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分组+学习目标
大家好!我叫李金莲,非常高兴大家能来参加我的TF2-2的过级拆书活动。
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1、机械技术员2、读书爱好者。3、一级拆书家。
在座的各位朋友,请问:“你们是真的了解孩子的内心吗?”请先不要急于回答这个问题,先回忆下你有没有和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这么点事,有什么好哭的呢?”
“难道老师还会冤枉你,肯定是你做的不好!”
“哭能解决问题吗?”
我知道当孩子带着情绪来找你,会让你心烦意乱,但是每个这样的行为背后都有渴望被理解的感受。当你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不能解码孩子的情绪时,往往会事倍功半。
不用担心,我今天就有破解孩子情绪的法宝。我们今天所学的拆页主题是帮孩子表达感受四步法。在跟随我完成RIA学习后,当孩子有情绪时,能够使用帮孩子表达感受四步法,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把孩子从情绪的泥潭中拉出,让孩子更勇敢地去面对自已的感受,从而积极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二、图书介绍
F: (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我们所学片段选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亲子沟通类书籍,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该书总共分为7章,分别从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代替惩罚的方法、鼓励孩子自立、学会赞赏孩子、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融会贯通等7个方面来了解孩子,激励孩子,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和平相处,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A: (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相较其他亲子沟通书籍,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案例真实丰富,操作步骤清晰,并配上卡通漫画,能够让家长们很快学会书中的技巧并且运用起来。
本书从出版至今,销售量超过300万册,同时,还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球传播。20多年了,这本书依然活跃于亲子沟通书籍畅销榜。
美国杂志《家庭》评论本书:“操作性强,非常睿智,思路清晰,作者所设计的方法是如此地有逻辑,以致读着读着就会爆炸般地有很多意外的发现。” 《波斯顿环球报》称本书为:“一本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
B: (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这本书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这样可以帮助你于孩子之间建立起一个快乐交流的平台,让孩子在你的引领下身心健康成长。
当我学习了书中所提供的沟通方法和技巧后,我训斥孩子的概率少了许多,我和孩子的心更近了。
今天拆页片段的内容是让大家学会一个疏通孩子情绪的方法——帮孩子表达感受四步法,让孩子从情绪中解放出来,用积极的状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原文片段
现在能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的片段 P27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1. 安静专心地倾听。
2. 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嗯……原来是这样……”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四、讲解
好,时间到!接下来,我来为大家讲解了这个片段。
【what】这个片段讲了什么呢?
这个的片段提供给家长一种简单有效而又愉快的面对孩子情绪的沟通法——帮孩子表达感受四步法。通过这个方法,讲出孩子内心的感受,来消解负面的情绪,最后通过想象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why】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呢?
帮助孩子破解情绪有两个好处:一是与孩子产生共情:让孩子知道父母理解他们的感受,亲子关系会变得更亲密。二是激发孩子思考。在孩子叙述事情发生经过时,回应孩子的感受,引导他们积极的思考问题、面对问题,进而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孩子独立自主的人生垫下根基。。
【why not】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呢?
如果不这么做,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不被接纳,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愤怒,长期以往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也会影响他对待他人和对待世界的态度。
【where】这个方法使用在什么地方呢?
这个方法适用于孩子带着负面情绪找你倾诉、讲述困惑、需要被关注时。在应用时注意,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比如生气、难受等等,但不能有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伤害环境的行为。当然,也适用于你身边的朋友家人带着情绪找你倾诉时,今天我们主要讨论范围是亲子沟通。
【how】
那么帮孩子表达感受四步法具体是什么呢?
第一步,认真倾听。我们需要停下手中的事,与孩子的视线保持平行,这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信号,我们愿意听他讲述。这样他才会愿意接着讲下去。
第二步,简单回应。用简单的话语回应孩子,比如:哦。。。嗯。。。原来是这样。这不仅引导孩子叙述事情,也是认可孩子的一种方式。
第三步,说出感受。说出孩子的感受,比如难过、委屈、伤心、焦虑等等,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
第四步,幻想实现。和孩子一起幻想愿望实现。比如可以这样说:我真希望把这玩具立刻修好给你!
预防可能的异议:
你可能会说这是美国人写的书,它的方法中国家长适用吗?这本书翻译到中国已经15年,很多中国家长反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深远的影响,是一本经得住时间和实践考验的育儿经典。
你可能会觉得,孩子的情绪本来就多变,不用小题大做。短时间内忽略孩子的感受,可能看不出什么,但是长期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也学会忽略别人的感受,而且会变得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你可能会问这样就能把情绪背后的问题解决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今天所学,主要是疏通孩子的情绪,有可能孩子可以去直接解决问题,也有可能还是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候需要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可能不敢相信,这么简单?就能让情绪不佳的孩子从情绪中走出来,去面对问题?不用讲道理?
或者你可能还怀疑,幻想实现只能哄小小孩吧,大孩子哪里还会受用?
