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丽洁,我身上有三个标签,游戏客服、早九晚六打工人、白日梦想家,我正在不断地探索自己的职业道路,有幸在拆书的路上与大家相遇,希望我们能一起陪伴成长。
【图书介绍】
F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非常有知名度,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歇尔 卢森堡写的《非暴力沟通》,书里介绍的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符合人性的交往方式,这种方式让人关注于彼此的感受与需要,它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倾听、理解和帮助。
A
从09年出版至今,在全球已销售千万册。在亚马逊书籍销量排行榜里是前100。与其他沟通类书籍相比,这本书语言简洁,用词准确到位,举例贴合观点。书里的沟通技巧应用面广,可以满足各种各样读者的需求。
B1
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沟通难题,来自于家庭、职场、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使用非暴力沟通这种方式会帮助我们理解并重视对话双方的需求,一起想办法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解决沟通上的难题。
B2
可能有些人之前听过或者看过非暴力沟通。知道一些,但不知道怎么去应用。觉得这种沟通方式比较概念化,不能立马落地,看完书之后,每一步要怎么去做,做得时候要注意哪些地方都不太清楚。今天的拆页就带大家分解一下非暴力沟通的几个步骤,会把每个步骤里要注意的地方都给大家说清楚,方便大家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
【总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在跟我学完今天的分享之后,能学会在沟通中,客观地观察发生的事情,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向别人说出自己的需要并提出具体的请求。
【拆页一学习目标】
我从书里挑选了2个拆页,通过学习第一个拆页,希望大家能不带个人主观情绪地去观察已经发生的事情,并向别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两个拆页间的关系】
第二个拆页顺承第一个拆页的内容,两个拆页是递进的关系,在我们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之后,向对方说出你需要什么,你想请对方帮你做什么。
首先来看看第一个拆页,读完之后可以扣1。
R1片段
清楚地表达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实际的状况。例如,如果我们说“我感觉良好”,“良好”这个词所表达的感受可能是高兴、轻松、欣慰或别的。为了更好地沟通情感,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语言。
【细化行动步骤】
why
为什么作者说表达感受的时候要用具体的语言呢,因为有些词表达的含义很宽泛,如果使用具体的词,就能让别人更清楚我们想表达什么,也能让我们觉察到,我们当下到底是哪一种感受。
when/where
当你想和别人更好地沟通感情,或者在那个场景下你觉得沟通感受能起到作用,那你就用具体的语言去表达感受。非暴力沟通应用的场景非常广泛,比如家庭、职场、亲密关系、商业谈判等等场景下都可以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感受。
what
不过,这个拆页表达的意思很简洁,就说了一件事儿,表达感受的时候要用具体的语言,那这个感受从哪里来的呢,从我们身上发生的每件事情上获得的。每天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面对不同的事情,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举一个例子,你家孩子写作文写四个小时。只是举例子哈,大家设身处地想一下,自己的孩子今天写作文,写了四个小时,你这个时候的感受应该很丰富。
原文只是一个行动建议,说要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感受,为了帮大家找到准确的词汇去描述清楚自己的感受,我总结了2个步骤:
第一步、重新捋一遍事情
第二步、体会和表达感受
how
那具体怎么做呢,方法如下:
第一步,重新捋一遍事情,你要想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你得先理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要被情绪控制。
那为什么要用捋这个动词呢,
第一点,捋字好记又简单,大家对捋字的理解比较相似,就是认真地梳理一遍。用这个字,就是为了方便你们好记好用好上手。什么时候捋事情呢,最好在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你就捋。因为有些事情发生的时间太久的话,你早就忘记,你当时是什么感受了,而且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对于这件事情的细节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最好在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你就立马捋上一遍。
第二点,之所以用捋这个词,是想让大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只观察这件事情,而不去评价它。因为我们经常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观察和评论混在一起别人更容易把你的话理解为,你在批评他。这里给大家简单说下这两者的区别,观察是指:仔细地查看事物或者现象。评论指对于事物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
举个例子,我家孩子每次写作文都不少于四个小时,你们感觉这个是观察还是评论?
