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故事力》 所属活动: 2022年大连知行分舵第27场线上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如何提高自己的同理心

开场:

【分组】

大家好,在分享开始之前,先分一下组,我们随机3个人一组,分成两组。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许睿。我的三个标签是:6年教培创业者、终身学习者,未来的拆书家。

【图书介绍】

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选自《故事力》,作者高琳,她从各个角度、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分析和掌握结构性地搭建、技巧性地讲述故事的能力。这项能力不仅适用于职场,更适用于生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渡语】

请大家阅读选自《故事力》摘录自133-134页(怎样提高自己的同理心),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来阅读:

【原文拆页】

那么,要怎样提高自己的同理心呢?

1. 放下自己。共情的前提就是能够放下自己,如果你带着属于自己的认知、观点、评判、期待去看待他人,你是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共情的。只有把自己的脚放进对方的鞋子里,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他的脚的感受是什么,所以,在达成共情之前,你需要把你的“鞋子”脱下来,才能换他人的“鞋子”。

2. 带着尊重的好奇心。不带功利,不带评判,怀着尊重他人的好奇心,能够让你在共情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与平等的心态,也有助于和他人建立联结。

3. 深度倾听。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深度倾听。除了听对方在说什么,更要听对方没说出来的情绪、感受、需求,这是共情的关键。在你进入深度倾听后,你的注意力是完全放在对方身上的,这时候对方完全能够感受到被你关注。

4. 核对验证。听到了一些信息之后,要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联结才能被建立起来。如果不那么确定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当然,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或对方否认了,说明你没有共情成功,不要担心,可以继续尝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讲了提高自己同理心的方法。同理心指的是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问题,将心比心,就像是把你的鞋子脱下,穿上别人的鞋子,设身处地感受当时的问题和感受。

【Why】应用同理心能够透过表象,看到当事人真实的情绪以及背后的原因,更得以当事人所在的处境思考问题,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相反,如果没有同理心的话,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很难达成一致的观点。

【Where】这适用于所有的沟通场合,比如师生之间的沟通、同事之间的交流,上下级之间的工作交接。带着同理心去看待问题,交流沟通,更能透过问题看本质,获得更好地交流结果

【How】

第一步,放下自己。放下自己的认知去看待他人,例:老师在和学生沟通时,先放下自己的认知,假如学生某次没完成作业,先不要马上就开始批评。

第二步,带着尊重的好奇心。例:尊重孩子的内心,平等着和孩子去沟通,了解情况。

第三步, 深度倾听。例:一定要倾听孩子的陈述,孩子可能确实遇到困难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倾听才能了解真正得原因。

第四步,核对验证。了解了一定的信息之后,再寻求解决方案。例: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情况后我再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可以延后惩罚或者思想教育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故事】

我记得第一年做班主任的时候,有一次看晚自习的时候,一个平时爱说话的同学又在违反纪律,我立马展现出班主任的姿态,在班里对她大声训斥:张同学又开始说话了,没想到这个孩子顿时就站起来,顶了一句”老师我咋又说话了,我刚说一句“,后来了解到孩子那天刚好和同学闹矛盾,结果又被我在班里批评,最后孩子受到了学校的处分,但是我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次失败的教训。

【反思】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来,还是没有用同理心去处理问题。看到有学生违纪,我第一时间就是拿出班主任的姿态,而没有放下自己,也没有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地认真倾听孩子的问题,站在她的角度思考,那么这件事我能处理得更好。

【目标】本周末应用同理心跟张同学做一次心理疏导。

【应用】 张同学是我目前带着的一个学生,孩子现在高三,学业压力比较大,而且现在在家上网课。我打算应用同理心和她做一个深度交流。

首先放下自己,我虽然是他的老师,但更是他的朋友,以朋友聊天的形式沟通交流。

“你看最近学校也一直考试,而且还在家上网课,对你有啥影响吗”

然后,带着尊重的好奇心去沟通。“我都挺佩服你的,你看你现在学业任务这么重,你还能有条不紊得坚持不放松”

再次,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并且对他的一些想法表示认同

最后,在认同他的观点的时候 ,恰当得进行鼓励,指出他的不足,并且给树立小目标。

激活经验提问设计

现在请大家想想你过去在职场中或在生活中有没有沟通冲突的场景,比如:在职场中,同事之间的沟通冲突,工作扯皮;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辅导作业鸡飞狗跳。每个人想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写在便利贴上,在小组内分享,每人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小组分享完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跟大家分享下。

【学习者分享】

一位小伙伴分享孩子在家上网课,有时候不听话的场景。

催化应用提问设计

谢谢这位伙伴为我们分享的案例,那接下来再请伙伴们结合我们刚刚分享的应用同理心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如果未来的1个月你再遇到类似的场景,应用今天学到的同理心沟通的方法做个计划,你会怎么做?我们用1分钟时间把它写在你的便签上。一会儿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写便签时请注意:需要有场景、明确时限、可衡量,还要符合方法的步骤。

学习者应用

鲍老师分享和她女儿的沟通,站在女儿的角度考虑问题

【总结】

小伙伴们,时间到了。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就不分享了,我们简单总结一下本次分享的内容:提升同理心的方法有四步:放下自己、带着自重的好奇心、深度倾听以及核对验证,希望这个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