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可复制的沟通力》 所属活动: 【郑州轩辕分舵】新年新会员集体练级1-1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长颈鹿沟通法

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李斐斐,“斐”与“飞”字同音。斐是有文采的意思,父母希望我拥有才华,展翅翱翔在文学的天空。

我是中学教师,冥想练习爱好者和两位孩子的妈妈,这三个角色都意味着我需要更多的能量去为学生、孩子赋能,这也是我加入拆书帮的初衷。人生的下半场,希望自己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

拆书法是一种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创始人是赵周老师。分为供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供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运用“便签学习法”,即阅读拆页后,写出I、A1、A2三个便签。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而不附会旧知;A1便签:描述相关经验,而不是泛泛而谈;A2:运用知识,规划目标和详细计划,而不是决心泛滥和感慨万千。写完以后,把A2便签贴在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落地执行下去。

组织学习依靠“RIA现场学习”,分为R(阅读拆页)I(讲解引导)A(拆为己用)三步。由拆书家找一本书,加工成拆书现场,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由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组成的社群,总部在北京市。世界及全国各地的拆书帮俱乐部又称为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组织,使命是培养更多的拆书家,通过陪伴赋能,帮助更多人升级和促进学习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可复制的沟通力》p578-589

为什么长颈鹿是很温和的动物,从来不伤人?这与它的这三个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心大,遇事不计较;反应慢,从不觉得什么事会对自己有伤害;再加上它站得高,看得远,不会对眼前的小事斤斤计较。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长颈鹿式沟通呢?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掌握了这几个方式,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就不会偏离主题,也不会忘记最初的目的。

长颈鹿式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观察,把你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准确地描述出来。也就是说,当我们听到什么或者看到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讲事实,而不是先表达观点。不带评判地去观察,应该讲事实,

接下来又该做什么呢?那就是要直接、清楚地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我觉得很难过”“我感到很失落”“我很担心”等等,这些都是你的切身感受和体会。相比批评和指责,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容易让人接受。

接下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我希望你多陪陪我。这样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然后你再提出一个可执行的请求——每周早回来两次,那么接下来的沟通就会变得很顺畅,而且会很有成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what:在沟通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客观事实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提出可执行的请求的沟通方法就是长颈鹿沟通。

why:长颈鹿沟通之所以不会让对方产生抵触心理,是因为做到了尊重对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目的性,如果忘记了沟通的目的,就会被情绪左右,沟通就不顺畅。只讲事实,而不评判不贴标签;说出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指责和抱怨;提出可执行、具体的可操作的请求,让对方明白具体要怎么做,对方就不会有太大压力和抵触心理。

how:首先,描述客观事实,不加入任何评判性的话语,用“我看到……”“我听到……”,切忌使用“你从来都不……”“你一直都是……”“你总是……”“你又……”等语言。

第二步: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会,也就是我感受到一种……的感觉”,只说自己的真实感受,千万不能说是对方把你怎么样了,更不能指责和抱怨对方。

第三步: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

最后,提出可执行的请求,注意是请求!而不是提要求。可以说“要不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怎么样能解决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发出强硬的命令,注意语气和态度。

where:个人认为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沟通,并且双方是有一定的利益关系或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如果关系没达到,提请求可能会有点突兀。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1-2分钟

昨天下午3:30的时候,我听到在上网课的女儿的老师说,直播结束了,让同学们去做些运动,放松一下。可是过了10几分钟,女儿依然抱着手机没有动静,我大声说“你在干啥呢?没听到老师说让放下手机去活动活动?你整天都抱着手机不放,眼睛都近视了还不知道爱护吗?”女儿听了,瞪了我一眼,悻悻的说“我没玩手机,就是看看老师发布作业没有!眼睛近视管你什么事?烦死了!”说完把手机往桌子上一扔,重重的关上门出去了。剩下我一个人气的够呛。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没有使用长颈鹿沟通法,我被情绪左右了大脑,一说话就给孩子贴上了标签,没有客观描述事实,没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更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请求,女儿感到没有被尊重,所以有抵触心理。

【具体应用】3分钟

接下来我的目标是:今天下午3:30分用长颈鹿沟通法跟女儿沟通,让女儿从明天上午开始,老师直播一结束,她就放下手机,去做运动。

我的行动计划是:

1.陈述客观事实(昨天下午我看到老师直播结束后你在看手机),并把冲好的马蹄丁奶茶递到女儿手里

2.表达自己的感受(妈妈感到很担心,担心你眼睛会更近视)

3.说出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我希望你能劳逸结合,爱护自己的眼睛)

4.提出可执行具体的请求(孩子,你直播结束后,可以跟妈妈一起去20分钟打羽毛

总结: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我们在沟通时,要时刻牢记沟通的目的,沟通时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当你只是描述客观事实,而不是贴标签;当你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控诉;当你说出自己内在的真实需求,而不是怨天尤人;当你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请求,而不是命令时,沟通的效果就会很不错了!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