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故事力》 所属活动: 拆书练级第20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因为-但是-所以故事模式

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TF2-3练级选手曹鑫,大家也可以叫我三金。我的三个标签:心理社会工作者,疫情下凸显出来的一个重要工种;家庭教育指导师,较多参加社区一些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小区里的年轻妈妈更好了解家庭教育的知识;阅读爱好者,目前在湖州拆书帮的拆书路上升级打怪,努力早日成为三级拆书家。

【图书介绍】2分钟

今天我分享的一本书叫《故事力》,拆解其中第一章中关于“因为—但是—所以”故事模式的内容

【F】《故事力》这本书的作者是高琳和林宏博,两位都拥有40多年的世界500强管理和咨询实战经验,同时也拥有工商管理博士的扎实理论基础。为我们展示如何用故事思维无去看待世界、与世界沟通的能力。

【A】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是一本实战型书籍,与其他培养领导力、沟通力的书籍相比,作者运用大量实例阐述讲故事的重要性以及讲好故事的3大标准和6大要素,总结出6个常用故事模型,让读者带着故事力去决胜人生关键时刻。

【B】你有没有面试不知如何介绍自己、推荐项目不知如何打动人心的时候?那么《故事力》这个书会给你一个全新的方向,让你通过讲好故事的方法获得更多的影响力。很多时候我们有能力去做好某项工作,但因为缺乏一个具体的故事打动他人导致自己不能拿到理想的工作或者项目,那么今天跟我一起学习一下其中一个关于“”故事模式,也许你可以得到不少启发。

【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的解读和场景演练能够学会用“因为—但是—所以”故事模式介绍自己或者自己的项目来讲好故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因为人员数量,今天现场我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分组。然后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看一下我给大家的原页片段(看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R】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曾经一位全职妈妈创业找融资的时候给著名的投资人徐小平发了一条短信。第一句:我是北大毕业的。

第二句:现在在开淘宝店,淘宝店的销售额已经3 000万了。

第三句:但是我陷入了迷茫,您是一位心灵导师,您能不能开导开导我?

结果,徐老师看到这条短信后3分钟就把电话打了过去。当天下午他们就约好见面,谈了4个小时后,徐小平就打算投资她了。这位全职妈妈就是电商平台蜜芽的创始人刘楠。经过五轮融资,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有了100亿元的估值。所有这些都源于一个三句话的自我介绍,这个介绍就是一个典型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看,如果她的这个短信是这么说的:“徐小平老师你好!我叫刘楠,我从北大毕业,创业销售额达到3 000万了,想要寻求融资,能见见您吗?”你觉得这么说还会有同样的效果吗?估计徐小平老师看一下就删了。

只有“因为”+“所以”就不算一个故事——因为我想融资(目标),所以我想见你(结果),这只能算是一个叙述。那什么是故事呢?在“因为”和“所以”之间加一个“但是”,就变成了故事!这个“但是”就是故事所必备的转折、冲突、矛盾。无冲突,不故事,在这短短的三句话里,就有三个“冲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讲解:看到有学习者已经举手示意看完这个片段了,接下来请允许我用拆书法为大家拆解这个片段的精华,大家仔细听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What:“因为—但是—所以”这个句式的故事模式就是将一个平平无奇的叙述变成有转折、冲突、矛盾情节的故事,引起听者好奇心,让人向更加深入了解你的故事,最后可以使得讲故事的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不会讲故事的人往往平铺直叙一个事实,听故事的人可以说每天接触许许多多的案例,凭什么要对你的事实进行记忆和重点关注呢?所以平淡无奇的讲述基本也就让人听过即忘。(这么做的好处)但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会更加引人入胜,为什么简单的加一个“但是”就能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呢?因为人们往往被那种意想不到的情节所以吸引,大家好奇啊,讲的故事没有按照常理进行,那么是会向那个结局演变呢?所以“但是”引起“好奇”,最后形成听下去的欲望。

How:那么怎么讲好一个“因为—但是—所以”模式的故事呢?

第一步:交代特定背景。就如同一般叙事将时间地点人物等做一个背景说明,简单明了说明自己接下来要说的故事前提特定的身份。如同原文案例,表明“我是北大毕业的”,而不是我来自XX地区,我是XX店老板等等,这个背景必须要和下文的故事能形成冲突。

第二步:制造多次转折。利用“但是”转折情节来制作冲突引发对方的好奇心,原文介绍的北大毕业生很多,那么来访者遇到什么问题了呢?原来啊她北大毕业后做了淘宝(即电商),大家知道知名高校毕业做起了电商,这就是一个小小的转折,后来她又表明她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000万,wow,这个北大毕业的电商果然不同凡响啊,销售额如此之高,引发听着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是第二个冲突。最后来访者又表明她陷入了迷茫,创业销售额都已经达到3000万了,怎么又迷茫了呢?第三个矛盾制造完成。想想如果你是听故事的人,是不是很想知道她的故事呢?

