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本次是线上过级3-1,按照线上3-1过级标准执行。
一、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爱,一个热爱学习,坚持成长的工程师二宝妈,很高兴跟大家度过一段愉快的学习时光。
二、 学习目标(1分钟)
<*技能点: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线上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学习者行动+澄清(怎么做)与界定(做什么)完成程度)
今天拆解的主题是“提问式思维”,希望通过今天晚上我们线上学完后,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应用(行为)提问式思维,列出通向解决方案的问题清单(澄清),实现引导他人或者自己思考、采取行动(界定)。
三、 图书介绍(2分钟)
<*技能点: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 个步骤*>
今天给大家的片段选自书籍《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籍。在工作生活中,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
事件场景:
1、你加了某个大 V 的社群,迫不及待把自己的疑惑洋洋洒洒问了一大篇。没想到被反问:“你的问题点在哪里?”。
2、一个领导 把下属叫到办公室,问:你这个工作怎么样了?此刻下属懵了,猜不到领导到底问的是哪个怎么样?是最近发生了什么事,还是问项目进展情况或者是项目成本呢,也或是全部呢,面对这样的提问,真是压力山大!
提问:
大家觉得这样的场景熟悉吗?回忆一下,你之前用过或见过的处理方案是什么?效果怎么样?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案嘛?
影响:不难发现,在职场 学习生活中,这样的情景比较多,但是面对领导,大部分下属选择鸵鸟战术不说话或者全说,反而引起领导诸多不满意。你提的问题,一团乱麻,对方根本不知道你在问什么。
解决:
那我们有好的方法改变结果吗?推荐给大家《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这本书。它提出用提问式思维,向自己提问,向他人提问,以达到引导思路、引导采取行动的意图。从而,让我们可以得到比想象中更好的处理结果。
那接下来将让我们开启改变人生的提问之旅,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下方片段,如果有伙伴提前完成可示意我一下或者聊天区扣1。
四、 拆页RIA (16-20分钟)
【R】阅读原书拆页
<*技能点:在讲解时,通过共享屏幕播放PPT,清晰呈现R原文、I便签核心内容、和A2指令。*>
<*技能点: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技能点:原书拆页【R】为 why 或者 what 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如果你真的愿意把握提问的真正威力,提问可以改变你整个人生。具体地说,是要增加我们对自己和对他人提问的数量,并提高这些问题的质量。还有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我们在问这些问题时,我们的意图是什么,我们究竟想要干什么。”就像罗马尼亚剧作家尤金·艾里斯柯说过的那句鼎鼎有名的话:“为我们带来启迪的,并不是答案,而是提出的问题。”
肯定是我看起来有点儿茫然,约瑟夫停顿了一下,说:“你以前从没听过提问式思维这个词,是吗?”
我摇摇头,没听过。
“提问式思维是一套技术和工具体系,它是通过提问来审视你是如何处理周边的一切状况的。你精细推敲你所提出的问题,并且不断练习和发展这种技术,大大改善办事结果,这包括你所处理的任何事。而这一切是从审视我们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开始的,然后才能谈及向别人提问。毫不夸张地说,这套QT系统,也就是提问式思维,把行动直接植入你的思维中,这种行动是聚焦的、创新的,而且是高效的。这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可以为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奠定良好的基础。”
I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
<*技能点:【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或者【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达到其一即可打勾)*>
【概念辨析】
好的,看大家都阅读的差不多了,
拆书家:那么我问问大家,这个拆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概念呢?
学习者:
拆书家:对,是提问式思维,那它的定义是什么呢?概括来说:提问式思维是一套系统的技术和工具体系,通过提出高质量的提问来处理身边的一切问题。高质量的问题关键是促进意图达成,促进他人思考或采取行动的问题。
那我们一起来辨析一下,什么是提问式思维,以下的情况符不符合提问式思维呢?
【举例对比】
某次项目会议上,讨论设计方案中甲方反馈回来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
此时项目负责人说:问题很多,我觉得这里面设计师 校对各级人员是不负责任的。这个是提问式思维吗?
不是,这是个陈述句,直接评价了他人的行为,不属于提问式思维。
接着主管领导问:问题这么多,你们怎么这样做方案??这个是提问式思维吗?
不是,这是个问题,但不是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这个问题无异于在指责,不利于他促进员工思考或者采取行动。
同事A问:这个不是我们专业的问题,是谁的责任?这个是提问式思维吗?
不是,这是一个问题,但不是高质量问题,会指引大家推卸不是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图不符合。
看情况不对,院长说话了:现在不是问谁的责任,我们是一个团队,我想知道,这里面具体甲方提出来哪些问题了?我们接下来可以做什么?这个是提问式思维吗?
