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TF1-1拆书预备表 提交人:梓瑄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叫苏梓瑄,大家可以叫我梓瑄。
我希望通过四个方面来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是我在做什么:我是一名教育创业者,和老公一起创业四年,有一家绘本馆,希望亲子阅读可以走进鄂尔多斯的每一个家庭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第二个是我的爱好:我的爱好是交朋友和睡觉,交朋友使我快乐,睡觉使我放轻松。
第三个是我加入拆书帮的期待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过级练习获得更多的表达技能,成为更优秀的讲师。
第四个是我能为大家带来什么:三个级别一共九拆我预计都会拆解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陪伴没有孩子的小伙伴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理解自己爱自己;希望陪伴有孩子的家长们能够通过拆解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R】阅读原书拆页 2分钟
《正面管教》P143-144
安排特别时光,让陪伴更高质量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令人鼓舞的事情之一,就是定期按计划陪孩子享受特别时光。你可能已经在孩子身上花了大量时间。然而,“计划好的特别时间”与“不得已的时间”“随意的时间”相比,大不一样。
两岁以下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大量时间,而且他们还没到能够理解“特别时光”的年龄。只要孩子能感受到你和他们在一起的乐趣,就没必要安排特别时光。在2~6岁之间,孩子需要保证每天至少有10分钟的特别时光。尽管时间越多越好,但是,哪怕你每天只能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10分钟来,你都会惊讶地发现其效果有多么神奇。
在6~12岁期间,孩子们可能不需要每天都有特别时光(由你判断),但他们仍希望至少能保障每周半小时。不同家庭的特别时光的时段和时间长短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特别时光可以是在孩子放学后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些小点心和牛奶,也可以是每星期六的一个小时。重要的是,孩子们要确切地知道,这段时间是特别为他们设立的。
特别时光之所以能如此具有鼓励效果,有下面几个原因:
1.当孩子们能期待和你的特别时光时,他们会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会感觉到他们对你很重要。
2.安排好的特别时光是对你的一个提醒,提醒你当初为什么要孩子-是为了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
3.当你太忙而孩子希望得到你的关注时,让他们接受你当时没有时间的事实会容易得多:“宝宝,我现在不行,但我盼望着我们四点半的特别时光。”
要和孩子一起计划特别时光的安排。用头脑风暴法把你们想在特别时光做的事情列个清单。在第一次为列清单做头脑风暴时,不要对清单中的事项做评估或剔除。稍后,你们可以一起审核并作出分类。如果某些事情太费钱,就把它列到等攒够了钱再做的事情的清单上。如果某些内容需要的时间超过了你们计划的10~30分钟时间,就把它列入可以有更长娱乐时间的家庭娱乐日历上。
我常常建议父母们摘掉电话听简,以强调特别时光是不受打扰的特殊时间。然面,有一位妈妈却在陪她3岁的女儿享受特别时光时不摘听筒。如果电话响了起来,这位妈妈会接电话,并且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和你通话。这是我和萝莉的特别时光。”萝莉听见妈妈告诉别人她的特别时光是如此重要,总会不由得露齿一笑。
【分享I便签】 4分钟
接下来我会用自己的话对原文进行拆解
what:
这段拆页告诉了我们一个高效陪伴,让被陪伴者能够产生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方法。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专属的陪伴。
why:
这个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孩子不停粘着家长,家长认为自己每天都在陪着孩子,但是孩子还是觉得爸爸妈妈不够爱我等诸多的亲子问题。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很好的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也让家长不把陪伴孩子当成负担,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
因为特殊时光是专门为孩子设立的。如果只有十分钟,用于约定好的特殊时光和只是跟孩子交流几句或陪他吃个东西,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使用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更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进而促进孩子自信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HOW:2.5分钟
那么如何设立有效的特殊时光呢?
第一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长的时间安排设定好特别时光的时长。2岁以下可不设置特别时光;2-6岁每天十分钟;6-12岁每周至少半小时,根据孩子和家长的需要调整时长,但需要相对固定,以显示重视程度。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计划特别时光的安排:1、头脑风暴两个人想要做的事(坚持头脑风暴的原则:不评判、不打断、不否定)。2、筛选想做的事并进行分类:第一类为不需要花钱也在特定时间内的较容易实现事件,比如拼乐高讲故事等,可直接在特殊时光进行。第二类为需要花比较多钱的,比如买一个很贵的玩具,可以在攒钱完成后的特殊时光进行。第三类为需要花较多时间的,可另设其他时间完成。
第三步,按计划的时间和内容进行特别时光,保证陪伴的质量,不三心二意,全身心的投入。
where
这个方法在文中适合亲子之间进行,任何年龄段的亲子其实都可以。想对年龄小的孩子更需要一些。这个方法我觉得也适合情侣之间,也适合自己。给自己一些独处的专注陪伴自己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方法不适合双方无意向深度交流沟通的情况。(这个我有点想不出来)
【A1】(激活过去经验) 1.5分钟
这个方法我经常告诉给孩子安全感不好或者有情绪困扰的家长,还有一些二胎家庭。
有一次玥玥妈妈跟我反馈说孩子最近脾气很大,还觉得妈妈不爱她。我说那你试试特殊时光吧,选一个固定的时间跟她进行一些她想做的事,让她感觉到你很重视她,在陪她。妈妈激动的说,我还没陪她吗,我每天上也不干就陪她了。我觉得特别时光是特别的陪伴,但也具体说不出来。那时候我没有仔细阅读原文拆页,只是告诉她要在固定的时间专心的陪孩子,没有抓到对孩子来说是专门为她设立的这个要点,也没有告诉大家具体的行动步骤。所以她听到这个方法都会觉得不就是陪她嘛,我每天都在陪呀。如果我可以把行动步骤与和核心要点告诉了家长,应该可以让她更好的理解和执行,并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另一个例子就是了解了特别时光之后我和老公也有执行,我们喜欢晚上睡前聊聊天,就觉得这个作为特殊时光挺好的,于是设置了每天晚上睡前进行特殊时光,坚持没几天就觉得很有负担,后来就搁浅了。其实这不是特殊时光,首先不是专门设立的,其次我们两个成年人不需要每天特殊时光,还有就是这个特殊时光没有去讨论特殊的安排,自然很难执行也没有体验到特殊时光的效果。
【A2】 (规划未来应用)1.5分钟
针对家长,接下来我会较为详细的为其解释何为特别时光,并告知特别时光的三个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其能够更好的跟孩子或者跟自己进行特别时光。
针对我和老公,我们在下次家庭会议会讨论一个特殊时光,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一起,但是会单独抽出来一个专门设立的时间还是让我觉得很兴奋。我会先征求他的意见是否要设立特殊时光,然后我们两个进行头脑风暴,选择特殊时间的时间和要做的事情,执行两次感受一下,然后复盘决定特殊时光的调整等。
针对我自己,我打算每周为自己设立一个特殊时光来陪伴自己,我想设立在周二的晚上,然后进行写日记或者冥想作为特殊时光的内容,专注的陪伴自己。
【结束语】1分钟
最后呢希望今天特别时光的分享对在座有孩子的家长可以有所启发,能够在亲子关系和谐的时候让亲子之间的陪伴更加美好,也能够在希望解决亲子关系的一些问题时想到这个很容易执行的小方法。也希望对在座没有孩子的伙伴来说,能够了解这样一种方法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也能在自己需要独处时给自己一个特别时光,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被理解的、被肯定的。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