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不吼不叫》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204期线上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真诚道歉的要素

开场:

家好!我是来东莞乐享分舵-April-四月. 选这个英文名字,因为它永远位于通迅录前排。我喜欢四月,因为林徽因的那首诗: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下面是我的三个标签:

⑴2022年12月加入组织的准拆书家:我是阅读爱好者,践行终身成长的理念,希望活到老学到老。加入咱们的组织后,今年的目标即为,每月一拆!期待在2023年底成为3级拆书家。

⑵ICF教练:目前是ICF准PCC级-生命成长教练,期待有一天与你一同体验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⑶快乐煮妇:已经做发十年的全职妈妈,家有14岁青春美少女一枚,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应了那句话:“痛并快乐,and幸福!”

【拆书帮介绍】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拆书?

⑴ 拆书:拆书是赵周老师原创的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论。它倡导不以知识为中心,而以学习者为中心,其目标是让学习者,能应用书中知识,提升自身能力,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书里可能藏着好多个美女,她们样貌、性格不一。怎么找到那个能跟我匹配的,不嫌弃我人丑家贫的、愿意跟我回家,为我洗手做羹汤,一起过日子的那个?

RIA便签法,就是这个找媳妇的过程。

I便签用于重述知识:就是你去相看美女,和对方互动交流,充分了解了对方,才能决定要不要追求她,带她回家。

A1便签用于联系过往经验:认识了美女,你也心下暗自比较,纵向看前任,横向看其他,这个有什么突出的优势让我更动心?

A2便签用于解决当下问题,规划未来应用,将书中知识拆为己用:这一步就是跟美女已两情相悦,如胶似漆,互定终身了。俩人开始柴米油盐过日子了。

拆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学习,也就是自己找媳妇,自力更生的过程。

另一种是组织学习,也就是集体形式的相亲,拆书家脱单不忘兄弟,把自己找媳妇的成功经验与大家共享,组织相亲会,帮助更多的兄弟一起脱单,奔向美好幸福生活。

下面了解一下拆书帮是干什么的?

⑵拆书帮:拆书帮是赵周老师创办的非营利性组织,是学习爱好者的社群,以各地分舵(俱乐部)的形式存在。分舵中聚集了很多拆书学习爱好者,是拆书家们的青年自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强调互相陪伴、助人达己,通过充分释放拆书家的能量,影响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过渡语】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

今天我带来的是书籍《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拆解片段位于 页码:P147-148

主题是:真诚道歉的要素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请在聊天区打个“1”示意我一下。还剩30秒的时候,我会给大家一个提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选择片段】来自书籍《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 页码:P147-148

R拆页原文: 真诚道歉的要素

在《道歉的力量》(The Power of Apology)一书中,贝弗利·伊格尔(2002)讨论了道歉的3个R:后悔(Regret)、责任(Responsibility)和补救(Remedy)。

后悔

当你朝孩子吼叫时,伤害了她的感情,自然会感到后悔和难过。你并不想因为自己的反应伤害孩子,但既然已经这样了,表示后悔是很好的一步。“我很抱歉今天在你卧室对你发脾气。这样开始一天真是太糟糕了。我知道这样让你很难过。”

责任

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很关键。“我很抱歉冲你大吼大叫,说你懒。我不应该骂我爱的人。”但如果你又加上这么一句,真诚的道歉就会变味:“我只是因为你没有按时做完你该做的家务而烦躁。”你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而不是去指责别人。孩子或许也会选择向你道歉,但这并不是你道歉的目的。如果存在某种会触发你的脾气的行为,比如没有做完家务,应该有比吼叫和指责更好的解决方法。

补救

当你打算修复你们的关系时,要想一个具体的方法来补救因你的吼叫造成的伤害。你要让孩子知道你会努力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尽力不再吼叫。表达了自己愿意承担的责任之后,你也许会加上:“我会更加努力地控制自己的脾气。放学后咱们一起去吃点点心,这样可以一起谈谈你的日程安排和周末计划。”要等到自己已经不再生气或烦躁之后再道歉,不要说了“对不起”却又不以为然。家长教给孩子的往往只是为自己做的事匆忙而空洞地说声对不起,而不帮助他们学习同理心。让孩子学会对他人有同理心需要时间和练习。如果你因为发脾气一天说好多次对不起,你的道歉就没什么意义。这样的情况说明,你需要获得更多支持以改变吼叫的习惯。仔细检查自身状况,看看是不是压力增加,是否缺乏睡眠,或者你忽略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朋友、亲戚或者专业人士聊聊。重新阅读本书前面的章节,虑你的行为造成的结果,提醒自己,减少吼叫为什么对你来说如此重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作者介绍了:如何用3个步骤来完成一次有效的道歉。并且举例说明这个方法是如何有效的。以及会产生无效的原因在哪里?

Why:为什么要学习这种方法呢?

