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TF2-2
开场:Step2 (站到大家面前,跟大家打个招呼,分好组)
大家好,我是亦新。我的三个标签是:一位新手拆书家、HR从业者、创业赋能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活动现场,今天是我的2-2晋级。为了接下来方便讨论,首先我们先来分一下组,因为今天是一场线上活动,人员不是很多,我们就分为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拆页的主题是:如何在双方观点冲突, 情绪激动时避免傻瓜式选择,来自《关键对话》一书。
通过阅读如何在双方观点冲突, 情绪激动时避免傻瓜式选择的拆页片段,运用RIA便签学习法,可以掌握对比说明法的三个步骤,即阐述目的、我不希望的、这样做会更好并完成现场演练,进而提升有效对话,以实现在问题中找到另一种答案,从而解决问题。
Step3 (用FAB法介绍图书,1-2分钟)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关键对话》是作者科里-帕特森与多人组成的研究小组,经过了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甄选出大家公认的那些处理此类问题的对话高手,记录总结了其中的关键技巧,而写出了这本《关键对话》。
本书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更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作序推荐。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关键对话》是一本分享高效沟通的经典书籍,和同类型的书相比,该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日常沟通上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学习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运用本书提供的技巧,不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事半功倍地轻松面对。
B利益,强调的是”你“,用于引发兴趣
如果你遇到了无知的领导,抗上的下属,不和谐的同事,冷漠的家人,不可理喻的伴侣,顽皮的孩子,无德的邻居,还有欠钱不还的朋友,并且不知道如何应对他们时,本书将教会你“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利用各种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难题,无论出现多么棘手的情况,对话永远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让问题迎刃而解。
接下来我们将开启这神秘的大门,学习者其中的奥妙。今天我们学习的拆页是如何在双方观点冲突,情绪激动时避免傻瓜式选择,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Step4 【R】(环节,让大家阅读你复印好的原书拆页)
今天我选取了书中如何在双方观点冲突,情绪激动时避免傻瓜式选择为主题的片段。我已经把原文片段进行屏幕共享,下面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扣“1”。
R原文 图书:《关键对话》
拆页:如何在双方观点冲突,情绪激动时避免傻瓜式选择
如何在双方观点冲突,情绪激动时避免傻瓜式选择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已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对那些从“傻瓜式选择”过渡到理智思考这个新问题的人来说,观察他们的表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会逐渐陷入沉思,眼睛慢慢变大,大脑飞速运转。令人惊奇的是,当我们问他们“你觉得有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吗”时,他们的回答非常一致,都承认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
举例来说,你要学会的对比说明应当是如下这样的。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指出邻居的讨厌做法,又不会让对方觉得你自以为是?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和配偶讨论你们的花钱方式,又不会和对方陷入争吵?
Step5 【I】 (要有举例,有体现出预防学习者可能的异议 2分钟)
我们来看一下,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什么?
【what】
在面对棘手问题时,跳出你我的立场与选择,运用对比说明法,寻找新的突破口,做出更具创造性和建设性的选择,顺利解决问题。
【why】
运用对比说明法,能够避免情绪激动时傻瓜式选择,即我的选择、你的选择,找到新方法,回归对话沟通的初心,进而能够把沟通继续,最终找到共同的选择,解决问题。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因为观点不一致、想法不一样、意见有分歧而造成争吵,甚至出现人身攻击,关系也变得很差,出现“黑粉”,完全成为敌对的糟糕局面,该解决的问题压根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把问题扩大化。这些场景都是因为我们在面对棘手问题时进行了傻瓜式选择。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傻瓜式选择,那我们的沟通、对话都将是无效的。
【how】
