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P.E.T.父母效能训练》 所属活动: 10月27日(周四)拆书帮武汉珞珈分舵线上练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我信息的三个要素

开场:

开场:大家下午好,很开心与大家相聚在这里共同学习

自我介绍:各位好!我叫曹李耘,可以叫我李耘,我的三个标签是,1.未来的三级拆书家2.学习型人格障碍者3.性教育、死亡教育推广者。

【技能点】分组

为了便于待会学习时讨论、分享,我们先分一下组,从我左手边开始,二个小伙伴一个组,今天人比较多。总共分为三组。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今天跟着我完成RIA现场学习完我信息的三个要素后,在别人的某个行为对你造成了影响并引发了你不满的时候,能够运用 “我—信息”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不满。

【图书介绍】【技能点】场景法介绍图书: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事件场景】:

周一晚上,我有个小组视频会,需要保持房间的安静和隐私,但是儿子非要跟我聊天,在我的摄像头前晃来晃去,让我觉得非常困扰,我跟他说:别在这晃,你到外面去玩。他还故意挑衅一样的把iPad声音放的很大,我甚至都听不到视频会议里面的内容,我很不耐烦的跟他说:跟你说话,你没听到?你出去玩!儿子很生气的摔门走了,我自己视频会的时候也很不安心。

【提问】:

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呀?当他人的某个行为让你不舒服了,有了负面情绪时,你是怎样么做的?是大声争论?还是默默忍受,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影响】:

如果他人做了让我们不开心的事情,我们通常会说你怎么这样?你为什么总做让我不开心的事情?充满了指责和评判。如果我们指责对方,很容易引发对方的情绪,对方也会回击,导致双方情绪激动 很可能吵起来,从而破坏关系。或者我们选择隐忍,但是长期以往会让我们自己很委屈,也不利于彼此的关系。

【解决】: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来自托马斯.戈登博士出品的《PET父母效能训练》,此书能够帮助父母通过清楚地界定问题、积极的倾听、完整的表达我信息及没有输方化解矛盾的方法,解决彼此的冲突,培养孩子的自觉成长能力,父母也会在这其中获得自我的心灵成长,从而实现家庭关系的和睦。这个片段教会我们 用“我信息”和孩子沟通时,是在向孩子传递一种信任:孩子会考虑父母的需求,并有能力用建设性的方法处理当下的情况。我们这个拆页就可以在别人的某个行为对你造成了影响并引发了你不满的时候,能够运用“我—信息”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不满。“化解亲子冲突,赢得孩子的合作,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G先生是一所高中学校的校长,他给我们讲述了这个富含戏剧性的故事:

几个星期以来,我一直在痛苦地忍受着一群男孩的行为,他们一直无视某些校规。一天早晨,我从办公室的窗户往外看,他们一边抽烟一边悠然地穿过草坪,这是违反学校规定的。我决定采取行动。由于刚刚上了关于“我-信息”的PET课程,因此我跑出去,开始对他们抛出一些我的感受:“我对你们这些家伙简直失望透顶!我已经尽了全力帮助你们完成学业。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份工作当中,而你们这些家伙的所作所为就只是打破一条又一条校规。我费了很大力气,才为你们争取到了合理的关于头发长度的校规制定,但是你们这些家伙根本就不遵守这些規则。现在,你们还在抽烟,这也是违反校规的。我真想辞掉这份工作,回到常规的高中去工作,因为在那儿我多少还能有一些成就感。在这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当天下午,G先生居然看到那群男生前来拜访,这令他大吃一惊。“嘿,校长,我们一直在想今天早晨发生的事。我们不知道你会生气,因为你以前从来不发脾气。我们不希望这里换校长,他一定没有你好。所以,我们决定再也不在校园里抽烟了,我们也会遵守其他校规。”

G先生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后,带着男孩们走进了另一个房间,他们都顺从地理了发,好让头发的长度符合学校的规定。G先生告诉PET班上的同学,关于这次事件最有意义的一点是,这个自愿的剪发过程,学生们都乐在其中。“我们都玩得很高兴。”他说。男孩们与他的关系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亲近了。他们在离开那个房间时都成了朋友,这种温暖的感情和亲密的关系,通常是共同解决问题产生的结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易混淆的概念】

【what/强化概念】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我-信息”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以我为主体,而发出的信息。清晰明确的告诉对方,对于你的什么行为,我有怎样的感受,以及这个行为对我造成了什么具体而实际的影响。这里对他人行为的描述指的是不带评判的,是基于事实的描述;大家也可以看出来了,有几个关键点,第一个是描述对方的行为,第二个是对方行为对我的影响,以我为主体,第三个是对方行为带给我的感受。

”那什么样的信息才算是“我-信息”呢?我们举几个例子:

1.你天天都不懂事,让我操碎了心。【提问】这句话比较常见,大家觉得这个是我信息吗?【邀请回答】不是,因为这句话里面只有评价,没有基于事实的描述行为,也没有描述清楚这件事情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对方也不能够理解你为何有这样的感受。对方听到的只有指责,他可能会回应:我怎么又不懂事了?你不操心不行啊?

