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嗨,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拆书过级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过级者玄夕。请允许我用三个标签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第一个标签:大学思政课教师;第二个标签:正在升级打怪的一级拆书家;第三个标签:青创繁星的学习者。
【学习总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个片段,通过这两个片段的学习,希望小伙伴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及时辨别自己处于关注圈还是影像圈,学会区分和聚焦自己的影响圈。而且在碰到棘手问题时,我们能采用“我可以”“我选择”,“我能够”等句式把行动落地,让积极主动体现在行动中。通过实践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拆页1学习目标】那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个拆页,刚才说了第一个拆页的学习目标是,让大家在遇到新事物时,能够辨认自己的日常行为,哪些属于影响圈,哪些属于关注圈,并且能够根据聚焦影响圈3步法,提升自控感和影响力。
【F】《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被《福布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图书之一”,在美国的地位仅次于《圣经》。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更是被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
【A】这本书与其它习惯类书籍相比,不仅提出七个高效能习惯,明确地说出其中的原理、行动步骤等,而且搭成一个整体框架,还指出其中的逻辑关系,针对每一个习惯,都有大量的事例、具体的行动步骤和付诸行动事项表格,让读者马上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柯维告诉我们通过7个习惯的养成可以把我们从依赖新人格转变为独立型人格,独立型人格转变成互赖型人格。
【B1】如果你想要提升自我,解决当下生活和工作迷茫低效的困苦、人际沟通中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它会助力你了解现状、找准方向、通过持续不断的践行书中的七个习惯来改善和解决。
【B2】我描述几个场景,大家问一问自己,我是这样的吗?在心里面回答是或者否。第一个,如果别人对我以礼相待,我就会笑脸相迎,如果别人对我冷言冷语,我就想自卫反击。第二个,如果公司提高待遇,我就会努力的工作。第三个,如果上班路上很堵,我就会很烦躁。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倾向于消极被动的思维模式,长期消极被动的思维会让我们习惯性的怨天由人,负能量满满,那我们要如何从消极被动型转化成积极主动型,在遇到外部变化或棘手问题时,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应对?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阅读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R】“关注圈和影响圈”,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81-83
关注圈和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额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理会的事物。(见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过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为一个较小的“影响圈“(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前面提到我有一个儿子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我和桑德拉都和担心,怕他因为那些弱点而被别人轻视。但这些都属于关注圈范围,结果错误的焦点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自己倍感忧虑和无助,同时也加重了孩子的依赖性。后来我们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的思维方式,结果真的有效。结论是我们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what】刚才大家阅读的片段中,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关注圈和影响圈。例如:你喜欢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战、公司老板的变更、单位同事的职务变动等等事情,除此之外,你可能还关注与自己相关的学习能力、情绪、思维方式等这些事情。以上我们列举的容易引起你注意的都属于关注圈的范围,那么在关注圈里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是我们不可控的,而有些事情是属于我们可控范围的,那么属于可控范围这部分我们称之为影响圈。
【WHY】我们为什么要有意识地对自己关注的事情进行圈层划分呢?因为这样做可以快速判断自己是积极主动的人还是消极被动的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这么做的坏处)当我们总是把精力放在关注圈的时候,我们就会只盯住外部环境、他人动向,可是这些往往都是我们不可掌控的部分,不可掌控的感觉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负能量,长此以往我们就成了一个消极被动的人,只能是怨天尤人,一味的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形成不断给自己的消极行为找借口的习惯,最终导致内耗。(举例子)比如我在看到海平面上升导致墨西哥海边居民的家被淹的新闻,我就想“天啊,气候环境已经如此恶劣,看来灾难片里的现象出现了,地球是不是要爆炸了?既然这样我干脆躺平得了,反正所有都要毁灭,我还努力干嘛。”你看,这就是停留在关注圈所形成的态度。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想要活得积极主动的,是吧?
