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台北悦读不卡分舵的杨子宽,
我的三个标签:一级拆书家,图卡创作者,学习促进者。
今天我所选拆页来自于《这样读书就够了》,主题是致用类图书的选书技巧。
【设定学习目标】
透过本次RIA现场学习后,
在遇到“生活上的问题”类式场景的时候,运用致用类图书的选书技巧,有助于找到可能解决问题的书籍,對於一个主题,為自己建立初步的知识框架。
[F特征]
《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提高个人学习力的书籍。
[A优势]
《这样读书就够了》是职场学习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书,相比其他同样的职场学习类图书来讲,这本书更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从自身问题出发,运用便签学习法和RIA现场学习,反思经验,规划行动,最终将知识转化成工作和生活中用得上的能力。
[B利益]
你有没有曾经想要学习
某个技能或方法,看了很多书,
但是除了记住几个概念外,其余要回想内容,却在自己身上没有深刻的经历?
这本书能帮你把书籍知识变成你的能力。
如果你想藉由读书解决自身问题,或是升级个人学习力,通过学习书籍知识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提升职场竞争力,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拆页,读完请在留言区打上1。
现在大家可以开始阅读。
微信电子书 p390~p392
这里只谈致用类阅读的选书技巧,
分为3步:“海选”“相亲”“过日子”。
第1步,“海选”。
先从问题出发,从自己出发,确定要学习的主题。比如时间管理,通过搜索、询问、看亚马逊书评(对致用类图书,亚马逊书评比豆瓣书评可靠一些),找到这个主题相关的一几本书,大概了解下,剔除若干本(这里的要点是“筛选”,而非“选拔”),把其余的都买下来。
第2步,“相亲”。
海选下来,买的同主题致用类图书少则四五本,多则八九本。
别在乎那几百元买书钱,也别等到打折的时候再买。
在学习上,尤其是在明知道对自己有用的学习上,省小钱是最傻的。你不会等医院打折再去看病吧?
书到手后,要求自己用一两个小时全部翻阅一遍--每本书花10~20分钟。
这个过程非常像相亲,不需要特别了解有哪些高效的相亲方法,只需要清晰目标:选一个目前对你而言最适合的“人”。
这个“人”只有自己觉得对眼,才能算数,其它人说了都不算。
第3步,“过日子”。
开头一定不要同时读好几本书,那样反而不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对选定的那一本书,认真地阅读。起码在一段时间里,你只读这一本书。
[what]片段在说明什么?
这个片段讲解的是如何通过海选,相亲,过日子三步,选择出适合自己学习的致用类图书的技巧。
[why]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
因为这个方法是从问题为出发,从自己出发,可以在阅读后,对于问题为主题建立知识框架,受用是自己。
分享自己特别有感觉的事,我工作在做机电设计,为了自己设计需求,用这个方法特别有效,
阅读后找到找到方法,建立知识框架,进而为我解决工作上的问题。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没使用致用类图书的选书技巧,
就会发现选书买书时自己看书时感觉有用,可是书却看了很多次还是应用不上,
或者听别人说什么书很好就去买了,结果读完不符合当下自己的需求。
也有时候你按照需求买了很多同类书籍,花了大量时间全看完了,发现涉及的范围太大太广,
无法针对自己现在的需求建立有效的知识框架。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最后无法通过读书解决自己的问题。
[举个例子]
2015年,我想建立机电设计的知识体系,于是从书店买了跟机电设计相关的各种书籍。
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想把所有的书籍读完了,
但是我没读完,而且我发现机电设计又可分为许多系统,还有很多基础背景知识要了解,看了书对于设计还是无从下手。
这些书里面有讲系统理论,有材料特性的,有讲工程案例的,也有讲设计规范,
在没有确定具体的主题前,
我看了各个方面的资料后,发现如果把书籍上的内容都整合到一起的话,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很难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how]
如果遇到这种场景,
要如何运用致用类图书的选书技巧,
帮我们选到合适的书籍呢?
