个步骤怎么运用?
当个人或他人的行为没有如期实施,没有如我们所愿时,我们就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想要实施的行为;确定好想让自己或他人实施的行为,原文是丹尼希望我能每次洗完澡擦干净浴室;
2、看是否有行为提示:原文的行为提示是你关闭淋浴器后;
3、看是否有行为能力:原文的行为能力是把浴巾从架子上拿下来,把它放到地上,踩着拖几下,再把浴巾扔到脏衣篮里。
4、看是否有行为动机:原文的行为动机是我们都希望浴室保持干净。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要从提示开始,不应该从动机吗?
动机是内在的,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外在的环境或干扰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提示就像是一个开关,能很清晰很客观的观察到、听到、甚至触碰到,所以外在的提示更明显一些,也是更容易让人们想起自己要做的事情。
【再来回顾一下步骤】
1、确定想要实施的行为;
2、看是否有行为提示;
3、看是否有行为能力;
4、看是否有行为动机。
请回想一下,你过去的一周或者是一个月,遇到过的自己或他人行为没有如期发生的情况,
比如你临时将以往每周五下午5点的周例会改到了周五上午9点,而你发现好多人都迟迟没有上会;
比如你工作日约好了闺蜜要周日上午10点西单大悦城见,而你都快到了,你闺蜜还没有出发;
再比如你约了周四晚上七点的瑜伽课,你晚上九点才想起来竟然没有上课;
想一想过去你工作生活中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没有如期发生的实际情景,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运用今天我们这个片段,这4个步骤
1、确定想要实施的行为;
2、看是否有行为提示;
3、看是否有行为能力;
4、看是否有行为动机。
怎么应用呢?
给大家3分钟时间,大家在主界面讨论就可以了,等会我们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A1讨论环节3分钟———————————————
——————————A1分享环节2分钟———————————————
【学习者XX】
孩子在家鼻涕纸老是乱丢,现在也还是鼻涕纸会丢在地上。
1、确定想要实施的行为;我们想让孩子把鼻涕纸扔进垃圾桶,所以爸爸跟孩子说要将鼻涕纸扔进垃圾桶里
2、看是否有行为提示;爸爸在垃圾桶外边贴了四个字:丢进桶里;
3、看是否有行为能力;爸爸给孩子演示扔进桶里,不要丢在地上。
4、看是否有行为动机。之前没有学过这个步骤,不知道还有动机需要激发,孩子认为扔到地上或垃圾桶都无所谓,所以孩子还是会仍在地上,因此接下来要想怎么激发动机的事情。
【感谢】非常感谢XX的分享
【点评】XX的爱人很有智慧,那XX也算学有所获,接下来要想的是如何去激发孩子的动机。
大家刚才已经运用过这个步骤了,下面请大家想象一下未来,你今天学习了这个片段,很快来到了周日,刚好你今天没有安排,这天阳光明媚,可太适合晒太阳了,于是你给自己倒了杯柠檬茶,坐在你家的阳台的摇椅上,准备好好享受这个美好的周末,接下来你开始回顾今天的方法,想好好做个下周计划,你最想让他人做出哪些行为呢?可以是学员、孩子、伴侣等等。
比如:你的学员总是不能按照计划完成作业,,怎么用这个方法让你的学员下周能够按时学习呢?
比如:你的孩子在家里不承担家务,或者吃完饭让他刷碗,你想要他从小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或者你想让他改变的一个行为?
比如:你的同事,经常不按时开会,你想让你的同事能按时开会?
比如:你的伴侣每次起床都不叠被子,你想让他自己的的事情自己做,让家里保持整洁;
大家接下来想想你可能未来会遇到真实的什么场景,不用非限定在我举的例子里,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然后请运用这个片段的4个步骤
1、确定想要实施的行为;
2、看是否有行为提示;
3、看是否有行为能力;
4、看是否有行为动机。
该怎么运用?
想想你未来可能遇到的实际场景是什么?
运用今天的步骤怎么运用?
