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问观察家拿到我的准备表了吗?小伙伴们拿到我的拆页了吗?
【分组】由于今天涉及到讨论,刚才的小伙伴已经分过组了,我们就延用之前的分组。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林露,用三个数字来介绍我自己。这三个数字就是211,2代表我今年研二,第一个1代表来拆书帮1年了,第二个1代表我目前是一个一级拆书家。
【总目标】我今天要分享的两个拆页分别是双赢协议和双赢三步法,它们是并列关系。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小伙伴们能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如果双方要想达成长期合作,可以提前运用双赢协议五要素,明确和协调彼此的期望,最后达成协议;而在短期合作或者在达成协议过程中,双方出现想法分歧时,能够运用双赢三步法,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大家有没有很期待呀?
【图书介绍】
【F】我今天要拆解的书籍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夫·柯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被《经济学人》赞誉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而此书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入选“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书籍”。
【A】相比于其他个人效能和管理类书籍,这本书通过案例、工具、方法和概念讲解,系统的阐述如何成为高效能人士的路径和关键,被誉为中国商界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
【B1】小伙伴们有没有过每天都在为了家庭和生活应付各种问题,疲于奔命,家人却总是不理解你的经历呢?这本书能让你学会建立情感账户,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你有没有过整天都在处理危机,应付各种紧迫任务,却无法专注于对自己重要的事务的经历?这本书会教你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合理安排自己的日程。
【B2】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你是不是为了维系某段关系时,不停地妥协让步?或者满脑子想的不是赢就是输?今天的两个拆页片段双赢协议五要素和双赢三步法,会帮助你在人际交往中,明确并协调彼此期望,最后达成协议,在双方想法出现分歧时,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实现双赢。
【学习目标1】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拆页的RIA现场学习后,小伙伴们能够在相互依赖的交往中,运用双赢五要素明确彼此期望,最后达成协议,并进行一次现场演练。
好,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看一下第一个拆页,请阅读完的小伙伴在评论区扣2。
双赢协议的五要素
这类协议在相互依赖的交往中应用相当广泛。我们列举的五个基本要素适用于所有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如雇主与雇员、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企业与供应商。这些要素帮助人们有效地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在双赢协议中,对以下五要素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预期结果:确认目标和时限,方法不计。
指导方针:确认实现目标的原则、方针和行为限度。
可用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技术或者组织资源。
任务考核:建立业绩评估标准和时间。
奖惩制度:根据任务考核确定奖惩的意义。
这五个要素赋予双赢协议重要意义,对此的理解和认可使人们在衡量自己业绩的时候有据可依。传统权威型监督以赢/输为模式,是情感账户透支的结果。正因为对预期结果缺乏信任和共识,才不得不一遍遍地检查和指示,没有信任,就想对下属时时操控。如果信任存在,你会怎样做呢?对他们放手,只要事先制订双赢协议,让他们知道你的期望,接下来扮演好协助与考核的角色就好。
[what]
该片段主要讲了在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中,双赢协议五要素的重要性和五要素的相关规定。
[why](不这样做坏处)
双赢协议的五要素赋予了双赢协议重要意义,使得协议双方在彼此理解和认可上达成一种共识。
(一般做法)
然而,一般在人与人在相互依赖交往中,我们要么选择完全信任,不管不问,要么就缺乏信任,需要反复检查和指示。
(糟糕后果)
损人利己或者舍己为人,虽然一方赢了,但是双方的关系一定会受到影响,长远来看,会导致两败俱伤。
[how]怎样用双赢协议五要素,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最后达成协议呢?
预期结果,明确双方要达成的目标和期限,比如:我在考研机构上专业课,我跟机构约定10月底上完15次课,并且上完课后15天内结清工资。
确定方针,确认实现目标的方针和行为限度,指明双方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比如:我上课不能宣传其他机构的内容,不能私下与学生进行交易;在约定期限内,机构不能干涉我的上课进程和节奏。
资源共享,明确双方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技术等。比如,我能根据以往经验归纳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机构给我提供上课设备。
任务考核,设置任务考核标准、考核时间。比如,考核时间都是:11月15号。考核标准:对我来说,上完课,达标;没有上完课,不达标;对于机构来说,结清工资则达标,没有结清则不达标。
奖惩制度,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奖惩力度。比如,如果按时上完,机构给我3000元,否则,扣减工资200;机构按时结清,则下次继续合作,否则,合作结束。
下面我再跟大家讲一个反例。
(反例):我之前跟好朋友一起组队写课程论文,她处理数据,我来写文字。九月底商量好说国庆,她把数据处理了,我十月底把文字弄完,然后给老师看看怎么修改。因为之前合作过很多次了,所以我很信任她,觉得她能做完,所以国庆期间就没过问。结果她国庆出去玩了,完全没碰数据。导致我最后熬了几个晚上写文字,交了之后我一个月都没有理她。
(反例变正例):
现在,学习了这个双赢协议五要素之后,我在制定计划之前,用这五要素跟朋友先达成双赢协议。
首先,第一个要素:预期结果。朋友要在国庆结束时处理完数据并得出结论,而我在10月底完成论文,且字数不低于5000.
