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鄂尔多斯分舵练级场第18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移情聆听四步法

开场:

【学习目标】

在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行为)“移情聆听四步法”的对应句式(澄清),在现场编写的故事剧本中,主要人物在沟通时至少用到其中两个表达句式(界定)。

【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大家好,我是新晋二级拆书家龙肖行。欢迎大家来到我的3-1拆书过级现场。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忙爸爸】坚信忙爸爸也可以是好爸爸;【攀岩教练】攀岩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也希望可影响更多的人;【教育长老】坚信赋能的同时可以成就自己。

【分组】

鉴于今天线上人数不多,咱们就分成一个大组来共同学习。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事情发生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刚过,4岁的大女儿从爱说爱笑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变得有些畏畏缩缩,不敢表达。我也因为幼儿园防疫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与沟通。

【提问】

如果是你遇到类似情况会怎么做?(学习者1:先去理解她;学习者2:共情,说出她的感受;)如果无法和女儿进行有效的沟通会有怎样的后果?(学习者:他就会自暴自弃,不愿沟通了。)

【影响】

看来小伙伴们都认为应该多去陪伴,多去共情,多去沟通,如果不能有效沟通的话,会对孩子造成难以挽回的心灵伤害。

【解决】

今天就向大家推荐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有效沟通和维护人际关系的高效方法,今天现场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掌握“移情聆听”的应用方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活动的最后,我会邀请现场的小伙伴自己编写一段小剧本,剧中的人物会运用“移情聆听四步法”解决与他人有效沟通的问题。所以,接下来的内容,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听。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首先,请大家阅读手中的原文内容,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向我示意。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移情(Empathy)不是同情(Sympathy)。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移情聆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0%通过语言来进行, 30%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0%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移情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如此聆听效果显著,它能为你的行动提供最准确的信息。你不必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你所要了解的是对方的心灵世界。聆听是为了理解,是心和心的深刻交流。

【主题】移情聆听

【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著)P260-261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读完了,感谢大家的示意。

【Why】

人们在与沟通的时候,通常是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即使选择认真聆听,也并不是想真正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甚至是运用一些技巧,达到控制对方的效果。今天,我选择的原文片段,就是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最高层次的聆听方式——“移情聆听”,它可以让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不用再费心猜测、以己度人,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What】

那什么是“移情聆听”呢?具体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以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为目的聆听方式。简单来说,只要能同时做到专心聆听对方表达细心解读对方意图用心体会对方感受,就是“移情聆听”。

下面,用我和女儿的对话深入讲解一下什么是“移情聆听”:

【概念折返1】

前一天满心欢喜,已经答应去上芭蕾舞课的女儿突然在车上对我说:“爸爸,我今天不要去学芭蕾了。”

我说:“你今天不去学芭蕾了。”

这是“移情聆听”吗?

学习者:不是。

显然不是,这是专心聆听对方的话后,做出的复述。作为“移情聆听”,缺少了通过细心观察解读对方意图和用心体会对方感受后的真正理解。

【概念折返2】

如果我说:“你不去学芭蕾,是不想让妈妈生气,对吗?”(前一天讨论时,妈妈反对女儿学芭蕾舞。)

这是“移情聆听”吗?

学习者:不是。

显然也不是,这只是在专心聆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细心的解读了对方的意图或想法。作为“移情聆听”,缺少了用心去体会对方的感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概念折返3】

如果我说:“我能感觉到你现在很害怕。”(从女儿躲闪的眼神,结合近期的观察,我感受到了女儿的异常情绪)

这是“移情聆听”吗?

学习者:不是。

这也不是,这是用心体会对方感受后,做出的情感上的认同与回应。作为“移情聆听”,缺少了细心解读对方语言背后的意图或想法。

【概念折返4】

如果我说:“你不想去学芭蕾,是不想让妈妈生气,我能感觉到你很害怕生气时的妈妈。”

这是“移情聆听”吗?

学习者:这是吧。

是的。真正的“移情聆听”就是同时具备“专心聆听对方表达”“细心解读对方意图”“用心体会对方感受”三个关键要素的聆听方式。

【How】

那该如何做到“移情聆听”呢?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总结和归纳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即“移情聆听四步法”:

第一步:说复述。用“你......”句式复述对方的话语(不少于2次),让对方感觉到被理解,愿意继续表达,为我们专心聆听对方的表达创造安全的环境。

第二步:做解读。用“你是想/不想......,对吗?”句式解读对方的意图或想法,并加以确认。让对方觉的你和他是一条线上的。

第三步:表感受。用“我能感受到你......”句式表达对方的感受,体会对方的心情,让对方感受到被认同。

第四步:合情理。用“你对......(意图或想法),感到......(感受或情绪),对吗?”这一复合句式,表达感受的同时加以理性的解读,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深入地理解对方,做到真正的“移情聆听”。

【解决问题】

回到开始我女儿的例子,我请一位小伙伴配合一下,看看如何运用“移情聆听四步法”进行有效沟通:

女儿:“爸爸,我今天不要去学芭蕾了。”

我:“你今天不去学芭蕾了。”(说复述)

女儿:“我可以去小姨那儿学舞蹈。”

我:“你想去小姨的舞蹈班上课。”(继续说复述)

女儿:“也不是,是妈妈昨天说的。”

我:“你是不想让妈妈生气,对吗?”(做解读)

女儿:“是的,最近妈妈老是发脾气。”

我:“我能感觉到你很害怕妈妈发脾气。”(表感受)

女儿:“妈妈对我发脾气的样子很吓人,感觉妈妈不爱我了。”

我:“你对妈妈不爱你,感到伤心和无助,对吗?”(合情理)

女儿:“是的。”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每次沟通都需按部就班的使用这四个步骤吗?初期练习的时候,我的建议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你已经真正掌握“移情聆听”的精髓,能够精准把握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深入地理解对方,完全可以跳过前三步,直接使用第四步:表达感受的同时加以解读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掌握“移情聆听”的方法,只是有效沟通的开始,还需要双方继续深入沟通,才有价值。

【Where】

在这里还需要明确一点,“移情聆听四步法”重点用于与他人的深度沟通,不适合接到紧急任务或紧急命令时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就是要大家运用“移情聆听四步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先请大家认真想一下,你觉得哪些人之间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呢?可能是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好友之间,也可能是上下级、同事之间亦或重要的合作伙伴。

下面,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思考进入我们今天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自己编写一段小剧本。

有这么几个关键要点,需要向大家说明一下:

1.剧本结构要完整,要有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发展。其中情节发展又具体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2.人物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建议最好是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3.时间是发生在未来一周,一个具体的时间;地点是你可能去的地方。

4.情节发展部分,特别是故事的经过部分可以通过人物动作描写和人物对话来表现。

5.剧本中的人物一定要用到今天学习的“移情聆听四步法”,解决一个与他有效沟通的问题。

现在,给到大家5分钟的时间,把故事的关键要点写到拆页背面的表格中。(温馨提示,整个编写过程独立完成,不用进行讨论,现在开始吧。)完成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读一下他写好的故事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到了,下面我来邀请小白来分享一下吧。

鉴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活动结束后,小伙伴的可将剧本微信私发给我,继续探讨。

【结语】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首先我们了解了“移情聆听”的概念,同时,也在现场通过编写故事剧本方式,应用了“移情聆听四步法”,希望大家回去后,可以把这个方法真正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感谢大家的聆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你们的支持,是我分享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