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心智突围》 所属活动: TF3-2 工匠思维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工匠思维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Ivy。我的三个标签是:二级拆书家,英语培训师、终身学习者。今天拆解的主题来自《心智突围》这本书。大概需要20分钟时间。感谢大家的陪伴!

【分组】为了方便大家探讨,我们先分一下小组。以本条线为轴,左手边是一组,右手边是一组。

【学习目标】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现场可以判断自己做的某件事是“工匠思维”还是“热情思维”。

接下来,我用场景介绍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要拆的这本书。

【事件场景】最近,全家都在表妹的工作着急。表妹高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这么多年,换了很多工作,学过一段时间烘焙,卖过车,做过前台接待,服务员等,现在已经30岁了,还没有一份稳定下来的工作。她自己也后悔,做什么事情都没有长劲儿。有困难,有烦扰第一想法就是辞职换工作。

【提问】不知道大家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做事凭热情,凭一时的好奇心,一旦这些消退后,就悻悻离场。大家身边的案例都怎么办了?效果如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这些人早点儿锻炼出耐心呢?

【影响】如果一直在尝试探索新鲜的事物,就如同各处打井,结果每一口井最后都打不上来水,如果专一地打一口井,那么一定会打上来水。这样也会应了那句老话“样样通,样样松”,成了职业上的“花心大萝卜”。这样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前程,也会影响幸福生活,当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态,对自己的肯定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如我妹妹现在30岁了,没有工作,没有男朋友,可以说一事无成。

【解决】今天我要拆解的书是《心智突围》,里面的一个片段,用寓言的形式给我们讲解了两种思维。“工匠思维”和“热情思维”。帮助我们辨清两种思维,两种不同选择。帮助我们在选择之前,做好冷静地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培养“工匠思维”,持之以恒地做一件自己愿意投入的事情。

【A1量表自测】 拆书家提问设计

在看片段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自测,看看大家现在的思维方式。

  • 【I】解释自测题
  • 测试的目的主要是给大家一个观察自己的过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自测,让我们了解自己,并不是说结果不可改变。我看到大部人都写完了,算一下总分,总分在30分以上的伙伴请举一下手。这位伙伴太厉害了,看来已经具备工匠思维,请继续保持。总分在15分~29分之间的伙伴呢,说明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工匠思维“,同时还有提升空间,再接再厉。总分在14分以下的伙伴,说明比较偏向热情思维,不用担心,或许你很擅长发挥你的优势,如果想转变思维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当然了,分数很低的伙伴,请你一定认真参与,把今天的折页知识一定要好好的学起来,并且运用起来。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看完后可以眼神或手势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心智突围》

【主题】:如何做到精通

关于专注、努力和刻意练习,前面的章节已经有了很多阐述,而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精通背后的心智模式一“工匠思维”,它会让我们持续地专注、努力和刻意练习。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叫《刺猬与狐狸》。狐狸知道很多事,应对变化时能游刃有余;而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并且专注于此。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行动迅速,脚步飞快,而且还能设计出无数复杂的策略偷偷向刺猬发动进攻;而刺猬毫不起眼,走起路来也一摇一摆,整天到处走动,专注于觅食和回家。有一天,狐狸在小路的盆口不动声色地等待着,而刺猬只想着自己的事情,一不留神就转到了狐狸的地盘。这时候,狐狸猛扑上去,而刺狷意识到了危险,立刻缩成了一个圆球。浑身的尖刺,白四面八方竖立着。狐理看到刺猬一如既往的把戏,只好停止进攻。撒回森林之后,狐狸又开始策划新一轮的进攻。刺猬和狐狸之间的这种战斗每天都以某种形式发生着,尽管狐狸比刺猬聪明,但胜利的总是刺猬。

仔细想想,狐狸的思维是凌乱而扩散的,它追求很多目标,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作为支撑;而刺猬却愿意将自己的某个优势打磨到极致,以不变应万变。其实,刺猬代表的就是一种“工匠思维”,它让我们有了长期专注于打磨自己、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愿意沉静下来,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

在“热情思维”中,一个人更关注自己能从事业中获得什么价值,而在“工匠思维”中,一个人更关注于他能够创造出什么价值。

“工匠思维”和“热情思维”有着极大的不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强化概念讲解】

【互动】大家看完片段后,我问大家几个问题,这个片段讲了什么内容呢?

