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高效学习》 所属活动: 银川筹备分舵2022年12月线上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高效学习

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参加我的TF1-1晋级拆书,今天的拆书主题是“怎样用比喻学习”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李永忠,永远忠于内心,就是我。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网络安全],这是我的主业。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很高兴能在这个行业服务社会。

第二个标签是[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这是我的副业。工作生活一脸懵,微信电话找永忠,所有问题全扫空!

第三个标签是[赋能拆书家],这是未来想做的,不仅自己要成为拆书家,不断精进,还要赋能更多人拆书,让他们也持续精进。

【对拆书法的理解】

你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多书基本上“白读”了?一年前、半年前、一月前甚至一周前读过的书,你还记得多少呢?你想不想读完一本书之后就像参加一场培训一样,印象深刻,而且还能用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如果想的话就来拆书吧,你想要的都有!
【去哪里呢?怎么拆呢?当然是来拆书帮,学习拆书法了。】拆书帮是基于拆书家的学习者社群,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拆书帮的创始人是赵周老师。
拆书法是让你读完书后能够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的好方法。
拆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特别适合成年人的学习方法论。
拆书的“拆”不是拆散的拆,是拆为己用,是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拆书法是由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两种,个人学习使用便签法,以阅读书中片段,书写便签,结合自身经验,内化和应用知识的方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拆书家用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效果上来说,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就由我来和大家一起拆解一下《如何高效学习》中的一个片段, “怎样用比喻学习”。这本书的作者斯科特·扬,用一年学完了MIT 4年的课程,而且GPA在A和A+之间。作者的方法到底怎么样,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验证一下。片段已经放到了屏幕上,给大家2分钟时间,请大家阅读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请大家在聊天区敲1。


片段来源:《如何高效学习》(电子书)


怎样用比喻学习?(第二部分 整体性学习技术 比喻)
怎样应用比喻法学习条件反射?比喻法的第一步是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能够模拟条件反射的东西,我个人生长在加拿大的冰天雪地里,所以想到的第一个比喻就是在雪地里行走。你第一次在雪地里行走时,因为雪地茫茫一片,走哪条路都有可能。但是几次行走以后,你会选择一开始走的路,因为开始的行走在雪地上形成了一条隐约可见的小路,走这条路显然比随便走更容易。
我将雪中走路与条件反射联系在一起,一开始,铃声可能或不引起狗分泌唾液(这代表一开始雪地茫茫一片,无路可寻)。但是在将铃声和食物关联在一起后,从铃声到食物的路就在雪地上(狗的大脑里)形成了,最终狗一听见铃声就分泌唾液,因为这条路已经很明显了。像许多比喻一样,这个比喻也不完美,但是它很有用。
可以按照下面三个简单步骤找出一个比喻。
(1)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在上面例子中就是经典条件反射。
(2)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要达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与其寻找一个完全符合的东西,不如稍作让步,找到十几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在上面的例子里我想到的是雪中行走。
(3)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例如,雪中行走是线性的痕迹,而脑神经却是错综复杂的网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家在聊天区都打出了1。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学习这个片段的。


[What]

首先呢, 我们得知道比喻是什么。这个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记忆信息的方法,就是比喻,就是把两个事物联系到一起,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促进理解和记忆。在使用比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过去的经验来比喻,比喻有多么完美不重要,通过比喻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是最重要的。


[Why]

为什么要使用比喻呢?因为使用比喻是把新知识和已有经验进行关联,让知识和自己发生关系,是对知识内化的过程,可以避免理解不透彻的情况。有了形象的、与自己相关的比喻,可以让我们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How]

如何用比喻呢?有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内容。确定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这些内容提炼精简为一句话或者几个关键字,便于抓住重点来理解和记忆;

第二,找到比喻。在生活经验中寻找与学习内容相似的东西,找不到完全符合的也没关系,多找几个部分符合的也可以。可以将一个知识点和我们的衣食住行联系起来,或者是和自己喜欢的一项运动联系起来。这是寻找比喻的一个好方法;

