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潍坊筹备分舵拆书晋级活动十三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启发式提问三步法

开场: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线上学习,在遇到对方需要帮助或提供建议的时候,伙伴们能够运用(行动)启发式提问三步法(澄清),引导对方讲清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启发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界定)。

环节1:图书介绍(2.5分钟)

【自我介绍】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解为自己的能力!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田妮,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拆书活动。我的三个标签是:教育工作者,阅读爱好者,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发现:家长在发现孩子做的不对,经常会这么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我不是告诉你了嘛,应该这样……这样……";孩子遇到困难求助时,会说,“这事应该先这样再这样”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的方式。我也经常会听到老师或者家长说,自己也知道要启发引导孩子,可就不太会问,也不知问些什么?总是不自觉地就直接告诉了他正确答案或结果。

【提问】不知小伙伴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或困惑?你是怎么处理类似情况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有没有想过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影响】大部分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做错事时,经常会一味采取说教或告知的方式教育孩子,表面上看是苦口婆心地教导他,希望孩子少走弯路,但实际的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孩子往往还会犯同样的错误,甚至可能会引起孩子反叛、抗拒,影响亲子关系;即使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自信。

【解决】那怎么做才是启发引导孩子呢?今天我们学习的《正面管教》这本书的片段,就能帮我们避免产生上述问题。《正面管教》这本书是由美国杰出的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所著,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通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启发式提问三步法,可以在遇到孩子或对方需要帮助或提供建议的时候,大家能够运用(行动)启发式提问三步法(澄清),引导对方或孩子讲清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启发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界定)长此以往,最终实现让孩子学会动脑学会思考,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建立自信的目的。

环节2:A1请大家自测(3分钟)

(翻页)在正式进入本次的讲解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我们现场的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你的提问能力。请大家先做一份自测题,自测题有5个题目,请阅读题目,并判断题目中的情况是否与你的情况相符,其中:1=完全不符;2=基本不符;3=偶尔不符;4=偶尔符合;5=基本符合;6=完全符合。

说明:问题2中的闭合式问题是指事先设计好了可能的答案,供孩子选择的问题,比如:“你是不是……?”“对还是不对?”等,孩子只能回答是与不是,对或不对等。

环节3:I解释自测题(1分钟)

请问,以上题目中,得分在25分以上的请举手(0人)。15分以下的请举手(1人)。

【自测表-量表解释】

25分以上,证明你有较强的提问能力,平时善于运用提问引导对方思考。

15-25之间,说明你的提问能力还有进步的空间,可以运用今天的拆页进行刻意练习。

15分以下,说明你的提问能力还有待发掘,今天的拆页非常适合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环节4:R阅读原文(1.5分钟):

请大家打开刚才下发的拆页,这个拆页选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正面管教》第155-156页,下面给大家1.5分钟左右时间阅读,为了方便大家,我们有请一位小伙伴为大家朗读,请贺宏芬老师帮我们朗读一下吧。

   前一章我们讨论过,可以利用启发式问题来帮助该子探讨他们的选择导致的后果。这也可以用来作为“花时间训练”过程一部分。如果你用启发式问题而不是对孩子说(往往是对该子提要求或说教),你就能够达到让孩子更多地参与、更好地理解的效果,并且能营造出更具有鼓励性和尊重性的氛围。只有当你真正对孩子的回答感兴趣时,启发式问题才会有效——也就是说,不要希望孩子会给出你想要的答案。

当孩子回答你的问题时,他们是在积极参与。当你向孩子说时,他们是在被动地参与。当孩子回答问题时,你就有了机会去听他们的理解和你的理解是否一样。例如,你不要告诉孩子去收拾厨房,而是问:“在厨房变干净之前,你看到有哪些事情应该做?”

孩子可能说:“洗碗。”

你可以接着问:“桌子上的东西怎么办?”

孩子可能会承认,“噢,呃,我猜应该收拾起来吧。”

你可以回答:“对。还有炉子上的东西呢?等东西都收拾起后,桌子、处台、炉盘上还需要你做些什么?”

通过运用这个方法。你也是在花时间训练、引导孩子思考并且让孩子积极参与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很具有鼓励性的。有时候,给予鼓励的最好方式就是一个简单的拥抱。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环节5:I拆书家讲解引导(7分钟)

【why】

文中的小朋友和家长的问答,可能会给大家一些启发。我们可以看出;启发式提问的交流方式可以让孩子主动思考,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尊重和关爱,认为自己是被信任并有能力去解决问题的,从而自发主动积极地行动。

【what】通过上面的片段,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么,究竟什么是启发式提问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辨析一下。

1、老师问新来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不是)

对,这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的问题,答案应该是需要思考、动脑筋的开放式问题,而不是一般的、简单的、明显知道答案的问题。

2、妈妈问果果:你奶奶生病了,你是不是应该去看望她呢?(不是)

对,这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不应该是命令的口气,并且答案也不是预先确定的,应该是有多种答案的、便于孩子开展头脑风暴的开放式问题,而不是这种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闭合式问题。

3、老师问雨果:你能想出的方法就仅仅只有这两种吗?(不是)

对,这种隐含批评和质疑的提问方式,不是启发式提问。这种提问不仅不能引发孩子继续思考,反而容易引发孩子的委屈及反抗,不利于启发引导孩子。

4、妈妈问文槿:如果你忘记带钥匙回不了家,你觉着你可以有些什么方法来解决?(是)

对,这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而不是命令或直接告知)激发孩子的思考,培养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式教育方式。

【How】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什么是启发式提问了,那我们具体应该问些什么呢?我总结了以下三个行动建议,分别是:

1.问结果:问结果可以启发对方设立目标,有目的有方向的向目标前进,目标越细越好。比如:在孩子画画前,先问问孩子想画一副什么画?为什么等?