花生:评论
学习者:感受
这句话是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了。如果仅说观察该怎么说呢:我家孩子写作文作业一般会写4个小时。你立马能感觉出来这两句话不一样,对不对。
再来说说第二步、体会和表达感受
感受这个东西不容易找到,更不容易准确描述,请大家看PPT上,有几个表达感受的词汇,稍后会给大家一个更完整的感受词汇表,那个表上的词语非常具体、全面,没事儿的时候就可以多看看,能帮我们以后更准确地表达出感受,看完之后,就回到咱们的分享上。
我举个例子,看到孩子的作文写了四个小时还没有写完,遇到这种事情,你习惯性地对此表达评价,你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可能有以下三种;
(1)考试哪有那么多时间写作文,要是在重要的考试上,作文肯定要吃大亏;
(2)每次写作文都四个小时起步,以后每周一篇作文要怎么办;
(3)为什么会要四个小时,我小时候1个小时都用不上,基因随他爸爸吧。
这时候你要注意,你心里想的这三种意思都是你的评价,不是你的感受,你们的感受是有一点焦虑,一点担心,还有一点生气,我们要注意区分你的评价和感受,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直接忽略了感受,直接跳转到了你的评价上,在这一步先别急着向孩子说你对这件事的评价,你说完你的评价,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己不够优秀的想法。先向孩子表达感受,对于解决问题更有帮助。
【预防异议】
这个时候你们可能会有疑问,我怎么区分评价和感受呢?
举个例子
我觉得我太胖了。这句话是一个评价。
我的IBM指数是25,属于偏胖,我有些担心我的健康。这句话是一个感受。
有点感觉了吗?
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去识别评价和感受。
1.当你这个句子是以“我觉得....”开头的时候,它容易成为一个评价。尤其是“我觉得……+你的判断,这个表达的是你的评价,也不是感受,比如“我觉得我被误解了”,你判断别人此时误解你了,而“被误解”反映的是“别人不理解我”,此时你可能感到委屈和着急。
2.当你用感受词汇表里的词语表达你的意思时,往往表达出来的是你的感受。
我观察到孩子的作文写了四个小时,我感觉到担心,焦虑。
A1
听完我刚刚对感受和评价的解释,你有没有突然回想起来,在生活中,你身边发生过什么事情,你无意识地说过一句评价。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产生出了负面的想法。
比如:
1.你拒绝帮我的忙,我觉得你很冷漠
2.刚才那个人可真讨厌,撞到人不道歉就走。
3.如果同事明明看到我了,却装没看见,我觉得他有点高傲哎。
最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说一下,我们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花生:之前和两个朋友见面,其中一个朋友最近遇到点事情,需要帮助,另一个朋友在聊天中说了自己的看法,但说话的时候,经常说这样的句式,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回想起这个场景,我觉得这个时候,我这个朋友就是在评价。
小爱:我昨晚看到孩子吃晚饭之后在看手机,我心里就产生一个评价,总是吃完晚饭就看电视,不知道写作业。
A1+
如果让你回到过去,还是你刚举出来的这个例子,应用下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不带评价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吗?
花生:我回想起那个场景,我觉得不应该那样去评价别人,我作为一个听者,听到这样的话我感觉到不舒服,我的想法是,其实他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
小爱:我的感受是不舒服,有点烦躁。
听完几位小伙伴们的分享,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词的差别非常地细微,要好好体会,才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
希望大家以后在跟别人沟通时,可以少用评价,多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之后,对方有可能也没学过非暴力沟通,等他听完咱们的感受,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应对,那咱们就主动说出自己的需要和请求,让对方明白我们想让他们做什么。
R2片段
【学习目标】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个拆页,希望大家学完拆页二之后,能把两个拆页里的四个步骤整合起来,完整地应用一次,也就是在捋完事情,表达出感受之后,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并提出具体的请求。请大家阅读第二个拆页,读完之后可以扣一个1。
另有一次,我应邀去协调一些高中生与他们校长的矛盾。这些高中生对校长极为不满。他们认为他是种族主义者,并准备找机会报复他。一位牧师担心会出现暴力,就请我去协调矛盾。出于对这位牧师的尊重,他们表示愿意与我见面。
一开始,他们就举例说明为什么他们认为校长是种族主义者。听完几个例子后,我请他们讲讲他们希望校长具体怎么做。
此时,一位学生不屑地说:“这有什么用吗?每次和他说我们的想法,他总是说‘离开这里!我不需要你们这些人告诉我该做什么!”
接着,我向他们了解,他们向校长提出了什么请求。他们回忆说,他们希望校长不要对学生的长发说三道四。对此,我的看法是,如果他们说出希望校长做的事,而不是不希望他做的事,他们就较有可能得到积极的回应。此外,他们还提出,他们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然而,校长的答复是,他对学生十分公平。我评论说,如果他们请求的是具体的行动,而非抽象的“ 公平对待”,那么,他们就较有可能得到满足。
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列出了他们的具体请求,共有38项。其中包括:“我们希望黑人学生代表可以参加校服标准的制定。”“ 在你提到我们时,我们希望你用‘黑人学生’,而不是‘你们这些人’。第二天,他们向校长提交了书面请求。当晚,他们就在电话中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校长同意了所有的请求!
