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学习的格局》 所属活动: 潍坊云门筹备分舵活动十五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激发孩子热情变被动为主动

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解为自己的能力。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今天的2-4的过级。首先,还是要感谢我们拆书分舵提供的这次过级机会,特别的感谢我们充满友爱的各位分舵伙伴们。

开场:

【自我介绍】

我是崔丽霞,然后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的国家心理咨询师;第二个学习爱好者。第三个认知提升者,正走在成为二级拆书家的路上。

【分组】

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们还是先进行分组,按照腾讯会议的特点,我们随机分为两组。到时大家根据腾讯会议提示选择即可。
环节1:图书介绍(2分钟)
今天我拆解的书籍是《学习的格局》。
【总学习目标】:
希望在跟随我一起完成今天两个片段的RIA线上学习之后,我们学会运用提高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家长能够提前谋划,做好体验,找到理想目标,增强认知驱动,把孩子内心的那团火烧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做到,不否定,不给标准答案,做好引导思考和倾听,从而促成孩子自主学习的目的,达成想法和行动的统一。

在阅读前,我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F 特征】
《学习的格局》这本书的作者是黄静洁,她是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实践导师”。她也是“中国母婴健康成长万里行”特邀专家和公益讲师,成功帮助30000+父母解决养育困惑。《学习的格局》是一本为父母和孩子而写的“优等生”养育指南。本书融合了65个世界前沿的学习理论,提供了208个高效实 用的学习方法,分享了89个翔实生动的案例故事,帮助父母刷新认知,改变错误观念,养育主动、有效、快乐学习的孩子,提出为世界养育孩子的父母新格局。

【A 优势】
这本书的优势,它在豆瓣的评分是8.5分,微信读书的推荐值是94.6%,这都算是比较高的分数了,与同类书籍相比的话,这本书其实并不是在教我们从0到1培养孩子,基础性的引导孩子的方法,而是从 3 到 8 的“优等生”修炼手册,中西合璧,用自主学习,成就孩子的终生学习格局,这不仅是一本讲解学习理念与方法的书,更是一本打开孩子学习与人生格局的书。
【B 利益】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那种靠“低水平重复”的传统学习认知,引导父母走出固有的学习误区,助力孩子成为自主学习的“优等生”,最终成长为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优质人才。今天有两个拆页,两者呈递进关系。第一部分为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到大家一个提升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第二部分是从在此基础上如何改变被动学习的两个方法。学会使用引导,提高孩子思维能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拆页的学习。
【学习目标】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这个拆页的学习目标就是在跟随我完成我的拆解以后,我们在以后现实生活中,能够使用这样一个方法,做好引导不断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
【R:阅读原文】
学习热情指数:有效提升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回想起7年前,大儿子考上美国首屈一指的寄宿高中时,我首先在他的学习热情指数上下功夫。
在大儿子申请高中的前两年我都鼓励他报名参加3~4周的寄宿夏令营,让他体验自己独立探索学习的乐趣。两年后,他主动提出要去上寄宿高中,于是我带着他走访了很多学校,他认定其中一所就是他的梦想学校。为了进入这所自己心仪的学校,他积极备考美国中学入学考试(SSAT,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结果取得了满分(perfect score)。

这里我所做的就是用两个暑假的夏令营先为大儿子的兴趣和梦想“煽风点火”,接下来再为助他起跑“点火加油”,让他心中那个“认知内驱力”的引擎快速转动起来,于是大儿子学习的热情指数迅速提升,在短期内自觉自愿地把学习的“硬指标”拼了上去。

请田妮帮我们朗读一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感谢田妮!我们看或者是听完了这个片段,下面我们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片段。

【What】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一种激发孩子热情指数的有效方法。
【意译案例】

首先呢,按照我们的拆页里面的故事,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案例,是关于我自己孩子选择学校的一个故事。

那是孩子小升初的选择上,为了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试着让孩子从四年级开始暑假进行为期2-3周的军训夏令营的学习,通过三年的锻炼在小升初的学习选择上,孩子觉得上寄宿的初中,虽然觉得他还小,但觉得他很坚决,我们也就没有再坚持,考虑就是寄宿也不能出去太远,于是就在潍坊的各个初中学校打听,考察,最终孩子选择了两所初中私立学校,但这两所私立学校学费贵,作为工薪阶层的我们觉得负担重,不如公立学校省钱,但同时也打探到这两所学习成绩好的话,孩子可以免三年的初中学费,看我们现在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试一试,在我不断地打气鼓劲的过程中,孩子也认为自己一定可以考上,我把他的油加的满满的,剩下的就是他自己一鼓作气,做好学业练习,最后拿到名额,就是顺利成章,水到渠成地事了。
整个这个过程,我所做的也是利用暑期夏令营让孩子对住宿学校有了了解煽风点火,在关键时刻火上浇油,让他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那个心中的梦想之火烧的旺旺的,他的热情全面激发,剩下的就是他自己自觉地把硬指标拿下。
听完了我讲的我自己的这个故事,那么再来看看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个方法。

