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各位小伙伴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参与我的拆书过级2-4的学习活动,我是一级拆书家龙肖行。
【学习总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本次学习的总目标,即通过本次两个拆页的学习,能够让现场的小伙伴,通过学习与应用心灵演练-确认练习,学会信任他人,以此为基础,坚持责任型授权,达成双方受益的分工协作目的。今天选择的两个拆页是递进关系。
【分组】
相较于之前的拆书过级,今天的学习活动时间会比较长,我们现场也会有更多的互动环节,为方便大家之间的学习交流,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下分组,桌子对面的小伙伴为一组,这边的小伙伴为一组。
【F特征】
今天我向大家隆重推荐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是“推动美国历史进程的25双手”之一,曾服务过四位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感慨:“俄罗斯应该出现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全书在柯维博士谦逊流畅的文字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由依赖到独立,由独立再到互赖,之后不断螺旋上升的个人成长模型。
【A优势】
本书豆瓣评分8.5,入选“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书籍”,亚马逊推荐“人生必读100本书”之一,我手中这本三十年纪念版更是被全球500强企业联袂推荐。本书与其他同类型书籍相比,每个关键章节的末尾都附上了行动建议和付诸行动的记录清单,方便大家在实践时查阅和记录,帮助大家知行结合地进行系统学习。
【B利益】
B1:本书提出的个人成长模型,贯穿了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三个人生发展阶段,不论我们现在是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本书都可以指引我们更好的去自律、思考、合作和创造价值,不断提升个人效能。并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工具。
B2:下面我们就来使用书中提供的心灵演练-确认练习和责任型授权这两个实用性工具,学会信任他人,达成双方受益的分工协作目的。
【学习目标】
今天拆页一的学习目标,应用心灵演练,即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刻意练习信任他人之一正确行为,并加以确认,确保在现实中也可以做到。
现在,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一中全部的内容,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向我示意。
施行自我领导不是只要撰写一个使命宣言就成了,它是一个确立愿景和价值观,并让自己的生活遵从这些重要原则的过程。右脑会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你进行心灵演练(Visualization),并对正确行为加以确认(Affirmation)。这会让你的生活更符合使命宣言,也是“以终为始”的另一种应用。
确认应该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个人、积极、果断、可视、情感。例如, “发现子女行为不当时,我(个人)能以智慧、爱心、坚定的立场与自制力(积极)及时应对(果断),结果让我深感欣慰(情感)。”
这个过程是可视的,可以进行心灵演练。我每天都可以抽出几分钟,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想象孩子们可能做出的各种不当行为,以及自己的反应。我尽量设想每一个细节,想象的细节越生动,脑海中的影像越清晰,就越能深刻体会到那种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有一次,我看到了女儿的不当行为,要在平常,这一定会让我心跳加剧,脾气失控,但是,这一次我在脑海中看到自己在关爱和自律的作用下做出了正确反应,于是加以“确认”。我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使命宣言来撰写程序,改写人生剧本。
如能每天如此,我的行为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转变,直到能完全控制情绪,冷静应变。从此我的人生剧本将以我的价值观为依据,而不是外界环境。
【主题】心灵演练与确认
【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著)
