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盈君
。我的三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拆书路上的新晋小白。拆书路上其乐无穷,很开心我正在路上拆书打怪等待升级。
第二个标签:宝妈。两个男孩子的妈妈。
第三个标签:某公司内训师。主要是给公司采购实施人员培训招投标采购法律相关的课程。
很高兴认识大家,作为拆书路上的新晋小白,能加入拆书队伍,和大家有了共同的话语,希望一起聊聊拆书打怪有趣的事情,如果你有孩子,我们还可以聊聊孩子成长的故事,同时,如果你的工作中也有招投标程序或者签订合同把握不准的烦恼,也可以和我一起寻找答案。希望我的一些微薄力量也能帮助大家生活得更有趣。
提问的威力——教练问题全清单》p60
漏斗模式常用于具有现实挑战性,需要深入挖掘背景,重新认识自我的教练内容。
漏斗模式是一种形象化的教练会话模式,因其结构形似漏斗而得名。其优势在于,教练前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来挖掘解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该模式从具体的切入点入手,例如,教练对象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教练就会根据这一目标,通过开放式问题来拓展谈话内容,引发对方对问题的方方面面展开深入的思考。这样我们就能获得关于该问题的比较全面的信息,同时也能更好的启发对方做出可行的方案。之后,如图所示,漏斗下端开始收紧,教练对象通过权衡各个方案的利弊,最终确定最合适的行动方案,到此我们的漏斗模式就完成其使命了,教练也告一段落。
看完原文,我理解的漏斗模式是一种教练对话提问的模式,因为对话结构像漏斗,形象化地被称作漏斗模式,这个模式可以帮助大家在解决比较复杂问题,通过教练模式进行提问,帮助教练对象梳理自己相关的信息,整合自己思路的时候使用。
漏斗模式提问的步骤有哪些呢:
第一步,确定目标。和教练对象定位这次对话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期待,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完成?教练还可以问,实现这个目标你会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探究情况:确定目标后,围绕目标向教练对象提出一些和目标相关的开放性的问题,帮助教练对象从更多的维度去梳理自己自身的情况,可以是横向对比,例如自己和别人比,有什么优势,劣势等也可以纵向对比,例如今年的自己和去年的自己,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有什么进步的地方,又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教练对象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人际关系,环境,家人同事客户支持等等更多的资源,也可以说是收集信息。
第三步,解决方案:将全面信息梳理完成之后,教练通过对话模式,如教练提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影响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或人为因素是什么?聊聊这个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局面?顺着刚才的思路,如果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你认为会是什么呢?除了刚刚讲到的,你还能想到什么呢等等诸如此类,让教练对象获取启发,帮助教练对象具体分析问题,分析事情的背景,现状,原因,影响因素,障碍,如何克服,类似经验遇到困难时,如何处理等等,形成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试探性提问挖掘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引导教练对象整合信息,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第四步,做出决定:在帮助教练对象思考配套解决方案的时候,权衡利弊,对比有利的因素,综合考虑不同的解决方案,整合出最符合实际的方案,做出决策,最终形成最佳最优的可行性方案;
最后一步,采取行动:根据以上确定的最终方案,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让每一步方案都对应可行性行动,看见自我的优势劣势,扬长避短,确定完成时间,让行动有可操作性。
这个漏斗提问模式适用于亲子关系沟通中,当孩子遇到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向父母求助时,例如孩子不知道如何提高某学科成绩的时候,当孩子在选择哪门课外兴趣班的时候,当孩子第一次住校不适应环境时等,当然,同样也适用于工作沟通中,例如公司要新建或者改造办公楼,负责同志不知道第一步从何入手时,或者当公司老板要求我做场培训不知道设计哪门课程更受欢迎或者更擅长的时候,还有适用于家庭成员有效沟通的时候,例如妻子希望丈夫多关心自己的时候如何沟通更有效;如果马上放寒假了,我们一家计划去哪里度假呢?等等情境都非常适用。
