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嗨,大家好,我是许程锦。许诺的许,前程似锦的程锦。我的名字出自一个成语:前程似锦。“前程似锦”寓意前程像锦绣那样,形容前途十分美好,这个美好的词包涵着家人对我的期待,大家也可以亲切的称呼我:程子。
我的三个标签是:
1、教育工作者
2、自媒体创业人
3、终身学习者
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职于一所教育集团,下属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三所幼儿园,一所集训升学中心,在这里,我很荣幸遇见我们的执行总裁、校长、终身成长者怡君女士,她带领着我走上了终身学习的道路,也是她向我推荐了拆书帮,让我有机会认识、了解、加入拆书帮。
此外,我还有一个身份——自媒体创业人。今年8月,我开始在新媒体领域试水,写文投稿、做公众号(倾程读书)、做小红书博主、知乎专栏作家…,学习我一直在路上。
很荣幸我能进入教育行业,很庆幸我及早地走上了终身学习之路,终身学习,不断精进,期待我们之间有更美好的连接。
【拆书帮介绍】2分钟
首先,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在“拆书”的过程中,要用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场景。
“拆书法”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即: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一种是:组织学习的拆书法。即: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了解万拆书法之后,大家一定很好奇“拆书帮”是一个什么组织,下面我给大家做详细的分享。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青年自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共同成长,这是拆书帮的价值观,也是我们所有拆书家成长的座右铭,未来,让我们一起更美好。
选择书籍:《认知觉醒》作者:周岭
主题:如何深度学习
页码:P99-100
如何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这样的学习必然要放弃快学、多学带来的安全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面临更难的处境,甚至还会“备受煎熬”。但请一定相信: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让你觉得舒服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而一开始你认为难受和困难的事才能让你真正产生收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逐步改进。
一是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读经典、读原著,甚至读学术论文。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其价值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我们要放弃那些“几分钟读完……”“每天一本……”“十堂……课”的干货幻想,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带来一些启示,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亲自钻研虽然更艰辛,但能感受到深度理解产生的真正快感,这比吸收浅薄的二手知识不知道要舒服多少倍。读书这件事最好不要请人代劳,从长远看,终归是要自己获得挖矿的能力的。
二是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经历、学识、立场,去解释、去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因为简单的知识陈述无法达到深度缝接的效果,只有做到知识转换才能用旧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深度缝接,所以在重构时,我们可以只取最触动自己的观点,其他观点可以放弃,即使它们很有道理。如有机会,我们还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主题或观点,当一个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而且,写作具有复利效应,我们写的文章随时可能被他人读到,这样也间接达到了讨论交流和教授他人的目的。
三是反思生活。学习不止读书,生活经历同样可以被深度学习。比如《好好学习》一书的作者成甲就非常注重反思,他每天早上大约要花2小时进行复盘反思,还要求自己的员工也这样做。他在书中花大量笔墨阐述了反思的方法和好处,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受这个理念的影响,我从2017年2月开始坚持每天写复盘反思,有时几句话,有时上千字。通过持续反思,很多没想明白的事情想清楚了,很多模糊的概念变清晰了,很多看似并无关联的事情居然有了底层的联通。持续反思让我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从生活中获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部分内容的立意与构思也来自平日的反思。如果让我推荐一个不可或缺的习惯,我必推每日反思。
What:这个片段讲了什么方法和概念,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片段向我们阐述了“如何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学习“如何深度学习”能够让我们脱离浅层次学习的焦虑和浮躁,磨炼我们的理智,提升我们的能力,看到不同事物之间更多的关联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思考和洞见。
Why: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方法?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觉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少,犹如快餐的流行,浅层次式的快餐学习也越来越多。
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了,浅层次学习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你,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但你却不以为意。
从浅层次学习到深度学习是每一个成年人需要做的角色转换,拥有深度学习的能力,可以让我们不再浮躁,磨炼理智,让我们有更多的灵感,看到不同事物之间更多关联,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思考和输出。
提升自己的学习深度,也是我当下正在努力的方向。
How:片段给出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那么如何深度学习呢?
首先,专研一手资料,确定你获取的知识和内容是高质量高品质的;
其次,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知识阐述或者实践下来,学会深度链接实践你所接触到的新知识;
最后,做好反思,总结经验,输出成果,能够把你学到的知识输出成一个完整的成果,然后讲述或者教授给他人。
Where:片段所给出的方法适用于什么场合?
“如何深度学习”的方法使用适用于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的场域,青少年、成人皆可用此方法去学习新知。
【A1联系具体经验】
关联自我:
这半年,我开始尝试做自媒体副业,也逐步走上知识付费学习的道路,知识付费达3000元+。
我报了好多课,搜集了好多干货资料,一直在学习,着急输出着急输入,一直停留在浅层次学习,流于形式和表面,真正吸收的不多。
比如:这个月我报名了写作训练营,训练营有清晰明了的课程规划和步骤,每天有课程和作业安排,但写作训练营目前已经开营四周了,我却狠狠地被拉下了,课程和作业都被自己无限制地拖延。
每次听课我都是开1.5倍速,学习个大概,形式上学完了,但是真正却没有学到东西,导致写作业非常困难,因为觉得写作业困难,就想拖延,不想写,无限恶性循环。
当我追溯源头,我发现自己在学习课程时,停留与浅层次学习,没有深度学习,没有专研,没有实践,更没有深刻地反思,形成自己的成果。
反思:
读了《认知觉醒》中[如何深度学习]的片段后,我忽然顿悟了,和很多人一样,我不会深度学习,面对各式各样的课程和资料,我只能浅尝辄止,看了就觉得学了,其实不然,看完就忘完反倒更贴切,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持续践行深层学习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和洞见力,输出更有价值的内容,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更优秀的人。
【A2具体应用】3分钟
目标:
深度学习“写作课程”
行动:
第一步:专研一手资料写作课程,详细做好课堂笔记,并把学到的写作技巧运;
第二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实践到每天的写作课程作业里,形成自己的成稿和作品;
第三步:反思学到写作知识,运用实践到日常写作中,注重成稿和上稿,争取打造自己的写作产品体系——写作训练营,通过写作训练营把写作课程技巧教授给他人。
深度学习,不流于形式,不自我陶醉,有输出有教授,让自己的学习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