给大家1分钟时间,大家在主界面讨论就可以了,等会我们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A2讨论环节1分钟———————————————
——————————A2分享环节2分钟———————————————
【学习者XX】
1、确定想要实施的行为:LJ想让HS拆书;
2、看是否有行为提示:LJ每周给到HS微信提示该拆书了;
3、看是否有行为能力:HS是有文字输出能力的,也有手册指导,也能挤出时间,后续如果拆书技能点上需要有人帮助也有小伙伴支持;
4、看是否有行为动机:HS曾经说12月底成为三级拆书家。
【感谢】非常感谢LJ的分享
【重述】
1、确定想要实施的行为:LJ想让HS拆书;
2、看是否有行为提示:LJ每周给到HS微信提示该拆书了;
3、看是否有行为能力:HS是有文字输出能力的,也有手册指导,也能挤出时间,后续如果拆书技能点上需要有人帮助也有小伙伴支持;
4、看是否有行为动机:HS曾经说12月底成为三级拆书家。
【点评】LJ动力很足,劲儿很大,希望HS的行为能够长期发生。也希望LJ说了就知行合一把这个事做下去,HS如愿的拿到三级拆书家的证书。
特别赞,感谢LJ。
大家今天的演练和思考就是在当我们个人或他人的行为没有如期发生时,就可以采用解决行为问题的核心要素去检查,从而找到本质问题,改进以往没有发生的行为,并设计出下次再遇到此类情况的解决步骤,也可以计划未来要发生的行为用这个步骤提前去预警。
感谢我们小伙伴对我们这个片段的分享。
总结以下就是1行为、2提示、3能力、4动机,这四个步骤。
刚才说了行、提、能、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片段1的行为其实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复杂的行为能用吗,当然可以用,只不过没有那么的容易,遇到复杂的行为具体怎么用呢?比如每天30个单词,跑步5公里,健身2小时,只是单纯想想就已经很畏难了,更不用说行动了,这就需要我们对复杂行为进行微小设计,我们再来看第二个片段。
那我们下面就来学习第2个片段,打开行为奥秘的钥匙,请大家阅读原文,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读完的公屏敲1。
原文开始P22———————————————————————————
打开行为奥秘的钥匙
把“小步骤”方法尽可能推广给更多人,并不是我在某一天突然决定的,我是先发现了人类行为真正的运作方式。我花了10年时间来研究人类行为,决心要找到打开行为奥秘的钥匙,并且终于在 2007 年找到了。答案很简单。起初,我很难相信以前居然没人找到过,但现在我知道,有些奥秘如果不知道答案,就会很难解答;可一旦知道了答案,解决方案就显而易见了。你可以用我发现的答案来解读行为--所有行为。
ABC 三步骤
1、 锚点时刻
提醒你去执行新的微行为的关键时点。例如,某个日常习惯(刷牙)或某件必然发生的事情(电话铃声响起)。
2、新的微行为
锚点出现后立刻去执行的微行为。这是新习惯的简化版,比如用牙线清洁一颗牙齿或做两个俯卧撑。
3、 即时庆祝
完成新的微行为后要立刻庆祝。任何能带来积极情绪的事情都可以,比如说出“我很棒”之类的话。
Anchor 锚点 Behavior 行为 Celebration 庆祝
————————————————————————————————原文结束
看到大家都读的差不多了,没读完的没关系,跟随我的思路看一下这个片段讲了什么?
【what】这个片段是告诉我们什么?
这个片段说的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原文片段这个方法,来进行行为的微小设计,以此来让我们的行为如期发生。
【where1】这个方法适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这个方法适用在,当我们自己想要养成某种良好习惯时,可以给自己进行设计微小行为并践行,也可以当他人有相关困惑时,教给对方如何设计微小行为。
【where2】这个方法不适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这个方法不适用在,当我们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比如我们每天跑步,也想让对方每天跑步,想要早起也想让对方早起时候,自己就给对方设计了微行为不跟对方做沟通就强迫对方去执行,这种方法不可取,有时候反倒会起到逆反心理。
【how】说了那么多,我们来看看这个步骤怎么运用?
原文中是ABC三步,1 锚点时刻,2新的微行为3 即时庆祝;
【why1】学了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有些特别好的习惯,我们可能想要去养成,比如想每天早起、读书、健身、跑步、早睡、学英语等等;这些习惯之所以难以养成可能是行为稍微复杂了些,或者更加耗时费力了些,学了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将难以养成的习惯进行设计,来使得行为更容易发生,习惯更容易养成。
【why2】如果不学这个方法有什么坏处呢?
如果不学习这个方法,我们自己想要养成某种习惯而没有养成时,我们可能归因于自己自驱力不够,毅力不够,没有耐心等等这些因素,致使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
【反面案例】
通常不学这个方法的人呢,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情,就给自己做一堆的计划,有时候光是看到计划就已经开始畏难,导致自己不能按计划行事,对自己失去信心(后果)。
拿我自己举例,我以前做读书计划,一周读一本书,定了计划呢,也不做固定的时间安排。就是想起来就去读书,有段时间呢,可以持续的读,直至读完好几本;有段时间呢,跟不上计划后,就再也没有翻开书。
我发现我能读好几本的时候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当然那时候也是享受读书的过程。但是一旦不能根据自己的计划读书了,就会焦虑,认为自己没有毅力,没有耐心,想读书,但是对读书这个动作就失去了信心,越是失去信心就越很难再开始(实际后果)。
后来运用这个步骤,我真真儿的爱上了读书,对读书这个动作越来越有信心(产生结果)。
我运用上面的片段,是怎么做的呢,而且我把三步细化成了四个步骤:
1、找到新的习惯Habit:找到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我想要养成每天晚上读书一小时的习惯;
2、制定锚点时刻Anchor:在我什么时候,我给自己定的就是晚上8:50的闹铃,在我的闹铃晚上8:50响的时候;
3、设计微小行为Behavior:我会做什么事情,我会坐在书桌前翻开书,看一行字;
4、即时鼓励庆祝Celebration:为了大脑能记住这个习惯,我及时给予自己鼓励,对自己说“你太优秀啦”。
运用了以上步骤,我真的不再觉着读书是压力,慢慢的养成了每晚读书一个小时的习惯,只要把想要养成的习惯设计成微小的行为,不给自己压力,慢慢的习惯就成了自然(运用步骤后的实际结果)。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说,我如果晚上有事呢?没有关系,前段时间大家都阳了,发着烧浑身酸疼刀片嗓等等的身体吃不消,不可能还要想着读书锻炼的,更何况还不能锻炼,要清楚我们养成好习惯的初衷是使得生命更加美好,而不是增加额外的负担。有时候要允许自己有特殊情况。
【再来回顾一下步骤】
1、找到新的习惯(Habit):找到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
2、制定锚点时刻(Anchor):在我什么时候;
3、设计微小行为(Behavior):我会做什么事情;
4、即时鼓励庆祝(Celebration):做了之后,及时对自己说“你太棒啦”。
我把这称之为,Hi ABC
现在请想象一下:
春节之后的一个周末,你(美美)跟闺蜜(仙仙)相约在逛街,然后你们开始闲聊起来,天气逐渐变暖,慢慢的春暖花开了,眼看着就要到穿夏装的时候了,又到了漏肉的季节啦,这大过年的又胖了不少。
然后你们就想到了自己发福了10多斤的身材,于是你俩就开始关于健身和减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到底采取哪种办法可以让自己的身材变好,让自己到5月份的时候可以穿上漂亮的的裙子一展窈窕淑女的风采呢?
