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参加TF1-2过级的陈伦辉,我的三个标签是:
1.创业者:一名光电玻璃领域创业者,参与并获得20多项专利,产品可广泛应用到玻璃幕墙、城市亮化、市政配备等领域。
2.终身成长践行者:我热爱学习,是一个拥有成长思维的人。
3.两个孩子的爸爸:我热爱我的家庭,我也非常爱我的两个孩子。
所以在关于创业、学习及孩子教育面我都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图书介绍】
今天跟各位分享的拆页内容是来自这本《关键对话》,这本书是作者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多万人的实证调查研究的成果,还被《财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并由史蒂芬柯维、樊登、采铜等著名作家共同推荐的沟通类畅销书籍,这本书讲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解决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关键对话的问题。
首先请各位用1分钟的时间先阅读一下原文拆页内容:
强调“共同”性。共同目的中的“共同”二字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共同目的并非一种技巧,要想顺利完成关键对话,我们必须真正关注对方的利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这里的目的必须具备高度的共同性。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推行自己的做法或是操纵对方,这种意图很快就会暴露无遗。对话安全感会遭到破坏,对话者立即会陷入沉默或暴力应对的错误情形。所以,在开始对话之前,一定要检查你的动机是否具有共同性。你可以询问自己“从心开始”的问题。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I】拆书家讲解引导 5分钟
该片段给我们讲了一个如何达成共同目标的“三问法”。
我们在生活当中会遇到一些对话,如果谈不好,后果会很严重。如果对话能强调共同性,就可能会更好的完成关键对话。
举个例子:2016年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我老婆准备同时给他报4个兴趣班,而我坚持认为没必要报这么兴趣班,要给孩子多一些自主的时间。她认为我只顾着工作,根本就没关心孩子。我就很生气,说我这段时间项目上的事情特别多,孩子的事情确实管的少了一些,但我只要有空也是一直在陪孩子的。因为这件事情,那段时间我们就打冷战,谁都不理谁。
如果我和妻子之间,都想到了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孩子好,只是角度不同而已,那就可以好好对话商量,拿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结合片段运用“达成共同目标的三问法”,具体做法如下:
1.问己目标:这次对话我自已要实现什么目标?
例:我要实现的目标是说服妻子不要给孩子报那么多兴趣班,让孩子多一些自主的时间,孩子会更快乐的成长。
2.问TA目标:这次对话我能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例:我希望能让妻子知道,其实孩子多一点时间出去感受大自然,也是一种兴趣培养,也同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问共目标:这次对话我和对方的关系能实现什么目标?
例:通过这种对话,我希望和妻子能达成共识,我们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快乐的成长,可以把少报兴趣班的时间多带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这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兴趣。
这样做的好处:因为我和妻子之间都找到了共同的目标,所以就不会因个人的意见不同而误解对方,不但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还促进了夫妻的感情。
不这样做的坏处:如果夫妻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对话,不去找到自已真正要实现的目标,也不去理解对方是怎么想的,那这些生活中这些小事的分歧,最终会造成夫妻关系的不断恶化。
由此可见,当遇到方向一致,但出发点不同时,是可以用该方法达到双方共同目的,推进进程和获取共识,从而避免冲突导致不快或产生矛盾和误会。
这个方法可应用到这些场景:如男女朋友、家庭成员之间就某件事的争执,你让朋友还钱,向领导提出工作意见,同事的工作表现等等。
【现场分组】
听一遍不如参与其中,为了让各位有更好的学以致用,我们一起参与练习一下。
下面先分个组,请接下来的参与的伙伴请摄像头打开,确保接下来的小组活动你能全程参与。等下我会分成3组,不能开摄像头可以参与分享的伙伴就在大厅成为第3组。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1.请各位回想下自己过去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没有因为达成共识,而导致失败或者顺利解决的类似经历,当时使用的方法和我刚才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效果如何?
请大家思考30秒-1分钟的时间,也可以在手边的便签上写一写关键词。在大家思考的时候我给各位分个组。
2.给每组5分钟的时间在组内分享,请组长尽量让每个组员都进行分享,由于时间较紧,请组长把控好时间。组长分别由....担任。请各位接到分组邀请的伙伴,点击确认进组,
(点击加入不同的小组进行巡视,看是否开始分享,如未进行分享则要求组长组织分享,确认分享后,点击回到主会场)
3.下面我们有请每个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下自己的经历,时间1-2分钟。
【学习者案例】
案例1:我跟我妈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因为我之前是在武汉读的大学,然后刚好是今年大四,所以我妈就催我要回福州,但是我自己会比较想去外省,就是不回福州,去外省发展一段时间再回福州来,然后可能是因为我妈想的说早点回福州的话,然后后面他的养老就没有问题了。对,所以就更希望我回福州,但是我会觉得去外省的话对我自己的发展比较好,所以我们当时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然后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会吵,就没达到共识对吧?
案例2:还是发生在我工作当中,那个时候是因为工厂的生产部他们生产的产品外观特别不好看,但是生产部他的意思就是说能用就行,外观不需要太漂亮,然后就跟他们沟通,当时我觉得当时我的做法还是蛮正确的,就是对比现在的伦辉同学他分享的三问法,当时我跟厂长说,其实我们做产品就像是什么?那叫找对象似的,你得长得不要满脸麻子什么的,人家才要,相当于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了。
案例3:我分享的故事就是我与女儿的故事,她原先都是我一直带着的,然后今年突然间她要自己坐公交车来回,然后周末也不想我参与管他,其实当妈妈的既没有安全感,感觉介入不了,但我又说不得,我就没办法,表面上我是只能认同他的,我就把关系看在前面,然后我就这样熬了半个学期,就今年挺吃力的,其实挺不容易的,但我一直维持的关系,但我心里是一直在等待,她要是成绩掉下来了,我就有机会找借口说她坐公交车太辛苦了,来回就可以接送好贴了,这小家伙还没掉下来。那是当时他有一个科目就比较薄弱了,然后老师因为她是在班里还是比较靠前的,然后一直起不来,老师前天就罚了她,罚了她以后她就很难过,回来跟我聊了,再后来老师也找她谈话了,因为我也是一个说教育方面工作的,老师也知道平时也会找我去她们班里分享什么的,然后她就找我女儿谈心了,她说你现在是初三,你妈妈应该把你看成最重要的,而不是其他孩子,老师说我对她关心不够,我也在老师面前承认说自己确实对她关心不够。当时我一直没跟老师说,是不是说女儿不让我管这事,我一直没提,然后我就跟女儿说妈妈挺委屈的,我就一直承认自己确实关心不够,然后现在很感恩的是这段期缓过来了,我们俩有共同目标,目前她会找我支持,就我俩又定了一些她学习上的目标,按照她自己的需要,然后也希望我多给她一些支持督促,因为人不是都是松散的。所以我今天这个话题我觉得我还蛮喜欢的,共同确实蛮重要的,这个是我的一个真实感受。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请各位思考下,未来一个月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与同事、家人或朋友在何时何地,和谁会用到今天分享的“达成共同目标三问法”,达成什么样的结果?要求尽量具体且用到“三问法”:
我们再回顾下三个问题:
1. 问己目标:我希望自已达到什么目标?
2. 问TA目标:我希望能为对方达到什么目标?
3. 问共目标:我希望我和对方能共同达到什么目标?
下面给大家1分钟时间在便签纸上写下来。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请小伙伴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