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日照海曲线上练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规划日常惯例三步法

开场:

我们今天是线上分享,大家各自成组,稍后在屏幕中开麦集中讨论就好。

大家好,我是日照分舵的悦度。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1、主业:国有银行内勤主管,如果大家有关于银行业务以及理财等要咨询的我们可以交流;

2、副业:正面管教讲师,鼓励咨询师,组织过10多场线下的育儿读书会,在育儿方面有困惑的我们可以进行交流。

3、关注个人成长的晋级拆书家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在现场体验惯例表的制作流程,并能一起完成一张惯例表

技能点:FAB法进行图书介绍

F:特征

《正面管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家庭教育实用类书籍,作者是简 尼尔森。她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也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理念、方法和工具。

A:优势

家庭教育类的书籍这么多,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

(专家)首先,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20种语言畅销全球1000多万册。并且有非常成熟的正面管教讲师认证培训体系,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

(公众)其次呢,这本书豆瓣评分8.8分,被很多父母和老师们奉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个人)我特别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有方法、理念、工具。当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时,都可以在书中找到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B:好处

B1:学习和阅读正面管教这本书,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践行正面管教的理念,可以帮助你养育一个内心有力量,外在有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强,判断力强和有责任心的孩子

B2: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规划日常惯例三步法 ”,不仅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基础要点,并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信心,成为有能力的未来公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阅读原书拆页《正面管教》 P137

能避免晚上就寝争斗以及早上起床争斗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参与制作日常惯例表,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惯例表行事,而不是由你来告诉他们该做什么。可以先让孩子列出他们晚上就寝前应完成事项的清单。这个清单或许包括:收玩具、吃点心、洗澡、换睡衣、刷牙、为第二天早上选好衣服、晚间故事、拥抱。把这些内容抄到(如果孩子年龄足够大,就让他们自己抄)一张表上。孩子们会很喜欢自己做这些事的时候你替他们逐一拍照,以便他们把照片贴到表上每个项目的后面。然后,把这张表挂到孩子能看到的地方。让日常惯例表说了算。你不需要再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而应该问他们:“按你的惯例表,接下来该做什么?”通常,你不是必须要问。孩子会自己告诉你。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小伙伴基本上都看完了,接下来就由我先给大家分享下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

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再拖拉磨蹭,而是清晰明确的确定好自己要做的事,有条不紊的处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呢?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规划日常惯例的三步法就是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一个非常棒的工具。

【why】

生活中我们能够见到许多孩子拖拉磨蹭的现象。其中最令父母苦恼的就是写作业。许多孩子明知有作业要写,却还是要拖拖拉拉迟迟不肯开始,往往等到河东狮吼才肯扭扭捏捏的走到书桌前。

我家大宝刚上一年级,上一周周末。她在家写作业,周六她各种的玩各种的看课外书,唯独不肯写作业。到了周日开始写作业,可是因为作业太多,她写了一上午居然还有一大半。下午在写的过程中疲惫感和压力泛滥,看着没有写完的作业,又累又急的她竟哭了起来。“要是周六就开始写作业就好了。”

【How】细化步骤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该如何制定执行?

规划日常惯例三步法

1【明需求】选择孩子状态好的时候,描述孩子因为时间管理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邀约孩子共同制作惯例表。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需求制作。

2【制表格】将要做的事情逐一写出,对做每件事的时间进行评估,再重新排序进行调整,直至孩子认为合理。在制作表格的过程中不指责不评判。

2-1列事项

2-2估时间

2-3重排列

3【再调整】在试行过程中,遇到孩子完成的项目要及时给于鼓励,遇到孩子没有完成的项目,可以提醒孩子,“看看你的惯例表,接下来该做什么?”遇到试行过程中不合适的地方再做调整,“妈妈注意到你写完作业就看书,眼睛有些辛苦,要不要中间加一点休息时间呢?”

