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昆明春城分舵第145期线上过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从阅读到行动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陈晶晶。首先,我想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目前的标签是程序员,这是我现在的职业和工作。我的第二个标签是爱折腾,这也是我目前最自豪的标签,因为从工作到爱好,我在不断折腾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认识和挑战自己。第三个标签,也是我现在最希望获得的标签,是三级拆书家。

【分组】

为了方便一会的讨论,咱们先来分个组。我看今天在场的人数不多,那我们就自成一组。

【图书介绍】

【F 特征】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来自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提高个人学习力的书籍,这本书从成人学习的五大公理出发,详细介绍了把知识化为己用的便签法以及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具备高效能的学习力这件事。

【A 优势】《这样读书就够了》长期占据亚马逊职场学习类畅销榜第一名。相比于其他阅读类书籍,它更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

【B 利益、好处】(B1)“读了这么多书,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道出了多少读书人的心声。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直击一本书的精髓,并将其转化为工作生活中的能力,让我们读完一本书,就能达到听一场主题培训一样的效果。

(B2)今天的这两个拆页讲的是: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当下的书籍;在我们将书上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开启或是重启行动,达到持续精进的目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1】

在跟随我完成拆页一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可以在回顾过去的进行主题学习的场景时,能够运用三步法制定出主题阅读的计划,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渡】现在就请大家花两分钟时间一起来阅读一下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在公屏扣一个1。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这样读书就够了》P219-229

有一家叫作快鱼服饰的企业,总部在杭州,全国有2000多家直营店。快鱼服饰在招聘时有一个要求:“男女不限,女生优先;城乡不限,村镇优先;工作经验不限,无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历不限,初中优先。”所以快鱼店员基本都是初中学历的小姑娘,快鱼店长最头疼的是对这些95后店员的管理。95后店员非常难管理,比如,昨天跟男朋友吵架,今天就不来上班了;过年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就一星期给顾客脸色;若被批评,立即走人,连辞职信都不写。快鱼董事长饶忠明先生请我给店长们推荐一本书。

我想,这本书不能太厚、太专业,毕竞店长们大多也是初中学历。我请拆书家们集思广益,有人推荐《一分钟经理人》,有人推荐《周一清晨的领导力》。最后,武汉分舵的教育“长老”推荐了一本书,我们认为非常合适。这本书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主要讲如何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如何让孩子主动配合,如何促使孩子主动成长……与管理95后店员的常见问题非常契合。

快鱼服饰把一些店长拉进微信群,我们派一位拆书家进群指导,教给她们便签法,提醒在A1中必须写自己在工作中的相关实例,在A2中要去规划自己在管理中的相关目标和具体行动。最后,每位店长都加工出了上万字的便签,并结集成电子书。这几本电子书在2000多位快鱼店长中传播,成为实用、好用的店员管理实操手册。

快鱼服饰的实例表明,适当选书、问道于人并拆为已用能够创造真正的学习价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好的,谢谢大家的反馈,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原文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主题阅读、搭建个人知识体系时的选书方法。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圣经中有一句话:“日光之下无新事。”由此可见,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但是市面上的书这么多,我们又该如何选择适合我们能够为我们解决问题的书籍呢?

【不这么做的坏处】

大部分人在选择致用类图书的时候,要么病急乱投医,不管这本书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看到与话题相关的就买,买回来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要么就是书写的挺好,好评率也挺高的,但是并不能解决自己当下的问题,长此以往下去,书越积越多,但是问题一个都没解决,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原文中是一个企业的案例,小伙伴们可能会觉得:跟我个人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连锁企业的。那我们看看个人是如何使用这个方法的例子。