2.“我看到你把沙发上面摆满了玩具,我很不高兴”,【提问】这句话只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行为和感受,缺少对自己实际而具体的影响,但是没有表达出感受。大家觉得这个是我信息吗?

【邀请回答】不是,对方并不清楚这件事情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他不能够理解你为何有这样的感受,于是他很难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配合你。

3.“我要上视频课,可是你在旁边看电视,我已经没办法听到视频课的内容了”,这句话描述了行为和影响两部分,没有表达感受,是一个完整的“我-信息”吗?

【邀请回答】不是,如果对方知道他的行为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负面感受,对方是很愿意来调整行为来满足你的。告诉别人自己的真实感受,比指责、命令、教训别人更能让对方有思考的空间,也让对方有调整的机会。要记住,发送“我-信息"的全部目的在于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改变当前的行为。

4.再比如:“你今天忘记通知我要填报申请,导致我没有办法进校,我很生气。”这句话包含了“对方行为、感受、影响”三要素都已经表达清楚了,那他是不是“我-信息”呢?【邀请回答】是,对吧。

借助“我信息”表达,能够引发对方的思考,触及内心深处,与他发生“共情”,从而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而不是通过指责或者批评让对方因为“害怕”处罚而调整行为,构建一种良性的人际关系。

【how】

1)描述行为:描述什么行为让自己无法接纳,行为是可以录下来拍下来的,而不是评价。常用的表达:我看到/我听到。例如片段中校长说到:“我对你们这些.....,你们还在抽烟,这也是违反校规的。”

2)表达感受:对方的行为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如担心、难过委屈等。例如片段中校长说到:“我对你们这些家伙简直失望透顶!”

3)陈述影响:对方的行为对你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是实际而具体的,如耗费时间钱财等。例如片段中校长说到:“我真想辞掉这份工作,在这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你把iPad放在地上,如果踩碎了屏幕,我要花钱去修理。

【反面例子】

上周四,我骑电动车回家,路上一辆汽车转弯却不打转向灯,我差点撞了上去,一个急刹停下来,冲对方喊:你会不会开车啊?有你这样开车的嘛?驾照买来的吗?对方冲我喊:凶什么凶?又没撞到你。我们气呼呼的吵了几句,对方开车扬长而去。

【正面例子】

我学习了我信息,也是同样的情景,我对司机说:你刚刚转弯没有打转向灯,我差点撞上来了,吓得我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对方听完回复我:哎呀,真不好意思,吓到你了,以后我一定注意。于是我很快消了气,双方愉快的离开了。

【预防异议】

(1)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信息”真的有作用吗?

其实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给父母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困扰,他们本身是很愿意为他人着想的,所以,当我们不带评价的告知他们时,他们通常会很愿意合作。

(2)如果不管用怎么办?

我信息可能没办法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是孩子通过我信息学会不带指责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与他人之间良好的沟通。

【适用边界】

“我-信息”沟通法适用于亲子间或者人际关系中,对方的行为给你带来了实际和具体的影响,你需要让对方知道他的行为给你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孩子吃饭吃一个小时,导致你无法洗碗。如果是遇到关乎生命安全之类的事情,不适用“我--信息”沟通法,因为生命安全是第一要务。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A2】教学习者编剧本。

接下来,请大家应用一下我信息的三个要素编一个可能在未来会发生的小剧本小故事,字数不限,但是要包括背景信息、人物角色、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双的对话、动作等。

也就是在哪里,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可以写在我发给大家的纸上。

举例:

晚上十点了,孩子还在边写作业边听故事,没有睡觉。

老公晚上不回家吃饭也不提前打招呼,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子菜;

正要下班去接孩子放学,同事转交给你一份工作任务,当日必须完成……

现场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来编一个小剧本,之后会请一组伙伴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背景信息:跟同事之间沟通工作

人物角色:万敏和同事

时间:10.30晨会

地点:单位办公室

故事情节起因:距离项目结束还有三天的时间,项目进度比较落后,但是上游的同事没有及时转交任务,导致自己的工作会受到影响,时间比较紧张,自己无法完成相应的工作,也有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滞后。这让我很不爽,想让同事知道这个风险点。

万敏:因为你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把工作完成,导致我的工作也没有办法顺利完成,我很担心影响到整个项目,这让我很不开心。

同事:不好意思,我没有想到会对你有影响,我会尽力加班加点把任务在明天晚上转交给你。

万敏:谢谢,这样我就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了。

感谢万敏的分享,我信息运用得非常好。

【结语】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信息”三要素,一描述行为,二阐明影响,三表达感受。希望大家可以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与孩子和他人沟通,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这就是我今天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