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时和,来自江苏苏州。
时和引用了“时和岁丰”,以感恩这太平盛世。
我是一名刚刚接触拆书帮的读书爱好者。营养学专业毕业。后在韩国学习2年多经济学。在教育行业从教5年,现在日本专职主妇,平时喜欢研究料理和读书。以积极的心态设定未来,不停学习与进步。
【拆书帮介绍】
拆书帮于2013年4月在北京正式成立,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它以赵周老师创立的拆书法为基础,将学习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的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它以释放学习者的能量为使命,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拆书法分为个人RIA便签法和组织学习法。是以学习致用为目的,将书中的知识点和学习者的个人经验、问题相联系,激发主动思考,并最终将知识转化为具体行动,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把这个片段拆为己用即:我们提问的时候,要想方设法提出能真正从中学习的问题。而在回答别人(孩子、学生、下属等)的提问时,提醒他不要太关注正确答案,促进他思考自己的提问。
高级学习者怎么提问,一种提问是为了得到正确答案;另一种提问是为了进行有效学习。前者常问“是什么”“为什么”,后者常问“如何”“你都考虑哪些方面”。
what
生活中一些事情,得到一个正确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思考,不要从书中找到了某个所谓的正确答案就放弃了对自己生活的思考,直截了当告诉别人答案,可能不是所谓的“标准答案”;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告知其思路引导其寻路,才是最“标准”的答案。
why
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处,
提出真正促进学习的有用的问题,回答问题时,引导提问者自主思考更重要。启发式教育能给人更大的成长空间。自己在学习中,终点是自己所定的目标,过程也是重中之重。
how
提问的方式从“是什么”,“为什么”转变为“如何”,“你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
很多时候当问题来的时候,我们总是毫无准备,如果为人父母,那当孩子再次问那些宝贵的问题时,我们事先需要准备一点儿学习促进者的技巧:
1.可以先称赞他的提问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啊!”
2.让孩子自己尝试回答,比如“你认为水为什么会流呢?”“对啊,那为什么石头就不会流呢?”
3.可以启发他自己寻找答案
“这个问题妈妈(或爸爸)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把它搞清楚。我们去网上搜一下好吗?”“妈妈(或爸爸)有一位朋友是流体力学专家,我们一起给他打个电话好吗?”
4.可以挑战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延续他的问题,问出更多、更好玩的或更深刻的问题
“水变成冰还会不会流啊?”“除了水还有什么会流啊?”
5.可以和他讨论,在讨论中有意识地联系他过去的经验,帮他规划可以怎样用上这个新知识,逐步塑造他大脑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总之开放式的思考比确定式的正确答案更有用。
where
和孩子相处中,和朋友交流中,都可以把这种提问方式应用起来。
具体经验
孩子总是时不时的问一些小问题,看到鱼缸,鱼缸里的鱼,会问鱼为什么不睡觉。我当时就直接告诉了答案,鱼会睡觉,就是不闭眼睛而已。导致孩子一有问题就要给答案,不愿意主动思考。
反思:没有做到引导和开放式提问,直接给答案,反而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欲望。
具体应用
目标:
从明天开始一周的时间,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用提问引导至少三次。
行动:
1.每天固定晚餐和亲子时间主动跟孩子一起聊聊天。
2.过程中留意孩子的提问,并用“如何”开头设计问题。比如:“宝贝是怎么知道的呀”“宝贝希望妈妈如何帮你?”等等问题进行引导。
3.准备:孩子相处过程中一天准备2个主题。思考下如何正确提问。
4.过程:2个小主题时间安排在晚餐后30分钟、回答孩子的提问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