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159个字 1分钟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胡胡,我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两个孩子的母亲、终身学习者、中医爱好者。今天是我的TF2-4拆书过级,如果有幸能够过级,我将可以申请2级拆书家证书啦,离我三级拆书家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所以今天我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的捧场。好的,下面开始我的拆书训练。
[分组]
一会儿有分组讨论的环节,由于今天人少,只有两位小伙伴,我们就自成一组。
[设定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当孩子的行为和父母的意愿有冲突时,如何通过“邀请对方解决问题”的方法化解双方的冲突;当孩子和父母一起解决问题后,父母可以学会使用“用描述代替评论”的方法来赞赏孩子。
【介绍图书】501个字 2分钟
[F特征]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要学习的片段,这个片段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亲子沟通类书籍,作者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这两位都是美国的教育专家。书中介绍了一套方法,给出了30个技巧,指引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一个快乐交流的平台。
[A优势]市面上有很多介绍亲子沟通的书籍,这本书自2007年第一次出版以来,一直被世界公认为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和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有大量生动的场景,是作者在育儿班和巡回演讲中的经典案例。并且配有很多练习题,是一本“重操作”的书籍,可以让父母更加熟练地运用技巧,应付各种情况,在和孩子沟通中游刃有余。
[B1利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不愿意听我们说,不愿意跟我们沟通的情况,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通过有效沟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配合,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同时,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B2利益]
今天学习的拆页片段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如果引导孩子持续地和我们合作,一起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各种问题。这个方法不但可以解决问题,还能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
【R1】阅读原书拆页2分钟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时间为2分钟,看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我一开始,并不相信这里讲的方法对我的孩子适用。万思特别调皮,管不住自己,他唯一能理解的就是惩罚。上周,我的邻居告诉我,他横穿一个特别繁华的街区,那个地方是坚决不让他去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已经没收了他的自行车、不让他看电视、取消了他的零花钱…已经没剩什么可惩罚了。无奈之下,我决定试试在父母小组里学到的方法。我回到家,对万恩说:“万恩,我们现在有个问题要解决。你是不是想自己过马路,不让别人干涉。对吗?“他点点头。“但我的想法是:6岁的孩子自己横穿马路很危险,那条马路出过很多事故。我很担心你。”
“我们要想办法来解决。你先想一想,晚饭的时候告诉我。”万恩马上就想说。我告诉他:“现在不行。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我们俩多想些办法出来。晚饭的时候,和爸爸一起讨论。”
那天晚上,我提前告诉丈夫“多听少说”。万恩很快洗完手,坐在座位上。爸爸一回家,他就激动地说:“我有个办法!每天晚上,爸爸回家后,带我到街角,教我怎么看红绿灯,怎么过马路。”他停顿了一会,接着说:“等我7岁生日的那天,自己过马路。”
我丈夫吃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看来,我们都低估了儿子。
好的,我看到有的小伙伴已经读完啦,下面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I】便签
[what]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常常会质疑父母:为什么不让我单独骑自行车上学?为什么限制我吃糖?当我成为了父母之后,我才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怕孩子磕着碰着,怕孩子蛀牙,怕孩子生病……可是我的孩子呢?同样不理解我的心情,他们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偏要站在高处往下蹦着玩,偏要在大冬天玩水,偏要睡前吃糖……那么,怎样解决我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呢?当然,我们无需再用哪些旧的方法——指责,警告,责怪,今天的拆页就是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邀请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化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让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当父母无法接纳孩子的一些行为时,通常情况下,会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伤害,有些讲道理的家长可能会告诉孩子,这个行为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温柔而坚定地制止孩子不去做这件事,但其实这样做也会压抑孩子的情绪。孩子被压抑时间久了,有的可能会变得非常没有主见,有的孩子呢可能会在有能力反抗的时候进入叛逆期。
有些溺爱孩子的家长,主要是老人,可能在没有危险的小事上对孩子百依百顺,言听计从,这样的做法也会带来一些后果,有的事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有的后果是长期的,孩子可能会没有责任心,同理心,对将来的成长不利。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技巧——邀请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可以在无伤害的情况下,化解父母和孩子的冲突,让孩子为自己负责,而且懂得同理他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如何运用?
[how]
1.开场。在父母和孩子都没有情绪,大家都不忙的情况下,与孩子面对面,提出想和他谈谈:宝贝,你现在有时间吗?有件事我想跟你沟通一下。如果孩子有空,则可以展开沟通,如果孩子不方便,可以另约时间。
2.说出孩子的想法。针对这个问题,确认孩子的需求,说出孩子想要做,或者正在做、已经做过的行为,“你是不是想要独自骑自行车上街?”“你是不是特别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木棒?”