分享个我自己的例子:
事情背景:上学期学校活动,孩子报名节目——舞蹈《万疆》。老师发了舞蹈视频,让大家回家抽时间练。我女儿练了两晚后,还没进展,抱怨舞蹈节奏快,自己跟不上。
当时她抱怨的场景是这样的:
萱萱气呼呼的从外面走到我房间来,无力的成“大”字形躺在床上,低落地说:妈妈,这个舞蹈节奏太快了,我怎么也学不会!
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转头看着她,说:恩!这舞蹈看上去的确有点难度!
萱萱说:是的!我都学了两晚上了,还不会。太快了,我根本跟不上。
我回应道:恩!
萱萱继续说:老师也不教我们,就让我们自己学。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报名了。现在我真后悔报名了!
我静静的听着她发完牢骚,然后说:听上去你现在比较焦虑,也有点后悔!
萱萱坐起来,说:其实也不是后悔,这世界上又没有后悔药吃。只是我觉得这舞蹈真的有点难。
我想起来她喜欢宝可梦,便灵机一动说:要是宝可梦在就好了,说不定它能提供超能量,这舞蹈就没那么难了。
萱萱咯咯的笑了,然后又跳了起来,欢快的朝我挥挥手:明天我问问同学是怎么练的。好了,妈妈,我不和你废话了,我得赶紧再去练练舞蹈了!
现在真庆幸我当时做对了,如果我当时来句“多练几遍就行了”或者“是你自己选择的,有什么好后悔的”,我们可能会产生争执。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当时我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认真倾听。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听她述说。
第二步,简单回应。萱萱在讲述时,我会简单用“恩”回应她,让她知道我一直在她旁边。
第三步,说出感受。引导萱萱认识到她现在因为学不会而焦虑。
第四步,幻想实现。借助宝可梦和孩子一起幻想舞蹈变简单点。
五、【A2】分步催化1
现在我们设想一下,未来一周,与孩子的相处中,你的孩子在什么事情的影响下会产生难过、愤怒、沮丧、烦躁、焦虑的情绪呢?比说孩子的玩具坏了跑来你面前哇哇大哭?比如说孩子和你抱怨过年了还要做作业?又比如说孩子和你抱怨她的钢琴曲练了好几遍还没会?你可能会涉及到哪个场景呢?
给大家3分钟时间,可以把你设想到的事件、时间 、地点、人物这些关键的场景内容写在便签纸上。
稍后我会请一位伙伴来分享。我们有请晓庆老师分享下设想的场景。
晓庆老师:未来一周,孩子可能会和其他小朋友玩的受委屈了,满身都是泥巴甚至衣服可能破了的样子跑来我的面前。
陈老师评论区分享案例:未来一周,一家人过年包饺子,孩子会因为饺子包的没有爸爸妈妈的好看而闹情绪。
谢谢老师们的分享。
六、【A2】分步催化2
通过小伙伴的分享,我们了解到这些场景可能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现在,请大家思考,如果在今后的生活中发生刚才大家分享的情景,我们怎么应用今天学到的“帮孩子表达感受四步法”呢?
请大家在小组里分享,每人分享不超过2分钟,待会我们请一位伙伴分享。
我们再结合“帮孩子表达感受四步法”去思考下:
第一步,认真倾听。
第二步,简单回应。
第三步,说出感受。
第四步,幻想实现。
下面有请晓庆老师分享一下,结合今天所学,今后再遇到刚才的场景怎么做。
晓庆老师: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会这样做:
第一步,认真倾听。认真地听孩子讲事情的经过。
第二步,简单回应。并用点头,抱抱的动作安抚孩子。
第三步,说出感受。问他是不是和其他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受委屈了,衣服也脏了破了,引导孩子把委屈说出来。
第四步,幻想实现。幻想孩子衣服立刻恢复原状了。
陈老师评论区分享:
再过几天,如果遇到孩子因为自己饺子包的不好看而闹情绪,我会这样做:
第一步,认真倾听。放下手中事,看着孩子,问她为什么不开心。
第二步,简单回应。听孩子叙说时,我会简单用“恩”“哦”回应她。
第三步,说出感受。鼓励孩子把感受说出来,把因为自己包的饺子没有爸爸妈妈的好看,这种对自己不满情绪说出来。
第四步,幻想实现。幻想孩子某天包出个很我们都比不上的漂亮饺子。
七、总结
总结下我们今天所学:帮孩子表达感受四步法
第一步,认真倾听。
第二步,简单回应。
第三步,说出感受。
第四步,幻想实现。
孩子的情绪是流动的水,源头就是他的内心。当我们能和孩子一起坦然面对他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是被理解的,是被接纳的,孩子就会拥有神奇的力量去面对一切。愿我们都能做真正懂孩子的父母!希望大家能把今天所学应用到之后的生活中,这样我们的孩子更能感受他人的感受。
以上就是我的TF2-2过级,谢谢大家的聆听!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