那在关键对话中,我们如何运用对比说明法来避免傻瓜式选择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下步骤完成:
1.双方共赢的自我目的阐述:明确沟通对自己和对方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什么样的目标,并把自己真正的想法告诉对方。
2.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这步非常关键,我们需要运用对比说明法,看清哪些结果是毫无意义的。
3.找到可行的方向:跳出傻瓜式选择的包围圈,找到一个大家都可行的突破口,最终解决问题与分歧,完成此次对话与沟通。
我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周六晚上我和孩子约好了一起用番茄学习法,25分钟时间内专心学习,不能离开座位。当我抬头看时间是已经过去40分钟了,转头看向孩子,就看到他手上拿着手机,我马上想训斥他,这时我想到了今天学习的方法,先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首先我需要阐述我们共赢的沟通目的,培养他的学习专注度,避免其他事物的分心。其次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是孩子被手机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最后那么我该怎么做呢?和孩子沟通力了第一次番茄法25分钟的感受,他觉得时间过的非常快,使用手机是因为查找学习资料,那我们如果可以做的更好呢,他说可以在25分钟外加5分钟的学习资料的查找时间,这样我们就愉快的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时也促进了我和孩子的沟通改善。
预防可能的异议: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太难了,我首先得让自己舒服,再考虑对方。其实问题不改善和解决,最终不舒服的还是自己。面对棘手问题时,我们需要防止情绪一激动时,说出不恰当的话或者过激的行为,这给解决问题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我们只有控制自己的情绪,找到大家可能接受的点,避免傻瓜选择,告诉对方你不想看到的结果,寻找突破点。大家多多练习,效果会倍增。
【where】
大家可以在观点不一致、意见有分歧、看法不同、处理棘手问题时使用该方法,也可以在洽谈合作和商务谈判时使用。当遇到沟通、对话不顺畅,氛围紧张时也同样适用。
Step6 【A2】环节 (使用分步催化的方法,让学习者更容易联想到特定情境,从而加工和规划出自己的具体运用,并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 7-9分钟)
分步催化1:提问设计
刚刚我们学习了如何在双方观点冲突,情绪激动时避免傻瓜式选择。现在大家可以想一下,未来的一周,你有可能和谁进行关键对话,并会出现棘手问题,比如:
1.下属高效完成任务,而不是拖拉,结果还不尽人意。当给下属布置工作,下属说我不会,而不是尽全力完成工作任务。
2.跨部门协同时能够齐心协力,而不是部门墙和阻碍
3.招聘难,部门配合度差,还责怪HR部门效率低
4.孩子能够每天放学自觉完成作业,而不是拖拖拉拉到10点还在磨蹭。
5.让每天下班后只知道抱手机的爱人分担家务或者辅导孩子学习。
6.当我们要求对方按照我们的意愿完成任务或者照做,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时
请大家用二分钟时间思考,把你生活中或者工作中将会遇到的类似场景,写在便签上,写好的扣“1”
我看大家都写好了,下面我请一位小伙伴和我们分享一下他的场景,有请韩大哥:
韩大哥:他躺着看手机时,爱人让我干活,我就不想干,很抵触,这种事情还有你吩咐吗,因为这个小事,发生了很多小矛盾。你让我干,我就不干。经常傻瓜式选择。
宁平:女儿初二,像让她学习用心一点,与她沟通让她做试卷,沟通好了,但当我们去看时,发现女儿没有按照约定完成,这时自己就非常的生气,会傻瓜式选择,教育女儿,训斥女儿,大家心情就都不好了,事情也没有解决。
分步催化2:催化应用
感谢韩大哥和宁平的分享,大家刚刚都写了遇到的类似场景,那么大家思考一下,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如何在双方观点冲突,情绪激动时避免傻瓜式选择,首先阐述目的,其次阐述不想看到的结果、最后阐述我们可以改变思路找到新的解决路径,运用这三个步骤,你接下来会怎么做呢?给大家2分钟时间思考,之后我们请一位伙伴给我们分享一下他的行动步骤。
分享者韩大哥:
韩大哥:
1、共赢目的:干好活
2、不想看到的结果;不因为眼里没活,不干活,产生矛盾
3、可行方向:你让要求的活干好,这就是可行性方向,你让我干的活,我主动干好。
宁平:
1、目的;提升学科成绩,考取好的高中,告诉孩子,与孩子达成一致
2、不想看到的结果:不想让孩子不爽,或者排斥,把黄金时间浪费掉
3、可行的行动:问孩子,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问孩子自己怎么样做,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进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而不是按照我们家长的方式进行。
结束语: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在双方观点冲突,情绪激动时避免傻瓜式选择:即双方共赢的自我目的阐述、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找到可行的方向,促成问题解决。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有意识的运用它,让关键对话变得更有成效,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