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微习惯》 所属活动: 拆书帮烟台八仙过海分舵第54期过级会议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微习惯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袁士欣。我是一个坚持跑马拉松的财顾小哥哥。

我喜欢跑步,从2017年开始,我已经累计跑步5000公里,其中我跑了4次全程马拉松。因为跑步这件事,只要努力就有肉眼可见的结果,我很享受这种努力了就开花结果的感觉。

我在保险行业从业14年,考了CHFP和RFP两个理财规划师,这2个证书一个是国内认证的,一个是中美双认证的。我非常喜欢用学过的知识帮客户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仅仅卖产品,所以我很重视知识的输入。

拆书帮介绍:

拆书是我遇到的输入知识最有效率的工具。这是我学习拆书最重要的原因。
拆书使用的是RIA便签法。RIA便签法最主要的作用是,让我们不再“知识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它可以让我们读完就形成行动方案。当我们把“知道”变为“做到”,我们讲给别人听才有价值。
RIA便签法给了一个很好的流程。
先找到一个书中的片段,这个片段如果让你大脑瞬间沸腾,它就是值得你拆的片段。
如何学明白这段知识?你需要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还要能用自己看到或遇到的案例去证明,做到这两点,你的脑子已经接受这个知识点了。
还不够。你还需要马上行动。想要读书不痛苦,就把行动的结果当成奖励的糖果吧。
拆书帮是拆书爱好者的社群,全国各地有很多分舵。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拆书的技能,一起共创把这个技能落地的方法。希望能在这里结识更多有共同爱好的小伙伴。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习惯带来的好处在于抵触情绪少了,自发性多了。迪安表示:“惯性行为不会引发强烈情绪,这是它的一大优势。”的确是这样,因为任何依赖人类情感的东西都是完全不可靠的。

刚开始做一件事的兴奋在最初会有很大帮助,可是等到这股劲头渐渐消失,你开始怀疑有什么地方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它又会成为强大的敌人。如果最开始就选择不依赖动力和感受,就能有效降低这种风险。

有热情是好事,但我们应该把这种思维模式看作一种额外奖励,而不是实施行动的信号。最好因为选择做一件事而做一件事,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成效不会在之后出现剧烈波动。说句似乎有违常理的话:在一段时间过后出现热情不足的情况其实是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更稳定和自动的基底神经节正在慢慢夺取控制权。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1月刚过就中断了新一年的健身计划?这种可预见的热情递减就是原因之一。尽管已经成功锻炼了一阵,他们会注意到自己心中不再充满动力,然后就会放弃。如果他们明白动力不足的原因,也许就会重拾信心,继续下去。

作为一种主流策略,也许动力在日常生活中勉强够用(或许吧),可是和意志力一比就会逊色不少。

虽然意志力是最佳策略,可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该怎么运用,结果意志力储备很快就消耗光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想要养成习惯,我们不能依靠动力去做事。我应该用惯性去做事,这也叫意志力策略。

Why:

因为动力是会衰减的,当我们的动力不足以克服困难的时候,我们的计划就失败了。

Where:

动力只能帮我们短时间完成一件事情,如果想要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更适合的是意志力策略。

How:

意志力策略的使用方法是:

1. 降低强度,低到没有动力的时候也能完成。

2. 有动力的时候多做,没动力的时候少做,把动力当成奖励。

3. 当我们养成习惯后,惯性会让我们持续做这件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2019年,我参加了一个100天的写作训练营,这个训练营的要求是每天写800字。

我当时已经意识到写作对打造个人品牌的重要性,我也已经试着写了很多东西,在看到这个训练营时,我给自己做足了心理建设。在开营的那一刻,我对自己充满的了信心。

写到第10天左右,我已经开始有压力了,写每天的800字时不会再每一句话去掂量了。

正好那时候开始出差,我开始在打卡中写“今天出差”这样的理由了。

大约20天以后,我每天的打卡变成找不写作业的理由。因为打卡完就能返学费,但没人检查打卡的内容,所以我坚持每天写理由。

到80多天的时候,我连写理由的动力都没有了。这个计划最终失败了。

每天写作800字,坚持100天,这对我来说强度太高。当我动力不足的时候,这件事就没办法持续做下去了。

A2:

因为新冠我停止了跑步。

我计划在正月初八,也就是1月29日开始,用微习惯的思维开始跑步。我不给自己定跑量目标,只每天跑一个没有压力的跑量,暂定这个数字是3km。用半年的时间,我要养成每天跑步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