【意译案例】
拆页里的故事发生在校园里,咱们脱离学校时间挺久的了,如果我们是故事里的学生,可能做法比他们还激烈,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更形象生动些,。
我舍友每次做完饭之后都不打扫厨房,满地狼藉地样子保留着,直到他下一次做饭,他才会打扫一下。我们那个厨房比较小,他做完之后,我才能进去,但他又不收拾,我就没有下脚和下手的地方,因为厨房的台面和地板上都是水。
我的闺蜜听完我的吐槽之后,她问我,那你希望你的舍友具体怎么做。
我就一脸无语,说了有什么用,每次跟他说完之后,他都说好的,好的,但从不行动。
然后闺蜜就问,那你之前怎么跟他说这件事情的,我回答说,你还用厨房吗?你不用的话,我待会儿用一下。
闺蜜就说,如果我给舍友说出我希望他做的的事情,而不是把意思隐藏在话里,让对方去猜。那对方就更有可能做完饭之后打扫一下卫生。
于是,我就列了一下我的请求:做完饭之后,桌子地板恢复原样,垃圾满了就倒掉。
列完我的请求之后,我是怎么跟他沟通的呢?总共分了两步。
第一步:说出需要
我先给他说了我的需要,我的需要是我居住的这个空间,干净舒适。我是这么说的,咱们两家现在同在一个屋檐下,一起把卫生保持干净的话,我们会住的更舒服一些。厨房的主要功能是做饭,如果做饭的地方更干净些,就不会招来小虫子,我们洗完的餐具也更卫生。
第二步:提出请求
接着我提出了我具体的请求。
你做完饭之后,可以把桌子上的水擦一下吗,我每次用完担心你用起来不方便,我都把所有地方都擦干净才走的。还有垃圾桶,那个是比较招虫子的,咱们以后满了就倒可以吗?
我给他说完这件事情之后,舍友又说了两个字好的。但他就去收拾了,我感觉现在他比以前好多了,她做完饭都会收拾一下,我现在已经很开心了。
每次举例子我都很开心,因为讲故事可以住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趁这会儿你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我把前面两个拆页里拆解出来的步骤带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从第一个拆页里面学到了前面2个步骤
第一步:重新捋一遍事情
第二步:体会和表达感受
从第二个拆页里面学到了
说出需要和提出请求
为方便大家记忆,我就把后面两步,命名为第三步和第四步。
那要应用非暴力沟通,总共有4步。
我们捋完事情,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之后,然后向对方说出我们的需要,我们的需要来源于我们的感受,说完需要后提出具体的请求。
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点,你们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有关于需要的词汇表,大家可以对照看看。
第二点你的请求必须是具体的请求,如果请求说得不够具体,会有什么坏处呢?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不这么做的坏处之:一般做法】
先来说说比较常见的做法,
1.有些人不会直接说他要什么,而会多次暗示你他想要什么,你猜的不对,他让你重新猜,第二次你还是没猜对,他就开始不高兴了,觉得你怎么不懂他,你一脸懵,感觉有点愧疚,这一来二去误会就产生了。
2.家长经常给孩子说,学习要有效率,希望你有自学能力,但什么是有自学能力的表现呢,他总是做不到你认为的有自学能力,当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孩子的信心和家长的信心都会被打击。
3.你让下属做一个PPT,你说PPT要能体现出我们公司的优势,但下属不知道怎么体现优势。他的PPT被你多次打回之后,他也有点泄气了,你很生气,你觉得他能力有点差,马上要跟客户沟通了,PPT还没做好。
【不这么做的坏处之:一般做法的坏处】
就像上面这样,请求说的不具体会有什么坏处呢?首先没有解决问题,二是让沟通双方都很难受,一边需求没满足,一边真的不知道你要啥,提高彼此的沟通成本、损耗精力和情绪。三是彼此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疏离,当然这个影响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短期可能看不出来。
【不这么做的坏处之:反例】
提到需求说的不够具体,我自己就深有体会,我们公司有个新来的员工,分配给她的任务是处理公司官方邮箱里的邮件,她可能为了好好表现吧,每一封都回复,但有些邮件不回复也没影响。我每天都会去看她工作处理的怎么样,我就发现,她怎么每一封都回,我给她说,工作要有重点,你每封都回复,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就这样,大概四五次之后,我跟她发火了,我们在工位上大声地说话,我俩的上级,在企微上对我说,你俩的沟通有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没说清楚我的需求,她刚来也不懂,什么样的邮件才算是重点,什么样的不算。
【不这么做的坏处之:用how的内容把反例加工成正例】