【意译原文】

我有一个同学,化名芳芳,大学是学设计的,毕业之后也就自己创业做原创首饰这块,希望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众独立品牌。作为一名设计,她的大多时间都是在和画笔、设计稿打交道,大多数时间用新媒体也都以看看为主,所以之前在内容创作上的接触为零。芳芳最头疼的就是公众号文章的写作,比如,不知道选题写什么;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作没有规划,文章写出来之后没有逻辑;好不容易写出自己满意的东西了,结果发出去之后浏览量却平平无奇。芳芳就请我给她推荐一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不能太专业,毕竟芳芳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内容创作。我请我运营群里的小伙伴们集思广益,有人推荐了《新媒体文案完全手册》,有人推荐《公众号运营》,最后我们群里一位“大佬”推荐了一本书,我觉得非常合适。这本书是《从零开始做内容》,这本书主要讲如何选题,如何使写出的文章有逻辑,如何刺激读者自行转播...与新手内容创作者的常见问题非常契合。

于是我将这本书推荐给了芳芳,并推荐给他便签法,告诉他要结合自己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并规划未来在内容写作方面的具体行动。根据这一本书,芳芳掌握了内容写作的秘诀,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内容写作方法论。

可见,如果我们能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就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解决问题。

【how】(细化步骤)

那么具体如何选书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海选:(发现问题)首先,确认我们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确定主题)其次,从自身的问题出发,确定当前需要阅读的主题。(初步筛选)在确定阅读主题后,我们可以通过朋友推荐、查看书评等途径,大致筛选出5-10本主题书籍。

2.相亲:这一步中,我们需要拿着挑选出来的书单,去图书馆或者书店翻一翻,或者直接把他们都买下来,总之我们需要“见一见真书”。在书籍拿到手之后我们需要花20分钟时间快速翻阅一下这几本书,看一看里面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本书。

3.过日子:当我们确定了适合自己的书籍之后,我们就要在一段时间中专注于这一本书并认真阅读,通过便签法将书中的内容拆为己用。

【异议预防】

这时候可能就有小伙伴会问了:

看书就看书,为什么还要使用便签法将它拆为己用呢,这也太麻烦了吧?

这里就要注意了,学到的方法如果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到生活中,他永远都是书本上的文字。我们不一定非得使用便签法,便签法只是众多方法的其中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将书中的知识结合过去的经验和未来行动的方法。当然,只要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起来,任何方法都可以。

【适用范围】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为了解决问题、进行主题阅读时进行阅读选书,在搭建主题类知识体系时也可以参考。

休闲类打发时间的阅读,比如我们平时看看小说什么的,那这种情况下就大可不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联系过去】

1.好,那现在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我一起回想一下,在过去的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某一次你特别想要解决或者学习某个问题,也用了不少方法,结果却没什么效果。或者从别人的书单里买回来了一堆书,听说某本书特别好,拿到手翻阅的时候,才发现这本书和自己想象的相差甚远,最终只好被束之高阁,又或者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总是苦于没有方法和工具应对,而停滞不前……等等。

2.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没有遇到过选书失败的经历呢?当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对比我们今天的选书方法,做到了哪一点,又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做到的?

那接下来就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来思考一下,稍后我们请几位小伙伴进行分享。大家可以想一想,在过去有没有遇到上面列举出来的选书失败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分享 - 袁朝丽】

袁朝丽:就在我10月份的时候,我和同行的一个老板见了一面。因为他比较成功嘛,刚好这个人特别喜欢看书,我当时又想买些工作管理上的一些书,就让他帮忙推荐一些。于是到图书馆里去,他说这个好、这个好、这个好,就叫我照相回家买就行了。我我觉得都是老板们啊,肯定看的都是好书,我就买了将近七八本。都是管理类的书。我后面也是按这个步骤走然后买回家之后就把这些书都拆解了一下。

但是我这中间就少了一个环节,就是要自己翻一下,这本书能不能解决我当下的问题?这里我还是要先翻一下。不然直接拿来的话还是不太适合自己。

陈晶晶(回应):朝丽姐我想问一下,就是那你当时选的七八本书,最后在阅读的时候有没有解决你的问题呢?还是说?啊,解决效果是怎么样的呢?