你(美美)突然想到了今天学习的这个片段,然后你兴高采烈的跟闺蜜(仙仙)描述起来今天这个方法,然后也开始运用这个方法进行行为设计。
这四步
1、找到新的习惯(Habit);
2、制定锚点时刻(Anchor);
3、设计微小行为(Behavior);
4、即时鼓励庆祝(Celebration);
怎么应用呢?
下面美美和仙仙展开了精彩的讨论,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等会我们请一组小伙伴分享一下。
——————————A3讨论环节5分钟———————————————
——————————A3分享环节3分钟———————————————
【学习者LJ和JH的分享】
1、找到新的习惯:1规律运动(每天健步走半个小时);2控制饮食(每天晚上只吃一小碗饭)
2、制定锚点时刻:锚点1吃完饭就去健步走;锚点2定个晚上19:00闹铃,到点以后就不吃东西了
3、设计微小行为:1每次吃完饭走10分钟就算完成任务;2每天晚上只吃一小碗饭;
4、即时鼓励庆祝:LJ做到这些就把这些写到自己的觉察日记里鼓励自己。
【感谢】非常感谢XX和XX的分享
【重述】
1、找到新的习惯:
2、制定锚点时刻:
3、设计微小行为:
4、即时鼓励庆祝:
【点评】……
【掌声】我们把掌声送给XX和XX。
那下面请大家想象一下,你今天学习了这个片段,晚上独自坐在书桌前,你打开了自己的日记本,准备好好复盘以下,想起了今天学到了这个方法,想好好给自己做个未来的习惯养成计划,你有哪些一直想养成的习惯没有养成呢?
比如你想每天早上6点起床;
比如你想每天晚上10点睡觉;
比如你想每周做三次瑜伽;
比如你想每天喝1.5升水;
比如你想每天读书1小时;
大家接下来最想养成的习惯是什么,不用非限定在我举的例子里,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想。下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然后运用这个片段的4个步骤
1、找到新的习惯;
2、制定锚点时刻;
3、设计微小行为;
4、即时鼓励庆祝。
该怎么运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然后我们请一个小伙伴分享一下。
——————————A2讨论环节5分钟———————————————
——————————A3分享环节3分钟———————————————
【学习者XX的分享】
1、找到新的习惯:每周读2本书
2、制定锚点时刻:每天早上和晚上给自己定闹钟分段阅读
3、设计微小行为:每天早上和晚上各读10分钟
4、即时鼓励庆祝:给自己配一杯咖啡或者给自己点赞
【学习者HS的分享】
1、找到新的习惯:每天发朋友圈
2、制定锚点时刻:定上午11点的闹钟
3、设计微小行为:先编辑一条给老师看
4、即时鼓励庆祝:每晚复盘时候写成功日记,今天这件事情做到了。
【感谢】非常感谢HS、XX和LJ的分享,刚才的分享也都运用了这四个步骤HI、ABC
1、找到新的习惯:
2、制定锚点时刻:
3、设计微小行为:
4、即时鼓励庆祝:
她的分享也加深了大家对于片段的吸收;
当我们想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就可以运用这个片段的方法将原本耗时费力复杂的行为,设计成简单易操作的微小行为,以便于我们更容易实施落地。
大家记住Hi ABC
1找到、2制定、3设计、4庆祝 将这四步运用自如。
分享一句话: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
这是老子20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下来的。
希望大家从小事抓起,慢慢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非常感谢现场大家的耐心聆听和发言,你们每一次反馈都将使我进步;
感谢观察家的指导和我师傅的辅导,谢谢大家的时间;
这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