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拆书帮沈阳筹备分舵第71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每一个生命活出自主性

开场:

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活出自主性。

接下来我为大家做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我叫张玲玲,小巧玲珑,玲珑剔透,是爷爷对我的祝福,所以大家可以叫我玲玲。

我的三个标签是:

1.一边自我探索一边搬砖的会计人员;

2.坚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实践者;

3.奔往拆书家路上的学习者。

我目前是一家商贸行业的会计,生活中很喜欢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也因为亲子阅读,有幸成为公众号“森米童书搜索”的签约作者。

所以,大家平时有育儿或拆书的话题,我们可以互相探讨,一起学习。

þ过渡:接下来我用两分钟的时间为大家做拆书帮的介绍:首先说一说拆书。

【拆书帮介绍】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主要是学习者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出发去寻找学习方向,不再以知识为导向、也不在以老师为中心, 而是将书里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结相结合,并实践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拆书法的适用范围分别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就是通过RIA便签法去阅读一本书,从而达到参加一次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是由一位拆书家把一本书打造成一次现场培训课程,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创办的非营利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拆书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拆书帮在全国各地都设有拆书帮分舵,拆书爱好者想要成为拆书家,就可以通过在拆书帮分舵进行升级打怪最终达成目标。最后来说一下拆书帮的价值观: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持续精进、共同成长。

þ过渡:那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下面我们花1分钟的时间看下原文片段,看完后请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文拆页】

主题:游戏力养育P131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活出自主性。

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自主性(Sense of Agency),这种感觉是,我是我自己命运的主人,我的行为是有意义的,但很多大人常常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该干什么、该想什么,尤其是在某些文化中,父母控制孩子的大多数选择。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很迷茫:我想做什么工作?我对什么有兴趣?什么对我很重要?所以,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性,父母要多听少说,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让他们去建造、创造各种幻想中的场景,给他们机会去进行创造性的表达。要经常鼓励他们,给予反馈,而不是表扬或批评。很多打闹游戏,比如摔跤、追逐或者户外探险,都能促进自主性的发展,因为这些活动能让人感受到身体的强壮,同时也不会伤害任何人。

þ过渡:大家都看完了吗?我看大部分小伙伴都已经看完了,那我开始做下面的介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

what:结合今天的主题,身为家长,我们有义务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

why:因为拥有自主性可以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命运的主人,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当孩子长大后,面对更多选择的时候也不会迷茫。

where:比方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决定睡前的活动顺序,也可以让孩子策划周末去哪儿玩,外出时选择哪件衣服等等,这些都可以锻炼到孩子的自主性。那么这里可能会有人问,那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有没有使用边界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当孩子提出过分要求时这里就不适用,比方说孩子说妈妈今天我不想上学了,或者孩子刚刚预支了明天的零用钱,然后还要预支后天的,这种情况就不太适合,那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理我们今天不做展开讨论。

þ过渡: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首先

how:第一步:(机会)我们要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个可以是真实的情况,也可以是模拟的游戏场景,如果是真实的情况,前提是要保证在合理范围内,例如周末外出的具体行程,可以由孩子来规划;如果是模拟的游戏场景,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兴趣,像我们家就可以在家里模拟一次露营游戏,由他来现场设计带什么东西,在什么位置等等)。

第二步:(选择):在孩子做选择的程中,父母要少说多听,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少说多听,不要左右孩子做选择)

第三步:(反馈)当孩子做出选择后,要给予具体反馈,而不是表扬或批评。

þ过渡:方便大家应用,下面我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做详细的介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上周六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和老公都居家办公,刚好在前几天我给儿子买的易读宝学习机到了,我就特别期待的想给儿子用起来,刚拿到家,儿子就指着易读宝上的扬声器问老公:“爸爸,这是什么?”我老公就跟他说:“这是喇叭,但是呢,我们可以不安电池,就不会有声音”。我儿子一下子就急了(因为他从小就对有声音的玩具比较打怵),他就对我们说,我不要这个礼物,我不喜欢有声音。

因为当下身为老母亲让孩子边玩边学的那个劲头就上来了,我也急了,就对儿子说,这个跟逻辑狗的功能是一样的,妈妈不可能明明知道你不喜欢声音,还给你买带声的“玩具”,妈妈一定不会安装电池,你看,它就是逻辑狗啊!

我儿子就把他之前喜欢玩的“逻辑狗”拿出来,一边哭一边说,不一样,我不喜欢这个易读宝,颜色不喜欢,纽扣不喜欢,反正就是各种不喜欢,还试图把他扔进垃圾桶,送给山区小朋友等等。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儿子把易读宝里面的一个小螺丝钉给摔掉了,老公只好把机器拆开将螺丝钉取出来,借此机会和儿子动手操作了一下,让儿子确认没有电池不会发声,这才将就着用起来。

反思:其实整个过程中,对照今天的拆页来看,我对孩子用到的就是控制(把我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只不过我是把这个“控制”包装了一下,包装成了“礼物”,你看,妈妈给你新买了一个玩具,因为联系到之前你喜欢过的同款逻辑狗,我就认为你也喜欢易读宝,然后当我发现孩子不接受的时候,(也就是他说要继续玩逻辑狗时),我就对他说,这个易读宝就是逻辑狗,我又对他进行了再次控制,我要控制你现在就得玩这个。所以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最后儿子接受了易读宝,但在我们沟通的过程中并不愉快,而且我也没有让他自己做出选择,还是按照我的安排,把逻辑狗升级到了易读宝。那如果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不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会怎么样呢,就会给孩子造成反正我说了也白说,都听你们的想法。这样孩子渐渐就失去了自己做选择的能力,也会越来越迷茫。

过渡:本月6号是我儿子的四周岁生日,因为之前他对太阳系比较感兴趣,很喜欢8大行星,所以我和老公想给他买个地球仪或天文望远镜做生日礼物,但儿子好像并不想要,还是因为他怕有声音。所以经过上次的体验,我和老公沟通,选择礼物上面还是尊重儿子的想法吧。对此,我做了下面的计划:首先确定目标。

A2:目标:

也就是6号儿子生日当天,在选择生日礼物的时候,由他做主。

行动:

1.(机会)在生日当天,我和老公只准备生日蛋糕,在挑选礼物环节,由儿子来决定。(对应how中第一步给予机会表达想法)

2.(选择)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听他来选择,如果他想不出来,我们可以给他提供礼物范围,但我们不做选择和控制。

3.(反馈)当他选择好后,不管这个礼物在大人眼里是否实用,我们都要给予庆祝,为他自己做的选择表示尊重。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活出自主性。

那么具体的操作步骤呢,可以通过三步:给予机会→让孩子做选择→最后及时有效反馈。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