2.问差距(困难):问差距可以帮对方认识到自己距离目标的差距,而不至于偏离方向。问困难可以帮对方理清思路,发现问题所在。

3.问方法:我们应鼓励对方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1、启发式提问需要在双方情绪稳定、冷静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否则不利于对方真正静下心来思考。

2、在对方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我们要有耐心等待,并及时表达肯定和鼓励,以便引发对方进一步的探索。

【举例】

下面,我用我经历过的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我们这个方法的具体使用。

上周三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在户外玩搭建游戏,老师给给他们的材料是两种不同型号的体操垫数块,体操垫有点大有点厚,孩子一个人拿不动。几个小朋友都说,根本拿不动,这怎么玩啊?我听到后,就走过去跟他们说,

我:“如果老师能帮你的话,你们想搭一个什么?”(问目标)

答:“城堡”“房子”“汽车”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通过孩子们之间协调,最后决定搭建城堡。

我:“那你们现在遇到什么困难了?”(问困难)

答:“我们要垒城堡,可垫子太重了,我们拿不动。”

我:“是1个人拿不动吗?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解决呢?”(问方法)

答:“老师帮忙”“两个人抬”

我:“嗯,这都是好办法,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其他的好方法呢?”

小朋友们想了一会,一个小朋友忽然说:“可以用三轮车运过去”,接着其他的小朋友跟着说“用平衡车推过去”......

我:“为你们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办法点赞!”

【适用边界】

启发式提问三步法不仅适用亲子间沟通,亲人同事间同样适用。但启发式提问在使用时,应当注意提问对方的年龄及能力,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中,但不是非常简单或显而易见的问题,否则,对方容易产生你瞧不起对方、不屑回答或者感觉你是隐藏的命令等负面情绪,反而达不到启发引导的目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环节6:A3促动参与(5分钟)

刚才我们学习了启发式提问三步法,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演练。我将给出一个场景,让大家进行讨论。

【场景】:朵朵(小学1年级)放学时,跟妈妈说,她同学邀请她去同学家,给同学过生日,她不知准备什么礼物。

【分组讨论】: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先自己想一想,应该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引导朵朵自己 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学习,我们就近两人一组。然后小组内一人扮演朵朵妈妈,另外一人扮演朵朵,请朵朵妈妈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朵朵自己想到好方法。5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个小组进行现场分享。

【小组现场分享】:

有请崔丽霞和代宁这组,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崔丽霞扮演朵朵,代宁扮演朵朵妈妈。

妈妈:朵朵,听说你有同学过生日。

朵朵:嗯嗯,我想送她一个礼物。

妈妈:那你想送她啥礼物?(问结果)

朵朵:不知道,想不出来。

妈妈:那你想想她平时喜欢什么?

朵朵:我看到她有一次看到一个紫色的蝴蝶结挺漂亮,说很喜欢。

妈妈:那再想想他还有其他喜欢的吗?

朵朵:有一次她说她喜欢小熊铅笔,我也可以买来送给她。

妈妈:那很不错,你自己想好买的礼物,告诉我,咱一起去选礼物。

朵朵:好的,那我就送她那个蝴蝶结发卡吧。

环节7:A2催化学习者应用(1分钟)

感谢丽霞和代宁的表演。通过刚才的表演我能看出,大家对启发式提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为了大家熟练地应用,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回去后要完成的作业,来帮助大家进一步练习我们今天学习的启发式提问三步法,将其拆为己用。

未来三天内你可能会遇到如下情景:孩子忘记带红领巾,或者孩子想要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或者孩子在学校被欺负等情况,请大家展开无穷的想象,设想一个对方未来可能发生地需要你启发引导的场景,请大家回去后试着运用今天学到的启发式提问三步法:即:问目标、问差距(困难)、问方法来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三天内将你的应用分享到会员群里,我非常期待大家的作业。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地积极参与和聆听。

作业:

【学习者案例记录】:人物:妈妈与幼儿园中班的宝宝。

妈妈:宝宝,这次英语学的怎么样?(问结果)

宝宝:学的很好呀,老师都夸奖我了呢。

妈妈:那你太棒了,那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困难?(问困难)

宝宝:就是那个字母操,k我忘了怎么做了。

妈妈:那怎么办呢。有没有方法可以帮助你呢?(问方法)

宝宝:我也不知道。

妈妈:妈妈也不会做。咱一起想想,有谁会做这个操?

宝宝:我的英语老师会做,或者其他学习的同学~

妈妈:那我们问谁呢?

宝宝:可以问问老师,你帮我问问老师吧。

妈妈:好的,我帮你问问老师,让他录个视频发给我。你一定可以学会的。宝宝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