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深度影响》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201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共情式沟通

开场:

开始之前我们先分个组吧, 这三位一组,这边四位一组。

自我介绍:

哈喽,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小小白戈戈慈,期待有天可以破茧成蝶,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 也是一名会计师和税务师,税务问题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不少的明星和主播都踩过坑,所以学好税务筹划走遍天下也不怕;同时我也是一名中医文化爱好者,比如针灸、艾炙、穴位按摩推拿。

图书介绍

我今天要拆解的书籍为《深度影响》,P37,共情式沟通。这本书的作者是崔璀,她是女性成长平台Momself创始人,致力于为1亿女性提供终身成长的解决方案。在这本书里,崔璀用案例拆解讲述了20种明确的可操作可验证的获得影响力的方法,看完书你会发现,不必依附任何权威,就凭你自己,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影响力。

下面我们花1分钟的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知道了共情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共情,是因为被非合作思维阻挡了。这时,我们就需要启动合作思维。

怎么做呢?

最好的方法是把抽象的思维落实到更具体的动作上:

第一步叫作“停一停,放一放”

任何时候,当你需要共情却感觉不到共情时,请按下心里的“暂停键”。

比如,在商场里,你不想给孩子买玩具,孩子大哭大闹,这时真的太难共情了。“我的脸都被丢光了!这孩子太没教养了,都怪姥姥平时太惯他,也怪我自己总是忙着工作…现在可好,你看这熊孩子!”当这一堆念头涌现出来的时候,你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压制孩子哭闹的情绪,赶紧拉他回家。

比如,在职场上,你的合作伙伴三番两次给你的方案提意见,眼看着时间紧、任务重,你心里的焦虑已经快爆棚了,这时候谈共情?根本不可能!

实际上,这恰恰是发挥共情最好的时候。云淡风轻时的共情,是锦上添花;危急时刻下的共情,才是雪中送炭。

这个时候,你更需要在心里按下“暂停键”,停一停,把这些习惯性冒出来的念头放一放。把自已的目标放一放。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心里和脑袋里空出一些空间,才有可能把目光转向对方。

停一停,把自己的需求放一放,不要把自己的需要看成唯一的中心,这样你才能看到别人的需要。这是共情的开始。

之后,我们进人第二个动作,叫作“拿起来”

这个动作也很重要—你拿起的是对方的需求:

“孩子在想什么?他这样难过,哭得一身是汗,哎,他真的好难过!”

“我的合作伙伴,他提意见的语调都变了,他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远超过任何其他人。你看他,急得语无伦次,原来他是想把这个方案做到完美啊!”

产生这些想法的时候,表明你已经开始“进入”对方的感受了。“拿起来”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你可以把它“说出来”。别小看说“出来”这简单的三个字,它背后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作“言语化”,意思是所有的感受一开始都只是一个人身体主观的体验,是无法直接用理性、用大脑皮层加工的,也无法被表现出来---直到你为它赋予语上的符号,可以直接说出“我的感觉是什么”,这时你才可以思考、讨论交流。这是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情感加工机制,是一种处理感受的方式。

当共情发生时,当你进人对方的感受时,你可以帮对方说出他感受。

“买不到玩具,你好难过是不是?”

“方案总是不能让你满意,你也很着急,压力很大吧?”

这一刻,是人和人之间开始产生联结的时刻。你一定经历过这种时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语:好,大家好都看完了,那现在就由我来分享一下今天的片段;

【where】

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经常想要迫切的解决当下的问题,而对方始终与你背道而驰,你也完全无法理解对方为何要这样?