【how】那我们可以怎么做来调整自己,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关注圈转到影响圈呢?结合片段内容,我们可以把步骤细化成三步:【细化原文步骤】【负面例子变正面】
第一步,判断。就是判断自己当下是处在关注圈还是影响圈。结合我刚才的分享:我看到关于气候变化带来灾难的新闻导致我产生了躺平的想法,所以我当时处于关注圈。
第二步,分类。就是把第一步中被判断出来在关注圈的事情的各个细节进行分类,哪些是我能控制的,哪些是我不能控制的。那么新闻中灾难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伤害是不可控的,属于关注圈。但是我的情绪、想法、思维方式是可以控制的,这是影响圈。
第三步,聚焦。当做完分类,找到我可以控制的事情,就聚焦在这些事情上进行改变。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惊讶情绪我可以先慢慢平复,然后再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全球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导致)我可以做些什么?(日常环保,力所能及就好)
【显像提问法】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让你焦虑、让您感觉很丧的事情呢?请回想下,比如:写了一晚的方案,突然电脑崩盘,什么也没有保存,你大发脾气;比如听到曾经给你穿小鞋的同事晋升领导的消息,你愤愤不平,抱怨领导黑暗等等。
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再小组内进行回忆分享。在开始之前我们来进行分组,从左边起,两人一组。好,现在开始组内分享。
好,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萱萱妈:我儿子在学校被他的朋友PUA了,我是在学校搞变装活动的时候才知道的。出门时我帮他穿上他喜欢的哈利波特的衣服去学校,可是后来他跑去厕所换掉了,我问他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衣服换下来,他说他怕朋友笑他。我当时觉得自己这么晚才发现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遇到的事情,感觉很无力,也很自责,为什么自己这么晚才知道。
其实现在发现也不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可以用以上三个步骤对刚刚分享的这个事情进行转化吗?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萱萱妈:【判断】我知道孩子是怕被他的朋友笑,所以不敢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去参加活动。这时候他处于关注圈当中。所以我选择跟学校沟通谈这件事情,【分类】然后跟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做自己,因为我们自己的想法是属于自己可控的范围,而别人的想法不是我们特别要关注的。【聚焦】我打算慢慢地训练他关注自己想法的意识。
如何更地做,我们在下一个片段学习应该会有收获。
总结:再次感谢小伙伴的运用和分享。今天的一个片段,我们学习了通过判断、分类和聚焦三步骤,让我们的注意力从关注圈转移到影响圈,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过渡:我们知道积极代表态度,主动代表行为。在第一个拆页中我们通过三步骤主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态度,那么行动该如何更好的落地呢?大家不要着急,接下来我们学习的第二个片段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二片段学习目标】第二个片段咱们的学习目标是,当小伙伴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碰到外部变化或棘手问题时,能采用“我可以”“我选择”,“我能够”等句式把行动落地,更好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让积极主动体现在行动中。
大家可以先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第二个拆页,读完的小伙伴抬头示意我。
【R2】“如果”和“我可以”,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86-87
“如果”和“我可以”
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孩子肯听话……….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例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定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面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旧约》里有段约瑟(Joseph)的故事。约瑟17岁就被兄弟卖到埃及,成为埃及法老的护卫长波提乏(Potiphar)的奴隶。面对这样的遭遇,任何人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和奴役自己的人满腔怨愤,但是约瑟却能够积极处世,专心磨炼自己,不久便倍受信任,帮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财产。
后来他遭人诬陷,身陷囹圄达13年之久,皆因他坚持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他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没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监狱,后来又掌握了整个埃及,成为一人(法老)之下、万人之上。
【what】这个片段主要给我们讲了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你采用“如果”还是“我可以”句式表达,实际上透露了你的焦点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why】不同的句式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体验。
“如果我也成为这样厉害的人就好了。”“如果我也年薪百万就知足了。”这种假设性的语句,听起来都很消极,因为它将问题都归结为外在的因素。而用“我可以”的句式,“我可以更认真学习新知”“我能够通过努力增加年薪”“我选择通过改变认知来成为厉害的人”,这样的句式是将问题归结为自己内在的因素,明确积极改变的方向,这样能更快地让自己行动起来的。
