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妈妈知道怎么办:王小骞亲子说》》 所属活动: 冀城分舵练级活动No.20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提升孩子注意力

开场:

拆书技能点1:拆书活动前,已发送《拆书预备表》给观察家,且内容填写正确、完整。

拆书技能点5: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测到/被衡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开场】:大家好,我是小诚,我本人从事的职业是销售经理,目前在冀城分舵担任品宣长老,因为所在单位接触教育行业比较多的原因,也可以为大家提供河北省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以上是我的三个标签。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可以让学习者联系以往的相关经验,运用今天的三个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反思加工运用一次。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书技能点6: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F特征:这本《妈妈知道怎么办》作者是王小骞,是一位著名主持人,亲子教育专家,“王小骞亲子说”创办人,“爱育未来”家庭早期教育公益项目专家顾问等。深入研究自我、家庭系统与孩子的发展规律,持续探索实用、可操作的儿童养育理念及家庭解决方案。本书从听,忍,聪,塑,教,爱六个方面,帮助父母思维觉醒,探索养育的本质。

A优势:这本书事亲子育儿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豆瓣评分更是给出8.2的高评,作者王小骞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写给妈妈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育儿手册,可以帮助父母有效解决50个生活中常见的育儿问题,帮助父母确立养育过程中父母应该遵守的边界,明确双方的规则与自由,有效构建和孩子之间融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B利益:作为养育重要责任人的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被孩子制造的“怎么办”包围,学了很多育儿方法,但面对孩子的成长依然束手无策。这就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养育视野的局限和养育本源的迷失。这本书给父母一套超越方法的方案和脱离困境的家教哲学。让父母在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同时,掌握更多有效的育儿方法和技巧,告别育儿焦虑。从容做父母的同时,培养更自律、更自信的孩子。

B1应用仪式性创设情景、引导切割任务、趣味性游戏训练三个方法,解决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任务中不专心的问题,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拆书技能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拆书技能点3:【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指令;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主题:提升孩子注意力

选自:《妈妈知道怎么办》P132-133

作者:王小骞

R【原文片段】:

第一,创设情景。

在进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定一些"仪式性程序"。比如整理要活动的场所,像是写字之前整理书桌、练琴之前整理曲谱,这么做是让大脑开始运作、慢慢进人状态。再比如花10分钟做简单的运动。有的父母会担心,运动会导致孩子坐不住。恰恰相反,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帮助大脑的不同部位同步协作,对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帮助。

第二,切割任务。

很多时候孩子不专心,并不是不想做,而是整理不出个做事的头绪,产生了逃避心理。比起催促,更有效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合理看待任务。比如,孩子有个任务需要30分钟完成,但是孩子才五六岁,父母就可以帮助孩子把一个大任务"切割"成两个小任务,花15分钟完成一个任务,休息一会儿,再进行下一个。这么一来,慢慢地,孩子自己就能学会做任务拆分了。

第三,游戏训练。

通过一些小游戏,我们也能有效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比如,连线游戏。我们可以在一张纸上,打乱顺序写出1到20的阿拉伯数字,然后让孩子用笔画线,按照1到20的顺序把数字连接起来。最好连起来之后是一个有趣的图形,这样会让游戏更加有意思。再比如,反口令游戏。父母给孩子发指令,孩子要做相反的动作。父母说"站起来",孩子反着口令做,就要"坐下"。父母说"伸左手",孩子就要"伸右手"。还有走迷宫游戏。父母可以多给孩子准备一些迷宫的图书,这对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还要提醒父母,如果孩子刚坐上三五分钟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不要训孩子,反而要夸孩子。我们可以说:"宝贝,刚才的三分钟你精神可真集中啊!好认真!”"宝贝,你刚才认真的样子真可爱!”"宝贝,刚才三分钟你都这么认真了,那接下来你可不可以试着集中注意力四分钟啊?”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好"的地方,并且抓住这些好的地方去夸奖孩子,那他就会越做越好。相反,如果父母经常抓住孩子身上"不好"的地方去批评,那些"不好"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父母千万不能每次一看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说:"你怎么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呢!”"就你这样,什么都学不好。"否定的话相当于给孩子做催眠,长此以往,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难以集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被认可的深度渴望,大人有,孩子更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技能点7:【I】的讲解,拆书家提到了不那么做的坏处,找出人们的通常做法,并举出了具体的反面例子,而且使用了片段包含的技能把反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What【是什么】

今天的片段主要讲的是提升孩子注意力的三个方法,让孩子在活动中集中注意力,更加专心,更有效的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Why【为什么】

