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新手拆书家万敏,很高兴今晚和大家一起参加线上拆书活动。按照惯例首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的三个标签:
1、PMP项目管理认证,有多年参与大型集团项目的经验,可以为大家提供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2、我名字拼音的简称(wanmin)wm,也可以译为完美。这个可能和我财务专业有关,考取会计师证。众所周知会计对数据是非常严谨和追求完美。可以为大家提供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
3、演讲爱好者。参与拆书帮之前,还是一家头马演讲俱乐部前主席,可以为大家提供演讲方面的技能。
今天学完拆页后,大家能够使用复盘四步法,对最近1个月发生让你受挫或失败的事项进行复盘,如果重新来一次,这次比上次处理有进步。
今天拆解的片段来【提问力】P53-P54。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提问力》是由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和资深拆书家李真老师、丘恩华老师合著。信息快餐时代,知识可以便捷获取,提问比答案更加彰显价值。高效能人士总是善于通过提问来解决问题,提问质量决定人际关系质量,提问能力决定职场能力,提问水平决定思维水平。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1、这本书和其他提问力方面的书不一样在于它列举大量生活中的真实场景,通俗易懂,接地气。
2、豆瓣读书的评分高达8.0分果壳网ceo姬十三、简书cco黄一琨强烈推荐,更是咋们拆书帮的优秀课程。
B:利益,强调的是“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
B1:指这本书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你是否有遇到过朋友遇到伤心事向你哭诉,而你的安慰并没有宽慰到他的经历?
是否有遇到群里大家聊某个主题火热,你一开口就终结者?
是否遇到年年有一个相同的目标,但就是没有执行的情况?等等情况。
这本书有大量的实例,帮助你轻松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职场技能等难题。
B2:指接下来的这个片段给学习者带来的好处
疫情期间各行各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你觉得自己成长速度太慢,或长期原地踏步,不知如何优化迭代快速成长时。今天分享的这个片段选自《提问力》第113-114页复盘四步法,教你如何将自己或他人的教训变成经验,每天进步一点点,然后将经验变成智慧,实现个人复利式成长。
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完毕之后请举手示意我。
R 原文片段
什么是复盘?
“复盘” 原是国棋术语,本意是对弈者下完一盘棋之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弈过程摆一通,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地方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是更好的下法等。
正如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所说:
所谓复盘,就是一件事情做完了以后,不论失败或成功,都重新演练一遍。尤其是对于失败的事情,在重新演练过程中,重新梳理我们预先怎样定的、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做不到,把这个过程梳理一遍之后,下次再做的时候,就能够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了。
基于复盘的机理和长期的实践,联想集团于 2011 年提出了复盘的操作步骤,包括四个阶段: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复盘四个阶段的问题
第一阶段回顾目标:预期目标是什么?
第二阶段评估结果:实际发生了什么?
第三阶段分析原因:差异原因是什么?
第四阶段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到什么?如何改进?
我们可以对长周期的大事情做全面的复盘或阶段性复盘,也可以对短期的小事情做即时复盘。可以说,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觉得有必要,都可以进行复盘。
拆书帮在组织学习活动中,基本都有复盘学习的习惯。组织一场活动,会后就进行复盘回顾:完成一次拆书分享,会习惯性地复盘;完成一项任务,会开展一次复盘。通过复盘,老师和学员都得到了更快速的个人成长。
我们知道,“复盘”是来自于围棋的一种学习形式,其实质是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避免犯重复的错误,找到规律,为了以后做得更好。
那么,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复盘不就是总结吗?
虽然复盘也是一种形式的总结,但严格讲起来,工作总结并不完全等同于复盘。复盘与总结有两个非常重要区别。
(1)复盘是结构化的总结方法
我们都知道,总结的做法往往先谈过往的成绩、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整理未来的工作思路。通常没有固定和结构,最常见的是,缺少对目标的分析回顾。但复盘具有明确的结构与要素,必须遵从特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不仅回顾目标与事实,也要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经验与教训,并制订改进计划,才算是完整的复盘。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片段,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技能点】【I】拆书家讲解引导-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why:(这么做的好处,不这么做的坏处)
请问现在的小伙伴看过这3个公式吗?
1.01和1相差0.01,一年后,却相差37.8倍。如何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需要我们将自己和别人的教训变成经验,然后将经验转为智慧。而将教训转为智慧,实现复利式进步的秘诀就是复盘。
技能点:不那么做的坏处
没有复盘,就无法获取新知识,没有经验萃取和改进措施,更无法实现每天进步一点点。特别有职场3年以上经验的伙伴们,在同一个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的相同的操作,早已形成肌肉记忆.
