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3》 所属活动: 第19场练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改变底层叙事

开场:

TF2-1【广阔的多元视角-改变底层叙事】

Step1【自我介绍+学习目标+图书介绍】

【开场】大家好,欢迎参加TF2-1的拆书活动。我是晏雪,来自毛主席故乡-湖南。用3个标签介绍:全屋定制设计师、大客户管理者、终生成长者。非常感谢大家参与聆听我的分享!

*技能点【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动或动作。

2,RIA设计能够体现该学习目标。

【分组】

接下来会有讨论环节,我先给大家分下组:左边的小伙伴为一组,右边的小伙伴为一组。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希望今天跟随我完成RIA现场学习后,当遇到夫妻之间、同事之间因为某一件事发生观点不一致的冲突,我们常常是“恶语相向”或争执不休,通过学会“改变底层叙事”三步法,我们能够掌握调节双方关系窍门的密码,达到你想要改变的结果或方向。

*技能点【图书介绍】

【F】书名/讲述知识。【A】不同/优势。【B】利益,本书解决问题(B1)+拆书主题给学习者利益(B2)。

【F】本书名《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

本书打破知识壁垒,从专注力、认知负荷、内在动机、习得智慧、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学习方法、行动技巧、思考工具8个方面出发,从多角度塑造个人的独特性,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A】《精进》3的作者采铜,浙大心理学博士,与其他成长类书籍不同,本书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结合脑科学、生态学、逻辑学等多领域知识,它的深度与广度会更有层次,是很值得深挖的一本书。

【B】

【B1】本书好处:《精进3》迭代出自我进化认知观与方法论,帮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潜在生态位,挣脱“内卷”造成的人生困境。

【B2】本拆页好处:掌握“改变底层叙事 ”的思维方法,我们在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就会得心应手。

Step2【R含HOW拆页】

〖指令〗我们用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拆页部的文字,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

《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

04/理解和习得智慧

P95广阔的多元视角-改变底层叙事

我的朋友陈海贤曾被综艺节目《幸福实验室》邀请为嘉宾。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他在节目里为一些现实中的夫妻“把脉”,提供专业见解。节目中有一对夫妻关系特别融洽,那个男生原本是一个浪子,喜欢吃喝玩乐,但是遇到那个女生以后,渐渐改变了自己,变成了一个非常顾家的男人。而那个女生,原来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性的人,比如她会提前一年就计划一场旅行,但是认识了那个男生以后,也渐渐接受了某些没有计划性的生活。这两个人原本是非常不一样的两种人,却出奇地相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

陈海贤分析说,他们在相处中,把两个人的差异变成了惊喜。特别是女生对男生是蛮包容的,她说自己是“找到了对的人”,可海贤说这个女生还是谦虚了,“不是说她找到了对的人,而是她用这种欣赏和认可,把对方变成了对的人”。陈海贤的这句话是非常有智慧的,因为他做了一种叙事的转变,首先,“差异”的叙事变成了“惊喜”的叙事,然后,“找到对的人”变成了“把对方变成对的人”,而这种改变并不是靠单方面的要求和期待,而是靠“欣赏和认可”。这实在是太有启发性了。

Step3【I拆页讲解】

〖what〗片段阐述了: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因为女方尊重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没有指责、只有包容与尊重,把一个原本是浪子的男人,变成了非常顾家的男人。只因为她做了一种叙事的转变就把双方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why〗

【人们常规的做法】“要找个好的对象”,“要找份薪资超高的工作”,“要找到好的投资项目”,在叙事时,都用了动词“找”“找到”。这样的思维,很容易出现:很难找到好对象,很难找到好工作,很难找到好的投资项目。

【这样做的坏处】用“找、找到”是固定一个视角看问题,当然我们的大脑最为省力的。但坏处是久而久之,看问题会越来越狭隘,一旦遇到新情况、新挑战,就不知道怎样处理了,比如,万一没找到好对象呢?