袁朝丽:嗯,中间也有能解决自己问题的,有这么一本是觉得这个东西就是我想要的,有这么一个。但是其他几本的话,就是还是有点不太对胃口,就感觉和他层次不够吧,自己看不懂。

陈晶晶(回应):好嘞,谢谢我们朝丽姐的分享,那朝丽姐的这个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选书失败的例子啊!我们通过朋友的推荐,去购买了七到八本书,那这七到八本书呢并没有进行一个深入的去选择,而是七到八本书同时的阅读。最后却发现很多的书其实对我自己是并没有效果的。那这样的情况呢?实际上就是浪费了我们的这个阅读的时间。反而只有一本书是真正有用的,其实我们在经过一个快速的翻阅选书之后,我们只要读那一本,就可以了。

【学习者案例分享 - 范範姐】

范範姐:有,当然这个经历不是去选书,是我们最后定书定的这个部分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刚好我们在这次参加了三级拆书家的主题拆书课,大家在一起组了个队,就说请大家推荐几本书来做我们学习的主题的一个书籍。之后大家就推荐找了几本书。最后发现我们定到的两本书,最后发现这两本在进入课程当中,其中有一本书是有点问题的。那里头给的大多数是一些鸡汤、概念,但实际在应用的时候,我们发现没有从书里头可以拿出来很多的一些东西。所以这个就是也算是一个在主题上面,最终定下来,虽然我们定了书,但是最后还是发现在继续后面的过程当中是失败的一个经历。

陈晶晶(回应):嗯,为什么当时定书会失败,我们是看到推荐就直接定的吗?还是说我们确实翻了当时觉得这本书比较适合你?

范範姐:哦,这个对这个也是,就是可能我们是因为有几位三级拆书家在一起嘛,是大家来去推荐。那其中有伙伴可能就会觉得说,哎,我这个没有去看过这个方面的书,那我们可能有经验的就哗哗哗列了一个书单下来,然后大家就会根据列的这个书单里头,从里面就去选他自己看过的书,并没有说做到,刚才我们这个里头说到的主题阅读里面的步骤。我们的海选是相当于是给了一个书单里头来做的一个海选,而不是基于每个人自己先来做的海选,可能差别是在这儿。

陈晶晶(回应):好嘞,谢谢师父的分享!其实师父的这个也是算是有一些部分达到了,但是可能在这个选书,就是第二步相亲的这个步骤上面出现了一点问题。如果说我们确确实实的拿到了书翻一翻,那我们可能会更清楚说,每一本书的内容到底适不适合我现在的一个场景,那这样的话定下来的书会更有针对性一些。

【A1+ 规划过去行动】

好,那刚刚让我们回顾了过去选书失败的经历,每个小组也派出了一名代表进行分享,那接下来,假如我们乘着哆啦a梦的时光机回到了过去,你会如何运用我们今天的“海选、相亲、过日子”的选书三步法,你会如何做呢?

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我们依旧是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内分享,5分钟后每组需要派出一位代表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 - 范範姐】

范範姐:我如果回到过去,我会从海选的,我觉得我们是会从海选的过程当中来去重新思考一下。因为我们当时定主题书籍的时候定的稍微有点仓促了,那这个时候呢,其实可以让每一位伙伴先来按照海选的流程先来去筛选一下。既然是学习力大家就可以先在这个主题上全网先去搜一下关于学习力的一些书,从各自的角度先去筛选,而不是说从其中一个人那里来直接拿一个书单出来。如果每个人都选出来了一些书籍之后,在这个书籍当中,我们再把相同的一些书再定下来这个时候再来缩小书籍的范围。这样每个人先把定下来的,总共合起来的这个五到十本书可能定下来这个区间范围。选个几本买回来之后,或者是用电子书先来看一下。这个时候先去再去找到合适合自己的再定下来,那定下来之后呢,再来做一轮,我们小组内的一个大家的一个分享。那这个时候肯定是有人会有一些重复的,那这个时候再定下来,其中的一本儿再来进行过日子,我觉得可能会更加的减少我们在后面涉及到的这些问题。