即使有总结,也不过是以自己过去的成绩和经验,没有制定的预期目标或目标太模糊不够清晰具体,结果就是1年还是1年,有人甚至0.99,没有出现复利式进步速度。
【反例】
去年演讲俱乐部里练习点评,每周一次会议,我每周都会约点评角色,类似练级场的观察家。同时会后都会及时复盘,会议信息、感受、我的启发、我要采取什么行动?3个月过去了,点评思维导图绘制了很多,但当我上台开始点评大脑一片空白,磕磕巴巴不能流畅的表达。所以尽管做了很多我认为都复盘其实是总结,下一次又犯了很多同样的错误,内心备受打击。
【what:知识点和相关理念】
复盘是结构化的总结方法,以学习为导向。强调的是以终为始,评估结果,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制重新再来一次的改进计划。
【how: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
如何才能做到复盘而不是总结,实现复利式进度?
(1) 回顾目标:
回想自己预期目标是什么?
提问的要点:制定的目标是否具体清晰,符合smart原则。
(2) 评估结果:
对发生的事实和结果进行事实求是的客观描述。可分为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两方面评估。提问的要点:实际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怎样发生的?
(3) 分析原因:
根据前两步,找出和目标差异的原因。
提问要点:做的好的方面,成果的原因是什么?不足之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 总结经验:
整个目标执行过程中,学习到的经验教训,并改进未来的行动。
提问要点:学习到了什么新的东西,有哪些经验或规律?以后如何改进?
(反例变正例)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就拿刚刚演讲俱乐部的例子来说,学了很多点评技巧,会议前积极准备写逐字稿和邀约角色,会中积极倾听,会议后认真总结复盘,为啥还是磕磕巴巴呢?
看完复盘四步法后,反思,明白以前总结复盘为什么没有效果?
1、【回顾目标】
我约点评角色的目标是什么?
复盘时发现,“流畅的表达”这个大目标,没有分解出具体、清晰的小目标。例如:流畅的表达是包括语音语调抑扬顿挫,肢体动作自然、站位、面部表情等等。
2、【评估结果】
亮点方面:将会议记录绘制成思维导图
不足方面:上台说话磕磕巴巴,大脑空白
3、【分析原因】
根据目标和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亮点方面的成功因素,不足方面失败的因素?
好的地方:将会议记录绘制成思维导图是因为提前做充分信息的收集
不足之处:上台说话磕磕巴巴,大脑空白是因为心理上对舞台的恐惧;除了每周参加会议并没有多多刻意练习演讲表达。
4、【总结经验】
如果重新再来一次,从上次演讲点评中学到什么新的知识?有哪些经验或规律?以后如何改进?
提前1小时熟悉演讲场地
阅读演讲方面的书籍+观看演讲视频
拿着逐字稿对着镜子练习演讲30次并记录时间,每次只练习和改进一个点。
经过复盘四步法,每次改进一小点,现在终于可以在舞台流畅的表达出来。
【Where:适用边界】
复盘最常用于项目或活动结束后,对已经完成的事项进行回顾、分析亮点和不足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改进的迭代计划。
【技能点】【A1】显像提问法
例如:大家有没有类似等身体体重焦虑经历?工作中长期久坐不动,去趟茶水间或卫生间就是一天的运动,体重暴增亚健康,特别是体检报告出来的那段时间,办卡健身找私教。每天去健身房按照教练的食谱饮食打卡,一个月顺利瘦下5斤,开心。晚上加班开始吃夜宵、同事饭局、周末好友聚会等等,体重又开始反弹又陷入焦虑后悔中。
回忆主题:
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最近最近一个月,在生活或职场中有没有让你愤怒/受挫/懊恼/失败的经历。对这些经历是否做过复盘呢?
讨论方式:大家直接开麦在会议室里讨论
讨论时间:
开始讨论。。。。。。(6分钟)
分享环节:邀请一位小伙伴开麦分享最近一个月让你糟心或失败的经历就可以了。
分享时间:2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复盘四步法,接下来大家先深呼吸3次,然后回想一下刚刚在小组分享的经历,现在有一个时光机器带你回到原来的去过,让我们一起
首先:回顾目标——回顾那时的预期目标是否具体清晰?
其次:评估结果——这件事中你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再次:分析原因——做的好的原因是什么?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总结经验——从中你学到什么新东西或总结出什么经验和规律?
如果再遇到同样的事情,你会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请在小组内分享,时间为6分钟。最后,我们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现在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我们请XX来分享一下,时间为2分钟。
以上是我今天的拆书分享,最后一起回顾一下《提问力》中复盘四步法:
1、回顾目标 2、评估结果 3、分析原因 4、总结经验
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