【举负面例子佐证说明】

案例说明:

前几天,一高中女同学说,老公平时都不做早餐,都是她一个人在做早餐;

前天她老公破天荒做了一次早餐,她一看现场气坏了,当场就说:“这都什么早餐嘛,就一个白粥,4个包子,既不营养,还不够一家人吃呢。”

他老公说,“早晨来不及,随便吃点好啦”。

女同学说,“早餐的营养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没吃好、不到中午肚子就饿了。”。

他老公说,“我不会做,要么你自己做点。”

女同学说,“不会做,不知道用点心呀,平时我给你们准备都是很丰盛的。”

他老公说,“那你能吃就吃,不吃算了”。

说完,他老公拿起包摔门走了。

这个案例,女同学的处理方式,让一件小事变成争吵的导火线。

〖how〗【拆页行动建议】

改变底层叙事,就要做三种转变。

首先,“差异”变“惊喜”。

然后,“找到”变“把对方变成对的人”。

最后,要求,变“欣赏和认可”。

原文片段的男人做事没有计划性,这种差异女生把它看成是老公给她每一天的惊喜,所以她很快乐。

原文片段男人是个浪子不顾家,女生为了“把她老公变成顾家的人”,不指责也不要求,仅仅通过不断地“欣赏和认可”,就把她老公变成了顾家的人。

【将负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用“改变底层叙事”三步曲,高中女同学老公做早餐的事重新沟通一次,她会是怎样的呢?

看到老公第一次为全家人做早餐,她就说:“哇,老公,你真的太有担当了,做了一般男人不愿做的事,在定时定点做早餐这件事上,你已经超越了上海90%的男人!我很欣赏你哦!”

(把“差异”变“惊喜”:把老公偶尔做早餐的这种差异的事,变成惊喜的事)

再说,“老公,今天的早餐做得这么好,你一定是想为家人提供营养更丰富的早餐;你为家庭的付出,我看见了。我爱你噢,老公”。

(把“找到”变“把对方变成对的人”:把老公不懂做早餐,引导老公积极学习做早餐,成为做早餐高手)

之后每次他老公只要做早餐,同学都会说,“老公,你今天的早餐好用心噢,有3-4样可以让家人选择,我很好奇你的早餐怎么越来越好吃,营养搭配越来越好了?”

(把要求,变“欣赏和认可”:老公只有受到尊重和认可了,才会愿意改变,成为老婆期望的人

半年后她老公在做早餐这件事上,她完全可以睡到太阳晒屁股,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呀。

〖where〗改变底层叙事的思维转变,可以用到正想改变的人,如果对方已经躺平或者安于现状,再好的方法也没有。

Step4【A1激活经验】(2分钟)

*技能点:1,显像提问法清晰(引导的场景指向过去曾经遇到的)

2,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学习者要加工的是过去那个例子)

A1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法】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的一次具体的场景。

比如,孩子为了做一杯果汁,把刚收拾好的厨房变成战场,大人看到一边狼藉,有没有想马上批评他?或敷衍了事地说:儿子你真棒!

或者有没有同事来找你谈一个他认为很有兴趣的事,结果听后,你直接泼他冷水……根据类似的场景,请小伙伴们线上讨论并回忆下当时的场景。最后邀请一个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伙伴分享】

宏宇小伙伴分享:

2周前,周六早晨7点,我就去菜市场买菜。特意买了石斑鱼、羊肉、还有其它一些菜回家。

中午时,我精心为家人做了满满的一桌菜,静待家人夸奖,结果媳妇出来一看,“哦,很丰盛嘛!”然后再说“太浪费了,吃不完啦!第二顿吃时就是冷菜了!”。

当时我立马火了,“给你们做了好吃的,你说声谢谢不行吗?为什么要先批评我呢,你爱吃不吃!”。

Step5【A1+反思加工】(5分钟)

A+学习者反思加工

【反思加工指令,强调加工过去的例子】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回到刚刚分享的场景,结合改变底层叙事的三步曲:

首先,“差异”变“惊喜”。

然后,“找到”变“把对方变成对的人”。

最后,要求,变“欣赏和认可”的建议方法,您会如何做呢?