第一个方法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活动前置的适应期;可以给孩子传递出活动很快乐的信号;第二个方法可以让孩子做事情前就有头绪,知道从哪里开始;第三个方法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提升专注力。

那么不这么做会怎么样呢?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让孩子有意识地做一件事情时,遇到孩子不专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们并没有给孩子提前适应的过程,导致跟不上活动的进度,无法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一开始就会各种提醒或者是批评,导致孩子毫无头绪整理不出完整的任务流程,而产生逃避心理,甚至自我放弃;有意识的让孩子去做一件事,导致孩子感受不到乐趣,更激发不了孩子的兴趣,也无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相信学校都留作业说过让孩子帮忙做家务,以往我们可能会说,你看做点什么吧,往往孩子没什么头绪,或者是决定墩地,她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看到碗筷又想刷碗,看到洗衣机又想洗衣服,到最后面对作业的催促,得到的也是我们给予的不专心做的评价。”

How【怎么做】

怎么做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呢?我们可以试试这三个方法:

1.仪式性创设情境,在任务开始之前,人为有意识的设定提前进入的场景。可以让孩子在活动前,让大脑提前适应性运作、逐渐进入状态;通过仪式性的有节奏地运动,还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使大脑接收到开心的信号,从而帮助大脑不同部位同步协调,形成积极的学习状态。例“在讲绘本前,可以让她先收拾桌面,准备喜欢的绘本“;

2.引导切割任务,引导孩子做任务前,将大任务拆分为孩子可以驾驭的小任务。帮助孩子将各个任务的头绪整理出来,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办,可以避免产生逃避心理,让孩子学会理性对待分析任务,做事更有头绪与条理,逐渐让孩子学会做任务的拆分。例“孩子学习墩地,可以拆分为准备水桶、墩布,然后清扫地面,接水、涮墩布,拧干,墩地,当我们引导她拆分任务,相信她也是个认真专注的好孩子”;

3.趣味性游戏训练,通过一些改编版的小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提升专注力。例"让孩子认识数字,可以用拼图教具,等将所有的拼图拼完数字也认识了,同时专注力也得以提高。"

此外,父母要拒绝“否定催眠”,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好”的地方去夸赞,而不要抓住"不好"的地方去批评(否定的话相当于给孩子做催眠)。例"你刚刚认真看书三分钟呢,认真的样子真的是超可爱;拒绝否认的去批评:你只有三分钟热度,之后的五分钟都是不认真的。"

Where【适用边界】

以上所说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作者在前文中也给出了不同年龄段孩子专注力时长对照表5-7岁大约15分针,7-10岁大约20分钟,10-12岁大约25分钟,12岁以上大约30分钟。

此片段适用于孩子注意力不太好或明显感觉孩子专注度不够时,不适用于对照表中各年龄段符合专注力时长的孩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技能点8:【A1】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情景。刚才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当我们让孩子有意识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像是看书、学习、写作业、练琴等等,在让她看书时一会看故事书,一会想看绘本...在让他学习时,东看看西望望好像很想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让她写作业时,不是找不到铅笔就是看不到橡皮了;或是练琴时,一会要换琴谱,一会要上厕所。我们有没有碰到过她总是坐不住、不专注、不认真、东张西望、摸摸这个摆弄摆弄那个、一会喝水、一会饿了地情况呢?你能联想到哪些场景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想一下,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吧!

分享者1:我们家孩子有书法课,有一次因为有个字总是写不好,所以就一会找橡皮,一会找铅笔,不想写,导致我因为孩子不够专注,总是训孩子。

分享者2:孩子做数学作业,总是坐不住,一会去厕所,一会看看大人在干什么,导致孩子作业总是出错,为了让他长记性,我的方式是错一道再做10道题。

拆书技能点9:【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刚才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假如再遇到同样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结合刚刚你联想到的场景,如果运用我们今天的方法,你会怎么做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等会请小伙伴来分享。

分享者1:再练字前5分钟,先做准备活动,用两分钟的时间来准备练字用到的工具,再用三分钟和他一起做些小运动,然后再开始练字,可以将所练的字笔画分解,将口诀写在前面,并录音,将一个字分解成几个结构,逐个进行完成。当完成一个结构时及时的做出表扬激励,让孩子产生兴趣。

拆书技能点10:总时长没有少于 25 分钟,没有超过 30 分钟。

拆书技能点4:在讲解时,通过共享屏幕播放 PPT,清晰呈现 R 原文、I 便签核心内容、 A1、A1+指令。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的提升专注力的三个方法,对于专注力不够的孩子是很有效的,也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获,培养出一个专注的孩子。今天的分享结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