【回答】讲了如何做到精通,指出两种思维类型:“工匠思维”和“热情思维”。

【互动】大家回想一下我们身边有没有一些“大神”—做某件事做到极致。

【回答】有

【互动】那他们是天生就是大神吗?或者一夜之间成神的吗?

【回答】不是

【互动】那他们是一切都顺利吗?

【回答】一定不是。一定克服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困难,不断练习,不断提升。

【互动】那什么样的思维才能让他们克服困难,坚忍不拔,最终成为大神的呢?

【回答】工匠思维

【互动】很好。

【WHAT】

本片段用寓言的形式讲解了刺猬代表的“工匠思维”和狐狸代表的“热情思维”。从片段中我们可以知道专一地做一件事并且做到极致,就可以称作为“工匠精神”。反之,不断更换领域,在每个领域都不深挖,遇困难就逃避,不停地寻找自己的热情和好奇心,就可以称作“热情思维”。对于人类来说,工匠思维还要具备一种利他的精神。我们身边很多百年老店,几辈人的传承,都是具有“工匠思维”。那么大家再来通过示例感受一下两种思维的区别。

我的一个好朋友,做幼儿园老师做了几年后,觉得有点儿烦,就去应聘做一些秘书类的工作。过了两年,她又觉得秘书类工作没有什么发展,她又去读了一个关于经济的MBA,毕业后从事生物制药的一些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要照顾孩子,还是做教师方便一些,现在又重新回到校园和自己的老本行。大家觉得她是哪种思维呢?对的,热情思维。

有一个男孩,他在一家木工厂当学徒,但是不工厂的生意越来越差,其它学徒都离开了。他也想离开,但是家人鼓励他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他去做别人不爱去做的送货的工作,做打扫等各种脏累的工作。家具粘合剂一直是一个困扰这个行业的一个难题,他就不停地思考这个问题,一天他不小心把松香踢到在地上,偶然间他发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因为一直思考,一直想着这个问题,他才能把洒掉的松香和粘合剂联系在一起,因为自己一直去送货,所以学会了沟通技巧,因为自己每天打扫,养成了工作后立即清扫的习惯。大家觉得这是什么思维?对,“工匠思维”他就是日本出名的工匠大师—松山立辉。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学校,把自己养成的一些好的品格继续传承给这个行业的下一代人。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工匠思维”更容易成功。如果说“热情思维”靠的是运气+实力,那么“工匠思维”靠的就是实力。“热情思维”要靠碰运气,成功率可以50%都不到,但是“工匠思维”靠的是实力,不断积累,一定会成功。当然大家对成功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从上面的示例也可以看出,在行动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是不是会给未来做好铺垫,这样可以避免自己走弯路。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分清楚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呢?是否适合未来呢?是否是“工匠思维”呢?

【How】

第一步、确定这个想法是否是“利他的”。能否给别人带来价值或者好处。如做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的那位朋友选择从事生物制药行业时,主要想着是现在的热点,工资待遇高。

第二步、确定做这件事是否能够提升自己。提升包括能力、思想等多个方面。如教幼儿园这件事,我朋友觉得知识太简单了,把自己的知识水平都拉低了。其实不然,她接触的学生多了,她在学生教育、心理、沟通等方面的进步是很多人不能及的。

第三步、思考这种能力是否是你想要长期并且全心投入培养的能力。如我的朋友,是否愿意继续在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沟通技巧上面,进行进一步提升和深造。

第四步、预估做这件事的风险是否自己能够承受。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坚持做这件事5年,可能依旧很一般,你是否还能继续坚持。如果做这件事,会失去长久陪伴自己孩子成长的机会,你是否还愿意去做。

如果能确定以上4个步骤,就能确定你的想法是“工匠思维”了。

其实,我最近就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双减”政策是实施对于教培行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出路。`前一段时间,我考虑过和朋友一起合办一个为年轻人相亲提供活动的工作室。我还做了一些这个行业的小调查。有这个想法时,考虑的是现在社会的需求,很多年轻人没有可靠的线下平台,另外,觉得相亲很尴尬,如果是大家一起活动会化解尴尬。也能帮年轻人解决这一难题(第一步);做这件事,可以提升我的运营、支持、组织的能力(第二步);我觉得这些能力是我必备的,但是并不是我主要想培养自己的,只是想把这些能力作为辅助能力(第三步);如果这件事做5年或者长期做,我愿意做,但是只能当作一个爱好。如果遇上一些不好处理的人或者事,我会退缩(第四步)。所以,综合来说我想做这件事的想法,不是“匠人思维”,最后我放弃了。

