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玲玲。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
1.一边自我探索一边搬砖的会计人员;
2.坚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实践者;
3.奔往拆书家路上的学习者。
þ过渡: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和育儿有关。方便大家探讨,我们分为两组:
选择拆页理由: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父母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明明是从爱孩子的角度考虑,但因为沟通方式原因,每次都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换来了孩子的不理解,通过今天的拆页片段,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重新建立情感,让沟通成为表达爱的工具,从而赢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合作,让彼此感受到爱,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沟通能力。
选择书籍理由:本书通过具体的方法和实际举例,可以更好的帮助父母学习如何养育孩子,通过“温柔且坚定”和“无条件的爱”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力量。
þ过渡: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下面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看下原文片段,看完后请示意我一下。
主题《正面管教》P26-27,作者简·尼尔森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þ过渡:大家都看完了吗?我看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看完了,那我开始做下面的介绍。
I便签:
What:今天我们的主题是: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解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
why:我们在生活中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明明是为孩子好,但他/她就是不理解,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一定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今天我们学习: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就可以帮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家长明白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可以不再用吼叫、批评、责备、命令等语言也能够引导孩子爱上学习、拥有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同时也不再让孩子觉得只有大人才有说了算的特权,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相信我们再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一定可以换一种方式跟孩子沟通,而不是在血压升高时面红耳赤的对孩子说:赶紧写作业去,这都几点了还在玩?而是用四个简单的步骤,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同时不再怀疑父母只爱分数不爱自己。
þ过渡:方便大家理解,这里我举一个12月30号我和我儿子发生的一个真实例子为大家讲解具体要如何去做:
How:事情是这样的,30号那天早上起来,我刚要准备去洗漱,我儿子就搂住我的脖子,怎么也不让我起床,说不想让我去上班,想让我多陪他一会,但当时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7点半了,如果我再不起来,那必然会迟到。
所以我就跟我儿子这样沟通:哦,宝贝不想让妈妈现在就起床去上班,宝贝还没跟妈妈玩够呢,宝贝想让妈妈多陪一会儿。我儿子说:嗯,是的,我说可以走了你才能走。(第一步,表达理解,并向孩子核实我的理解是对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理解自己的。)
然后我接着回答:看起来你真的舍不得妈妈呢,好想让妈妈一直陪着啊,妈妈小的时候,有一次姥姥出去工作,我也特别舍不得,甚至难过得都哭了呢!(第二步,表达同情,对孩子表达同情,但不代表我认同你这样的做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这样他才会明白,哦,原来妈妈是真的懂我现在的心情,而不是在敷衍我。)
这个时候,我儿子就把紧紧搂着我脖子的手放下了,很明显,他的反应就已经听进去了,我接着说:其实妈妈也特别想陪宝贝一起玩儿,只是今天是工作日,如果妈妈现在还不起床的话,就一定会迟到了,你希望妈妈迟到吗?(第三步,分享感受,和孩子分享我对这件事情的真实感受,因为我真挚诚恳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所以这个时候我对他说什么他都能听得进去了。)
儿子一边摇头一边说:不希望。接着我说:那宝贝可不可以帮妈妈想个办法,怎样才能不会迟到?(第四步:解决方法,可以先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一致。)
这个时候,我儿子就说:妈妈那你晚上早点回来陪我玩。其实他这里就已经默认了,妈妈你可以起床了,但他不太想说出口,所以他换了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说:妈妈,那你晚上早点回来陪我。同时我也对他说,好的,儿子,妈妈晚上一下班就飞奔回来和我的宝贝儿子一起玩,好不好?儿子说:好,然后他自己就跑下床去找奶奶了。
其实这个例子,我就是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来引导孩子,从不想让我起床上班到主动帮妈妈想办法怎样才不会迟到,并用实际行动去支持的过程。
那么我们再总结一下,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首先第一步:表达理解;第二步:达同情,第三步:分享感受;第四步:解决方法。
where:我们知道了怎么做,什么时候可以用到呢?比方说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想写作业,生病了不想打针吃药,或者是不想让爸爸妈妈去工作,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用到这个方法和孩子进行沟通。当然,也有一些不适合的范围,例如孩子刚刚因为输了一场比赛而特别难过,也就是说孩子自己想要做好却没做好时,这种情况就不太适用到“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理我们今天先不做讨论。总结一下就是:我们想要得到孩子配合的时候,就可以用到这个方法,而孩子自身想要努力却遇到困难时,就不太适合使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最近一个月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明明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就是不理解?或者是你需要孩子的配合,孩子就是不肯做,当时是怎样做的呢?效果又如何呢?可以写下几个关键词:什么时候,跟谁,在哪里,具体事情,效果如何。
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进行探讨,一会我们每组选出一个人用1-2分钟的时间来分享一下。
时间到,那下面就有请两组成员的代表分别做下分享,谁先来?用1-2分钟的时间。
学习者案例记录:
A组分享:春红:女儿写作业的问题,女儿目前三年级,最近都在家里上网课,平时都是女儿自己安排上网课,上午是班主任的课,下午是科任的课,平时和姥姥在家,下午的时候经常忘记上课,因为这件事训过女儿两次。
B组分享:苏菲:最近阶段孩子快三岁了,因为是两边老人换着带,老人相对比较疼爱孩子,孩子的诉求尽量满足,父母就会对孩子约束管教会更多一些,前段时间有一次,孩子想吃零食因为没有吃到,就用推人打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妈妈的做法是在解决问题时把自己的想法直接灌输给孩子。
A2:催化应用(规划未来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现在我们学习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小伙伴们,所有不改变行为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下面我们按照今天学到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来规划一下自己未来和孩子沟通时的应用吧。假如未来的一个星期,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你会如何运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比方说:你想让孩子养成睡前刷牙的习惯?或者是想让孩子参与到一次家庭的洗碗活动?请写出具体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步骤。在做计划的时候,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
目标:在接下来的什么时间段,你会在哪里,和谁,达成什么计划。
行动:具体要怎么行动呢?
关联:是否使用了本次学习的方法。
可控:是否是自己能做到或推动他人做到的吗?有可测量做到的程度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春红:因为马上就要寒假了,女儿有假期作业,想用今天的方法尝试和女儿沟通,计划在4号当天,一起沟通假期作业完成的情况,目标是希望女儿能够在3月1日之前把老师给安排的作业包括买的练习册自己能够独立完成。
首先:第一步:理解一下孩子的感受,询问孩子自己完成作业会不会有压力?
第二步:同时对孩子表达同情,因为才刚刚三年级,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有压力也是正常的,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自己完成作业也有过偷懒拖拉的经历;
第三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妈妈的想法是老师给安排的作业还是要完成;
第四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如何按时完成作业还不能够太累,每天还有自己玩的时间,争取让孩子自己想出家庭作业的安排时间,这样孩子也会耿配合。
结束语:感谢大家的分享,希望今天的拆页内容——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解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会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