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自我介绍、书籍介绍(2分钟)
感谢各位小伙伴们的到来,助力和见证我完成本次的拆书过级活动。今天的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进行分组。以便于接下来的拆书环节中,我们要进行小组的讨论。由于今天是线上的形式,而且参与的小伙伴不是特别多,所以我们改为自由发言的方式进行。
在拆书之前,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大家好!我是玄夕。
第一个标签:大学思政课教师
第二个标签:拆书帮晋级中的拆书家。计划每周一拆。
第三个标签:2孩宝妈一枚。
我今天拆书的名字是《非暴力沟通》,作者是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这本书讲的是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包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作者强调只要我们在沟通时注意运用这四种要素,就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沟通更顺畅。
我今天选的拆页是这本书修订版的第111-112页: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同理。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大家读完以后,请抬头向我示意一下。
R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同理” 片段来源《非暴力沟通》(修订版)P111-112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同理
我们无法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他人。有时,我们会发现,即使做出了努力,也无法或不想同理他人,这通常表明我们自己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同理。有时,如果我们能够坦然地承认,自己正处于痛苦中,以致无法同理对方,他人很可能会反过来同理我们。
有时我们也需要给予自己一些同理“急救”,关注和聆听自己的内心世界。联合国前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曾说:“你越是忠实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首,就越能听到外面的世界。”如里我们善于同理自己,就有能力迅速地调整好状态,得以与他人同在。
如果做不到,我们还有另外一些选择。
一种选择是以非暴力的方式来呐喊"非暴力呐喊”。有一次,我花了3天时间调停两派人马之间的冲突。其中一派称自己为“埃及黑人",另一派来自东圣路易斯警察局。一个月内,一方死了2人,另一方死了1人。那3天中,我努力帮助双方相互听见并化解分歧。我记得最后一天开车回家的路上,我和自己说:“这辈子再也不想身处这样的冲突中了。”
没想到一进家门,我就看到孩子们正在打架。那时,我已经没有力气去同理他们了,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大声地呐喊道:“我现在很难受!真的不想来管你们打架的事情,我只想要安静一会儿!”听到这番话,我年仅9岁的大儿子停了下来,看着我问道:“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
我发现,如果我们能坦诚并且不带指责地谈论自己的痛苦,即使对方也处于苦痛之中,有时也能够听见我们的需要。在前述的例子中,我不想冲着孩子大喊:“这怎么回事?你们就不能乖一点吗?我在外面辛苦了一整天才回到家啊!"我也不想用任何其他方式来暗示对方错了。“非暴力呐喊”就是提醒他人注意我在当下的痛苦和迫切的需要。
不过,如果对方也处于强烈的情绪中,无法听见我们,也不肯放过我们,而同时,同理“急救”和“非暴力呐喊”都无法帮助我们的话,我们的另一种选择就是:暂时离开现场,得到自己所需的同理心,等到心境调整好了之后再回去。
【I便签】(3分钟)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当我们自己身处痛苦之中时,如何做能更好处理与他人沟通的方法。
(why)自己痛苦时无法做到同理他人,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同理,自己没有的东西是无法给予他人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how)
第一种选择:向对方坦诚相告。承认自己正处于痛苦之中,此时无法同理别人。
第二种选择:给予自己同理“急救”。急救的意思就是自己调试自己的状态,比如关注和聆听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三种选择:“非暴力呐喊”。非暴力呐喊的意思就是用表达感受和需求的方式来说出自己的当时的想法。
(举例)比如我有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非常的糟糕,可是这个时候哥哥和妹妹发生冲突,妹妹哭着来找我。我这个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去安慰妹妹了,也懒得去问哥哥是什么原因了。所以我就对妹妹说:“妹妹呀,妈妈现在心里很难受,也很想哭。我现在需要你的一个抱抱。”这就是一种“非暴力呐喊”的表达方式。
第四种选择:暂时离开现场。等自己调整好心境之后再回来。
(where)这几种方法我觉得在所有人际交往中都适用,比如自己心情很糟糕,可是有同事想找你诉苦的时候;还有工作很累回到家,看到孩子们在争吵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上四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表达,当你发现没有奏效的时候,不要气馁,还有剩下的方式都可以尝试。
【A1】激活经验(6分钟)
在生活中,我们也有能量值低谷时期。记得最近有一次,下班一进门就碰上孩子们在吵架,我当时的心情很烦躁,忍不住指责他们“我辛辛苦苦上班回来,你们能不能让我省点心啊”。那我相信在场的各位伙伴,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痛苦到无法同理的情况吧,那你们是怎样来处理的呢?接下来我们就请线上的1-2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自己过往的经验和发生过的类似事情。时间5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田园同学)工作一天有很多情绪和压力,有一次回家小孩要我去陪他玩,可是自己的情绪还沉浸在白天的工作中,比较累,没有心思去陪他。有时候我的做法就比较糟糕,就直接说“我没空。”甚至还骂他们几句。不过有时候也会坦诚的告诉孩子“我现在还在想其他事情,工作一天也比较累,能不能让我独立在书房呆一下。”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再出来陪他玩。
【A2】催化运用(2分钟)
大家的分享都都很有感触,那针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在未来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你觉得怎么做更好呢?接下来就请大家把自己的行动计划写在纸上吧。大家最好把自己的计划写得符合SMART 法则,即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 可测量的;A:(Achievable)可实现的;R:(Relevant)相关性;T:(Time table)时间表。PPT中是我自己的计划,供大家参考。
总结:好的,那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今天我们学习了“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同理”这个片段,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当我们深处痛苦时,我们可以有坦诚相告、同理“急救”、“非暴力呐喊”和暂时离开现场这四种方式进行沟通选择。希望今天学习之后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大家可以把自己写好的计划分享在评论区。谢谢大家。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以后当我再碰到自己很累,无法同理正在发生冲突的孩子们的时候,我打算每次用片段中学到的四种方法进行沟通。
(S)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深呼吸、快速回想一下4种方法
第二步:从4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沟通表达
第三步:等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之后再去同理孩子
(M)如果孩子们停止争吵,说明选择的方法有用,以后继续使用;如果没有起到明显的缓和效果,我再依次尝试其他三种方法。
(A)(R)这样的沟通方式与我想实现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想契合的,所以我能每次积极实践尝试。
(T)我计划实践1个月,然后再总结经验把这种沟通方式变成自己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