第二个要素:确定方针。朋友不能因为要得到结果而篡改数据,我需要按照学术规范和要求进行撰写。
第三个要素:资源共享。双方看到有关我们论文主题的文章或想法要相互分享,最后可以将论文给双方导师点评。
然后,第四个要素:任务考核。国庆结束第二天,朋友按步骤处理完数据并得到结果,则达标;否则,不达标。我在10月31号写完论文且不少于5000字,达标;否则,不达标。
第五个要素:奖惩制度。朋友达标,则我请她吃火锅,反之,她请我吃火锅。如果我达标,那么他上台去展示,反之,我上台去展示。
[where]
这个双赢协议五要素主要适用于想要建立长期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如雇主与雇员、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企业与供应商,在需要明确并且协调彼此的期望的场景下使用。
【预防异议】
讲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问,如果达成协议需要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还要继续使用这个办法吗?
是的,虽然这个方法有点费时间,但是效果好,有利于合作双方实现长期共赢,所以值得我们不断的去尝试。
在听完上面的讲解,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下面的这些的场景呢?
1.在工作上,需要跟相处已久的部门同事一起做工作汇报、组队参加项目;或者部门在跟供应商谈长期合作。
2.在家里,夫妻正在协商谁来做饭洗碗、谁来辅导孩子作业。
大家想一想,联想上面描述的这几个场景,有没有是你近期一个月经历过的?或者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下,最近的一次相关的失败经历是什么时候?是和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最终结果又是怎么样了呢?请写大家在自己的便签纸上写下来,或者打在评论区。等下邀请小伙伴现场分享。
现场分享
(徐伟)
需要跟小伙伴一起完成职场价值提升计划的作业,但是因为没有提前商量好,导致讨论的时候多次跑题,最后时间花了,但是没产生什么价值,作业最后也是自己仓促完成的,质量不高。老师点评时发现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
(大雄)
前段时间,有个工作汇报,我负责PPT,没有跟领导充分沟通,汇报时领导发现PPT缺少内容,虽然汇报已经结束,但是领导还是让我重新做一份PPT。
【A1+反思加工】
根据上面自己写的过去一段失败经历,想想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回到过去,你会怎样运用双赢协议的五要素来和对方交流沟通,以此来明确表达自己的期望呢?这里给各位小伙伴2分钟的时间,等下我会邀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现场分享
(徐伟)
如果能够回到过去,我会这样运用双赢协议的五要素来和对方达成一致期望:
首先,预期结果。在一个小时之内的讨论,我们要拿到三个达成共识的建议点。
确定方针:双方讨论的话题内容要与作业有关,不能跑题。
资源共享:双方付出的时间、精力、智力。
任务考核:收获3个建议,合格;收获5个建议,优秀;收获不到3个建议,不合格。
奖惩制度:获得3个建议,去吃一次20元一顿的小餐;获得5个建议,吃一顿不限金额的大餐;不合格,则吃食堂。
感谢徐伟哥的精彩分享,那么相信在学习了双赢协议五要素后,小伙伴们在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按照双赢协议中预期结果,确定方针,资源共享,任务考核,奖惩制度的五要素和对方做好沟通,明确协调好双方的期望。
【拆页1和拆页2关系,过渡】
双赢协议和双赢三步法都是双赢思维中的两个重要要领,都以相互依赖环境中的人为对象,如果双方要想达成长期合作,可以提前通过双赢协议,明确并协调彼此的期望;而在短期合作或者在达成协议时,双方出现想法分歧,可以通过双赢三步法实现双赢。
【学习目标2】
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拆页的RIA现场学习后,小伙伴们能够在与对方沟通交流,想法出现分歧时,运用双赢三步法,找到彼此都接受的方案,并进行现场演练。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拆页2的原文片段,给大家2分中的时间,阅读完的小伙伴请扣6。
双赢三步法
一位父亲想利用假期带全家去露营钓鱼。他策划许久,做好一切安排,两个儿子也兴奋地期待着。然而妻子却打算利用难得的假期,陪伴久病不愈的母亲。一场家庭争端一触即发。
丈夫说:“我们已经盼了一年,而且孩子们到外婆家无所事事,一定吵翻天。更何况她老人家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又有你妹妹就近照顾。妻子说:“她也是我的母亲,不知道在世上还有多少时日,我要陪在她身边。”
“你可以每晚打电话,反正我们会跟她一起过圣诞节。”
“那还有好几个月,不知道那时她是否还在世。母亲总比钓鱼更重要。”
“丈夫和孩子比母亲更重要。”
这样争执下去,最后或许会有折中的安排,也许是妻子独自去探望母亲,丈夫带着孩子去度假。可是夫妻俩都会有内疚感,心情不可能愉快。或者,丈夫妥协,但心不甘情不愿。反之,妻子顺从丈夫的心意,却毫无玩兴。