【Why】(1.5分钟)
【不这么做的坏处】
通常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热情的问题上,我们所做的不是在火上浇油,而是在火上泼了冷水,认为孩子做不到,或者认为自己的认知高过孩子,从而把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消灭在萌芽中。
如果我们没有有效激发孩子的热情,孩子的学习过程只是在被动地学习,没有发挥内在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就没有高效的学习效率,就会使孩子在低水平的重复圈中恶性循环,无法达到自己想要地高度,自己的自信心也会慢慢收到打击,从而使自己不愿做,或者被动做,无法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反例】
还是我与孩子之间的事情。就是孩子学习乐器的事情。为了让孩子提升音乐素养,让孩子去学一门乐器,经过几次的琴行的试学试练,最终孩子选择了小提琴作为他学习的乐器。在学习的过程中,刚开始孩子还是很有兴趣的,但练着练着就开始枯燥起来,作为母亲的我,刚开始比较简单时还和孩子一起学,后来越来越难,我就已经放弃了,没有再跟着学习。随着难度的加大,孩子想放弃,我也没有更好地方法,就说最起码要考完级吧,就这样,我们为了考级而拉小提琴,孩子过完级后就再也没有动过小提琴。

【how】
那来看如何提高孩子学习的热情指数呢,需要具体怎么做呢?一共细分为四步。
1、 提前谋划。也就是家长有了一个想法时,要提前做好功课找到一个切入点,引导孩子能够自己意识到。
2、 收集信息。激发出了孩子的热情,孩子的想法出现时,和孩子一起搜集有关信息。
3、明确目标。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让孩子做出一个最好的选择。
4、陪伴赋能。在整个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及时陪伴,孩子的热情有了,但当中的困难也要有预期,在孩子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使热情持续下去。

【反例变正例】
还是用刚才我讲的事例,学习了这个方法以后再来看孩子学乐器的故事情。
做到提前谋划。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在上小学前,不断地多让他听古典音乐进行音乐的熏陶,上小学时,带他去听音乐会等,种下音乐的种子让孩子对古典音乐更有感觉。
不断收集信息。当孩子对古典音乐表现出浓厚的信息后,家长多收集信息,让他了解著名音乐人的信息,音乐带来的好处,同时收集几种合适的乐器信息,跟孩子分享,还有多了解一下音乐培训机构,让孩子有了相对的选择性。
确定学习目标。在多次的探索中,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乐器,同时确定我们学习的目标,比如在五年级把小提琴十级过完。同时能够在家庭庆祝会等时刻,孩子能够表演。
不断陪伴赋能。学习一旦深入进去,会有枯燥的重复,那么作为家长的我,要不断地打气,鼓劲,帮他一起度过枯燥期,最终让他对拉小提琴的热情不断持续下去,最终达到目标。
【where】(约1分钟)
这个方法适用于孩子有一个切实的好的想法时,我们家长做好推波助澜,强化引导,使孩子自主学习的热情成指数型提升。也可以延伸适用于团队共同目标地实现过程中。
不适用于孩子没有热情时,我们家长硬让他做时。

【预防异议】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有些时候,不是我们引导就能能解决的,有时孩子根本不向我想引导的方向去走怎么办。

这个确实是,很多情况下,孩子并不是总是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做,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只是一个陪跑的人。我们需要做的使点燃他的热情,发现他的热爱,顺势引导,而不是硬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来,这样就和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目标,背道而驰了。我们需要做的是点燃他的热情,并不断地陪伴赋能下去,直到达到目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象问题】

经过上面的讲解,大家对提升孩子学习热情的这个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想一想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你小时候是不是问过父母问题,可父母当时并没有搭理你,你以后就再也没有问过他们。或者你想让孩子爱上运动,你是如何去做的等等。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类似的一个经历。

