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NO.69南宁清澄分舵线下【过级场】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赢得”合作

开场:

大家好,我是坛子,很高兴和大家进行今天的拆书分享。
为了大家能更沉浸式学习与分享,我们按照刚才两两分组。希望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分享后,对于如何赢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有新的收获。

【书籍介绍】
【F】这本《正面管教》作者是简·尼尔森(Jane Nelsen),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

【A】这本书以阿德勒人本心理学为基础,自1981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各个国家畅销,成为了父母、教育工作者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B 】读完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底层信息,帮助我们更好的让孩子获得人生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和善而坚定”的教养方法。你有没有遇到过纠正孩子的一些行为或给出一些建议,但却得不到孩子的认可,甚至遇到孩子激烈反抗的经历?这其中发生了什么,难道我吃过的盐不足以做孩子人生引导师么?如何让孩子更愿意听,更愿意合作,通过这个片段,可能会让你有些新的启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花一到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如果阅读完成,请举手示意我。

R:原文片段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完成了阅读。抓住这瞬间的印象,我们一起来分享片段中 “赢得”孩子合作的方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方法共四个步骤,它通过共情、理解、真实表达来教会孩子思考感受、保护自我、看到他人。从而赋予了孩子获得解决问题的人生技能。

【Why】
[这么做的好处]
用“赢得”孩子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孩子自我人格的独立。


[不这么做的坏处]
生活中若总想让孩子按照大人说的做,赢过孩子,那么容易剥夺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可能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

【How】(“理清师姐”)
1.理解——理解孩子的感受。(如:难过、懊恼、尴尬、恼怒……)
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核对孩子当下的感受。
句式:当……时候(具体行为),你感到……(情绪)。


2.同情——表达同情,可举类似经历联结。(同情感受并不意味着认同行为)
理解孩子感受,分享自己曾经的相似经历,和孩子建立联结。
句式:我特别理解你的心情+举例


3.真实——表达父母的真实感受。
此时需要父母与真实的自我感觉联结,表达出孩子的行为对父母的真实影响。
如:我看到你哭,特别担心。


4.解决——关注解决问题。
避开讲道理的坑,以当下孩子的视角,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句式:你愿意和我讨论下,怎么避免类似情况出现么?
孩子无想法时:我有些小建议,你愿意听听么?

[案例]
儿子哭哇哇地对我说,“爸爸是坏蛋,我都和他说10分钟关电脑,他不给,还打我屁股。”
妈妈:“嗯,当爸爸没有考虑你的意见,直接关机时,你感到很气恼。”(理解情绪)
儿子:“对,太让人生气了。也没有多提醒一遍。”
妈妈:“我很理解你的愤怒。小时候,我正画着画,被人强行制止的时候,我除了恼怒还会觉得大人特别不理解我。”(表达同情)
儿子:“对的,都是按照他们的想法,都不考虑下我的感受。”
妈妈:“嗯,我特别理解这种没被照顾到需求感受。看到你和爸爸争吵,我心里挺难受的。那你看能不能想个办法,避免以后和爸爸出现类似的冲突?”(关注解决问题)
儿子:我可以……

【预防异议】
这个方法和我们习惯发号施令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不一定说“懂了”就能立马学会解决一切不愉快的问题。孩子是否选择合作,需要大人的鼓励,需要我们一次次的刻意练习。


1.有人可能会说,我平时也让孩子找方法啊,但也没见什么成效啊?友善、关心和尊重是“赢得”孩子的根本。营造出相互尊重的氛围,感觉好,孩子才能做的好。


2.也有人可能会问,我给了孩子我的建议,但是他仍然顽固用他的方法,那怎么办啊?我们的经验仅仅是我们的经验,孩子需要不断试错,去完成自我的人生旅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1:
通过阅读拆页和我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了解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理解感受—表达同情-真实感受-关注解决问题
接下来,为了促使大家把赢得合作的方法更好的运用,请试想下,未来一个月里,你可能遇到身边的谁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或者不愉快的场景,如孩子与他人的冲突、同事与你的冲突等等。例如:孩子拖拉磨蹭的写作业的问题;或者早上孩子赖床问题;又或者爱人路怒症发作;朋友与他人矛盾……
请大家联系自身思考一下未来一个月内,可能会运用到的类似场景,然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场景的关键词,也可以写在书页上,每人1分钟时间,稍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场景的关键词。(小组分享)
好,时间到,刚刚大家分享得都很尽兴,下面邀请一位小伙伴给我们分享。(时间:1~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轩轩妈妈:PUA。我孩子常常被他的好朋友PUA,无论是孩子说什么、做什么,这个朋友都会说他一轮。我明确感觉到孩子已经受影响了。

拆书家提问设计2:
刚才大家写了未来某个场景的关键词,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遇到这个具体场景,你打算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四步骤,来赢得孩子或他人的合作呢?请大家想一想后,在小组里分享后,也可以简略写在练习框里。3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好的,时间差不多了。下面请一位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案例。(代表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轩轩妈妈:

1.理解感受:无论你做什么事情,你的朋友都会对你有各种意见,你感到很困扰和不安。

2.表达同情:如果我做什么事情,一直被别人拿出来说,我也会觉得不安和羞愧。妈妈小的时候,也曾经被朋友这样说过。

3.真实感受:看到你那么在意他的意见,妈妈心里会有点担忧。

4.关注解决问题:如果下次她再这么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呢?你愿意和我一起讨论么?

非常感谢轩轩妈妈的分享。

【结束语】

感觉好,才会做得好……生活中,冲突无处不在,想要帮助孩子把目光从糟糕的后果,跳到如何解决问题上。那么纠正前,需要赢得孩子的心。赢得孩子的心,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