陈晶晶(回应):好嘞,谢谢范范姐的分享!那范范姐刚刚分享的一个例子,其实是关于我们多个人选书的时候,多个人选择一本书的时候的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来参考一下。那比如说我们全网搜索各自的一个书单,就是自己满意的一个书单,然后,再对比大家搜索出来的一个书单去从中挑选出来重合率最高的那么五到十本书,这样的话已经减少了一个范围。然后我们再从五到十本书中间。通过电子书等等的方式再进一步的减少范围,变成一本书,那这样的话其实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之前遇到的说,我去在某个人的书单里面,选择了一本书,最后呢,却发现这本书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只是一本鸡汤可能并没有特别多的方法等等的问题。

【学习者案例分享 - 范範姐】

范範姐:如果是重来的话,我首先要确定我有什么问题、我想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当我问朋友的时候,我就要给他说明就是我要想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说管理类的书籍很泛泛的跟他讲,要确定主题以及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同时我还要多多问几个人,比如说我们的小伙伴们还有师傅,然后把这些书都给写出来。

接着就网上查查看一下电子书,确定自己能看懂的、能解决自己问题的,这样就减少之前发现的问题,然后过日子就是一本了。

陈晶晶(回应):那朝丽姐刚刚也有说到,确定问题之后找到这个主题——管理类的书籍。在这个主题上面,我们在选书的时候多问几个人,有了多个参考意见之后,我们再去选出几本书,然后再去网上去找到一个电子书,进行一个相关的翻阅,最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本书。

【过渡句】

好,谢谢我们小伙伴的分享,大家都说的很棒。那刚才啊,我们学习了选书三步法,即:海选、相亲、过日子。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拆页,也就是持续精进四步法。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持续精进四步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将书上的知识落地到行动中。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拆页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可以在特定场景开始某个行动的时候,能够运用“持续精进四步法”提前制定好计划,从而助力养成习惯或开启行动。

【过渡】现在就请大家花两分钟时间一起来阅读一下刚才发给大家的原文拆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在公屏扣一个222。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这样读书就够了》P124

【问】用了便签法,联系了经验,也落实到应用,但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这项技能,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照旧,怎么办?

【答】首先,对自己宽容一点儿,成长原本就是很难的,而且养成新习惯都有波动期。你已经很不错了!

其次,反思目标定得是否合理,具体行动是否可以优化。

再次,可以找同伴监督打卡,或者参加拆书帮公众号中的“主题拆书营”等活动。

同时,A2有个小诀窍,也就是说,并非强迫自己不能做什么(比如晚上睡觉前不刷手机),而是建立一个新的习惯去代替它(比如晚上睡觉前看书半小时,或冥想20分钟)。

最后,自己做不到就去教别人——这不是开玩笑,我们发现教时间管理的达人通常在时间管理方面都有很大问题,而且至今仍然有问题。但久病可以成医,自己遇到的问题越多,越能对时间管理研究通透。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成长。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好的,谢谢大家的反馈,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原文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帮助我们更好地养成习惯以及开启行动,使我们持续精进的方法。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不这么做的坏处】

大部分人在决定开始某个行动时,都会依照自己的想法提前制定好各种计划,然而在实际完成时却常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终止了行动,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产生一种“反正我也做不到,那干脆就不学了吧”的自暴自弃式的想法。

大家可以想一想看,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反正啊,我是确确实实遇到过了这样的事情。

【反面例子】

那今年年初的时候呢,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看道德经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最开始,我给自己定的是一天读一章,但是开始看了才发现这个实在是看不懂,尽管只看一章但那一章看得我那叫一个昏昏欲睡,于是只坚持了几天,就再也没有翻开过书页,每次看到《道德经》这三个字就开始生理性的头疼。后来想要重新开始看《道德经》,一想到之前阅读的经历就直打退堂鼓,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而如果我们使用持续精进四步法的话,就能调整我们的心态、目标和行动,最终达到持续精进的目的。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how】(具体怎么做)