现在我们是 6 个人,按照腾讯会议进行分组三人一组,稍微思考一下,想一分钟时间,如果觉得自己想的想好了的话,打个一。

好的,时间到,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请田妮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田妮:我分享一下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事情。我是一名幼儿工作者,我发现为了让孩子上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幼儿园,家长通常会收集附近的幼儿园的有关信息,再选定一所目标幼儿园,或者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提前谋划,举家搬迁。再一个就是搜集周围信息,让孩子去试学,然后问孩子喜欢的幼儿园是哪一所,再结合自己搜集的信息,确定好一所心仪的幼儿园,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直陪伴左右,找到一所适合的幼儿园。

拆书家提问涉及:

经过我们的学习,我们对于如何提升孩子学习的热情指数的方法有所了解了,我们学习了这个方法,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大家会怎么样把我们想要引导孩子热情的问题解决好呢。

我们还是在主会场上,不分组了,我们大家都思考一下,要用上我们激发学习热情的四步法,就是提前谋划、收集信息、明确目标、陪伴赋能。1分钟后请一个小伙伴做一下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田妮:我想起原先我和孩子的一些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原先老认为我选的就是好的,老是我选择好了就让孩子做。没有真正听孩子的想法。例如孩子学美术的这件事。我如果想让孩子对美术感兴趣。首先我要给孩子埋下学美术的种子,多带她去看画展,她自己无论画什么都尽量不要阻止,提高她对美术艺术的感觉。

其次,我看到孩子有了兴趣后,在她年龄适合的时候,收集更多的信息,给她提供参考。

另外,当孩子确定好学习目标后,及时鼓励,反馈,和老师多交流,不断提高孩子的绘画技能。

另外,在全过程中,要做好陪伴赋能,例如她情绪不好时,鼓励她坚持,遇到不会画或者画的不好时,鼓励她多画几次,把她学习的热情持续点燃,那么孩子现在的话,应该美术造诣也很高了。

刚才田妮分享非常到位,符合我们学习的这个拆页的步骤和方法,为她点赞,看到大家也基本掌握了这个方法的运用。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过渡:那么我们想一下,我们学到了提高孩子热情指数的方法,就一定能够使孩子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吗?答案当然不是,这就需要更加精进,用更有效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更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被动学习状况。
【学习目标】
这第二部分的拆页就是交给我们如何有效改变孩子的被动学习状况的方法。
这个拆页与前一个拆页是一个逐步深入的关系。孩子的热情被点燃了,如何让他能够持续主动学习下去呢,是在跟随我的拆书环节进行下来以后,大家在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我们就可用运用这个方法灵活的使用面对问题给出理由,得出推论的方法,引导孩子主动思考,改变孩子的被动学习状况。

我这个拆页刚才讲了还是来源于《学习的格局》这本书,书籍已在前面介绍过,我就不再重复介绍了。现在开始阅读我们的拆页,请一位小伙伴朗读一下。请刘益杰现场帮我朗读一下吧。

【R:阅读原文】

如何有效改变孩子的被动学习状况?
经验二:当孩子有不同意见时,让他说出自己的理由。
你可能会说:“难道孩子不对,我也不能说吗?”其实在这里、“说”不是关键,“怎么说”才是关键。当我们在跟孩子沟通时,尽量不要使用“不对”“不允许”这种直接否定的语言,可以改成“宝贝,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还记得我在前面介绍过的用高阶问题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吗?改用“为什么”的问句,就是在引导孩子关注问题的内在关系。
比如,我的小儿子告诉我,他今天要晚睡。我不会直接呵斥或强迫他。却让他列出晚睡的三个理由,结果三个理由都很好,我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反驳他的地方。于是,我又让他列出第二天上午要做的三件事,结果他发现自己明天早上要和同学们会合,赶到游泳馆去上游泳课。这时,我不需要再说什么,他已经看明白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了。并且,这个答案不是我强塞给他的,而是他自己通过推理发现的。
因此,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父母平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语言和情绪。不包办孩子的思考,不逼着孩子盲从父母的意志。当孩子提出不同观点时,别着急否定他,而是让他说出来,然后引导他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学习的格局》P157-158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谢谢 刘益杰的朗读!现在我们看或者听完了这个片段,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
【what】
这个片段讲的是,如何使用两步法引导孩子思考,找出理由,并做出判断,使孩子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why】
为什么要用这两个步骤进行引导呢?
【不这么做的坏处】
因为通常我们在激发了孩子的热情和兴趣后,急于给孩子最好的,往往会代替孩子做一些事情,认为孩子还小,想法不成熟,而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没有给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反正自己的想法也不重要,就会放弃主动去思考和辨别,乐于被动接受安排,将会对孩子的成长和思维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这么做的好处】
如果采用这个方法,多听孩子的意见,让他自己面对问题,家长不给答案,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孩子说出他的理由,多和他讨论这个问题的处理和可能的结果,让孩子来进行选择和判断,那么孩子的思考力将会显著增强,遇到问题他也会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
【how细化步骤】
为了避免孩子的被动学习的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来把学习由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进一步细化可以它分成两步。