【how】我们要知道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即便我们与别人起点不一样,但只要有积极的信念和行动,我们便能找到成功的钥匙。【意译案例】原文中讲了个旧约里约瑟的故事,在这里我给你们分享一个普通人逆袭的案例,是我这两个月在青创繁星里学习过程中听到的。张婷,一个专科毕业的小护士,由于学历低,没有太大发展空间,在北京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根本没办法养活一家老小,可是她没有放弃,始终坚持只要自己努力改变自己的内在一定有机会,所以她不断尝试,纹眉师、药品销售……,最后她遇到了青创平台,她拿出很大的决心靠刷了3张信用卡进入了青创进行创业,刚开始每天花八小时在平台听课、学习,耳朵都磨出了血泡,始终坚持做优秀的学生,用学习来改变自己,最后通过用心、专业地服务别人实现了变现,3年后,她成为了年收入400W的团队长。所以要实现建立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就要“由内向外”的改变,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现:
1、觉察。回顾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发现正在使用“如果”句式,或用外部因素作为消极行动的借口时,要让自己先停下来。
2、调整。发现自己停留在关注圈的时候,用第一个片段学习的3步骤(判断、分类、聚焦),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到影响圈,用“我可以”,“我选择”“我试试”“我能够”等句式进行思考。
3、行动。做我所说,把这些“我可以”“我试试”句式的内容变成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比如“我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让自己变成年薪百万的人。”当我聚焦于改变认知时,我就会去寻找学习的途径、方法、工具,自然而然就会积极行动起来。
【预防异议】可能有人会说“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我知道要由内而外呀,可是我很难坚持做到”。是的,知道不代表能做到,做到不代表能做好。特别是涉及内在的改变,比如思维方式的转变、认知的改变等等,但是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碰到此类情况,我们知道首先要学会觉察,这一步是改变的关键,觉察是自我有意识调整的前提,接下来我们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范围,就是要回归到我们的“影响圈”,接着用“我可以”进行思考练习,调动积极心态就意味着离行动不远了。请相信你永远有选择的权利,坚持练习才能把它变成一种习惯长在自己的身上。
A3【给出具体场景】
刚刚我们学习了用“我”式句式来扩展自己影响圈的对应方法,现在为了检验大家对这三个步骤的学习情况,我们有一个情景演练,通过它,大家也能马上发现这三个步骤的魅力所在。
场景:小张是个初入职场的新人,综合条件都不错,领导有意培养她。可是主管小马是个爱计较的人,他抓住小张在工作中的一点小问题到领导面前“吹耳旁风”,说小张是个工作态度不积极的人,导致小张措施了一次很重要的培训机会。小张通过其他同事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的愤怒,她跟她的朋友小刘吐槽了这件事情:“这个人怎么这么阴险”“我碰到这种人真是倒霉”“哎,有这种人在,我不用想有出头之日了”。
演练要求:
1、小组内角色分配。小张、小刘
2、小刘扮演者需要用到觉察、调整、行动这三个步骤引导小张在态度和行动上改变。
3、小组内表演4分钟。
现在我们分成两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刚才萱萱妈的分享也可以当做一个场景来进行讨论,大家自由选择。
现在邀请一组来给大家展示,展示时间6分钟。
【场景表演】
小张:领导挺看重我的,可是有个主管小心眼,经常说我的坏话,工作上碰上他比较倒霉,我感觉没有什么希望了。
小刘:工作中碰到这样的人的确挺难受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把眼光放在他的身上,你就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自己处于一个内耗的状态。那么我们试着反过来想一想,既然我没有办法改变他的行为,那你要不要从自己身上找一找,你怎么做可以帮助到自己呢?
小张:首先尽量不要太在意这个人,在工作上跟他划清界限
小刘:嗯,适当地调整,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小张:自己也是个新人,工作上确实会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自己尽量改变,让他没有理由针对我。
小刘:从他的反馈当中,你看一下看他说的这个问题是不是我身上真的存在,如果真的存在那可以用是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自我调整。如果没有,那我就干我自己的事情,做到让他无话可说。
好,接下来就是自己设置场景的时间了。大家试想一下,未来一段时间,你可能会碰到让您苦恼、糟心的什么事情。比如年底来临,你口袋空空,可是家里有突发情况要马上拿出10W块钱;有一次很好的晋升机会,可是你没抓住机会落选了。
A2(分步催化1)大家自己设计一个未来遇到突发的或者不如意的事件。用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
(分步催化2)好,大家都分享得很投入,那接下来请你用学到的觉察、调整、行动三步骤改变这个突发事件的想法和行动,先在小组内分享,等下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公开分享。小组分享时间是3分钟,公开分享时间3分钟。
【学习者案例】
坛子:年底没钱了,如果真的碰上急需用大笔钱的事情,我先节衣缩食,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就只能找朋友借了。
谢敏:疫情被困在家,这个时候比较容易产生情绪。要有一些调整,我可以请个帮手帮打理孩子的事情,这是我可以做的。虽然因为疫情可能待在家,但也有个好处那就是省钱,不过也有可能会花钱哦,因为手机支付很方便,还得有个控制。我可以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
总结:第二个片段我们学习了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要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改变你所能改变的,关注影响圈,由内而外扩大你的影响圈,请相信:“我可以”扩大自己的“光圈”。
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