持续精进四步法帮助我们不断成长的秘密是这样的:

1.调整心态。我们原有的旧习惯既然已经伴随了我们这么长的时间,想要去改变本身就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既然已经迈出了第1步,就已经是非常好的开始了。

2.优化行动。反思一下,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阻碍了我们的坚持?是目标定的太难了?还是我们行动时的一些条件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找到这些阻碍我们行动的原因,然后试着去改变它。

3.寻找监督。比如我们可以寻找相关的训练营甚至是直接将每天的行动打卡到你的朋友圈,借助他律的力量来实现自律。

4.以教代学。都说久病可以成医,不断的去分享如何去做这一件事,不仅仅可以帮你巩固记忆,甚至可以帮助你优化自己的行动,从而实现不断成长。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正面例子】

让我们回到刚才的例子。现在我想要重启看道德经的这个行动的话,我会这么做:

首先,调整一下我们自己的心态,道德经这个东西,我是第一次看,看不下去这很正常。那我会每周给自己一天的休息的时间,当我遇到特别忙没时间或者看不下去的情况时,我可以利用这一天的时间进行一个缓冲。

那当时是什么原因导致我看不下去呢?噢,原来是因为这个东西太难了,我看不懂,那我可以调整一下我阅读节奏,我一天只看一页甚至是看一段,把这一段看懂就可以了,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我的心理压力。

那接下来我可以每天把我看的这一段拍下来或者抄下来打卡到我的朋友圈,表示我看过了,以此获得外界监督。

最后啊,我也可以跟我的一些朋友分享道德经里面的内容,这样就达到了以教代学的要求。

【异议预防】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说:唉呀,这个东西我自己好像也没有实践到位,掌握得也不够熟练,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可以去教别人呢?

但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自己有的时候做不到,甚至是讲不清楚,所以才更要去向外表达,因为讲述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最受益的其实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你在分享的过程中,如果要避免自己讲的东西别人听不懂,私下里是要做很多很多功课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从眼睛到我们的脑海里,再到嘴巴里出来,这个时候知识才是真正的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完成了一个内化的过程。

此外呢,讲述给对方听的过程中,对方可能会提出一些我们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其实也能将自己原本掌握的知识打磨的更加的精细,更加的完整。

【适用范围】

以上就是持续精进四步法,这四个步骤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转换顺序的去使用。

它特别适用于工作或生活中,开始或重启一些自己可控的行为时使用;但像一些自己无法主导的、需要他人高度配合的情况,以及一些时间上无法形成规律的情况下就不适用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

我们刚刚学习了用持续精进四步法制定计划,即:调整心态、优化行动、寻找监督、以教代学。接下来,为了促使大家更好的应用“持续精进四步法”,我们接下来做一个场景的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

上个月小明制定了一个每天去健身房锻炼半个小时的计划,也特意购买了健身房的月卡,然而购买之后却发现,健身房的很多器械都不熟悉,每天只能玩玩跑步机;健身房呢又离公司比较远,一到下班真的一点都不想过去。于是,只在买月卡的最开始坚持了几天,就再也没有去过健身房了。

最近,小明的同事小张践行了“持续精进四步法”,听说小明也锻炼就邀请小明一起去,小明心里也很希望同小张一起锻炼,但是想起上个月健身失败的经历,担心自己去了也是白去...

此时小张会如何运用“持续精进四步法”,帮助小明制定新的计划呢?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小张,一人扮演小明,小组内讨论8分钟,加工成1个剧本,不限于有人物背景、对话和旁白设计等,要求用到今天所学的持续精进四步法。8分钟后,请派出代表现场进行角色扮演,表演一下大家编写的小剧本。

大家可以参考我左侧的表格提示进行编写,现在就可以开始讨论了。

好,时间到。我们请一组小伙伴给大家演练下刚才你们的对话: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明:范范姐; 小张:常谦

小张:小明你好,听说你最近嗯前段时间办了一张健身卡。嗯,两刚好。就是我我我也在,我也在健身,在锻炼。嗯,不行,我们我们一块去锻炼吧!

