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断舍离》 所属活动: 东莞乐享分舵第199期线上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通过断舍离了解自己

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束负,我是拆书有约常驻主持人 一级拆书家,学习爱好者,最近阅读书籍是理财和断舍离方面的。今天想分享一个用三个标准进行断舍离的方法给大家。

【书籍介绍】

【F】我们今天的拆页来自于《断舍离》。这本书是日本知名的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是受到瑜伽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启发而生成的思维方式。

断—斩“断”物欲 斩断对物品的拥有欲

舍—“舍”弃废物 舍弃那些长久不用或者用处不大的东西

离—脱“离”执念 脱离对某个东西或者事务的执念。

就是通过减少对人、物、事、念头的拥有,舍弃不需、丢弃不用。这样既能帮我们释放空间,还能帮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增加我们对当下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A】与同类书籍相比较,它是以理论结合案例的形式,提倡的是“出”的生活美学,用人体学来比喻 就像人体新陈代谢一样,摄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废物,如果有人长时间没有排便,可以想象他的心情是多么糟糕。那我们的空间不流通,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到目前为止断舍离的概念已经在15个国家出版几十种图书,累计销量超400万册。

【B】看完这本书后,我们会明白生活空间和大脑的主角不是物品、事务和念头,而是人本身。我们应该果断丢弃

那些与当下关联不大的人、物、念头,把精力更多集中在自己这个人身上,集中在当下这个时刻。

今天拆解的片段就是在做物质上断舍离的同时也做精神上的断舍离。关注自身,把对自己不必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舍弃,也在清理的过程中了解自己。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情况:当我们下定决心开始断舍离,但是面对一大堆繁杂的物品时,会不会觉得“这件扔掉好像很可惜”“那件以后也许能用到”等这些念头而留下很多物品。明明很用心,也花了很多时间整理,但最后效果并不明显。或者会不会因为怕浪费不好吃也勉强吃的食物,然后给自己带来不愉快的体验的这两种情况。

如果有请扣1,如果没有请扣2,好的,谢谢大家的反馈。通过大家的反馈,我知道今天的片段对大家是有帮助的。

【学习目标】

跟我学习后,大家可以记住用“必要,合适,愉快”这三个标准对杂物进行取舍并在现场演练这个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接下来,邀请大家用1分钟时候阅读原文,读完的小伙伴可以聊天区发“必要  合适  愉快”向我示意

源自《断舍离》 山下英子 P110

杂物上的断舍离 4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第三层筛子就是“必要·合适·愉快”的视点。

这个视点是对以“自我轴”为基准的杂物取舍指南进行提炼后的“筛子”。具体是指自问自答“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是否适合我?使用起来是不是心情愉快?”。这种自问自答的时间轴毋庸置疑就是“现在”。

反过来,对“现在”的我来说,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应该处理掉。从以下三个视角对杂物进行选择和抛弃时,全部调动自己的知性、感受和感觉。

不需要的东西 东西使用起来很便利,虽然没有坏,但是丢了也不发愁。

不合适的东西 以前很重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

不愉快的东西 长时间使用,但会有莫名的违和感和不快情绪。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讲的是我们在进行杂物的断舍离,面对让我们犹豫的“还能用”的东西时,可以对每一件采用自问自答,从“必要、合适、愉快”三个标准进行判断后再做处理。就是用这个方法把那些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没有用、曾经有用,现在没有、用的不爽的东西处理掉。

【WHY】

使用这个方法的好处:在处理这些杂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以这三个标准进行取舍选择,不断地磨炼自己,你的“断舍离EQ”也会提升。同时也会注意到对自己“不合适”“不愉快”的“事”和“物”。做到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觉和感受,从而了解自己。

【HOW】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拿出一件自己舍不得丢弃的物品,问自己

一问必要:想一下这个东西没有的话,对一年的生活有没有影响?或者这样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根本用不完?

只要对生活没有影响或者同类东西太多用不完就属于不需要,就可以舍弃。

比如:问“厨房的电热壶,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必要?”

答“家里买了饮水机,现在已经很久没用电热壶了,丢了也不影响。”

二问合适:想一下现在这件还是自己喜欢的风格吗?或者是不是以前很喜欢,现在不怎么用了呢?

①只要不属于现在的风格、②被别看到会觉得不好意思、③以前很喜欢,现在不用,都属于不合适

比如:问“这件当时花了我上千块买的衣服,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合适”

答“我现在不是这种风格、已经很久没穿了,不合适了”

三问愉快:这样东西我使用的时候会不会觉得不舒服有压力呢?

