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简爱,欢迎大家来到TF2-2的练级场。现在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1.一名终身学习者、2.一名教育工作者、3.一名晋级拆书家
在正式拆书之前,我先现场进行一下分组,方便后面的讨论和分享。
现在开始我的TF2-2拆书晋级打怪,我今天带来的拆页片段选自《正面管教》这本书。
《正面管教》的作者是美国简.尼尔森,她是一位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这是一本经典的育儿类书籍,书中讲述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有效管教孩子的方法。
与其他育儿类书籍相比,这本书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更有大量的实践案例和实用工具,代入感和实操性很强。
很多人通过阅读这本书,学习、练习和运用书里关于正面管教的概念和工具后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虽然孩子没有成为完美的孩子,但他们和孩子们在一起比以前快乐多了。
今天这个拆页片段就是教会父母“勇于不完美”,敢于承认错误,真诚地把爱传递给孩子,并将犯错看作一次学习成长的好机会。
选自《正面管教》 作者【美国】简.尼尔森 P37
主题:矫正错误的三步法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一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一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Recognize)一“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一“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一“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一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凉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what)今天这个拆页片段讲的是当我们大人做了不对的事儿或者说了不恰当的话时,主动承认错误并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爱,取得孩子的原谅,最终与孩子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why)大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认,主动道歉,能够得到孩子的原谅和爱,给孩子树立“勇于不完美、承担责任”的榜样,让孩子明白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why not) 然而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就是大人很难承认自己的错误,出现问题都是小孩的错,轻则挨骂,重则挨打;孩子会因犯错而羞愧,进而自我否定或怀疑,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自卑或逃避,也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脱或者对他人好批评,最终变成“讨好者”或者“躺平”,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
(反例)大前天的晚上,在家里小家教和孩子俩人练拳击扭打起来,不小心碰倒了孩子的水杯,裂了两半,孩子气坏了脸色难看极了。我就说:一个水杯而已,碎了就碎了吧,岁岁平安,你们打闹就应该想到会有意外发生的,再换一个水杯就好了。孩子伤心地“哇哇”大哭起来:你们什么都不懂,啥都不知道!我也来了情绪:不就一个杯子吗,谁让你们练拳击的呀?别哭啦!烦死了!
听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太轻下判断了,这个杯子或许对于孩子很重要呢?但是孩子当时的哭闹和情绪激怒了我的情绪,让我失去了基本地判断而妄下结论否定了孩子。
其实大人也是人,也会犯错误。那么,当大人发生类似错误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呢?今天拆页中的三个步骤,教会我们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也就是“矫正错误的3个 R”,具体来说是以下三步:
(HOW)1.承认错误:既然错误已经发生,接受并承认它。话术:对不起,我犯了一个错误!
2.寻求原谅: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向对方道歉,并针对这个错误给对方造成的麻烦和困扰真诚道歉并征求原谅。话术:对于这件事情给你造成的伤害,我真诚道歉并希望能得到你的原谅。
3.解决问题:共同想办法解决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话术:让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吧。
(加工成正面例子)如果回到大前天的晚上孩子杯子碎裂事件上,我运用今天所学拆页片段中的“矫正错误的三步法”来解决问题,我会这样与孩子沟通:
1.承认错误:对不起,儿子,我今天情绪有些失控了。
2.寻求原谅:杯子碎裂已经让你很伤心了,妈妈不但没有安慰你又发脾气说你,真的对不起儿子,你能原谅妈妈吗?
3.解决问题:儿子,你说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水杯放在哪里更安全一些呢?妈妈想听听你的建议。
大家可以前后对比感受一下,改变沟通模式以后,是不是沟通方法和结果都不一样了。运用“矫正错误的三步法”,不仅第一时间解决了亲子冲突,而且大人也为孩子树立了勇于承认错误的榜样,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where)
本拆页片段中“矫正错误三步法”是用于做了不对的事儿或者说了不好的话中,它不仅适用于亲子冲突中,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种关系中,比如:夫妻、同事、师生等等。当冲突双方情绪特别激动时不太适用,需等到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再使用。
(常见异议)
那这时会有小伙伴质疑了,向孩子道歉有损我们大人的威严,如果孩子怕我们,我们直接瞪一眼、吼一声不就解决问题了,不用道歉三步法这么麻烦,而且也快速搞定。
(预防性讲解)
确实,我们父母要在育儿路上树立自己的威信:有的父母靠打压孩子,靠吼、打、骂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是可以奏效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只是短期地解决问题,孩子是因为怕你才听你的,这就是典型的“父母赢了孩子”。从长远看,“赢得孩子”比“赢了孩子”要强得多!
“矫正错误的三步法”其实就是赢得孩子的一种方法。它让我们从认知上意识到亲子矛盾并不都是因孩子的行为语言失当所引发的,也有可能是我们大人的问题。父母勇于承担责任,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心,让孩子真正发自内心听你的,而不是因为怕你才听你的。
所以,每当遇到亲子冲突,先要反思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的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那就应该主动承担责任,承认并改正错误。
以上就是我对今天拆页的分享。
分步催化1:
亲子冲突并不都因孩子犯错而引起的,大人也会犯错。
我们与孩子之间,时常会因为我们的主观判断而误解、冤枉孩子,并因此而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比如:
场景1.本来孩子想帮助你做事,却帮了倒忙,你却认为孩子在故意捣乱,呵斥了孩子……
场景2.孩子因为身体不适,心情受了什么影响等原因,没有考好,你却认定就是孩子学习不努力,狠狠批评了他……
场景3.在学校里,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本来是对方的问题。你却认定是孩子不听话闯了祸,失手打了孩子……
请小伙伴们一起来设想一下,在过去的一两周里,会不会出现上面的一些情景呢? 给大家1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1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执着小伙伴的分享:5岁儿子早上洗脸不着急玩水,我多次提醒不管用,花费更多时间,最后时间来不及了,就会大吼一声,快点洗脸。孩子就会慢悠悠地摸一下脸就好了。
好的,谢谢执着小伙伴的分享。
分步催化2:
现在大家思考一下未来一周内可能会再次遇到刚才小组讨论分享的犯错误场景。那么,运用今天咱们所学的矫正错误的三步法,你又会怎样去和孩子沟通呢?给大家2分钟的思考时间,可以组内讨论。稍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执着小伙伴的分享:我会和孩子说原来你并不是在玩水而是在观察水,妈妈冤枉你了,对不起宝贝。妈妈这样说你是不对的,你能原谅妈妈吗?你这么认真地观察水真的比妈妈做得好,早上时间比较紧,看一下我们如何做才能做到既能观察水又能洗脸不耽误其他事情呢?比如手机计时呀或者沙漏计时呀,儿子你来思考一下。
谢谢执着小伙伴再次的分享。大家有没有感觉这样沟通以后,事情变简单了许多?亲子关系比以前好了许多?好了,我今天的分享就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倾听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