不论是哪一种妥协,都会成为夫妻间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使多年以后,这件事还可能会是他们争论焦点,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家庭的破裂。
通过沟通,丈夫了解到妻子陪伴母亲的愿望,知道妻子是想减轻妹妹常年照顾母亲的负担,同时也担心母亲的健康。
而妻子了解了丈夫想让家人团聚在一起和孩子们开心的苦心,知道他为此还花心思去上培训班和购买装备,相信全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回忆也十分重要。于是他们试着寻找第三条可行之道。
先生说:“也许在这个月找一周,家事请人代劳,其他由我负责,你就可以去看母亲。要不然,到距离母亲较近的地点去度假钓鱼也不错,甚至邀请附近的亲友一起度假,更有意思。”
他们通过商量,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而且比原来的方案和妥协的方法都好的多。
看到了小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了原文的拆页片段,接下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拆页片段。
[what]
该片段运用具体案例解释了在双方出现意见分歧时,如何通过双赢三步法,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双赢模式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交往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找到让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并为之努力,最终都能受益,而其他的人际交往模式,如舍己为人、损人利己、两败俱伤,从长远来看,非伤即败。
【意译案例】+【细化步骤】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举一个例子。
我导师只比我大几岁,关系很好,像朋友一样。因为我能否按时毕业会涉及她的评奖评优,所以对于下学期的安排,我们出现了分歧。
我打算假期去上海实习,积极投简历,花费了很长时间。然而我导师却想让我留校写毕业论文。我跟导师的就产生了分歧
我说:“我已经准备了几个月了,而且我实习的时候也可以写论文呀。更何况明年六月份才开题,还早。”
导师说:“上海的实习都很忙,会加班到很晚,没时间写的,而且现在学院实行末尾淘汰,六月份才开始容易挂,得提前准备。”
“我可以每天实习结束后写论文,反正我在开题前一个月会回去的。”
“那还有半年呢,不知道那时候论文模型做不做得出来。毕业总比实习重要。”
“实习经历比论文更重要。”
这样争执下去,最后或许会有折中的安排,也许是我义无反顾去上海实习,留导师在那干着急。可是我们俩心里可能都很焦虑。或者,我妥协留下来,但写论文会心不在焉。反之,导师同意我去实习,因而,她就要为我的论文花费更多的心思。
不论是哪一种,都会成为我们之间的隔阂。即使多年以后,这件事还可能会是我们的矛盾点,甚至可能导致师生关系出现裂痕。
通过沟通,我了解到导师想让我早点完成论文,因为会涉及她的评奖评优,而且上一届就有挂掉的,很担心我被挂,不能按时毕业。
而导师了解到我想去实习,丰富工作经历,这样在找工作的时候才更有竞争力,为此我花费了很多心思,我认为工作经历也很重要。
于是我们试着寻找第三条可行之道。
我说:“或者我只实习三个月就回来准备论文。要不然,我在成都找一个一周去四天的实习,剩下的时间用来写论文,在成都也方便跟老师讨论。”
通过商量,我们找出了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而且比原来的方案和妥协的方法都好的多。
[how]那我们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1.倾听理解;了解对方的想法及原因。拆页中,丈夫了解到妻子想陪伴母亲的愿望,是因为想减轻妹妹常年照顾母亲的负担,同时也担心母亲的健康。而妻子了解了丈夫想让家人团聚,留下美好回忆,增进感情。
2.方案碰撞;寻找多种解决方案,或者进行方案融合。例如,在这个月找一周,家事请人代劳,其他事情由丈夫负责,让妻子去看母亲。或者到距离母亲较近的地点去度假钓鱼,甚至邀请附近的亲友一起度假。
3.达成共识;选择双方都接受的方案。比如丈夫选择到距离母亲较近的地点去度假钓鱼,并邀请附近的亲友一起度假。
[where]
这个双赢三步法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或谈判,存在想法分歧的场景,不适用于双方之间没有任何期望,利益不同共享的场景。
【预防异议】
到这里,也许有的小伙伴会提出疑问,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一定会实现双赢吗?其实不一定,刚刚也说了,如果双方利益不能共享,或者触及了某一方的底线时,可以好聚好散,没必要非要实现双赢。
【A3】
我们刚刚学习了双赢三步法,实现双赢,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快过年了,在浙江工作的夫妻又到了商量去哪过年了。丈夫小张想回武汉看望对自己有恩的叔叔,已经跟对方约好了,还精心挑选了礼物;而妻子小刘好几年没回四川看望父母,担心父母的身体。丈夫小张不愿失约,而妻子小刘更想见父母,二人僵持不下,不肯妥协,眼看就要吵架了。如果你是丈夫小张,正好学习了双赢三步法,想想你会怎样运用今天学到的双赢三步法,缓和两人紧张的气氛,开心的过年?