小明:哦哟,别提了,我上次上个月办了一个健身卡,我这准备想每天最起码练个半小时以上,结果那。那个健健身房太远弄了几次我就没去了,我就去了个四天吧,我就再没去了。

小张:那你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不想去了?

小明:我一个就太远了,你看那个健身房和离咱们公司过去开车40分钟,然后从那边到家又要四十多分钟,一趟时间太长。还有就是第二个,我自己去的去的那全是器械也没见有其他的什么人家说跳操呀啥的,他也没有,他就光只有那个器械,然后我就看了一下他器械也不会玩,想找个人,当时也没啥人教,就光整了个跑步。所以每次去了两天光跑两天步,心想那我还不如不要开车,我直接从公司跑回家,那那不是更简单,所以这个上面就就没继续下去了。

小张:嗯,刚好我这边有个教练可以给咱们教一下这些器械的用法。并且呢他也有一些跳操之类的,我们可以一起。你觉得怎么样?

小明:哎,这个挺好的哎,你说那个地方在哪,离离咱们公司远不?

小张:这个这个还比较近,十到十五分钟就到了。

小明:那可以,那可以那那这个还是可以的,哎,那如果我俩都坚持不下去了,要不要找个谁,其他人一起啊,还是什么就是教练会监督我们不?哦,要付费吧?

小张:这个教练会监督的,然后呢,他会有一些教学的项目,看我们对哪些项目感兴趣。有些项目也可以旁听,有些专业性强一点的是需要付费来学的。

小明:那这样挺划算的,嗯。这个还可以。

小张:然后我看就是再一个你就是之前坚持不下去主要原因,你觉得除了这几个点以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呢?

小明:还有就是那个我感觉跑了完,光是个跑步回来,我们家人问我去练练些啥,他们说你练练在顺便也带带我们,我感觉好像也没练啥,就光这个跑步回来也不好教上他们也就没啥动力了。如果咱们学完,你看有教练教,如果他能回来,我们学几招那种,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小张:这样肯定肯定更好,你如果能分享出去的话,别人能看到你的成果,也能接受到鼓励。

小明:那我们是不是要制定一个这个方式嘞?我回来可以分享给我爸,因为他背不好嘛,可以教他个拉伸的动作,可以刚好问跟教练学了一个星期可以回来教教他。

小张:对对对,这样这样的话就非常好了,就是能够教别人对我们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非常有利,也能够促进我们长期锻炼,坚持下去。

【点评与总结】

谢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感觉常谦不愧是专业的,给的那个建议都特别的专业,根据之前没有坚持下去的两个原因,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个解决方案,比如说为了避免每天玩玩跑步机的无聊,那我们可以请教练来教学;之前健身房离公司比较远,我们可以找一个近一点的健身房。在寻找监督这边呢也是给到了几个点,比如分享到给家人和同事,让家人和同事来进行的监督。最后在以交代学这边呢,也是有说到我们可以学一些拉伸背部的简单的动作,在一个星期之后的时间分享给自己的家人。

好的,谢谢两位小伙伴的分享。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

接下来,为了促使大家更好的应用“持续精进四步法”,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一段时间,有没有一件事情对你而言特别重要,你打算开始去做这件事情?又或者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养成某个新的习惯呢?比如:开启学习思维导图的计划、开始做视频号、养成阅读的习惯、养成健身的习惯...等等。

想一想,未来一段时间内你希望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或是打算开启什么样的行动呢?大家可以在公屏上写下来。

【学习者案例记录】

范范:12月20日带领三级徒弟们开启便签写作习惯,每周完成2-3个便签的主题写作。

晶晶(我):好的,谢谢范范姐的分享。伦辉,你有什么计划吗?

