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2022.12.18线上晋级 所在级别: 学习主题: 聚焦影响圈,帮助你走出焦虑走向积极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者,我叫杨雅心。现在我以三个标签介绍自己——保险行业培训师、理财爱好者、行动学习促动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的拆页分享。

【事件】本周我计划晋级3-1,可是老公、婆婆相继成为小洋人,我要照顾两位病人,照看两个孩子,其中小宝才三个月,还要做饭···雪上加霜的是我的拆页临时要更换,这么多事堆积在一起,我很着急,也很烦躁。

【提问】不知道大家最近有遇到烦心事吗?遇到烦心事或者麻烦的问题时,你们是如何处理的呢?是抱怨环境抱怨他人?还是会更多关注自己能做的事?

【影响】我现在就是会抱怨老公为什么要去聚餐被感染、抱怨政策为什么突然放开让我们措手不及。虽然抱怨环境抱怨他人可以帮助我排解情绪,但冷静下来一想,我的抱怨并不会改变什么,因为外部环境或是他人行为其实都不受我的控制;同时,聚焦于此,会让我总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立场,积累大量负面情绪。这种情绪还会波及他人,影响我们的关系。

【解决】知道抱怨无用,那该怎么办呢?接下来要分享的这个片段“关注圈与影响圈”,就能帮助我们化解上面提到的问题。当我们遇到挑战或问题时,可以通过聚焦影响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想办法解决的范围,我们就会拥有积极心态,采取积极行动,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遇到问题时,能够辨别关注圈与影响圈,同时能够运用聚焦影响圈的三步法,帮助你化解问题、改变现状,从而让你走出焦虑情绪、收获积极心态。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

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 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 3-4)。

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 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 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WHAT】

(提问)本片段提到了两个圈——关注圈和影响圈。有没有哪位伙伴可以分享一下两者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关注圈指的是一个人所关注的事情;

影响圈指的是一个人所能掌控的事情;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所以关注圈包含影响圈。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接下来我会举几个例子,大家可以判断一下它们是属于哪个圈?

1、官方没有采取更多措施保证新冠治疗药物供应。这件事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关注圈,政府行为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2、买不到孩子的发烧药,我的心情很糟糕。我心情糟糕这件事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影响圈,我的心情我自己是可以调整的,属于可控制范围。)

3、疫情来临,原定的线下培训无法如期举办,本月重点工作被搁置。请问疫情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关注圈,外在环境不是我们能改变的。)

4、培训不能如期举办,影响本月工作计划。我的工作计划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影响圈,虽不能线下办,但可以调整培训形式来完成工作计划)

现在大家能能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了吗?

关注圈内的事,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而影响圈就是那些我们可以掌控的范围。小结一下,影响圈的特点有:首先关注自己,其次可以掌控。

【WHY】

关注圈和影响圈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遇到问题聚焦关注圈,紧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我们会焦虑,会怨天尤人,同时这种负面情绪还在不断消耗我们的能量,这都不利于解决问题;

如果换种思维模式,紧盯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我们会拥有积极心态 ,可以带来积极能量,让我们专心做可控范围的事,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所以聚焦影响圈,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焦虑走向积极,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HOW】

接下来将介绍聚焦影响圈的三个步骤——

1、 分析问题。首先需要确认当下我面临的问题,并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2、 识别圈层。识别这些事中哪些是自己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可控的属于影响圈,不可控的属于关注圈。

3、 聚焦重点。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可控的事情上,即聚焦到影响圈上,思考并开展行动。

举例——

步骤1:分析问题

我的问题:开篇我提及了我近期遇到的事情让我很焦虑,担心不能顺利晋级

原因1:要照顾两个孩子,承担家务

原因2:时间碎片化

原因3:拆页要更换,重新准备预备表

原因4:害怕被传染病毒

步骤2:识别圈层

“要照顾两个孩子,承担家务”以及“被传染病毒”是不可控的,属于关注圈;

“时间碎片化”以及“更换拆页,重新准备预备表”是可控的,属于影响圈;

步骤3:聚焦重点

关注圈的事情我不可控,再抱怨再担心也没有用,我只有坦然接受;影响圈的事情我可以改变,所以我要聚焦重点,聚焦在影响圈的事情上。

针对“时间碎片化”,我选择在孩子睡觉后准备晋级资料,这样有整段的时间;

针对“更换拆页,重新准备预备表”,我把之前储备的拆页马上拿出来看,确认拆页后周四晚上写完预备表,周五交师父审核。

这次聚焦影响圈的实践,让我减少了对不可控事情的关注,将精力聚焦在我能控制的事情上,所以它帮助我迅速的调整了心态,由焦虑变得积极,压力也转化成了动力,促使我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更快的解决问题。

【WHERE】

当我们遇到问题或挑战时,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时,都可以尝试用聚焦影响圈的方法,减少对不可控的事情的关注,帮助我们走出负面情绪,做出积极改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体验当编剧,每个人都是编剧,去设想一下未来你想在什么场景使用“聚焦影响圈”三步法,然后将这个场景以剧本形式呈现。剧本要包含以下四个元素——

1、背景。未来将运用到的场景;2、人物;3、对话。在这我做一下补充说明,剧本中的对话可以是我与自己的对话,也可以是与他人的对话,只要用刚刚所学的三步法成功解决问题即可;4、有起因经过结果。

我做一个示范——

1、背景。年底绩效面谈

2、人物。我和领导

3、对话。

领导:这半年来你有没有什么困扰你的问题?(分析问题)

我:我觉得没有时间做课程开发,因为大量时间都在培训班上

领导:那这些培训班需不需要开(识别圈层)

我:需要,都是制式培训,也是年初的计划

领导:嗯,制式培训属于关注圈,我们没法改变。那在工作时间安排上,能不能改变一下呢?

我:其实有的,有些班务我可以请同事帮忙,还有一些知识类的课程我想做成微课,这样会节省出很多时间聚焦重点)

领导:是的,个人的时间安排属于影响圈,关注我们能改变的,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剧本不需要很长,200字以内即可,大家写在一张纸上,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人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现场展示)

LIAN:

1、背景。(分析问题)因为疫情封控在家,耽误了我的工作,有员工工资没有结算、年底统计工作等工作的堆积让我觉得没法完成,感到很焦虑。

2、人物。我和领导

3、对话。

(自我对话)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梳理了一下(识别圈层

其中审批的上级部门不上班,人事工作冻结,12月统计工作的截止时间这些都属于关注圈,我不能去改变;

我应该把精力放在当下我能做好的工作,而“按照节点完成统计工作”属于影响圈;

当我理清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我变得没有那么焦虑,我也打算和领导进行一些沟通,以确保我的重点工作能顺利完成。

(与领导对话)

我:领导,因为疫情原因堆积了大量工作,我梳理了一下,当下我最需要而且能够完成的工作是年底统计工作,我想申请新招一个人协助做统计工作。聚焦重点)

领导:新招的人没做过这些怎么办?

我:我可以指导他,基础性工作他去做,需要和上级部门沟通的工作我来做,这样我能保证把截至12月的统计工作做完。

领导:好的。

【总结】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当我们遇到挑战或问题时,可以通过聚焦影响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力所能及能做的范围,这样我们就不会这么焦虑,帮助我们拥有积极心态,采取积极行动。最后,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TF3-1晋级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