这里2人一组,进行现场演练,一人扮演丈夫小张,一人扮演妻子小刘。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4分钟后,我会邀请两位小伙伴进行现场表演。大家可以先认领一下角色。
现场扮演
徐伟饰演丈夫小张,吴韬饰演妻子小刘。
小张:小刘,快过年了,我打算过年的时候去看望一下当时我上大学资助过我的叔叔,好几年没见,我都跟他约好了,东西也买好了。你要不要到时候跟我一起去呢?
小刘:那过年咋办?我要回去看父母,我都好多年没去看他们了,担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通过沟通小张了解到了小刘好几年没回去看父母了,担心父母的身体,小刘了解到丈夫小张想去看望曾经帮过自己的叔叔,不想失约。
小张:那能不能你去看父母,我去看叔叔,咱们分头行动可以吗?
小刘:过年要一起呀,我希望我们一家人一起回家过年。
小张:你说得也对,过年要一起。那要不我们先一起去武汉看叔叔,然后再一起回四川看父母,你看这样行吗?
小刘:你这个想法也行。要不你打电话问问叔叔愿不愿意来四川,如果愿意来的话,那你就去把他接过来,我们一起回四川。
小张:我觉得可以,我打电话问问。如果可以的话,我提前几天去接他,然后我们一起去四川过年,到时候还可以在四川玩一玩。
小刘:行,行。那就这样。
小张:行,就这样了。
【A2】
【催化一:提出简单问题,勾勒相关场景】
那么,请大家设想一下,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可能和对方出现想法分歧的场景?比如:和同事协调方案,和设计师协调海报排版,或者在和孩子谈报兴趣班的问题,或者购物时和店员砍价等等,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把未来一周可能和对方出现想法分歧的场景写在便签纸上,或者打在评论区,等下邀请小伙伴现场分享。
现场分享
(徐伟)
下周想跟妻子商量孩子转学的问题。我是觉得现在所在的公司与某小学有合作,可以比较容易地给孩子转学,四川的高考压力会比老家那边小一些,且成都是个大城市,孩子来这边可以开拓视野。妻子担心我在成都这边管孩子管太松了,孩子成绩会下降,而且我经常出差,担心我照顾不到孩子,加上她需要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来这边找新工作。所以我想孩子转学,妻子不想孩子转学。
(胡子)
下周一放学,我去接我女儿,学校门口有卖棉花糖的,孩子看到之后就想吃,而我不想让她吃,因为快吃晚饭了,如果吃了太多的糖分,那晚上就吃不了太多的主食,不利于她的身体健康。
催化二:催化学习者应用
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那根据刚刚自己想的这个场景,我们该如何运用今天学习的双赢三步法,实现双赢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稍后会请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现场分享(徐伟)
倾听理解:我了解到妻子担心孩子在我的管教下成绩下降,担心我对孩子照顾不周,妻子对换工作不自信、不想走出舒适区,妻子想在老家方便照顾老人。妻子了解到我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了解到我对成都的新工作比较满意。
方案碰撞:我觉得孩子可以转过来,新学期开学或者明年暑假的时候转过来。妻子觉得孩子不转学,让我跳槽回去。
我觉得她和孩子、父母可以一起过来,春节的时候可以尝试投简历机会比较大。可以让老人过了玩一玩,看能不能适应这边的生活。妻子觉得不一定非要转去成都,也可以去天津。
达成共识:孩子还小,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可以转学,我们双方可以先做一些尝试,咱来看怎么决定。最后达成的共识就是我们双方都先暂时搁置一下,不着急处理。再多想想、多了解情况,反正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可以转学,不着急,可以给双方时间去尝试。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人际交往中两个重要的方法,分别是双赢协议五要素(预期结果,确定方针,资源共享,任务考核,奖惩制度)和双赢三步法(倾听理解、方案碰撞、达成共识),其中双赢协议五要素是一种指导方针,明确协调双方的期望;双赢三步法是寻找解决办法,实现双赢结果。
也希望参加学习的小伙伴能够在相互依赖的人际交往中,应用今天学习的两个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把生活看作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竞技场。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小伙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