伦辉:我打算在12月31号之前学会思维导图的图卡制作

晶晶(我):好的,谢谢伦辉的分享,打算学会思维导图。这个对于学习来说还是帮助挺大的一个方式啊!好,那还有没有小伙伴愿意来分享一下你在未来打算开启的一个行动呢?

常谦:我的计划是完成3-3以后,做一个抖音号,拍短视频做内容分享。

朝丽:还有我,我想再把我的ppt技能学一点排版

晶晶(我):那我们刚才常谦是想在三级后来去做一个视频号,那朝丽姐呢,是打算精进一下自己P P T上的一个技能。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1.好的,那收到了刚才小伙伴们的分享,看来大家都有很多很多的计划啊。接下来大家可以根据刚刚自己写下的那个具体场景,设想一下,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持续精进的:调整心态、优化行动、寻找监督、以教代学四步法”,开始一个新的计划呢?

2.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想一想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步骤。那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也可以自由发挥,稍后我们请几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们的行动步骤:

目标:在未来的______时间中,我会使用持续精进四步法,开启______计划。

行动:

① 调整心态:我允许过程中每______(周/月)可以有______次未达成目标;当我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觉得疲惫、想放弃的时候,我可以通过______方式调整我的心情。

② 优化行动: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如果______(出现什么情况),我可以______(怎么办)

③ 寻找监督:我可以从______地方寻找到相同目标的伙伴或监督者。

④ 以教代学:我可以在______时候,分享给______(谁),______(什么内容)

正向反馈:

如果完成了,我会给自己______奖励。

如果未完成,我会惩罚自己______。

好,有没有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你的行动步骤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范范】

在未来的一到两年时间中,我会使用持续四步开启带领三级后的徒弟们写阅践便签。

那第一步调整心态的时候,我允许我自己和其他的伙伴在每个每周可以有一次一到两次未达成目标。当我们在完成目标的过程觉得疲惫或者想放弃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彼此互相分享共享拆业的一个方式来去互相激励,也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其他的小伙伴来去分享一下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来去调整状态。

第二个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出现写不下去,或者是出现大家写的内容,有些偏离或者是选择的主题方向不是自己未来的方向时候,我可以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先练习的一个过程,然后把所有的部分借由工具直接做一个串联,即便是属于不同主题的,不一定是最后的主题,但是它也可以有相关性的。

如果出现刚才我说的,大家在这个过程里头有人走不下去了,或者是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觉得首先是我自己还是要坚持下去,这个是很重要的,就是自己先能够持续下去的一个过程。然后再给其他小伙伴回到他们初心的时候把这些记录都准备好,到时候可以更好的让大家来去找到更优化的一个方法。

监督的这个地方本身大家就有一个群,找到相互共同的目标或者是监督者,那新进的三级拆书家也是可以进来成为我们的新鲜血液和互相监督的一个伙伴。

每个月写出来积累到十个便签的时候去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给其他的分舵的伙伴或者是开拆书课来去给其他的拆书家们或者是我们的分舵的伙伴们,给他们去做一些分享。

如果完成了就出版书籍呀,我觉得这个这个奖励是比较好的,如果没完成,那就罚我差多长时间没有完成就多长时间不买书。

【反馈】

我刚刚有注意到,就是其实其实就是建一个小组群,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大家可以互相的鼓励。然后大家也可以在群里面来共享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进行一个行动步骤的优化,唉,其实这里就是优化行动的一个点,我们可以互相的觉得哪个部分做的好就把它吸收过来,然后优化自己的行动,那这样的话,其实成功率也是非常非常高的。好范范姐分享了一个特别的落地的一个计划。

【结束语】

最后请大家跟我一起再次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首先我们学习了选书的三步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海选、相亲、过日子,这三个步骤选择适合我们阅读的书籍。那在选择好适合我们的书籍之后,为了更好的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又学了持续精进的四步法,他们分别是:调整心态、优化行动、寻找监督、以教代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相信经过了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够使用选书法和持续精进四步法,将书上的知识化为我们生活实践中的行动,真正实现书籍的价值。

好的,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