好的,我看到大家已经阅读完了,感谢大家的示意。
【What】
从字面上就可看出来,心灵演练-确认练习是由两个环节组成。
一是心灵演练,具体是指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通过想象,在脑海中预演自己的行为或反应的过程。
二是确认,具体是指在心灵演练的过程中,对正确的行为或反应加以确认,即确认其过程中包含个人、积极、果断、可视、情感五个基本要素。
【Where】
在开始学习和应用之前,我需要强调的是,心灵演练-确认练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艺术创作、运动员赛前调整、心理治疗等,但今天我们只关注该练习在强化信任他人原则方面的应用。
【不那么做的坏处】
往往我们在开始信任他人时,并不会多此一举,将信任他人这一行为反应,在自己脑海中进行一番预演。从而,在现实中,会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断、道德评判、情绪失控等,做出不信任他人的行为反应,导致双方的关系产生裂痕,难以为继。
【举一个反例】
以我自身的家庭关系为例。身边的小伙伴都知道,我的大女儿今年刚上小学,我一直都相信她能自己应对小学的生活与学习。
但是,随着老师、家人给我带来的现实压力,我在辅导大女儿写作业时,面对她表现出的粗心大意、贪玩应付、态度散漫,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开始对她大吼大叫。我意识到,对她的信任已经开始动摇。
【How】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应用心灵演练-确认练习,让我们更好的维持对他人的信任。
为了方便落地执行,我将本练习具体细化为四个步骤:
1.【放松身心】选择适合独自一人放松情绪、安静思考的环境和时间,让自己处于舒适的姿态,可以是躺在地毯上,坐在椅子上或坐垫上,确保时刻处于清醒状态。
2.【想象场景】想象对方可能做出不当的行为或表现,以及自己不信任对方的行为反应。尽可能做到细节生动、画面清晰,身临其境。
3.【确认要素】对照五个基本要素,一一确认。
要素一:个人,确认是预演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要素二:积极,确认自己做出的反应是主动、正确的,是符合信任原则的。
要素三:果断,确认自己是当即做出应对行为或反应的。
要素四:可视,确认想象的场景极具画面感,犹如身临其境。
要素五:情感,确认正确的应对产生的结果可以为自己带来正面的情感体验。例如,平静、欣慰、喜悦等。
4.【每日练习】通过每日进行心灵演练-确认练习,逐渐转变因主观臆断、道德评判、情绪失控等,做出的不信任他人的行为,直到能完全控制,冷静应变。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信任别人?何必如此麻烦!但是,我想说的是,即使是自己身边亲密关系的人,相互之间也很难做到无条件的信任,通过心灵演练-确认练习,可以将这些信任背后的潜在的条件和因素清晰的显现出来,加以正确应对,不断练习和强化信任他人这一正确行为。
【反例变正例】
下面就来看看应用心灵演练-确认练习,我是怎么转变自己的行为的。
最近每晚,等全家人都入睡后,我都会独自躺在上铺,静静的看着窗外,想象着大女儿近期可能做出的一些不当行为:晚睡、赖床、不做作业、丢三落四、贪玩、不守时、不履行约定等等,然后,想象着自己(个人)面对大女儿的上述行为时,及时(果断)的制止自己想要批评说教的冲动,(积极)主动的做出用心陪伴、耐心等待、鼓励赞赏等基于信任的行为,当我想像着和大女儿无忧无虑的笑脸(可视),内心感到平静而满足(情绪)。
这样每晚的刻意练习,差不多持续了一周,想到上周日晚上,一同陪我去参加拆书现场活动女儿,我相信她一定可以独自应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A1】
信任如同空气,无处不在,请大家认真回想一下,近期你是否遇到类似的情形:你的合作伙伴是否有些行为让你对你们之间合作产生了疑虑?亦或你非常看好并打算委以重任的下属,在工作中的某些行为让你感到非常失望?亦或家庭中你非常信任的亲人或寄予厚望的晚辈做出了让你非常失望的举动?
请大家将所想到的情形写在便签上,注意,这里只要写出具体的情形即可,不需要给出具体的改善步骤。写好后可以在之前分好的组内交流讨论,一共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随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好,咱们先请冉冉来咱们分享一下。
【学员案例分享】
学习者冉冉的案例记录:
我就说一下我今天下午正好遇到的一个事,鄂尔多斯市政府的领导去我们单位参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观接待,然后现场就非常忙,在与我们同事在合作的过程中,有一些失误让我就很慌,然后就觉得我们同事是不是在过程中没有按照领导的要求完成这个任务,会导致我这个环节做不好。
【回应反馈】
拆书家:你是说你的同事在接待的时候,他做出了一种其实是按正常来说不应该犯的一些小失误,对吧?