第三步:表达最终目的。最后自然揪着听故事人的好奇心表明自己的目的,希望得到帮助或者达成某些协议。

(意译):可能大家不会有去咨询融资的经历,对原文的故事模式不能很好理解,我来举个自己的例子,方便大家更深一步理解。

比如我将要去成立一个公益性社会组织,希望得到民政局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简化我的成立步骤并缩短审批时间。因为民政局也在大力提倡乡镇发展社会公益组织,但为啥要单独给我简化程序呢?可就需要我的一点点故事力了。那我按照以上故事模式讲这样去打动民政局的领导:

第一句:我是XX乡镇一名中级社工,目前正在运行我们乡镇的社工站工作。第二句:我们社工站由我一个人在运维,相关活动上报的时候常常受到局里领导的点赞,提炼的经验也在多个平台推广。

第三句:但是现在中心要求成立枢纽型社会组织来承接社工站的工作,一是方便社工站市场化运维,二是对辖区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专业化统一管理。我们乡镇鉴于以往的工作经历建议我来成立这个枢纽型社会组织,方便继续运维社工站。希望民政社会事务科的领导给与支持,帮助我快速成立这个社会组织。

详细说明步骤背后的逻辑:1.简单交代接下来我要得到支持内的所需要的身份背景。

2.一个人运维整个社工站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是第一个冲突;而且运维成效非常好,更加期待了解你的运维经验了,这是第二个冲突。

3.中心要求成立形成第三个转折,同时说明为何一定要我去成立这个组织制造更大的冲突。如此引发工作人员给我开绿通的好奇心。

结果是民政社会事务发展科听了我的介绍,向中心了解我的工作情况然后很好奇我是如何开展社工站的工作,很期待我接来下的表现。这样最后跟我确认了这个社会组织法人是我之后给我开了一个绿通。

Where:“因为—但是—所以”模式讲故事运用非常广泛,基本的聊天都可以运用,尤其在你面试、争取项目的时候运用更为有效。但是如果时间有限就需要高度概括你的故事咯。

【预防异议】我们讲自己的故事要基于事实,不能无辜捏造细节。这里的故事力“因为+但是+所以”模式是基于我们有一个目的在其中,而且我的目的也能对对方带来益处,而不是讲童话或者神话故事只是简单引起别人的兴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设计】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学习了多少故事力?接下来我会给在场的学习者一个场景,我们现场演练一下,学会的可以加深印象,还没完全学会的可以在演练中继续学。

场景:下周“我”要去找一个社区谈一个读书分享项目,作为湖州拆书帮会员,想用RIA便签学习法以工作坊的形式来讲一些“如何做好组织管理”的方法论。那么“我”该如何用好“因为+但是+所以”故事模式吸引社区的工作人员来了解我的工作坊内容呢?

“因为+但是+所以”模式:第一步:交代特定背景、第二步:制造多次转折、第三步:表达最终目的。

我们试一试怎么用?

(小组演练)现在请大家在组内分配角色,相互演练一下,一位扮演前去谈项目的拆书帮会员,一位扮演社区工作人员,最后请扮演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本次听故事后的反馈。扮演社区工作人员不需要太多的问句,因为我们这次演练主要锻炼讲故事人的故事力。

(学习者分享)张静、可可

张静:

第一步:交代我的特定身份。

第一句:我是一名独立运营社会组织的社工。

第二步:利用RIA便签学习法与别的读书法不同之处制造冲突。

第二句:目前我在湖州运用拆书学习法给很多企业及社区开展关于组织管理、学习力培养的课程,收到很多好评的反馈,不少社区还邀请我再去开办更多讲座;而且我的工作坊也收到湖州相关专家的好评和指导,落地性很强。

第三步:加入“但是”形成最大矛盾,说明自己的目的。

第三句:我现在准备把这个学习方法和形式带到长兴的社区组织中,但是需要一个社区作为“带头兵”,请陈皇社区给与支持,提供场地并帮助招募学员。

社区工作人员反馈:

听到上面这位小伙伴的介绍,我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很想知道什么叫拆书学习法,她是怎么做到独立运营还把讲座开得这么好的,非常好奇很想尝试一下。而且找我做第一个试点社区,我也很期待开办下来的反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