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认知觉醒》 所属活动: 第7期晋鲁豫线上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深度学习

开场:

1、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太原黄河分舵的张鹏,没错,就是那个可以拆分为弓长月月鸟的张鹏,虽然我的名字比较大众化,但我相信在我的分享中,一定可以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我的三个标签是:

销售:

我是一名有着近15年的工作经验的销售人员,可以为大家带来与众不同的职场知识;

自律:

我是一位自律成长践行者,目前正在参加《时间管理特训营》,每天也在日更公众号【一枚斜杠】,希望有机会可以同大家一起自律成长。

阅读与写作:

我也是一名读书写作爱好者,运营着自己的读书会和社群,希望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2、拆书法和拆书帮介绍:

第一次接触拆书帮是在网上寻找的结果,那时候自己总会因为每次读过书后总会忘掉大半部分而感到焦虑,迫切的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读书法,机缘巧合就接触了拆书帮。

我们通过拆书法可以将所读书籍的内容拆解、拆为已用,也可以将一本书拆解为一堂培训课,用来给大家授课。

这个方法并不是为了学习去学习,而是教给我们怎样结合自身经验去使用书中的知识,以达到学以致用目的。还可以组织培训学习,将一本书授课给大家。

最终可以将我们所读的每一本书、每一个有用的片段,构建成我们每个人的知识体系。

而拆书帮,就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一过程的非营利青年自组织,解决读书内化从而再输出的一个社群,目前分舵遍布了祖国的29个省份,正式分舵55家,筹备分舵16家,如果你想改变自己,那么就来加入我们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选自《认知觉醒》,作者是周岭。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我们的拆页,阅读完的小伙伴们请在屏幕中打1,谢谢各位的配合。

【R阅读原文拆页】1-2分钟

片段来源:《认知觉醒》第五章P99-P100

如何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这样的学习必然要放弃快学、多学带来的安全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面临更难的处境,甚至还会“备受煎熬”。但请一定相信: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让你觉得舒服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而一开始你认为难受和困难的事才能让你真正产生收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逐步改进。

一是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读经典、读原著,甚至读学术论文。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其价值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我们要放弃那些“几分钟读完……”“每天一本……”“十堂……课”的干货幻想,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带来一些启示,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亲自钻研虽然更艰辛,但能感受到深度理解产生的真正快感,这比吸收浅薄的二手知识不知道要舒服多少倍。读书这件事最好不要请人代劳,从长远看,终归是要自己获得挖矿的能力的。

二是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

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经历、学识、立场,去解释、去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因为简单的知识陈述无法达到深度缝接的效果,只有做到知识转换才能用旧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深度缝接,所以在重构时,我们可以只取最触动自己的观点,其他观点可以放弃,即使它们很有道理。如有机会,我们还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主题或观点,当一个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而且,写作具有复利效应,我们写的文章随时可能被他人读到,这样也间接达到了讨论交流和教授他人的目的。

三是反思生活。

学习不止读书,生活经历同样可以被深度学习。比如《好好学习》一书的作者成甲就非常注重反思,他每天早上大约要花2小时进行复盘反思,还要求自己的员工也这样做。他在书中花大量笔墨阐述了反思的方法和好处,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好,时间到,没有看完的小伙伴可以跟随我对这个片段讲解再继续来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下面我来讲解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1、What:这个片段讲了什么方法和概念,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这一片段主要提供了如何怎样才能进入深度学习、更好的完成学习的方法。

2、Why:这个片段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质量,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快的将所学知识化为己用,提升能力。

3、How:片段给出的方法是什么?

①:获取、学习一手精髓知识;

②:复述、链接所学的新知识;

③:输出、教授所学习的内容。

4、Where:这个片段的适用边界是什么?

这个片段其实适用于我们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任何场景,当我们读了很多书,打了很多卡,但依然无法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时,我们就可以使用“深度学习”这一方法,将知识理解并化为己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

故事:

其实对于“深度学习”这方面,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应该是在2016年的时候,那时候女儿刚刚出生,自己也迈入了而立之年,瞬间就感觉到了肩膀上的压力,有时候就异常的焦虑。没有办法的时候我只好企图通过学习、报课来缓解焦虑,那时候不是新媒体热度刚刚开始吗,我就报名了不少写作学习的课程。有30天速成的,也有14天速成的课程,当时看到课程名称感觉自己马上就是大作家了,于是我就开始听课,就是每天不停的去听课,连续听了一个月后实在是受不了了,感觉自己的写作能力并没有什么提升,最后学习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看来,我当时只是一味的相信了这些速成的教学,并没有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结果可想而知,最后什么也没有学到,还白白浪费的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反思:

学了今天这个“深度学习”的便签后,我发现当时的我只是打着学习的旗号去安慰自己,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深度学习,去消化这些知识。

1、获得高品质的精髓知识:

我报名的只是一个速成班,都是加工过、处理过的知识,虽然这些知识对我是有所启示,但终究只是片面的、支离破碎的,是不完整的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全面的。

2、复述、链接所学的新知识:

我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为了去速成,为了去打卡,并没有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将所学的知识与已经掌握的知识深度的缝合。

3、输出、教授所学习的内容:

在学习完毕后并没有去输出,去讲出来自己学到了什么,而是学完了就结束了,就将所学的知识扔掉了。

A2便签:

目标:

从12月12日开始,我计划利用一周的时间阅读并学习《费曼学习法》这本书,通过 “深度学习”的方法,将《费曼学习法》这本书中的所讲述的“用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方法化为己用,并制作出阅读分享的PPT资料,在读书分享会中与大家分享,去教授给更多人。

行动计划:

1、获取、学习一手精髓知识:

阅读《费曼学习法》这本原著,并制定阅读计划。本书共计6个章节,我计划在12月12日开始,每天阅读一章节,利用6天时间学习完毕,并整理学习笔记。

2、复述、链接所学的新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将费曼学习法与我过往所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出异同之处,并分析出各种学习方法的优劣,将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可以串联起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输出、教授所学习的内容:

学习完毕《费曼学习法》后,将所掌握的知识编制成PPT文件,利用周末时间将《费曼学习法》分享给读书会中的各位伙伴。希望可以带领大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以上就是我今天1-1的全部内容,希望这个“深度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小伙伴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