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青岛五月风分舵线上拆书过级20221022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方法

开场:

【开场】2分钟

【自我介绍及拆书主题】

大家好,我叫韩新波,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

心理学学习者。因为过去的创伤经历,学习心理学以后,敢于面对过去,感知当下,展望未来。

教育培训者,为企业的员工做业绩/态度/方法/能力方面的培训工作

终身学习者,学习是可以让人生不断拓展迭代的技能,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我今天拆页的主题是:我‘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接下来会给大家分组,分组讨论。

【图书介绍】

非暴力沟通”既是书名,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他是心理学博士,也是一名临床心理学专家。

在对非暴力沟通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中,解决了现实中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生活中很不起眼的事件,从他的角度能看到更深层的内容。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思想,解释了什么是非暴力沟通,解释了非暴力沟通形成的原理,并结合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觉/需要/请求)为避免暴力沟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把这些方法和工具应用在生活中,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会给大家读一下原文片段,《非暴力沟通》P126-P128页

主题: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 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幵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5分钟

接下来会给大家分析此片段

【WHAT】

本片段告诉我们由“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做的方法

【WHY】

在生活中“不得不”做的事很多,每天面对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时间久了以后,慢慢的会内疚,沮丧,愧疚。生活变得没有动力和意义。

如转换成这个事件是我“选择做”时,事情的意义会改写,信念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愿意用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事件,让成果变得更好,生活更有意义。

【HOW】

生活中“不得不”做的事,会形成“被迫”做事的信念,如何由被迫做事转变为主动做事的信念呢?以下是具体步骤:

第一步:列清单,把曾经生活中被迫做过的事,列出来。

如:”不得不”出差/加班/学习/相亲/应酬等等事情

第二步:我选择,加上“我选择”,这已经是改变信念认知的开始,是种负责任的态度,不是被迫做事,而是主动做事,是认知行为发生改变的前提。

如:我选择出差/我选择加班/我选择应酬等等

这时的心态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改变以后就会看到事件里的价值。

第三步:找价值。找出‘我选择’带来的价值。价值/好处是做事的动机,人看到事情带来的好处会增加动力,同时发现事情的正面意义。

如:我选择出差,因为我想要更多的收入。

我选择加班,因为我想要获得升职机会。

我选择应酬,因为我想要更好的人际关系,

事情有两面,一面是被迫做事,另一面是自己的选择。能看到事情的正向的一面,所以做事结果也会发生改变,这是信念转换的过程。

【WHERE】

这个方法应用范围很广,生活中处处可见“不得不”做的事?如:家庭,事业,人际关系,职场等,在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中,都能看到被迫做事的例子。

【举例】(自己的案例,通常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记得刚结婚的前几年,有一次老婆要参加一个重要活动,让我陪她逛街买衣服,我还有工作没有处理完,不想去。

但老婆要求我必须陪她,她觉得我买衣服的审美眼光还行,关键时刻用到我了还不愿意。争论半天,最后我不得不去。在买衣服的时候,因为是被迫去的,心情不舒服,也不愿意给意见,很敷衍的态度。结果又吵一架,她也没买成衣服,我也憋了一肚子火。

反思:如果穿越回到过去,再去逛街买衣服,结果会更好,家庭关系更和谐。下面是转换的方法:

1. 列清单:原来是‘被迫’陪老婆逛街买衣服。

2. 我选择:现在是我‘选择’陪老婆逛街买衣服。

3. 找价值:这里面的价值,因为我想要家庭关系更和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6分钟

【A1激活经验-拆书家提问设计】1分钟

通过我刚才的讲解,大家学会如何使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做事的方法,回顾过去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

接下来邀请小伙伴在小组里分享生活中被迫做的事情。

请注意,只分享“不得不”的事件,下面请大家在小组轮流分享一下。

【分组】

我会进行分组, 请一个小伙伴在小组里分享一下你不得不的故事

四分钟后,现在邀请一个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

有请张芳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故事。

【A1激活经验-学习者案例】

案例:张芳,我现在是全职妈妈,不得不的事情:每天不得不早起做饭,陪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很难受

【A2催化应用-拆书家提问设计】2分钟

现在请大家把生活中“不得不”做的事情,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方法,

在便签上写下:未来一周内的应用规划。

应用规划要按照SMART原则:包含具体的方案,有明确的时间,具体的做法、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和可以衡量的。

就是写明白:是谁,做什么,怎么做,做多长时间,做到什么程度。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写下你的未来应用规划。

【A2催化应用-学习者案例】

案例:王颖,我会从下周开始,我选择周一到周五送孩子上学,因为可以让孩子更好的休息,有利于孩子第二天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孩子成绩更好。

【结语】1分钟

今天我的拆书课到此结束,学会“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方法,给大家在生活带来更多轻松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