第三,修正比喻。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当中不恰当的地方,适当进行修正。如果把云比作棉花,恰当的地方是它们的形状和颜色相似,不恰当的地方是它们的大小和构成不同。


[where]

比喻法是将新知识和已有经验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它的适用的场合有2点:
1.对于相对复杂知识点的理解可以使用比喻法,加深理解;

2.比较随意的知识点的记忆,可以使用比喻法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便于记忆。


不适用比喻的场合也有2点:

1.易于理解的知识点,不必再用比喻法去理解;

2.规律性比较强的知识点的记忆,没有必要用比喻法去记。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使用比喻来学习的一个小故事:


[故事/经验]

上周三12月21日在办公室看完如何使用比喻学习之后,我就特别想用到39786国标的管理制度部分的记忆上。这个管理制度我之前看过,也背过,但就是记得不熟练,时间一长总会忘掉几个,而且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于是我开始整理每款制度的关键词,然后把最熟悉的用车场合和管理制度做比喻。


我是这样比喻的:

1.要有密码应用安全管理制度,就像我们有辆车;

2.建立密钥管理规则,密钥(英文是key,也有钥匙的意思)相当于车钥匙,车钥匙要重点管理;

3.制度中得建立操作规范,开车也有操作规范:点火、打转向灯、给油起步;

4.制度的执行过程得记录,和车上的行车记录仪功能一样;

5.制度要定期修订,车要定期保养维护;

6.要明确管理制度发布流程,4S店的保养流程一般会贴在墙上发布。
这样就根据用车保养的生活经验比喻管理制度的六个要点,只要想想车的事情,就不会忘掉制度。虽然制度定期修订和车辆定期保养的比喻牵强有点,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定期”,有助于记忆这条制度。24号周六在家回顾了一下,记住了。这两天办公室又回顾了一下,真的太开心了,以前记不住的东西,现在根本忘不掉。
[反思/复盘]

在学习39786标准的过程中,记住标准条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目标。我发现,这次使用比喻来记忆管理制度,效果完全超出预期。总共用了不到1小时时间,几天后回顾,也没有忘掉任何一条。记住的原因当然就是比喻法的功劳了。总结一下这次的学习,我觉得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比喻法记忆这种规律性不强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和生活经验联系到了一起,最后达到了想忘也忘不掉的神奇效果。

你是不是也有使用比喻学习的冲动了?或者是已经在使用比喻法尝试最近学过的一个知识点了?我和你一样,有了这次使用比喻学习的神奇经历,我想继续用这种方法把整个39786国标学习一遍。

为此,我制定了这么一个目标:


[目标]

2023年1月20日前使用比喻法,把39786中关于技术和管理部分全部梳理一遍,每个部分至少用三种比喻方式,学习结束后可以默写这些条款的关键点。
当然,仅有目标还是不够的,行动才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我的行动计划是:
[行动]

1.梳理39786各个部分条款,将这些条款提炼为简短的关键字;

2.使用比喻法将关键字和生活经验关联起来,至少用三种方式进行比喻;

3.将比喻写成文档记录下来;

4.找出比喻中不贴切的部分并修订;

5.从今天开始,每周一、三、五晚上8点在书房完成39786中的一部分,第二天下午下班的时候回顾复习。
[保障措施]

如果晚上没有完成的话,第二天早起利用早上时间完成。
[奖惩措施]

1月20日前可以完成的话就奖励自己吃一顿火锅,如果不能完成的话就处罚自己做一个月家务。
[反思复盘]

在1月20日对整个行动计划进行复盘,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的使用比喻来学习。

现在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我们学习了《如何高效学习》当中的“怎样用比喻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已有经验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期待大家能把这个方法用到今后学习中,让我们一起持续精进。

最后,谢谢大家参与我TF1-1拆书家晋级活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