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大家好,我是新手拆书家小小白。
这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本书采用“孩子的内心独白”这一独特的形式,架起孩子与家长的沟通桥梁,让家长直接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书中有32个真实的心理治疗案例,全部与童年创伤有关。可以帮助中国家长提升心理觉察能力,改善自己与原生家庭及子女的关系。
这本书是中国家长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治疗的入门书籍。
下面,请大家用一分半的时间阅读原文拆页中红色方框标示的内容。
看到大部分人阅读完了,接下来请听我的分享:
我非常认同作者这样的观点:责任感对于孩子的生活来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能够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断建立自信。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一定会碰到诸多挫折,信心必定会有动摇的时候。所以父母在家庭中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贡献力量并不断体验成就感,让他们建立自信,最终家长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增强自己对孩子的自信心。
作者在如何从家庭着手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给我们提供了四个方法,非常有效。
1.【理清职责】明确自己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能够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2.【家庭合作】每个成员各就各位。全家人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让父母和孩子都为劳动成果感到骄傲。
3.【留有余地】给孩子布置了他能完成的任务后要给孩子留有可能耽误的一点儿时间,让孩子独立去完成。尽管做得不好,但是家长不要轻易帮忙。
4.【设计事务表】设计一份家庭事务表。让孩子在不断了解、掌握自己完成任务情况的同时积累成就感。
在我看来,以上第四个技巧可以作为其它三个的补充。四个技巧也可以在熟练掌握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场景单独或任意组合使用。
下面,我以全家人一起洗车为例来说明。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自助洗车店洗车。我告诉孩子车是一家人一起用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把它洗干净。孩子表示乐意承担。我随即分配了任务。让孩子负责用高压水枪喷水并负责擦洗四个车轮。孩子在擦洗到第三个车轮的时候遇到困难,速度明显放慢。中间有担心过超时另收费,但还是说服了自己。孩子好像看出了我的担心,一边有意加快速度一边安慰我:“妈妈,我会很快完成的。”最终在孩子的努力下他一个人把四个车轮都擦洗完了。尽管不是特别干净,但我觉得以他的能力已经完成的很不错了。所以我没有重新再洗一遍。他也特别高兴,说:“这个干干净净的车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以至于在后来需要洗车的时候,他都会提出我们去共享店一起洗吧。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的能力得到了肯定,自信得到了增强,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对孩子的信心。在这件事中,就践行了上述的方法。
接下来是分组讨论环节,请现场的小伙伴分成两组,进行小组讨论。
通过拆页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四个小方法,请在场的每位小伙伴想一想是否有过或见过类似经历或事例,并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分享,限时3分钟,请完成分享的小组向我示意,计时开始!
好的,时间差不多了,大部分人已经完成了组内分享,我来邀请这个小组的小伙伴某某某来说一下他的经历,限时1分钟。(150字)
最后,请在场的小伙伴在便签上清晰的写下应用所学的行动规划,通俗的说,就是你下次大概什么时候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刻意使用今天学到的四个技巧。限时1分钟。切忌喊口号、表决心,明确预期结果、行动时限以及具体可执行的做法。请写好的小伙伴举手示意。
我看到有小伙伴已经写好了,我们有请这位小伙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行动规划,限时1分钟。
感谢大家的聆听与互动,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龙肖行:孩子上一年级以后我对于孩子的自信比较焦虑。孩子也总是会说某一个同学字写得特别工整。我们的做法可能就是怎么排除万难让孩子去学习。而没有想过通过一些其它事情去让她建立自信。比如就不会根据她的年龄给她安排一些工作,家庭事务表就更不可能了。今天这些很好的方法真的没有想到。以后可以去实践运用。
冉馨:我家孩子跳绳不太好,在这方面他还是挺受打击的。从这里我受到启发可以从其它点建立他的自信。明天我想从他这个年龄段可以完成的比如拖地、刷碗来建立自信。家庭合作完成,他来洗我来擦,一起完成。我也不要太苛刻,毕竟孩子刷不太干净。我可以在他睡着以后再刷一遍。但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做这个。如果能坚持一个星期,我就把这个设计到事务表中,每个星期让孩子完成一次。孩子可能从这个事情中觉得我刷碗做得好,跳绳也应该可以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