我跟大家分享
“致用类书籍选书的三个步骤”:
1.海选:确定主题,筛选书籍。
首先要从自己及问题出发来确定主题,然后通过搜索,询问,看书评,筛选主题相关书籍并购买。
2.相亲:清晰目标,确定对象。
用一两个小时翻阅所买所有书籍,挑选出最合适目标的一本。
3.过日子:认真阅读,建立框架。
在一段时间里只读这一本书,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举个例子]
学了这个方法之后,如果让我回到之前选机电设计书籍的场景,
可以不像之前那样选择书籍,我可以这样来做:
1.在建立机电设计的知识框架之前,我将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问题,
明确自己想要建立机电设计中哪个具体主题方向,
是设计方法,还是设计规范,而不是机电设计这种宽泛的主题。
然后通过主题来寻找相应的书籍,确定并购买。
2.根据主题买完书之后,我将用一两个小时全部翻阅一遍,清晰自己的目标,找到最合适我解决问题的一本。
3.在找到一本合适的机电设计书籍之后,仔细精读,然后用便签法梳理其中的知识点,
以此书为基础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之后将其他书的内容作为补充。
[where]
此方法适用于解决自身问题出发,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不适用于没有目标随意翻阅的休闲阅读。
举例:当你要做一道料理,你为了要知道如何做出来,而去找相关书来看,就可以针对那一道料理,从书中找到马上能应用的方法。
若你的心态是休闲阅读,并不一定要求自己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就不需要透过这个方法。
就算你一次买了很多同领域的书,而且你也认真的读完它,可是一开始心态就不是以致用出发,
经过一段时间后,大脑自然会忘记,
因为大脑这是本身机制,只会对于经常使用的信息提取记忆,不影响生存的信息就会渐渐遗忘。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三个月里,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的情况,
例如:看到别人推荐了一些关于理财的书,觉得是应该学习一下理财,就买了,结果看了过后发现不适合自己的财务现状。
或者你想学习怎样运动,买了很多相关的书,一口气全看完了,结果发现很多概念和方法是重复的,还有些自己用不上。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自己过去在选择致用类图书的时候,有哪些经历跟我上面讲到的情况类似,给大家30秒的时间思考下,请大家用纸笔记录自己的过去经历,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之后请人代表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玮兰分享
我在另外一个时间管理的社群,我门同时读一本书,我跟着他门一起看过一次就放下了!
那本书就再也没在看,我觉得这本书不是我要看的书,可能别人看的津津有味,而我没有感觉。
小小分享
我最近要看的书很多,要看小朋友的书、料理的书还有习惯类的书,一堆书加起来有30本,
就发现没时间去看,虽然有时后有看,但是觉得时间被占据了。
【A1+:学习者加工反思经验】
接下来,请大家想一下你刚才在小组内分享的经历,假如时间倒流,重新回到
之前的场景,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你会怎么去选书?
运用“致用类书籍选书的三个步骤”:
1.海选:确定主题,筛选书籍。
首先要从自己及问题出发来确定主题,然后通过搜索,询问,看书评,筛选主题相关书籍并购买。
2.相亲:清晰目标,确定对象。
用一两个小时翻阅所买所有书籍,挑选出最合适目标的一本。
3.过日子:认真阅读,建立框架。
在一段时间里只读这一本书,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现在开放时间给大家思考,写在便签纸上,之后我们会邀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云 分享
看着我架上那些料理书,我就想说不要野心太大,我就先选一个主题,
因为我希望能快速,食材相对简单,用家里现有的食材,也不要太复杂的
以这两个为主要目标,接下来就去海选符合这两个要点的三本书,
然后再找一本觉得比较顺眼的,我就先从那一本开始,然后跟他好好的过日子。
麒富分享
如果是我在用的时候,再回到当时我没有很会选书的时候,我可能会先这样做,
我会先明确我的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来选书籍
然后呢? 我会挑选几本带回家买回家,再做详细的阅读,可以用一到两小时阅读
最后再根据阅读看到顺眼的一本书,当成我的主题来做建立初步知识框架,
这样我就可以选择想要完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框架了!
玮兰分享
我会用在我TF2-1的选书上,我师父要我选设计类的书,我刚才用您分享这个方法做思考,未来在设计类的书我要怎么挑选
社稷的范围很广,我刚刚就写了设计思维、设计应用或是设计引言.....等等,那我就会在想设计怎么跟生活应用,
应该会比较贴切人,贴近一般人的方式,这是我的目标,这样你才能对用的人有帮助。
你讲了一本设计规范,谁要理你呢?读了也没感觉
最后我会在用这个方法快速过一次设计类的书,我会挑选出一本书要作为拆页,然后认真阅读
【结束语】
感谢大家聆听完我的分享,
我们再复习一下致用类图书的选书技巧包含三个步骤:
1. 明确主题,海选书籍。
2. 清晰目标,确定对象。
3. 精细阅读,构建框架。
希望大家都学会“致用类书籍的选书三步骤”,为自己的目标建构知识框架。
以上就是我今天TF2-1拆书的全部内容,祝福各位学会这个方法,能够真正实现拆为己用,提昇自己建构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