【预防异议】想的时候,都是美好的,哪能想到那么全面?如果想那么全,就会畏首畏尾,什么都没法开展了。对于胆子小,性格犹豫的人来说,我们一定还是要鼓励大胆尝试,找到自己所爱的。但是对于易变,冲动的人,还是希望可以再三思考一下的。其实对于胆子小的人来说,想到这些,也说明自己想得够全面了,可以行动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适用边界】适合想要在行动前辨别自己接下来行动的可行性和长期性。不仅适用于事业相关选择,也适用于习惯、爱好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促动参与】

我们刚刚学习了工匠思维四步法,为了更好的学以致用,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情景演练一下。

【具体情景】

最近,小徐失业了,想开启另一个事业—卖东北特产。但是,内心又纠结,这样做能不能行得通。她清楚东北特产十分丰富,营养价值高。但是,因为宣传不到位,知名度没有打出去,乡亲们的好多好东西没有销路。另外,身边人也都到了要滋补身体的年纪,也没有好的途径买到合适的补品。如果能够联通乡亲和需求客户,那么将会帮助到双方,还会宣扬东北文化。从这方面讲是符合“工匠思维”,其它方面就没有思路了,请你用“工匠思维”辨析4步法,帮助她分析一下,她的想法是否可行。

【清晰指令】

小徐的想法首先符合了“工匠思维”的第一步,请大家用“工匠思维”四步法帮助她继续深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大家可以在每一步骤的下面,写上自己的具体想法和分析。也就是确定是否利他;确定能否提升自己;确定是否长期全身心培养;预估风险承受。

大家先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邀请1位代表发言,帮助小徐分析一下她的想法,是否是工匠思维?如何做才能满足工匠思维?

(互相交流)……

好了,时间到。哪位伙伴愿意来分享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谢翀

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小徐的想法啊!

首先,她为了帮助老乡推销,帮助身边朋友买到性价比高的补品,同时宣扬东北文化。这一定是利他的。

其次,做这件事情,能够锻炼运营能力,宣传能力,沟通能力,商业思维等等,这是大家都需要的能力,一定是可以再提升的。谁都不敢说自己已经做到极致了,没有提升空间了。

再次,确定是否长期全身心培养这些能力。这个不好说,需要看小徐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既然失业了,统筹一下手里的资源,如货源、销售渠道、客户群体等,如果这是一条路,倒是可以尝试一下。即使这个买卖不成。锻炼出来的能力,还是自己的,在做其它事业也能用得上。反过来说,创业就需要投入,还需要衡量自己的时间精力,真的能否做到全心投入,能否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如果做不到,那可能就是蜻蜓点水,走个过场。

最后,关于风险。这个事业的风险应该不大。不过,前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关于各个特产现在的市场形势,如价格、受众群体等。如果想做线下门店,前期建议可以和其它店合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疫情这几年,实体店生意不好做。如果是线上,风险就更小了。前期可以少进一些货,先尝试运营起来。或者和货源商量好,走多少货,怎么算价格,这样也不压货,可能平均成本价格会高一点。

综合来讲,我觉得这件事是“工匠思维”。我就说这些,还需要小徐再结合自身情况,再进一步细致分析一下。

回应、反馈

特别感谢翀哥细致地分析。大家可以感受出来这是个真实的案例。就是我自己。我确实一直纠结,迷茫。接下来,还会麻烦大家多给我一些指点。

【A2:拆为己用】:

今天我们学习了“匠人思维”辨析四步法,帮助大家在行动之前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动的可行性。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我们可以想想未来一周或一个月里,工作或生活上,有哪件事是你可以用“匠人思维”辨析法的呢?也请小伙伴反馈一下成果如何?接下来的2周内将你们内容发送到我们会员群里或发给我,我非常期待大家的作业哦。

(温馨提示)“匠人思维”辨析法

1.确定是否利他;   2.确定能否提升自己;3.确定是否长期全身心培养;4.预估风险承受性。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最后,大家可以借助这节课的东风,认真思考大家做的决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减少一些迷茫和少走一点儿弯路。”选择大于努力“,认真做好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和精彩分享!