冉冉:是的。
拆书家:在原文当中我们刚才提到的,我们首先要找到不当的行为,因为这个不当的行为是引起我们后面一系列行为的原因,所以分享的特别好。
好的,感谢冉冉的分享。
【A1+】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刚才写下来的情形,为了避免出现不信任的行为反应,你将如何通过今天学习的心灵演练-确认练习,确保自己做成基于信任他人的正确行为反应呢?将自己练习的步骤和想象的场景在之前分好的组内交流讨论。
温馨提示:由于时间的关系,每位小伙伴的分享尽量控制在1~2分钟之间,在分享过程中,我会提醒大家的。最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现场分享一下。
我看到小伙伴们写好,咱们还是有请冉冉来分享一下。
【学员案例分享】
学习者冉冉的案例记录:
第一,首先遇到这种情况,我肯定会要先放松下来,然后让自己冷静下来。
第二,就是想象一下,如果我再遇到这种同事没有按照约定把我们约定好的感应门打开这个情况的话,我肯定会深呼吸以后以平静的状态和姿态来跟他沟通,为什么没有把这个门按照约定打开?
第三,就是确认要素,其实要素前面我已经讲过了,我(个人)要求他按照时间约定来打开这个门,应对的时候要表现出这种果断的积极的状态,最后我们俩是达成共识的,也是非常和谐的,我自己也会觉得很欣慰,完成结果,肯定也非常开心。
【回应反馈】
刚才冉冉说到,她要去平复自己的情绪后回应对方,对吧?在这里咱们回到原文的时候要注意一个特别重要的点,咱们说这个练习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大脑里去预演对吧?第二部分是确认,其实这个练习的真正的关键在确认的那一步,我们把各样的场景都想象出来了,最终我们要把不适合的行为,扭转成我们正确的行为,然后加以确认,最后通过刻意的练习,让我们能够平静的去面对这些可能产生的不当的行为。
通过拆页一的学习,可以初步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拆页二我们就可以在信任他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使用责任型授权了。
【学习目标】
跟随我完成拆页二的RIA现场学习,在场的小伙伴可以以信任他人为基础,应用责任型授权的核心步骤,激发他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并为达成双方受益的分工协作目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二中全部的内容,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向我示意。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
这种授权类型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预期成果:双方都要明确并理解最终的结果。要以“结果”,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要投入时间,耐心、详细地描述最终的结果,明确具体的日程安排。
指导方针: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加约束的放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让人们回到初级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诉我你想要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了。”
事先告知对方可能出现的难题与障碍,避免无谓的摸索,但不要告诉做什么。要让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明确指导方针,放手让他们去做。
可用资源:告知可使用的人力、财物、技术和组织资源以取得预期的成果。
责任归属: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订具体的时间表,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
明确奖惩:明确告知评估后的结果——好的和不好的——包括财物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使命的影响。
仍以我家为例。有一年,我们开家庭会议,讨论共同的生活目标以及家务分配。会议结果不问可知,因为孩子还小,我与妻子分担了大部分工作。当时7岁的史蒂芬已懂事,自愿负责照顾庭院,于是我认真指导他如何做个好园丁。
我指着邻居的院子对他说:“这就是我们希望的院子——绿油油而又整洁。除了上油漆外,你可以自己想办法,用水桶、水管或喷壶浇水都行。”
为了把我所期望的整洁程度具体化,我俩当场清理了半边的院子,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两星期的训练,史蒂芬终于完全接下了这个任务。我们协议一切由他作主,我只在有空时从旁协助。此外,每周两次,他必须带我巡视整个院子,说明工作成果,并自己为表现打分。
当时并未谈到零用钱的问题,不过我很乐意付这笔钱。我想, 7岁大的孩子应该已有责任感,足以负担这个任务。
那一天是星期六,一连过了3天,史蒂芬毫无动静。星期六才做的决定,我不奢望他立即行动,星期天也不是工作日,可是星期一他依然故我。到星期二,我有些按捺不住。令人气恼的是,院内脏乱依旧,史蒂芬却在对街的公园里玩。
我感到极度失望,忍不住想要唤他过来整理院子。这么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却会给孩子推卸责任的借口。于是我勉为其难忍耐到晚餐用毕,才对他说:“照前几天的约定,你现在带我到院子里,看看工作成绩,好不好?”
才出门他就低下头,过不多久更抽噎起来。
“爸,这好难哟!”
很难?我心里想:你根本什么都没做。不过我也明白,难的是自动自发,于是我说:“需不需要我帮忙呢?”
“你肯吗?爸!”
“我答应过什么?”
“你说有空的时候会帮我。”
“现在我就有空。”
他跑进屋去拿来两个大袋子,一人一个,然后指着一堆垃圾说:“请把那些捡起来好不好?”