是的,院长的问题符合提问式思维。
【关键点】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提问式思维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关键点:1、它是一个疑问句2、有利于意图达成3、促进思考或者采取行动。
院长提的问题:提了2个问题都是疑问句,促进大家思考或采取行动,有利于达成解决问题的意图。
【适用边界】
所以就要求应用提问式思维是基于有明确意图,有特定问题需要解决,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意愿的场景,也适用于针对想要解决问题自己对话的场景。比如下属想要提升工作绩效,项目成员想要保障项目成果,孩子想要提升成绩,你自己想要解决工作中遇到卡点的问题等等。如教练技术、赋能管理等都常用提问式思维。如果没有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那么就不太适用了,往往会效果不佳。比如生活中的日常闲聊就不太可以需要这样沟通。
【行动步骤】
那具体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到用提问式思维处理事务呢?从以上要点我们就可以总结归纳出如下步骤:
1、明确意图:思考自己的意图,了解对方可能的意图。
比如我想要什么?对方在想什么,感受如何,他想要什么?
2、设计问题清单:
用2W1H设计出来提问的问题清单,what:具体的事实是什么,面对这样的事实你的感受怎么样,我们能做什么?HOW:我们怎么做?WHY: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3、检验问题清单:
(1)判断是否是一个疑问句? 这个问题能帮助对方或直接思考什么或者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利于意图的达成吗?这个清单能有具体行动吗?
【预防异议】
这些步骤中,最难的第二步,最容易疏忽的是第一步。有可能会小伙伴会说,这个太难了,提出的问题对方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确实是的,所以建议每个方面多准备2-3个问题备用。
有可能有小伙伴说,问的问题,对方回答不同衔接下个问题也可能不一样,准备好的问题衔接不上,这个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演练,设想对方会如何回答,评估问题是否精准,下个衔接问题是什么。或者有小伙伴会问,所有的问题都需要问到吗?比如上面的院长,提一个问题可以吗?也是可以的,只要是能促进对方思考或者采取行动,就可以。
对于容易疏忽的是第一步,需要大家平时刻意多练习,提前提醒自己沟通目的是什么,可以写在本子上。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10-14分钟)
<*技能点:【A2】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无需分组,学习者写自己的剧本A2,在会议软件主界面选代表分享,或展示在聊天区)*>
【A2催化应用】(编写剧本——未来场景)
当大家回到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或可应用的场景。接下来今天一个有趣的编剧本的环节:思考一下,在未来的工作中,是否有需要帮助下属提高绩效的场景?是否有领导交办的任务需要与他人合作的场景?是否有什么需要组织商讨的会议?是否有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卡点的问题等等,可以应用提问式思维来解决的。
接下来请自己编一个小剧本,设计出一个未来你可能会遇到可以应用提问式思维的场景故事,列出问题清单。要求有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对方的对话、动作等,要求有人物应用来提问式思维列出问题清单。
摘要写在一张纸上。10分钟时间。10分钟后我请1-2个小伙伴来演绎她的剧本。
剧本模板:
学习者案例记录1:<*技能点:补充现场的A2案例(1~2个案例)*>
丽洁:
剧本主题:销售人员(丽洁)明天运用提问式思维 列出问题清单,让家长自己愿意主动续费乐高课程。
销售人员(丽洁):
明确沟通目的:接下来某一天运用提问式思维提问,让家长听到改变行为,自己愿意主动续费。
销售人员(丽洁):设计问题清单及剧本对话:
what:孩子把新东方的乐高课程体验课听了吗,孩子听了课程之后,感觉怎么样,听懂了吗?
家长可能回答:听懂了
销售人员(丽洁):以前接触过乐高吗?怎么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单位时间拼乐高的数量呢?怎么样可以用同样的乐高块来搭出来不同的形状呢,提高孩子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家长可能回答:感觉一般(可能只是好奇,并没有对乐高学习明确的目标)
销售人员(丽洁):孩子在哪个方面有特长您知道吗?
How:在很多的课外艺术班之中,孩子选择乐高课的话,选择乐高可以帮助其它方面的学习,乐高 动手动脑,注意力集中,能力可以迁移。
【适当点评】:感谢丽洁的分享,编剧本是比较烧脑的环节,丽洁编的剧本很赞!
学习者案例记录2:
允儿:(聊天区分享剧本)
剧本主题:运到“提问式思维”的场景:新来导购业绩不达标,主管想帮她提升业绩。
时间地点: 下周5 主管办公室
【适当点评】:
允儿这个剧本编下来,主管运用了提问式思维,促进小张思考,做了计划,很好的剧本。谢谢允儿的分享。
五、结语 (1分钟)
非凡的结果始于伟大的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提问式思维,期待大家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积极运用这个方法,让提问式思维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今天拆书就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参与。
总时长:15-30分钟
<*技能点:总时长没有少于 15分钟,没有超过30分钟。*>
实际拆解总时长: 2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