①使用的时候觉得不舒服、②虽然喜欢,但用的时候有压力、③以前是必需品但与现在生活不相符都是不愉快

比如:问“这双靴子我很喜欢,搭配那件裙子也很好看,那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愉快?”

答:“虽然这双靴子我很喜欢,但是穿起来有点硌脚,所以体验感并不是很好”

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就可以舍弃,刚开始还不熟悉时,可三步都使用。如果答案都是不必要、不合适、不愉快,那就果断舍弃它。

【举例子】

11.28号的时候,煮的一道菜是前段时间从家里带来的妈妈做的腊肠,腊肠是那种红瘦相间的,但那条腊肠肥肉相对多一点,吃的时候会在口腔内爆油汁的那种。不喜欢油腻的人可以想象的到,这种吃下去会觉得很恶心。吃的第一口我就觉得很油不想吃了,如果是以前的我就会想着这是妈妈做的腊肠,不能浪费,于是硬逼着自己吃完那根腊肠。

那学习完今天这个方法我可以运用这三个标准问自己:

1、这根腊肠肠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必要? 还有其他的菜,我没必要一定要吃这根红肠。

2、这根腊肠肠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合适? 我不喜欢太油腻,不适合我。

3、这根腊肠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愉快? 太油腻,吃下去感觉反胃恶心,是不愉快的。

所以,我可以果断的选择不吃这根红肠,舍弃它.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喜欢囤东西,打折促销时会囤很多日用品,和有收集癖或者工作太忙的人。

不适合用自己本身就是极简主义的人,还有很容易辨别舍弃的杂物,比如过期的物品和食品。

【防止异议】

我想小伙伴们使用这个方法,也许会有些疑问,

1、会不会出现我问完这三个问题,答案都是不必要、不合适、不愉快,但我还是觉得扔掉它会很可惜,从而把它留下来的情况?

是会出现觉得扔掉它可惜的这种情况,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舍弃并不代表要扔到垃圾桶里,只要不留在自己的空间里就可以,所以送人、捐赠或者低价出售都属于舍弃。

舍弃的时候可以和那些物品真诚的告个别,对那些物品说“对不起,谢谢你,感谢你的陪伴,这段时间冷落了你,现在让你去更能发挥你价值的地方,再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第一步:假设场景】

接下来想请大家回想一下,或者看看自己的房间,你想进行断舍离的地方有没有哪些物品是让你犹豫的觉得还能用的物品? 就是曾经你舍不得丢了它,把它留下来但一直没再用过的物品?

比如说厨房里不怎么用的餐具、书架上当初只看封面就入手的难读懂的书籍、鞋柜里非常喜欢但穿起来不舒服的鞋子等。用1分钟时间写下可能会遇到的场景,写完之后发到聊天区,并开麦分享出来

A分享实录:

想到买来一直没有的论语日历,本来打算一天学一个论语,现在22年快结束了,还没用起来学起来。

B分享实录:

衣柜里有很多很久没穿的衣服。

【A2第二步:具体应用】

在刚才你的分享场景中,请根据今天学习的必要,合适,愉快这三个标准挑选自己的留恋物。

对那件留恋物进行自问自答,问自己三个问题,一问必要、二问合适、三问愉快 ,有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C分享实录:

有个风扇用了很久,开最大档的时候,风力也不大,现在买了个新风扇也没有把它扔了。今天学习了这个片段进行自问自答:1、这个风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有必要吗?现在有新风扇,已经不需要这个旧风扇了  2、这个风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合适? 冬天用不了风扇,夏天风力太小不够,不合适了 3、这个风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否愉快?夏天使用的时候,风力太小,使用感不是很好。所以,我可以果断舍弃它。

【小结】

刚才有几位小伙伴做了个小练习,我相信大家对这三个标准都有点印象了,想邀请伙伴回答下你理解的这三个标准是怎么样的?

D:我在想这个方法是不是可以使用在购买的时候进行断舍离,在购买时,询问自己是否必要、合适、愉快,从而斩断物欲。

我:是的,特别棒的思考,这个也可以在购买时询问自己,从源头进行断舍离。但今天为了避免混淆,主要是用在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进行断舍离。这样我有解释清楚吗?

D:有的。

谢谢各位小伙伴的参与,我的拆书就到尾声了,接下来我想布置个小作业,拆书帮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一个“学以致用”我们要把今日所学的用起来,今天的作业就是在聊天区发出“我承诺我在**日内要使用今日学习的三个标准必要、合适、愉快挑选我的衣柜或者鞋柜”

【结束语】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