我乐于从命,因为他已开始负起照顾这片园地的责任。
那年暑假我总共又帮了两三次忙,之后他就完全独立作业,悉心照顾一切。甚至哥哥姐姐乱丢纸屑,立刻就会受到指责。他做得比我还好。
信任是促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因为信任能够让人们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这需要时间和耐心,而且还有可能需要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让他们拥有符合这种信任水平的能力。
【主题】责任型授权
【来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著)P194-195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人已经阅读完了,感谢大家的示意。
【What】
在平时,总会有人问我,你又是园长,又合伙经营攀岩馆,同时陪娃、拆书、露营、攀岩攀冰哪一项都不耽误,这是怎么做到的呀?其实,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学会授权”。
授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放手”,它与事必躬亲相对,但大多人都不愿意也不敢轻易授权或放手,总觉得靠自己更省力、更省事。
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分享一种非常有效的授权方式:责任型授权。
【意译案例】
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来分享学习,2020年,我被委派到民办幼儿园挂职担任园长,当时,我提出了三年晋级市级示范幼儿园的目标,这就意味着,我需要带领新团队,在每年一次的质量评估中晋升一级。为此,我召开了园级会议,研究讨论任务分工。
业务副园长马老师,作为原来领导班子中的业务骨干,虽然与我有一些教育理念上的分歧,但是,在园所发展的关键时刻,她还是主动提出承担质量评估中的核心指标-幼儿园课程改革,对此,我现场表示同意。
在确定授权对象后,我明确说明了幼儿园质量评估在每年的四月中旬进行,并将评估体系中关键指标做了明确说明,除了大额经费支出需要上会讨论之外,具体的执行,她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实施,教师队伍中的人员也可以自由抽调。
之后,我安排她到市级示范幼儿园跟岗参观学习,好让她对任务的最终结果有清晰的认知。
我们协商确定,课程改革的一切事务由她负责,有需要的话,我也会从旁协助,每周我们要评估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每月要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在做临时汇报时,不能只提问题,需要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
我每周都会对工作情况进行总体评估和打分,每月汇总后会在月考核中兑现,如果完成年度晋级目标,我也会向法人请功,申请奖金。
之后的一个月时间,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后勤厨房的整改建设工作中,当我完成后,发现马老师依然毫无动静。虽然,月中时,我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但是考虑到课程改革需要马老师在教育观念上做出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便忍了下来。但是一个月过去了,连最基本一日流程安排都没有做出调整,而马老师也毫无表示,我有些坐不住了。
这些都让我感到极度失望,对比厨房的整改,我忍不住想亲自叫上马老师一起开始。但我知道,这样虽然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可是也会打击马老师的积极性,甚至会给她提供推卸责任的借口:“不是我不干,是你觉得我干的不好。”于是,我强忍着,一直等到月底总结会上,才对大家说:“按照上次的会议安排,大家汇报一下本月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当轮到马老师的时候,她低下了头,支支吾吾一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会后我将她单独留下,她对我说:“赵园长,这个事情好难,我一点儿头绪也没有。”
我当时心想:难?你根本试都没有试,有什么资格去说难?不过我也非常清楚,真正的难点是在于主动自发的去做。于是,我说:“需要我帮忙吗?”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她非常惊讶的抬起头看着我问道:“赵园长,你肯帮我?”
我说:“咱们开会时候我是怎么说的?”
她回答:“有需要的话会帮助我。”
我说:“对啊,现在就是你有需要的时候。”
她一边翻开手中的笔记本,一边说道:“其实这一个月来,我也有许多课程方面的想法,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具体落实,请您帮我看看,具体该怎么安排实施?”