学习今天这个片段时,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等父母的一句道歉,而他们在等着我们的一句谢谢~。”

孩子犯错的时候,是父母给予爱的时候,经常说要“无条件的爱”孩子,但常常又做不到。孩子可能犯错在先,但是随后激发出的父母失控的情绪状态,我们会发怒,甚至暴怒。

作为一个十四岁青春期女孩的妈妈,我越来越多的体会到一种疏离感,原来那个时刻粘着你的小女孩,渐渐变得浑身带刺了,那是一种防卫的距离。经过仔细反省,我发现,做为母亲,我还没意识到她在迅速的长大,我还没有学会尊重她的成长过程,处理问题时,常常把握不好尺度,言语不恰当,甚至行为越界,让她的小小心灵倍感受伤。事后我想缓和气氛,修复关系,常常不得法,一旦操作不当,就适得其反,让孩子雪上加霜,受到二次伤害。也有些时候,突然想起来就给孩子道个歉,让对方莫名其妙。

在问题发生时,作为孩子一方,常常是被动的,无措的,无法控制事情的走向。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们,如果在事前,事中都失控了,那就把握好事后的善后处理。从道歉开始修复,父母首先张开怀抱,走向孩子,给孩子一个使用原谅别人,增长同理心的机会。这不光是为了修复亲子关系,也能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冲突。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把道歉做为必备的技能吧。勇敢使用道歉的力量吧,让孩子更加尊重你,喜爱你。

不要再把遗憾留在我们与孩子之间。

How:

具体做法并不复杂,只分三步走:

第一步:表达后悔(Regret/[rɪˈɡret])这一步要表达出同理心。

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我很抱歉,因为今天我的 行为,对你带来了 影响。

例如:“宝贝,我真的非常抱歉,今天早上我不应该对你发那么大的火,这让你大早上的就很难过。”

第二步:担责(Responsibility/[rɪˌspɑːnsəˈbɪləti] 承担后果是关键

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我的行为给你造成了 后果,责任在我,我不应该这样做

例如:“我冲你大喊大叫的,还说你像个懒猪不可救药,这样说太伤人了。作为成年人,我太情绪化了,不应该这样骂自己的孩子。”

3、具体的补救方式(Remedy/[ˈremədi])

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我会采取 行动,改变 。我还希望用 方式,补救

例如:“我会努力练习正念冥想,改善自己的情绪控制力。我还希望在你放学后,咱们共同散散步,聊聊天好吗?

where:这个方法普适于所有想修复关系的情景,尽可勇敢尝试。但要注意,要等到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再行操作。另外,如果你频繁需要给人道歉,也不要把3R当成救命符,要关注一下自己的身心状态,或许你需要的是关怀自己,给自己减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联系具体经验】

背景:事情发生在圣诞节前的一周,孩子学校放假后,跟几个家庭一起组织出门度假,行程安排的比较紧张,出门时就很匆忙,路有点远,我开车有点累。

到了驻地,发现由女儿负责收拾的洗漱用品,忘记带了!住的地方比较偏远,天也黑了,没办法补救。

我的反应:我又累又气,已经压不住声音里的怒气。“你个猪脑子吗?就这么一点事也能忘记了,明明看你都收进小袋子里了,怎么就会没带上的?吃得没见你少带一样!”

女儿的反应:女儿脸上挂不住,哭着躲进房间里。

后续处理:吃晚饭时,朋友们叫我赶紧叫孩子出来吃饭,因为她一直躲在房间,不出来见人。

我晚上没得刷牙洗澡,心里还是别扭得很。也不得不去叫她一下,毕竟还要照顾整体氛围。

我走进房间对她说:“好啦,妈妈跟你说对不起了,妈妈已经很累了,你就别委曲了,赶快出吃饭。女儿无奈的跟我出来了,但是面无表情的,也没怎么吃东西。

反思:学习了3R道歉法,我意识到这次事件反应出,我在处理亲子互动上,缺乏技巧和方法的,甚至有些孩子气,不够成熟。

1、自己还带着情绪,跟对方计较得失。

2、给自己找到情绪借口,推卸责任。

3、只走了个空洞的形式。

4、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双方都没有从中得到学习和成长。

【A2具体应用】

目标:在接下来的30天假期中,如果因为孩子的作业问题发生了冲突,运用3步法来道歉,主动修复关系。

行动如下:

1、预防措施:保证自己作息规律,和孩子同步,保证8小时睡眠,避免因为睡眠不足,让自己体力不支,精力不够,一点小事就会跟孩子发脾气。每天早上和孩子一起练习15分钟冥想,给自己一个放松和平静的练习。

2、如果跟孩子发生冲突,离开现场,做15分钟的呼吸放松,平静下来后,用3R的方式跟孩子道歉。

  • 我很抱歉刚才跟冲你发脾气,作业是你的工作,我不应该指手画脚的。
  • 作为成年人,我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今天我确实又越界了。
  • 我保证下次你写作业的时候,如果你没有邀请我帮忙,我绝不过来打扰你。

3、每周日下午五点半,做本周复盘时,请孩子做本周反馈,并提改进建议。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内容,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大家的认真聆听和参与。期待得到您的反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