(举例子)

1【明需求】,你宝贝,我注意到你今天周日下午因为作业写了很久都没有写完而哭了,妈妈记得你当时说要是周六开始就开始写作业就好了。妈妈觉得看到你这样很心疼。要不,咱俩想个办法吧,看看怎么样既能及时完成作业,还能玩的开心,放松的休息,可以吗?在这里一定要注意要找孩子状态好的时候。

2【制表格】想想看,咱们周末两天都要做哪些事啊,做这些事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呀,咱们把它罗列出来,然后在按照合理的顺序写到表格中。

上周你做每件事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呢?

周六;看课外书3小时,打卡半小时,做游戏2小时,玩玩具1小时。

周日:写数学作业3小时,写语文作业3小时,打卡半小时,看课外书3小时。

那我们把这些调整一下形成表格,试行看看。

周六:上午打卡半小时;看课外书3小时;下午写数学作业3小时,做游戏2小时

周日:打卡半小时,看课外书3小时,下午写语文作业3小时,玩玩具1小时。

3【再调整】”妈妈注意到好像写作业的放在下午你就有些困了,咱们把它调整到上午试试看吧。”

【where】

最开始使用“日常惯例表”,可以从陪孩子为自己制定洗刷计划开始,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可以使用到日常惯例、周末的计划,甚至假期计划等都是可以的。

当然成年人平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规划生活,将成人的惯例表贴在孩子的旁边,不仅可以起到陪伴的作用,更可以让孩子看到我们对时间的规划,起到榜样作用。

(预防异议)

大家也许会说,我家试过日程表啊,没用啊。

那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表格必须是孩子制定的,并且在制定的过程中父母不评判,更不要强制孩子。

其次这个表格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及时鼓励孩子,看到孩子有完成项就及时给于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孩子遗忘时,给予提醒,不要觉得孩子既然制定了就要做到百分百执行。

并且在尝试失败之后,要分析原因。陪孩子一起分析清单的顺序、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在整个表格制作适用调整的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因为我们要的不是服从我们命令的玩偶,而是一个内心有力量,外在有能力,能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对自己的生活有安排的具有社会力量的孩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们利用刚刚学习的规划日常惯例的三步法,进行演练

现在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晚上九点半了,家里4岁的娃还在磨蹭着不肯洗刷上床睡觉,而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她一直在玩玩具,吃水果,拉着找家里人做游戏。等到洗漱结束,睡觉都超过11点了,第二天早上还要去幼儿园,免不了会因为睡不醒还要哭闹一番。

小组内讨论准备过程:

一、一个人扮演妈妈,一个人扮演孩子。

二、妈妈和孩子利用”规划日常惯例三步法“如何对话

注意,因为我们的目的是练习“规划日常惯例三步法”,不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请“妈妈”和“孩子的扮演者,都要注意。

好,现在开始。时间5分钟。5分钟之后,我会邀请一个小组进行情景演练。

技能点:总时长没有少于 20 分钟,没有超过 25 分钟。【解决方案展示】

学习者的分享

妈妈(芳):妈妈看到你每天早上不能早起去幼儿园,我们总是闹得很不愉快,我们商量下怎么可以晚上早睡,早上早点起。从放学到睡觉你想做什么?

孩子(严):我很累我想先吃饭,吃完饭我要帮你收拾桌子。

妈妈:谢谢宝宝,然后你想做什么?

孩子:我想吃水果。

妈妈:晚上吃水果太凉,改成喝奶好吗?

孩子:好的。

妈妈:那妈妈跟你重复下你刚才说的这些事:

1吃晚饭

2收拾桌子

3妈妈陪宝宝玩

4一起洗脚

5上床读书睡觉。

好的,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日常惯例表咱们试试看。

孩子:好的妈妈。

感谢咱们的妈妈和孩子把我们的日常惯例3步法运用的非常到位哈。给你们点个赞。

【结束】

建议大家回去尝试学以致用,使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明需求,制表格,再调整三个步骤,和孩子共同制作一张切实可行的日常惯例表。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有收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