我非常乐意,因为她已经开始思考解决办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了。
之后,关于课程改革方面的事情,我只在关键时刻提出一些建议,其它的都由马老师独立完成,截至今年,我们幼儿园在质量评估过程中连晋两级,距离市级示范园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而在幼儿园业务课程管理方面,我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她去做了。
【How】
下面,根据原文拆页给出的要点和案例分析,我将责任型授权的具体步骤细化为“两个阶段+五个步骤”:
1.【授权阶段】可以以会议、讨论、协商的形式进行。(具体包含三个步骤)
步骤一:明确成果及奖惩。双方要投入时间,全面理解并详细描述最终的结果,并明确告知对该结果评估后的奖惩机制。被授权人要承诺对最后的结果负责。
步骤二:确认限制条件。不加约束的放任,只会扼杀人们的能动性,所以,事先一定要告知对方执行过程中可预见的限制条件。这里所说的限制条件,既包括达到预期成果的客观评估标准,也包括规范监督考核提出的主观业绩标准或职责要求。被授权人要承诺对自己的做法负责。
步骤三:告知可用资源。事先告知可使用和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组织等方面的资源与支持条件。被授权人要承诺对自己调用的资源和各方支持力量负责。
2.【执行阶段】需要重视监督考核,适时给予指导协助。(具体包含两个步骤)
步骤一:落实监督考核。授权的大原则是不变的,但是权限的大小却因个人的执行力水平而定,因此,执行过程中及时的监督考核就变得非常关键。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监督考核的核心目的是提升被授权人的能力。
步骤二:给予指导协助。责任型授权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需要时间和耐心等待,适时给予对方协助,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只是指导者、支持者和协助者,对方才是真正的责任主体。
最后,我要特别说明一下,在进行责任型授权的具体操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先授权和执行的阶段顺序。而在具体阶段中的步骤则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例如,授权阶段,只需要双方在成果、奖惩、限制条件、可用资源等方面达成共识,并作出承诺即可。即使是执行阶段,监督考核与指导协助也是不断交替进行的。
【A3】
通过我的故事分享,你是否对如何进行“责任型授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呢?
接下来,到了你们实操演练时间,也就是分角色扮演。
【场景设计】
一直以来,你总是觉得,自己的丈夫(妻子)在女儿的事情上做不到细致入微的照料,因此,女儿的上下学接送都是由你亲自来负责,今年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单位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你很难保证像以前一样按时接送女儿上下学,因此,计划放手让自己的丈夫(妻子)负责接送女儿上下学的任务。。。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此刻,请应用责任型授权的核心步骤,“两个阶段+五个步骤”激发丈夫(妻子)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达成双方受益的分工协作目的。
现在,请大家按对话的形式续写剧本,随后在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自己,另一个人扮演丈夫(妻子)。一共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请开始编写和排演剧本。10分钟后,我会邀请一组用3分钟的时间给大家做分享。
【学员案例分享】
上钦(丈夫):这一个月我这工作比较忙,然后你平常也不怎么接孩子都是我来接,所以这一个月接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开始授权)
冉冉(妻子):行,可以有什么要求吗?
上钦(丈夫):要求倒是没啥,肯定得保证咱孩子顺利回家是吧?然后别的路上出什么差错就行,就是你平常粗心大意的,我就担心这事。(明确结果)
冉冉(妻子):这样的关键我平时也不接孩子,我接孩子有什么好处?
上钦(丈夫):等周末的时候咱把孩子放到父母家,然后咱可以出去看个电影?出去小浪漫一下?你觉得怎么样?(明确奖励)
冉冉(妻子):那也行。
上钦(丈夫):你看之前一直也是准时准点的,所以你到时候接孩子的时候,你千万别让孩子等太久,孩子现在小,然后你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孩子放学学校门口车也多,你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如果说因为咱俩都上班可能一周有1~2天你也忙不过来,你可以到时候给咱爸妈你爸妈打电话,然后我有个朋友赵龙,他平常也比较闲,他离咱家也不太远,你平常实在忙不过来,你可以给他打电话,他捎带就把孩子接回家了,实在不行让孩子在他家先吃个饭都行。你放心这小事他肯定能完成。(明确限制条件和可用资源)我对你吧还是稍微有点怀疑,所以我给咱孩子整了一个小天才电话手表,每天接孩子回家的时候,他都要给我汇报一下,但是仅仅是咱们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你不要想太多,你放心,肯定不会给你汇报不好的东西的,按时把他接回家好吗?(监督考核)
