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石研,一个专职在线课程运营官,也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精进中的个人成长教练!
图书介绍:
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因为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于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从目的论、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这三方面以青年和哲人的对话来进行论述。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一切行为的发生,都是出于某种目的,即“善”。课题分离,这是十分有趣的视角。就是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他人课题干涉自己。这便是“自由”,而自由的证据就是“被别人讨厌”。课题分离只是解决人际关系这绳结的利剑。解开绳索后,真正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共同体。而本次拆页就来自于整本书的结晶部分: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
现在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被讨厌的勇气》P145-146,下面我们花2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一页可以示意我一下。
选择书籍:《被讨厌的勇气》
【R阅读原文拆页】
主题【页码】P145
哲人: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你刚才说到的“受自我意识羁绊,不能无拘无束行动”的问题,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有的烦恼。那么我们再回到原点去看看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要通过小心翼翼的行动获得什么呢?
青年:为了不被嘲笑、不被小瞧,就是这种想法。
哲人:也就是说,你对本真的自己没有信心吧?所以才尽量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展露本真的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你也一定能够放声歌唱、随着音乐起舞或者高谈阔论吧。
青年:呵呵,可让您给说中了!一个人的时候我也能够无拘无束。
哲人:如果是一个人的时候,谁都能够像国王一样无拘无束。总而言之,这也应该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因为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
青年:那么,怎么办好呢?
哲人:还是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青年:噢,是新的关键词啊。都是什么呢?
哲人:首先从“自我接纳”开始说明。第一夜的时候,我曾经介绍了阿德勒“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说明,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句话,你还记得吧?
青年:当然。
哲人: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当时,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青年:这是指更加积极、获得更强的自我肯定感、凡事都超前看吗?
哲人: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青年: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哲人:是的,这两者有明显差异。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地想法,是对自己撒谎地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地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地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对得了60分得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得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地自己地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青年:您是说即使得了60分也不必悲观?
哲人:当然,毫无缺点的人根本没有,这在说明优越性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吧?人都处在“想要进步的状态”。
反过来说也就是,根本没有满分的人。这一点必须积极地承认。
青年:嗯,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积极,但同时又有消极地因素。
哲人:所以我要使用“肯定性地达观”这个词。
青年:肯定性地达观?
哲人: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地”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是的,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I便签:
what:
阿德勒心理学指出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像这样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由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者组成缺一不可的整体,共同体感觉是幸福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
why:
我们经常会陷入人际关系的烦恼和矛盾中,往往会掉入受害者思维中,产生痛苦、对抗和抱怨,这都是没有做到“共同体感觉”,过多地执着于自己,把自己和他人割裂开,放在了纵向的不平等的关系中,有了竞争、评判、冲突和矛盾,如果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能做到“共同体”感觉,就会和别人产生联结,给予别人关心,并在所在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经由为他人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
how:
“共同体感觉”,具体来说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地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地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具体怎么做才算是做到“共同体感觉”呢?
可以细化成三个步骤:
1. 转认知—接纳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只关注可以改变的,有能力做好能做到的,有自主做出选择的权力。
2. 想目标—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勇于无条件的信赖别人,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把别人当朋友,是基于共同体的共识和目标,建立横向、平等、联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独立平等而不同,意识上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3. 做价值—能为别人做什么:我对别人有用,对别人寄予关心,具体思考从我的角度可以为别人做什么,在所属共同体中找到“我可以在这里”的位置,把目前我可以做的行动列出来,并进行实践,找到归属感,获得存在的价值。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以上是行动步骤建议)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在遇到工作、交友、爱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时,我们如何转换自己的认知和视角,化解冲突,避免落入受害者思维的纵向不平等关系,深入理解和实践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建立横向平等、和谐幸福的人际关系。
【行动步骤案例讲解】
案例:我们平台上周有一个论文课程结营,我负责这个课程的宣传及海报制作,我刚做好论文评选的红色喜报,领导却让按照颁奖结营课件深蓝黑色的PPT模板背景再做一版,把红色的换了。
A: 一般心境处理:
我听到非常不理解,这本来就是喜事,红色喜报很应景,为什么非要按照颁奖课件的色调!心里不愿意再做一版,觉得浪费时间,那我刚才不是白做了啊,不知道领导怎么想的。(心生怨气)
B: 共同体感觉化解:
我当时已经看完了这本书,对于共同体这块有很深的感触,想想这件事最后我就是按照书里的这几步来思考和处理的,化解了自己涌上来的负面情绪,以及和领导有可能产生的不愉快,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1)转认知—接纳自己:接受这样的情况,接受当下自己不愿意做不理解的情绪,既然领导发出这样的指令要求,我做不到让领导撤回,那是领导的事情,那我能做到什么?改变什么?我可以改变对这件事情的认知,不是被动有情绪的接受,而是主动有选择性的完成,我有拒绝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
2)想目标—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想想工作关系中的目标是和谐相处,平等关系,并不是为了起冲突和矛盾,以世界为敌,我也非常信赖这段关系,不惧怕因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影响和领导的关系,我并不是为了领导一个人做这件事情,而是为了整个工作团队这个共同体,领导和我意识上是平等伙伴关系,她也只是针对团队的工作表达了她的看法观点,我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勇敢地和领导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不喜欢黑背景,不喜庆。
3)做价值—能为别人做什么
在工作团队这个共同体中,我对这个团队是有用的,我有能力为团队制作海报做颁奖结营使用。
于是我按照领导的意思又做了一版蓝黑背景的海报。(自己选择去做,做好自己能做的)
做完发到工作群,让领导和团队伙伴自己选择使用。(自己的事情做好,剩下的事是别人的事)
工作伙伴看到第一时间也问为什么发了一版蓝黑色海报,我说是领导的意思,想和课件背景匹配,我觉得用那版红色的更好,当然也可以都采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提出更多可能性选择。)
最后是两个版本海报在不同的时刻和位置都用上了。
(以上是与行动步骤相对应的案例)
【A1】指令清晰。学习者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验,并有一位代表分享本组的一个经验。
【分组分享】:
为了大家能更好地参与到拆书学习和讨论中,我们应该分小组开展学习,但是今天我们人不多,就不做分组讨论了,大家在一个组里讨论。
大家听了我的例子,也了解到在遇到人际关系中工作、交友和爱三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冲突时,我们可以用践行共同体感觉的三步法来化解,那么接下来请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亲子关系的问题、就某件事情的处理和领导意见不同、和朋友之间的冲突矛盾等等,接下来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类似的案例。每人1-2分钟,时间总共是 5分钟。
【A2】指令清晰。提醒每个学习者都写下一个包含具体做法,具体行动方案,有明确时限和可衡量预期结果的便签。
结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场景,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共同体感觉来化解矛盾和冲突呢?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做个练习。
请大家按照今天学的方法,写出在自己未来如果遇到的类似的场景,将如何使用“共同体感觉”三步法进行化解。
大家在写的时候,尤其是最后一步,不能是决心,是要具体的做法,明确的时限,结果可衡量可做到,有详细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课程结束后,请大家把自己写完的便签给到我。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今天主要是学习了如何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者关系更好的理解和实践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化解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和冲突,收获幸福人生。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伙伴有帮助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