第一步面对问题说出理由。对孩子提出的不同意见,我们家长不否定,就是把该孩子做的事,交还给孩子。比如孩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异议时,家长说这个想法很好,你是怎么想的等等,引导他说出理由,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从他的思路出发引导。
第二步推出结论。就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再引导他,孩子自己得出答案。如何和孩子交流是关键。多用几个“为什么”了解孩子的想法,让他自己反复论证推出答案,这样经过他自己思考而得出的推论,他会自觉地去执行。
【常见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方法是很好,但是有时孩子的想法太幼稚了,还不如家长直接判断呢,如果把自主权交给孩子,他一定会弄得乱七八糟。
【异议讲解】
确实是这样的,由于孩子的心智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看待问题可能更加的片面和不客观,那么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应该更有有针对性的引导,引导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为他踏入社会打好思维基础。你是想要一个人云亦云的听话的乖孩子,还是想要一个勇于质疑,敢于发声的有判断有主见有知识的孩子呢?答案不言自明。如果孩子能够发表观点并找到合理的支撑点,甚至能把他的歪理说的我们无言辩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他的拍手叫好。因为他用思考和智慧赢得了我们。
【where】
这个方法非常适用于亲子之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

不适用于亲子关系紧张,孩子不乐意和你交流时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涉及:

通过前面的讲解,我们对有效改变孩子的被动学习有了了解,就是面对问题说出理由,推出结论。

【具体场景】

根据我们刚学习到内容,现在我邀请大家一起做一个演练,演练的场景如下:

1.人物:正在上高一的学生小都、一心照顾孩子,给孩子提供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的小都妈妈。

2.场景:因高一上学期期末后,学校要进行选课走班,在这种情况下,小都和妈妈在选课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两者在物理和化学的选课没有争议,在第三门是选生物还是历史上有了争议。具体的分歧如下:

(1)小都:认为自己选历史也很不错,近期学习考试他没怎么学历史,但历史的考试成绩也很不错,同时学校组织的学业能力测试中,他对历史的测评分数也比较高,他认为自己学历史有优势。

(2)妈妈:妈妈认为历史的文科思维太强,这几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再说他的学业测评中,生物的测评分也和历史旗鼓相当,妈妈认为他选生物比较恰当,因为这件事,妈妈让小都自己思考选课的问题,同时针对分歧,让小都说出来他的理由,同时两人进行了探讨。

【小组讨论】

【清晰指令】

现在,请就近的小伙伴每两人一组,进行讨论演练。一人扮演学生小都,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并在妈妈的不断引导下进行思考, 另外一人扮演小都的妈妈,用我们刚才拆页中学到的步骤,即让孩子面对问题说出理由,推出结论,正确引导孩子做出准确的判断。

最后提醒一下,我们这个角色扮演的目的是进行我们的情景演示,如果能解决母子俩的问题挺好,但本质上我们还是要演练我们的两步法,就是面对问题说出理由,推出结论。小都的选课问题是我们的一个载体,我们是通过角色扮演来操练我们的学习。

请大家对角色任选其一,先在组里讨论演练,时间是5分钟。之后,我们将请一组小伙伴来分享,分享时间是3分钟。请大家开始。

学习者案例记录:

请范范和刘益杰做一下情景演练。范范扮演小都妈妈,刘益杰扮演小都

范范:姑娘,今天回来了在学习开心吗?

刘益杰:是的,很开心。

范范:那就太棒了,我在群里看到你们老师发的信息说,期末考试要开始选课了,你是怎么想的。

刘益杰:是的,老师也和我们说了,物理化学呢,我觉得我肯定得选,因为现在咱山东的专业选课上,是有这个要求的,我也学的不错。另外一科我想选历史,因为这几次考试,我的历史没怎么学,但考的也不错,我也觉得历史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范范:姑娘,你太棒了,从你说的这些,看出来,你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如果是妈妈选,妈妈也会选物理化学,不过我记得你小时候说过自己想当昆虫学家的,你觉得这样的话选历史好吗?