请大家在线上分享。最后选一个小伙伴给大家分享。讨论3分钟,分享2分钟,共5分钟。

【组内分享】

【伙伴分享】

宏宇小伙伴继续分享:

用“改变底层叙事”三部曲,我会这么做;

1,把媳妇埋怨的“差异”变成“惊喜”:她有这个情绪是正常的,她站的角度是“节约层面”。我会这样说,“媳妇,你说得非常对,我今天出门买菜时,买的分量有点多,我应该考虑一下家人的食量,既营养也刚刚好。”(“差异”变“惊喜”)

2,找到什么样的我,是媳妇所需要的?她希望我节约点,希望做事情有计划一点,而不是心情一好或一想做就做,找到变成“她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可以的。(找到,变“媳妇希望我成为的人”)

3,最后,把我的情绪稳住,说“媳妇你说得真对,还是你持家有道,”这样可以化解她的怨气,我的心情也平复了。(要求,变“欣赏和认可”)

〖结尾〗

以上是我今天“改变底层叙事”的三步曲的分享。

希望小伙伴们,在未来需要处理一段关系时,都能够给自己最有利的帮助。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聆听和反馈!

晏雪于南浔

2022年10月18日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P95

04/理解和习得智慧

广阔的多元视角-改变底层叙事

我的朋友陈海贤曾被综艺节目《幸福实验室》邀请为嘉宾。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他在节目里为一些现实中的夫妻“把脉”,提供专业见解。节目中有一对夫妻关系特别融洽,那个男生原本是一个浪子,喜欢吃喝玩乐,但是遇到那个女生以后,渐渐改变了自己,变成了一个非常顾家的男人。而那个女生,原来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性的人,比如她会提前一年就计划一场旅行,但是认识了那个男生以后,也渐渐接受了某些没有计划性的生活。这两个人原本是非常不一样的两种人,却出奇地相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

陈海贤分析说,他们在相处中,把两个人的差异变成了惊喜。特别是女生对男生是蛮包容的,她说自己是“找到了对的人”,可海贤说这个女生还是谦虚了,“不是说她找到了对的人,而是她用这种欣赏和认可,把对方变成了对的人”。陈海贤的这句话是非常有智慧的,因为他做了一种叙事的转变,首先,“差异”的叙事变成了“惊喜”的叙事,然后,“找到对的人”变成了“把对方变成对的人”,而这种改变并不是靠单方面的要求和期待,而是靠“欣赏和认可”。这实在是太有启发性了。

我们不知不觉中就会采用“寻找”这种叙事,不能说“寻找”不对,但是如果你认为“寻找”是唯一的途径,那么思维就被限制住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见前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伙伴分享】1

宏宇小伙伴分享:

2周前,周六早晨7点,我就去菜市场买菜。特意买了石斑鱼、羊肉、还有其它一些菜回家。

中午时,我精心为家人做了满满的一桌菜,静待家人夸奖,结果媳妇出来一看,“哦,很丰盛嘛!”然后再说“太浪费了,吃不完啦!第二顿吃时就是冷菜了!”。

当时我立马火了,“给你们做了好吃的,你说声谢谢不行吗?为什么要先批评我呢,你爱吃不吃!”。

【伙伴分享】2

宏宇小伙伴继续分享:

用“改变底层叙事”三部曲,我会这么做;

1,把媳妇埋怨的“差异”变成“惊喜”:她有这个情绪是正常的,她站的角度是“节约层面”。我会这样说,“媳妇,你说得非常对,我今天出门买菜时,买的分量有点多,我应该考虑一下家人的食量,既营养也刚刚好。”(“差异”变“惊喜”)

2,找到什么样的我,是媳妇所需要的?她希望我节约点,希望做事情有计划一点,而不是心情一好或一想做就做,找到变成“她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可以的。(找到,变“媳妇希望我成为的人”)

3,最后,把我的情绪稳住,说“媳妇你说得真对,还是你持家有道,”这样可以化解她的怨气,我的心情也平复了。(要求,变“欣赏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