我好好想了一下,如果应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我应该怎么跟他沟通,我是这样应用的
第一步:重新捋一遍事情。我发现我俩的矛盾点在于,我们对重点邮件的定义不一样第二步:体会和表达感受。我是生气,不满。他大概有点害怕。
第三步:说出需要。我的需要是我能胜任管理岗的角色,我能把手下的人管好。
第四步:提出请求。我想让她按照我要求那个的标准去工作,不要出错。然后让她在文档上记录一下,每一项任务的工作标准,让她没事就看看这个文档。
我们两现在就邮箱问题,相处得还是比较愉快的。
A3
【分组】
接下来,给大家一个实际的案例,请大家一起做一个现场演练,咱们先来分下组,xxx,xxx一组,xxx、xxx一组,先来听听演练的场景。
公司因为疫情组织有些变动,部门新来的领导想让小李做更多的工作,但小李的工作饱和度已经非常高了,业务高峰期的时候会忙的脚不离地,经常需要加班,有时候晚上回家小孩都睡了,早上出门的时候他还没有起,小李感觉现在这个状态下,陪伴家人的时间已经偏少了,如果再加的话,可能更干不完。但小李又担心领导以后给他穿小鞋,挑刺儿。
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人饰演小李一人饰演领导,现场演练一下,时间6分钟。
演练要求:
1.咱们不要求真的去解决这个问题,小李应用今天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跟领导沟通一下,领导听完小李的话之后,把你自己放在领导的角度,你觉得领导会怎么回应,就怎么回应。
2.就在我规定的这个场景里面练习,不用想自己的案例哈。
花生和小爱组
小爱:我现在的工作已经饱和了,忙的时候脚不离地,突然加工作,我没有精力做,可能会做不好,突然接到您的任务之后,我现在感觉有点紧张,又有点着急,紧张是因为如果我不接,您会认为我不配合您的工作,不服从您的安排,如果我接呢,我又担心自己弄不完,领导您看下能不能这样,我先捋一下我手头上有哪些工作,我能接哪些工作我再跟您说,然后再看下,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安排您看这样可以吗?
花生:那你现在把你的工作梳理一下,你现在有什么工作,因为现在临时分配下来这个任务,我这边压力也挺大的,你看我刚来咱们这个部门,肯定还是需要你们多支持,多配合的,这个事情肯定不能一个人干,肯定要大家一起来搞。
小爱:领导,我肯定会积极配合咱们部门的安排,那我先把我手上的工作捋一下,然后再跟您碰一下,能接什么工作,具体怎么安排。
花生:如果咱们任务做得好的话,该适当休息还是要适当休息。毕竟也有家人需要陪伴。
William和勤公子组
勤公子:领导,我们最近的工作饱和度有点超了,时间已经完全不够用了,我担心如果再给我加任务的话,会耽误整个部门的进程,您看下要不要做下相应的调整。
William:现在大家都很忙,不是你一个人在忙
勤公子:领导,我现在手头的工作比较多,周末两天都在加班,我现在把手头的工作给您捋一下,也对比看看,其他同事是不是有时间可以接一下这部分工作,我身体现在有些吃不消了,家里人也有需要照顾的,领导能否协调一下,咱们尽可能把工作协调好。
William:我现在也是刚来咱们部门,这个事情确实需要大家出业绩,还有疫情,大家都很忙,我也很忙,我也在加班。
勤公子:我已经努力了,但没有起作用。
我:咱们今天的目的是应用一下这几个步骤,不要求真的去解决这个问题,但William的发言给我们一点提示,我们在体会自己的感受与需要的同时,也能想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在两人的感受与需要之间寻到共同点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A2
情景:
设想一下,在下周,你有一个需要跟别人沟通的事情,对于沟通的结果,你没有把握,但是为了能达到你想要的那个结果,你只能尽力尝试一下。比如说你的房子快到期了,房东说要涨价,你不想让她涨价,但也不想搬家。你们部门需要跨部门同事的协助,但他们的工作也很繁重,你接触过对方几次,对方的回应都很冷淡,你们领导也在问你事情的进度。或者你回到家之后很累了,想让你老公帮你分担一下家务,他从来不干家务,但你今天实在干不动了,想歇会儿。
大家先想出来一个下周你要面临的这个事情就好。
小爱:
捋事情:我跟小孩捋一下辅导班的事情,政治期中考完之后,还有提升的空间,但依靠他自己提升可能会比较困难,我希望他能参加一个课外班。
说感受:我有点担心,期末考试还是很重要的。
表达需要:孩子更优秀
提出请求:先试听一下,再商量
感谢大家的分享,今天主要向大家分享了一下如何表达需要和提出请求,在做好这两步之前,先捋一遍事情,体会和表达出你自己的感受然后说出需要,表达出具体的请求。非暴力沟通被称为爱的语言,法国诗人彭沙尔说过一句话,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我学习非暴力沟通,是希望别人在跟我沟通的时候,也用爱的语言跟我沟通。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非暴力沟通,可以更好地解决大家沟通上的难题。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