刘益杰:妈妈还记得我小时候的梦想,真是好妈妈,如果想当一个生物学家的话,那这个肯定是要选生物的,可是小时候的梦想,不一定长大后还是那个梦想,是会变的,我觉得我还是想学历史。

范范:看来我的姑娘是长大了,也自己的想法,妈妈感到很高兴,那我们就

先过好这个周末,你也再考虑考虑,如果周末回校时,你还是这个决定,爸爸妈妈一定支持你。

刘益杰:谢谢妈妈,我也会再好好地思考一下的。

【回应反馈】

非常感谢二位的分享。分析演练的很到位,特别使妈妈的引导方式,在循序渐进地过程中,让孩子自觉地思考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非常棒。在这里,我要再次提醒一下,我们在整个交流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情绪,怎么说非常关键,多问孩子为什么。

通过刚才的案例表演,我想请问一下二位,通过这样的引导思考改变孩子被动学习状况的方式之后,能不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面临的问题,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范范:确实是这样,当我们问孩子的时候,他的回答有时是超过我们的想象的,非常有条理和思考性。

刘益杰:我也是这么感觉的,孩子的思考力有时远远超过我们的。

拆书家提问涉及:

确实是这样,那我们再来继续往下进行我们的下一个环节。

【分步催化】

还是说刚才通过我们的拆页的学习和角色的扮演,其实大家都已经都了解了,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改变孩子被动学习状况的方法。现在请大家来想一想,就是在未来一段时间,比如:孩子画画,不按老师的要求画,想画啥就画啥。或者你让孩子早睡觉,明天早起去上课,可他就是不早睡。试想一下,未来你与孩子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或者你可能会遇到身边的人给你讲这样的事,可能用到我们这个方法,去给他的完成提供一个保障。

请大家大胆思考和想象,把自己思考出来的场景加工成一个案例,在小组里跟小伙伴们讨论。注意:我们只分享场景,还不使用两步法解决。时间为5分钟,之后我会邀请小伙伴来分享。

请刘益杰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刘益杰:当前孩子在家里上网课,他不进直播,而是每次都看录播课,孩子认为看录播课可以节约时间的同时,也能把学习学好,比直播效率高。但是妈妈认为,直播课的效果更好一点,因为这件事两人产生了分歧。

你的例子非常贴合实际。对我们一起学习这个拆页非常有帮助!

【催化应用2】

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

我想再次邀请大家,结合今天所学习的改变孩子被动学习状况,即面对问题说出理由,推出结论,应用到你刚才加工的场景,实现助力思考变被动为主动的目标。给大家3分钟时间继续小组讨论,之后我再邀请一个小伙伴分享一下。

请田妮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田妮分享:

我姑娘这个周末,想去图书馆。我跟她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最好别出去。

我问她你为什么去图书馆。

孩子说她在家里一会吃这个,一会干点那个,安不下心来,还是去图书馆比较安心。效率高。

我说:现在这么严重的疫情,那么危险,难道不关心自己的健康了吗。

孩子说:她会全程带好口罩,注意消毒。

我说:图书馆可能人太多太杂。

孩子说:图书馆人也不会太多,如果人太多,她会找一个人的角落,不会离其他人太近。

我说:我还是不放心,得了新冠的话,不就更影响学习了吗?

孩子说:我们同学也有得过的,现在的新冠没有那么强的威力了,就算得了新冠,也就像感冒,几天就好了,没有那么严重。再说国家也放开了,说明他的严重性也不强。

我说:我还是比较担心,孩子说,你放心吧,我会注意安全的。

最终孩子说服了我,她决定自己去图书馆,也一定会注意个人健康安全的。

【回应反馈】

非常感谢分享。看来你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相信各位小伙伴也已经掌握。最后再提醒大家的一点是:父母要管好自己的语言和情绪,不包办,不施压,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这样孩子通过不断地思考,推理,再思考,最终会得出结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去实施。

我们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不再做其他的分享了,这样到这里,其实我的拆书活动就基本上结束了。

强有力的结语

最后,我们再来重复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最核心的就是利用提前谋划、收集信息、明确目标、陪伴赋能四步法激发孩子热情,进一步利用让孩子面对问题说出理由,推出结论两步法引导孩子思考,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希望今天拆解的方法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陪伴聆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