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珍藏版)》 所属活动: 昆明春城分舵第139期线上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关键对话需要强调共同性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拆1-1的陈伦辉,我的三个标签是:

1.创业者:一名光电玻璃领域创业者,参与并获得20多项专利,产品可广泛应用到玻璃幕墙、城市亮化、市政配备等领域。

2.终身成长践行者:我热爱学习,是一个拥有成长思维的人。

3.两个孩子的爸爸:我热爱我的家庭,我也非常爱我的两个孩子。

所以在关于创业、学习及孩子教育面我都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拆书帮介绍】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并不是“拆散”或者“拆开”的意思,而是一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非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论。特别适用于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进行学习。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方法:

个人学习就是应用RIA便签法,R是原文片段,就是原书籍的一段或几段文字内容;I是用自已的语言将原文进行复述的意思;A1是关联自身经验,并进行反思;A2是确定自已的SMART目标,并落实到行动和应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拆书家将一本书进行加工,如同培训师一样,拿到现场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拆为已用,创造价值。

“拆书帮”的创始人是赵周老师,拆书帮分舵是由一群拆书学习爱好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目前全国各地有五十多家正式分舵,近20家筹备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图书介绍】

我们今天的拆页片段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这是一本讲述沟通方式及技巧的美国畅销书,是帮助人们如何处理好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重要对话。本书还获得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及《精进》作者采铜等人的推荐。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关键对话》片段“关键对话需要强调共同性”【页码】P68

强调“共同”性。共同目的中的“共同”二字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共同目的并非一种技巧,要想顺利完成关键对话,我们必须真正关注对方的利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这里的目的必须具备高度的共同性。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推行自己的做法或是操纵对方,这种意图很快就会暴露无遗。对话安全感会遭到破坏,对话者立即会陷入沉默或暴力应对的错误情形。所以,在开始对话之前,一定要检查你的动机是否具有共同性。你可以询问自己“从心开始”的问题。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下面分享一下我对原文片段的理解。

What:该片段给我讲了一个如何达成共同目标的“三问法”。我们在生活当中会遇到一些对话,如果谈不好,后果会很严重。如果对话能强调共同性,就可能会更好的完成关键对话。

Why:如果我们在对话时只考虑自已的利益和想法,那么对话的安全性就会被破坏,就很难顺利的完成对话。

How:所以我们也要关注对方的利益和想法,要找到双方的共同性,在对话开始前,询问自已以下三个问题:

1.这次对话我自已要实现什么目标?

2.这次对话我能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3.这次对话我和对方的能共同实现什么目标?

Where:这个方法可应用到这些场景:如男女朋友、家庭成员之间就某件事的争执,你让朋友还钱,向领导提出工作意见,同事的工作表现等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联系具体经验】

去年12月,因为疫情原因我家女儿和儿子都在家上网课。有一天儿子先上完课了,就跑到客厅准备练习篮球,因为他也考虑到姐姐还没下课,就在地板上铺了一块垫子。但是声音还是吵到了在房间里上课的女儿,女儿就很烦躁的叫她妈妈去阻止弟弟。她妈妈很生气的就过去跟儿子说:“你没看到姐姐在上课吗?这时候打什么球?赶快写作业去”。儿子一听就烦起来了,便说:“你就偏爱姐姐,我声音这么小了还说吵!”就哭着跑回自已的房间了。我当时在书房里,外面发生的一切我都听到了。于是我便敲门进了儿子房间,我告诉儿子:妈妈其实也是爱你的,上一次你在上课,姐姐要练钢琴也被妈妈阻止了,刚才妈妈不了解情况就马上指责你,是不对的。妈妈只是想让姐姐更安静的把课上完。你如果现在想练球,爸爸就带你到去楼下花园里练。最后儿子很高兴的接受了我的建议。

反思:孩子妈妈与儿子对话的目标是告诉儿子不要在客厅练球,让女儿能正常上课。而儿子的目标是想下课后就练球。 所以她可以建议儿子陪他下楼去练球。这样最终达成既能让儿子去练球,又能让女儿安静上课的目标。

这个方法我们也可应用到工作中

未来我要解决的问题:董事长在决策的时候经常喜欢变化,就可以使用今天的方法,具体如下:

【A2具体应用】

目标:下周一周例会后,我想运用强调共同性的“三问法”跟我们董事长进行一次对话,想告诉董事长因为他的决策经常变化,给部门工作带来了困难,期望能够达成统一的共识。

执行计划:为了不让董事长因为这次对话,产生抵触感或其他不好的想法,我想在与董事长对话之前,先询问自已以下三个问题:

1.这次对话我希望自己能实现什么目标?

期望和董事长达成高效决策的统一共识。我会先告诉董事长,我有一些想法,可以改进部门的工作表现,并为公司降低成本,能为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从而以期望达到减少决策调整的共识。

2.这次对话为董事长实现什么目标?

让董事长知道如果高层决策经常变化,会让部门的工作出现延误,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及成本上升,会给公司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3.这次对话我希望我和董事长能共同实现什么目标?

减少决策调整的频率,能更好的提升部门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这对公司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公司上下共同的目标。

预防处理:如果董事长是因为其他战略关系而转变的决策,我将给出自己对目前企业的行业分析,从企业未来规划角度给予个人合理化建议,探讨目前企业降本增效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