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林文杰,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第一,我是拆书家新手,1级的碰到点困难拆了好多次了,第二,我是福建永泰人,第三,我主要做的是互联网运营推广这块。
图书介绍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要拆解的书《正面管教》,这是一本比较经典的作品,这本书的作者是简.尼尔森,他是著名的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这本书适合3岁到青春期十几岁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使用,用书中方法能够很好改善家庭和学校的气氛,让彼此的沟通能够更加的顺畅,让彼此之间能够更好的相互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链接。
拆页:“赢得”孩子P23-P24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What【片段主旨】:在日常生活和家庭中,我们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和孩子打交道的场景,可能是自己孩子犯错时的沟通,也可能是亲戚朋友的孩子起冲突的时候,在没有取得孩子充分认可或者信任之前很多时候会出现沟通不下去的尴尬局面,
Why【为何要学】:我们如果没有学习更好的沟通方法去应对孩子间的冲突,很多时候会变成说教,或者用大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或者抵触,起到沟通反作用的效果
How【如何去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比如孩子作业没做好,被批评生气中我们就可以问对方是不是被批评了感觉很难受想发火喽?
第二步,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比如说我可以理解你,换做是我被批评我也会很想发火
第三步,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比如:“其实看到你这样发闷气,我心里也挺难受的”
第四步,引导解决问题:比如问孩子那下次在出现这样情况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或者分享自己的一些好的方法
Where【适用场景】:适用于各种与孩子沟通有冲突的场景,也适用于老人
A1:刚才为大家拆解了一下原文,还有相关步骤,接下来我们就分组进行讨论,一会讨论结束后我们也请几位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可以是成功或者失败的沟通经历。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过去几周内在自己家庭中或者或者工作环境中,是否也有过类似与小孩沟通的经历,比如说疫情期间居家辅导作业沟通发生的争执,或者说关于居家时候一直看电视这块时间不统一分歧很大发生的争执。
感谢大家的积极讨论,通过刚才的沟通我发现还是有挺多伙伴有挺深的感触,我们也请1位伙伴来做个分享吧。
学员分享失败的案例:
早上时间在家里,然后就看到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很着急,抓耳挠腮的那种,自己本来想帮忙的,没用用到文中的方法然后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沟通,想着给对方推荐一些写作业的方法,想着对方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看看行不行,结果孩子是反馈说自己已经看懂了,然后自己后面其实有点生气了,就是变成提要求然后孩子的行为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所以变的有点生气,由一个帮助者变成了祸害者,最后解决就是变成一拍两散的不好结局。
A2:感谢刚才伙伴的经验分享,那么今天我们学了这4个步骤,如果把文中片段方法和实践做个结合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今天学习到的步骤来做一个运用的计划,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我们可以写下再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我们对于方法的应用或行动步骤,注意我们的行动步骤要有明确的目标(可以参考SMART原则),一会我们也请1位小伙伴做个简单分享。
学员的行动目标:
目标是下一次发生类似的情况时候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进行沟通,让沟通顺畅进行
具体的就是表达对孩子的感受,比如说看到对方写作业是不是有点着急,是不是需要帮助,是不是遇到卡点了,表达同情,比如其实妈妈有时候做事也是会遇到很多的卡点,引导解决问题,比如说其实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要不你跟妈妈说说你在这个题做不过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看到你在哪一直画我是感觉你挺难受的,要不你和妈妈说说具体的卡点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尝试一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