3.发表观点。获得孩子的回答后,说出父母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用“真实的情况+有可能会发生的后果+父母的感受”来表达,“法律规定14岁以下的孩子不能独自骑自行车上路,因为这样做很危险,妈妈非常担心你”。
4.邀请孩子想办法。当表达了观点后,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愿意继续听下去,所以此时,我们可以邀请孩子头脑风暴,一起想个办法来解决问题,不用担心孩子想不出来,因为当孩子真正为自己负起责的时候,他聪明的大脑一定比父母更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
5.听取孩子的意见。看出孩子很乐意想办法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发言,不插嘴,尊重他,认真听取他的意见,最好是全家人都在场的情况下,一起听孩子说,这样更能体现孩子的价值和这件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执行力。如果孩子的意见不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可以回到第二步,重复这几个步骤,最终双方达成一致为止。
[意译案例]
儿子放暑假了,白天就把他送到姥姥家学习。上周的一天,我正在上班,我妈打电话跟我说,儿子写完作业后自己骑着电动自行车在小区里溜达,这样太危险。我特别生气,因为曾经多次苦口婆心劝他,警告他要取消零花钱,甚至威胁要没收他的玩具……好多招都用遍了,他还是不听。这次我妈说了之后,我冷静地想了想,决定用书里学到的方法——邀请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下班后,我见到儿子,跟他说:“好好,现在我有个问题想解决一下,你是不是特别喜欢骑电动车?想什么时候骑就什么时候骑,不受别人限制?”儿子点点头。“我不想干涉你的喜好,但是我的观点是:你才9岁,独自骑电动自行车是很危险的,小区里有好多汽车行驶,尤其上下班的时间,车就更多了。而且你上个月骑车带着你朋友兜风,把人家给摔了。我就更担心了。”
“我们想办法一起解决下这个问题吧,你想一想,我去帮姥姥准备晚饭,一会我们来讨论一下。“
儿子马上就想说。我告诉他:“好好想想再说吧,这个问题很严肃,而且姥姥也很担心你的安全,一会吃完饭的时候,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
准备晚饭的时候,我告诉我妈,好好自己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会听他怎么说。大家坐到餐桌上后,儿子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我喜欢骑电动车,不过妈妈不在家我就不骑了。当妈妈回家以后,可不可以花20分钟的时间陪着我,你骑一辆,我骑一辆,这样就能看着我了。”
我和姥姥听了孩子的话,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我们用眼神交流,露出了会心的笑。
[where]
这个方法很高效实用,但由于需要用语言沟通,主要适用于2岁以上孩子的亲子沟通,或者成年人之间的沟通。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我们视情况运用。
[预防异议]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渠道和方式,但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就是不好沟通,听不进去我们说的话,也不配合。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孩子真正的需求并不是此刻的问题,比如我儿子独自骑电动车这件事,有可能他在其他问题上有自主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导致在家长看不到的时候,他做出这个举动来满足自己,所以如果我一心想解决电动车的问题,却没有get到他的真正需求,他是不会配合的。所以这就需要父母真正去看见孩子的需求,时刻都要尊重孩子,临时靠一些小技巧来解决突发的情况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法(3分钟)
1.(提问)大家想一想,以前有没有和他人发生需求冲突的情况,比如下班了,你想回家,领导去让你加班完成一项工作;孩子想先玩再写作业,你担心这样会完不成导致第二天被老师骂,你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当时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一起用2分钟的时间来想一想,一会每个小伙伴都来分享一下。
2.2分钟了,请大家来分享一下,每个人一分钟。
【A1+】反思加工(6分钟)
1.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接下来,我们请小伙伴进一步思考刚才的过往经历,如果使用我们刚才学到的通过“邀请他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化解冲突,你会怎么做呢?
2.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用,我们来复习一下三个步骤:1.开场,约个时间进行沟通;2.说出对方的想法,确认需求;3.发表自己的观点;4.邀请对方一起想办法;5.听取对方的意见,并进一步评估意见。
3.现在,请将自己的应用写在便签上,然后互相讨论一下,最好每个人都来聊一聊,时间为5分钟。
[过渡]通过大家分享的应用,可以看出大家对“邀请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能够学以致用了。当我们能够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后,心情一定很愉悦,这时,肯定想要夸奖或者表扬孩子,这里有一个“用描述代替评论”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来赞赏孩子。下面我们进行拆页2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