比如,在商场里,你不想给孩子买玩具,孩子大哭大闹。“我的脸都被丢光了!这孩子太没教养了,都怪姥姥平时太惯他,也怪我自己总是忙着工作…现在可好,你看这熊孩子!”当这一堆念头涌现出来的时候,你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压制孩子哭闹的情绪,赶紧拉他回家。

【what】

这时,需要启动我们的合作思维,共情对方,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能迎刃而解了。那何为“共情”? “共情”这个词在当今社会非常的热门,最早提出“共情”这个概念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奥多尔*李普斯,是他在看杂技表演时受到的启发,形容为“感觉进去了”,是指跳出自我,站在他人的立场,进入了别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了别人的喜怒哀乐,对方的情绪就像是实实在在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就是你,我眼睛看到的就是你,你的情绪就是我的情绪,把情感深处连通起来。

过渡语:那我们怎么样做才可以达到共情呢:

【how】

第一步:停一停,放一放

这个时候,非常的有必要在你心里按下“暂停键”,停下来,把“你”放下,跳出自我的需求,站在对方的立场,假设你就对方,此时,共情就开始了;

第二步:拿起来;拿起对方的需求并说出来:

孩子在想什么?他这样难过,哭得一身是汗,哎,他真的好难过!

“买不到玩具,你好难过是不是?”

这一刻,人和人之间开始产生联结,同时也就打开了合作沟通的通道

【案例分享】

过渡语:下面分享一个我最近实际应用的例子:

最近我的小孩每天放学回家总是摆着一副臭脸,进门也不叫人,甚至爷爷奶奶叫他,也只是很不情愿的用鼻音象征性的"嗯"一下。作为老母亲的我也只能压制着心中的怒火批评他,“怎么这么没礼貌的,回家进门不叫人也就算了,还问也不应不答”,结果越是急燥的批评,人家越是“沉默是金”。刚好这几天学习了共情,在昨天放学后小孩回来依旧是一副臭脸,正当我急得无计可施,准备“狮子吼”时,迅速的给自己按下了“暂停键”,暂停后在想这娃估计是累了吧,于是问他:“弟弟,怎么不开心的?是不是被老师批评了,还是篮球训练太辛苦了”,“我脚痛”“脚痛的?给你揉揉”,僵局一下就打开了,后来经过交流知道他是训篮球练太辛苦了,而且做作业的时间减少了,也担心作业做不完,交流完后虽然训练还是会辛苦,作业还是得做,但他明显心情好很多,晚饭期间还有声有色的说了很多在训练时的发生的事情。

此时我们的联结已经形成,合作沟通的通道搭好了,我就跟他说,放学回到家不能黑着个臭脸的,进门要叫人打招呼,别人叫你也不答就更加不对,他听到后也很乐意的点头接受。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处于要迫切解决当下的问题时,而对方又总是不配合,可以先按下暂停键,把问题放下,然后把对方拿起来,并把对方的需求说出来,或许这样就可以进行沟通合作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好,那现在请各位回想一下自己过往的经历,有没有遇到过你很着急的想要解决问题,而对方又不配合你,又或者TA配合了,却总是达不到你的预期?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3分钟后在小组内选一位代表来分享。

学习者歌纳海案例分享:

亲子问题:小孩跟其他的小朋友关系很好,知道东西应该去分享,但他的玩具不给其他小朋友玩,送出去的东西一定要回来,分不清你我,不愿意还其他小朋友的玩具。

过渡语:谢谢这位小伙伴如此精彩的分享。

A2:

现在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写出你在未来如果碰到这种情景时是如何实践今天学到的方法:“暂停”、“拿起来并说出来”,要有具体的做法和具体的行动方案,明确的时间,要有可衡量和可观测的结果。

学习者梅梅的A2便签收集:

目标:练就当遇到情绪冲突时能顺利解决问题;计划:在遇到问题冲突时,第一步:暂停;第二步:拿起来,说出来。

学习者歌纳海的A2便签收集:

目标:解决孩子与小伙伴争玩具的情绪冲突;行动计划:1、先放下自己的着急和情绪;2、与孩子讨论是否很喜欢这个玩具,讨厌解决方案。

由于时间问题就不请大家分享了。

好的,各位小伙伴们,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今天所了解的“暂停”“拿起来并说出来”能解大家的燃眉之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