我举个我自身的例子:
初中以后,孩子的课程新增了历史地理,因为之前没有学过,所以孩子的历史地理学得没有那么好,我就问他,你对你的历史地理有什么样的期待呀?他说,我希望我的历史地理期末考试可以上95分以上。(这个就是提出目标)
接着,我又问孩子,你学习地理历史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哪些优势呢?孩子想了想,说,我瞬间记忆非常好,而且我很会利用碎片时间背书。
(这就叫整合信息,探究情况)
接下来,选择方案,做出决定。我问孩子,你平时学习历史地理的时候哪一种方式你觉得最有效呢?孩子说,和同桌互相抽背练习,记忆最深刻。我又问,你每天可以花多少时间在自己练习和同学练习呢?你觉得你学习历史地理最大的障碍在哪里呢?你想到什么办法来克服这个障碍呢?诸如此类。做决定的时候我还可以问孩子,你刚刚想到的方案中,有没有哪个方案是你最愿意去尝试的呢?如果要做决定的时候,你的选择是哪个方案呢?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会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这个就是选择方案,做出决定)
看到以上的信息整合,我问孩子,按照你选择的方案,如果你持续做一些事情可以提高你的历史地理分数,你会坚持做哪些事情呢?~孩子说,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每次刚下完历史地理课就和同学就学到的知识点回炉再造,互相抽背,利用碎片时间,然后不断回看错误的题目,加深印象。(可行性操作,可以行动起来。)
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最近1个月里,你身边的人在亲子关系呀,工作业务方面啊,家庭关系方面啊,有一些疑惑,一些卡点一些问题上向你求助场景。
我们分成2组,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类似的经验和历程,讨论时间大约5分钟,5分钟后自动回来。回来以后,各组推选一个小伙伴代表本组的一个经验进行分享,谈谈大家的感受
(5分钟)
分组讨论回来后,1组派代表分享了有关亲子关系方向的类似经验和历程,就是孩子读书以后写作业比较磨蹭,耗时间的场景。(盈君现场记录案例)
A1
伙伴1分享案例
在亲子沟通关系中,自己的孩子写作业老是拖拖拉拉,总是要催催催才能完成作业,妈妈非常的生气
伙伴2分享案例
在亲子关系沟通中,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物理太难了,妈妈和孩子互相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很难受的一个场景
A2主要是完成下指令完成
经过今天的练习,我想大家已经学会了这个漏斗提问模式,知道当别人向你求助的时候,用这个方法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希望我们大家能将这模式运用到在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三个月,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达成相应的目标,请大家可以想一下,可以根据刚刚自己提出的经历或过往经验,也可以是未来如果可能再次遇到类似的事件的时候,你又会如何解决?
邀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把A2便签写下来,在评论区里面分享给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具体列一个实施计划和方案,分析原因,在明确的时间,有可量化或可观察预期结果的便签。如果有伙伴愿意分享的话,欢迎主动分享A2便签。(下指令动作完成)
伙伴1分享
在亲子沟通关系中,自己的孩子写作业老是拖拖拉拉,总是要催催催才能完成作业,妈妈非常的生气
按照漏斗模式,
第一步,确定目标,我们一起确定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提早完成作业
第二步,探究情况。问孩子是什么原因造成作业老是拖拉,孩子想想,可能有些知识不太清楚,再加上自控力不是很强,老看手机,想玩,作业规划性不强,没有紧迫感
第三步,解决方案:为了让知识更加扎实,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平时做学习计划,也可以和同桌互动练习,情绪疏导,给予信心
第四步,做出决定:你会怎么样选择呢?~孩子说,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提前预习,和同学一起互相促进,回家控制手机使用时间,提早完成作业
(设置原因片段无法删除,以下无正文)
(设置原因片段无法删除,以下无正文)
(设置原因片段无法删除,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