冉冉(妻子):你就放心吧。
上钦(丈夫):还有就是学校孩子每天5:30放学,到时候车多堵的根本出不来,你这到时候5点你就去等着,然后提前把车停在外面,如果你去晚了,你到时候骑上小黄车什么的都可以,或者家里咱家楼下自行车棚里有电动车是吧?骑着去就行了。(指导协助)
冉冉(妻子):这5点不行,我回头请假的钱你也得给我补回来。
上钦(丈夫):没问题小事,咱这个都没问题,接下来这一个月接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冉冉(妻子):没问题。
上钦(丈夫):顺便选两部好看电影,咱们去看,真的特别棒。
【回应反馈】
真的特别有画面感,虽然没有去一步一步的把步骤列出来,但是对于明确成果奖惩,对于限制条件,包括可以用的一些资源,包括我们用什么方式去监督,然后去指导,都用到了,非常好。我发现你们在讨论的时候说这是不是太死板了,一看就像管理的东西,其实我想说,不仅是在管理当中可以授权,在家庭当中也是可以授权的,你们可以回去看一看我原文的案例,那就是在家庭会议当中,把收拾草坪的事情授权给了自己的孩子,其实这也是一个应用的场景。
【A2】分步催化1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预想一下,未来一周,你是否有一些工作可以授权你的下属去做?是否有一些孩子可以自己完成事情,你可以放手让他自己去完成呢?请将你认为可能发生的情境写在拆页背面。同样的,这里只要先写下场景即可,不需给出具体步骤。
写好后,可以在小组内讨论。2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用1分钟时间分享一下。
好,现在请冉冉给我们分享一下。
【学员案例分享】
冉冉:最近我带了一个徒弟,需要将公众号宣传的工作任务,授权给他,由他独立完成。
【A2】分步催化2
大家刚才都有写好场景,现在请想象一下,你正在面对刚才设想出来的场景,应用责任型授权的核心步骤,你会如何去做呢?
然后在这强调一下,我们是要把你规划好的具体行动计划写到我们拆页二的背面的表格里,记住是一个行动计划,我们计划下一步怎么做,然后把这个行动计划按照咱们今天的步骤,把它写出来,这个计划一定是可执行的,给大家3分钟时间,写好后可以在小组内讨论。3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
还是请冉冉来继续分享吧一下吧。
【学员案例分享】
冉冉:第一,要跟他做一个面谈,然后来明确一下他自己的权利,并且告诉他职责的内容。第二,个就是要根据我们整体宣传的一些要求,来对它有一些工作的限制,例如,公众号每天必须推送一篇,要求在18点之前推送好。
第三,我要明确告诉他材料和素材可以通过各部门来搜集,不用他来自己写,只需要搜集起来排版,然后修改就好了。
第四,我要在每天大概4点左右的样子来跟他了解一下进展,我不会直接问他完成没有,我会了解一下他整体的进展情况,我来评估一下他到底能不能在这个时间节点完成。当然这个过程中,如果他无法完成的话,我们有师徒协议,会在他的实习表上给他扣一分,对他的奖惩机制也是非常明确的。
最后,在这个过程中,他肯定会因为是新来的,他对各个部门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中间需要一些协助,包括一些各个部门协同的情况,就需要我来帮忙沟通,他要及时提出来,然后我来给他帮忙沟通这个事情。目前就这么个计划,就针对他维护公众号的事。
【回应反馈】
从刚才冉冉分享的行动计划来看,首先从授权阶段,对于明确成果奖惩很清晰,也确定了限制条件,并且告知了可用的资源。然后从执行阶段他也有一个他们的日常的监督的机制,同时他也有一个很明确的,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我可以给到他一些协助和指导,而不是直接替他去做。所以从整个的行动计划上来看,它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在这里我想再特别强调一下,责任型授权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授权对象有很大可能无法主动去做或者去胜任这个工作的,所以就像原文片段最后说的那样,信任是促使人进步最大的动力,因为信任能让人们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我们的时间和耐心,甚至也需要我们的培训。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责任型授权的核心的还是信任。
【结语】
最后,我还是想强调那句话,信任是促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因为信任能够让人们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因此,在这个人与人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信任日渐缺失的时代,不论是应用心灵演练-确认练习,信任他人,还是以此为基础,坚持责任型授权,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感谢大家的聆听!你们的支持,是我分享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